质疑性阅读,提升学生的言语思辨能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zh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质疑性阅读是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能调动学生深入思考的积极性。在质疑性阅读中,教师要注意精选质疑切入点、整合质疑交流内容、创新质疑互动形式、开启质疑训练模式,使学生学会质疑,获得思辨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质疑阅读;思辨能力;互动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9-0035-02
  言语思辨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正视学生言语思辨能力的现状,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展开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言语训练的机会,以有效提升学生言语思辨能力。质疑性阅读要求学生主动进入阅读文本,在阅读中展开质疑思考,提出问题,展开辩论,这样能为学生提供探讨交流的机会,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言语思辨能力。
  一、精选质疑切点,搭建言语思辨平台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质疑性阅读是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要求学生不仅对阅读文本内容展开质疑,还要对文本构思、文本语言、文本情感等进行整合分析。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发动他们互动交流、阅读辩论,这样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认知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可进行一些针对性提示,使学生顺利找到质疑点,展开思考和辩论。这样,在观点碰撞、融合解读中学生形成对文本的学习认知。学生进入质疑环节后,要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伴对话,多种对话能够带来言语思辨的机会,促进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成长。
  精选质疑切入点,教师要有整合意识,为学生搭建言语思辨平台,以顺利启动学生的交流活动。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的《草原》一文,教师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性阅读:“草原的美景无可言表。去过草原的人最有发言权。请大家根据文本阅读提出问题,可对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提问,也可对作者的表达质疑,看谁提出的问题更有含金量。”不少学生去过草原,在教师提要求后,他们快速行动起来,深入文本之中,对描写细节进行探究,对一些不明白的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整合,展开讨论:“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些你们认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在达成共识后,大家将讨论结果在班级呈现。”于是,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课堂互動气氛逐渐形成。
  教师提出阅读要求,成功调动了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特别是去过草原的学生,他们的感知体验更为深刻。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小组讨论是最为常见的互动形式,虽然教师没有做出更多的调整,但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讨论话题,给学生提供言语交流的机会,其助学效果较为突出。质疑性阅读有多个切入点可以选择,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引导,让学生从细节展开质疑,给学生带来深入学习思考的机会。
  二、整合质疑内容,启动言语思辨思维
  学生进入文本深处,其问题会不断涌现。对此,教师要有整合筛选的意识,对问题进行整理,形成问题链,为深度阅读讨论活动提供条件。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师生对话、读写结合、阅读反思等,都能提供言语思辨的机会。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为学生推出适合的言语思辨活动,让学生自然进入言语交流中,在思维冲击中形成言语表达能力。言语表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在质疑阅读中,教师启动言语互动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文本阅读有不同的切入点。因为阅读习惯不同,学生阅读关注的内容会存在差异性。在质疑性阅读引导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阅读思维习惯,对阅读内容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言语活动的机会。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片段,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阅读体验。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抓住典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辩论:“狼牙山非常险峻,五个壮士最后只能选择跳崖。有人认为,这些战士太笨了,为什么不想办法下到悬崖去呢?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对这一问题,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反对的,也有赞同的。于是,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辩论,观点相同的为一方。教师深入学生中,引导他们再次阅读文本,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让学生在辩论中获得言语交际能力训练。
  教师抓住学生质疑问题进行针对性引导,使学生进入课堂辩论,给学生提供思辨的机会,其训练价值是很高的。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个性理解,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教师利用活动展开阅读思辨,学生积极响应,从交流互动中获丰富的言语训练体验。言语训练带有互动性,因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预设,让学生顺利进入交互环节,以激活学生的言语思维,促进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创新质疑形式,提升言语思辨品质
  阅读质疑有多种呈现形式,教师要做好整合处理,以提升思辨的品质。质疑性阅读大多以问题形式呈现。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并对文本进行质疑。如果有必要,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写读书反思,利用文字呈现阅读质疑。为启动学生的言语思辨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如,课本剧创编活动,要求学生以集体形式展开交流讨论,达成阅读共识。特别是现场演绎课本剧,使学生进入角色,展开交流互动,其言语训练显得更为立体。
  在质疑性阅读中,教师不妨给学生一些阅读提示,要求他们选准质疑角度。这样,不仅能够顺利启动学生的阅读思维,还能形成言语交互的契机。在教学《竹节人》这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并进行提示:“这篇课文介绍了竹节人的制作和玩法。阅读后,你有什么样的感想呢?那个时代,儿童没有太多玩具,自制玩具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如果让你来自制一个玩具,你会进行哪些探索呢?任选一个角度展开阅读反思,用文字记录你的阅读感想,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于是,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展开交流互动,对一些创意的想法进行讨论,希望能自制一种玩具。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评价,从技术角度给予必要的引导,使学生顺利进入读后感的写作中。在课堂展示环节,教师要求学生随意发言。有的学生准备制作一种草编的玩具,与电动玩具结合起来,这样玩起来会更有趣味性;也有的学生想制作一些剪纸小风筝,将其挂在电动飞机上……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些设计进行点评,课堂互动气氛浓厚。   教师为学生设置特殊的读后感任务,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这对学生来說是全新的学习体验。教师没有对读后感的结构形式进行限制,而是鼓励学生将设计过程详细地展示出来,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机会。学生多次展开互动交流。学生都有游戏情结,对自制玩具有强烈的关注。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展开引导,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使课堂教学进入多重互动交流中,语言训练效果明显。
  四、开启质疑互动,构建语言思辨能力
  阅读互动对全面构建学生言语思辨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质疑阅读中,教师要进行创新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阅读互动可以是讨论、辩论,也可以是演讲、演绎。教师要进行积极探索,尽量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学生对一些科学性的文本有主动探索的欲望。教学时,教师可抓住学生关注心理,利用质疑性阅读的机会,为学生推出探究性话题,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言语思辨活动,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学《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对宇宙生命存在的条件展开深度探究;同时,要求学生展开延伸性思考,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相关的科学文本进行阅读,并通过网络交互平台展示自己的阅读经历,介绍宇宙生命的相关内容。于是,学生先整理教辅材料,阅读相关内容;然后,进入网络进行信息搜集,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性阅读,将一些知识点记录下来。网络交流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展示阅读的内容,对相关文本进行主动介绍,对未知的宇宙生命进行科学解读。因为是网络交互,学生没有任何顾虑,讨论随时进行。在这过程中,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让网络交互顺利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虽然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但其他星球肯定有生命存在的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能力会进一步增强,解开宇宙生命之谜也会指日可待。”教师参与学生互动交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评价,确保言语训练的顺利展开。
  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延伸性阅读任务,并要求学生进行网络交流,成功调动学生言语实践的积极性。小学生对网络交互活动有特殊的参与兴趣,教师以此展开教学设计,其适合度更高,学生反馈更为积极。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指导,让学生围绕生命话题展开讨论,使学生经历了言语思维训练的过程。
  总之,质疑是一种主动性的阅读学习,并以问题形式呈现阅读思考,能为学生提供思辨的机会。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展开阅读质疑,并利用问题进行引导,使课堂形成思辨的契机,能促进学生的语言交流,有效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志翔.言语思辨:阅读教学的应然归宿[J].小学教学参考,2017(16).
  [2] 单红.巧借言语思辨,发展学生思维[J].小学教学参考,2017(13).
  [3] 常相波.指向言语思维:儿童问学课堂背景下阅读教学的追寻[J].语文教学通讯,2017(03).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教师要了解和掌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即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改进,优化活动方案,再次进行探究实践,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反复进行反思性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让学生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强。教师应了解设计制作活动的特征,充分理解和掌握设计活动的学习性和批判性,促使学生进行总结反思;改进设计方案,通过新的制作实践,获得更好的作品,以激发学生主动实践的强烈欲望;引导学生学会反复反思设计制作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反复思考,在思
《小猴子下山》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内容生动,充满童趣,语言简明易懂,深受儿童的喜爱.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
“学生”是指求学的人,“先生”常用来指代教师。“学生”和“先生”是两种不同的角色,但可以是同一人,即某一个人可以兼具两种角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小先生制”,他认为儿童可以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先生”。“小先生制”可以转变学生的角色,让学生变为“先生”,让学生教别人的同时教自己。“小先生制”变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笔者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是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许多教育活动都围绕这一热点展开运作。关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可以理解为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形成的综合素质,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是对原有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具有实践性、探究性和创新性,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材料。教师要在综合与实践课中找出关键要素,挖掘潜在的育人价值,用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
[摘 要]练习课是新授课的延续和补充,练习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其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是关键因素。对小学数学练习课的练习设计进行研究,提出练习设计要有目标性、层次性、生活性、趣味性与思考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课;练习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0-0053-02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对新授课的延续和补充,一般是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国高中化学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在当前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用概念图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对于教师而言,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利用概念图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开拓创新能力,并能够进一步使学生在课堂中激发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培养自身思维能力的良好效果。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广大教育者必须对概念图的使用这一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创新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基于此,文章从简析概念图的内涵出发,深入挖掘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概念图的积极意义,最后再进
在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中,教师除了传授学生相应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使学生可以将化学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化学实验之中.铜与浓硫酸
对于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课文中,在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之间走一个来回,从双主线的单元要求中了解学习目标应该确定“语文要素”这一教学的重难点,围绕“课后练习”
自全国使用统编新教材以来,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引领下,教学方式由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也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在强调学生的“自主
[摘 要]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阅读十分重要,通过自主阅读,他们的语文素养将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过程的引导,让他们踏上自主阅读之路。通过文本设疑、文本体验、阅读延伸等途径展开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自主阅读;语文素养;文本设疑;文本体验;阅读延伸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