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应展现独特的教学魅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hua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教学是指教师从“字、词、句等语言材料入手,对文学文本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内涵的透辟解读。”在这里我将以北京人大附中特级教师王君老师所讲的《老王》一课为例,呈现语文教学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独特及准确的“切入点”
  1.独特性:
  王君老师的这堂课以“活命”为切入点。分为感受老王的“活命”状态以及杨绛一家的“活命”状态。最后总结要“活出高贵的命”。王君老师从“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这句话切入,让学生反复读,反复感受,找出“活命”二字,进行教学。而大多数老师是从老王“出身苦、人老了、田螺眼、无亲人”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同样是走近老王,王君老师用“活命”二字一步步引导学生,让学生体会平凡的语言中体现的真实的生活情境,体会老王生活艰辛的程度。让学生成为老王,让学生切身地体会老王。在这个部分,王君老师用了几个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1)让学生成为老王——自述身世,感悟角色,渲染情感。
  (2)老师变杨绛,学生还是老王,杨绛和老王互相对话,再现当年的场景——进一步感悟杨绛与老王的关系,感受老王内心的情感。
  (3)让学生变“看客”,奚落—— 老王再次体悟老王的境遇,体会老王“活命”的生活状态。
  (4)朗读中强调感受“只”字的魅力,感悟老王走投无路的人生状态。
  通过交换角色的方法,让学生眼前再现当年情境,从内心中感受老王,体会杨绛和老王内心的情感变化。而情景教学的安排恰到好处地让学生领悟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王君老师采用这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感悟语文的魅力,她并没有采取反复的诵读教授方法,而是让学生“咬文嚼字”。这种“咬文嚼字”的训练恰恰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准确性:
  大多数的老师会选取“愧怍”为切入点。如果选取“愧怍”为切入点,学生不一定能读懂这两个字,对比“活命”来看,“活命”比“愧怍”更能让学生理解,能够更好地接洽下面的教学。“愧怍”一词是一个文言词汇,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比较王君老师选择的“活命”一词,“愧怍”的课堂效果可能不会好于“活命”。
  二、让语文体现“人文关怀性”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了增添“语文味”的新要求。对于“语文味”的提出,我们关注的应该是“让语文回归语文”,应该是语文的“人文关怀”特性。从这一点看,王君老师的课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感悟“语文味”。从细节中让学生心领神会,她并没有因为害怕学生无法理解“文革”而不做背景介绍,反而将杨绛一家当年的处境进行分析,推荐学生读《干校六记》,让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思考:老王是“不幸”的人,杨绛是“幸运”的人,这样的一句话说得是否到位。有了之前的铺垫,很多学生发出感慨,在那个年代,杨绛也算不上是“幸运”的人。这样,就把文章的意味读出来了。我们现在很多老师在讲授一篇文章时,总是下意识去确定文本中哪个角色是“正面人物”、哪个角色是“反面人物”,然后去引导学生,久而久之成为一种思维定式,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为“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即为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是关于特定群体的特征、属性和行为的一组观念,或者说是对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相联系的特征或属性的认知表征。学生在学习时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把人物划分界限,这样的教学模式缺乏对“人性”的认知。王君老师的课堂不对任何一个人物定义色彩,而是让学生体验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多面性。在面对老王这样卑微的生命时,师生都应该体现更多的关心,在点滴中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及担当意识。人类的生存规则不仅表现为优者生存、适者生存,更表现为相互生存。
  三、让语文回归“生活”
  语文的魅力更多是回归生活本真的乐趣。公平、自由、快乐、责任、爱,是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王君老师讲授《老王》一课时,先是让学生站在老王的角度去细读文本独白,这一过程本身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老王的境遇,文本中老王的孤独、苦闷、忧伤等情绪,逐渐渗入学生的骨髓,不需要教师刻意强调,不需要把情感强压到学生内心,而这种换位体验式教学本身就是对学生情感及同情心培养的最佳方式。“没有语文的语文课”一语道出了语文课的症结,语文是否应该回归生活,回归语文味,也是近年来专家们一直在关注的问题。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很多人可能认为让教育回归生活,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使用生活中的实例作为教学素材。其实不然,将生活实例引入教学只是做到知识的引入,而让语文回归生活不仅是要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更多的是促使学生用已学会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已学会的知识更加理性、辩证地看待问题。说到底,语文课就是学生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只要教师善于挖掘生活,学生的激情很容易被激发。让学生热爱生活,爱上语文,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当下社会需要更多的爱和宽容,王君老师说老王周围的人都是鲁迅笔下的“看客”,试问是否仅仅是老王所处的时代存在“看客”,生活在五彩斑斓今天的我们周围是否又存在着大量的“看客”?今天的语文课堂需要唤起更多的“爱”,需要“大爱”。
其他文献
一、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状况  在“素质教育”的呼声和“高考为上”的思想双重作用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处境是非常尴尬的。学校、家长包括学生自己,在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时,总是处于一种草木皆兵的状态。音乐课程的设置,对他们而言似乎太奢侈了些: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在音乐课上复习语数外等“主科”,仿佛是音乐课占用了他们的宝贵时间。少数人纵然喜欢音乐课,也惶惶然,了无心思。学校也是更注重本科达线率,对音乐课重视不够。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开放交流、融入世界的进程日益加快,作为世界流通性最广的语言——英语显示着在基础教育中的崇高地位。初中英语教学中,需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提高中学生的整体英语素养,使英语的阅读水平与表达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本文主要是通过我国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现状的分析,提出一些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兴趣的建议与策略。  【关键词】英语阅读 教育 教学 方法与技巧 探讨  我国在政
【内容摘要】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育中,教师应牢牢地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高度,而初中阶段是学生们成长的重要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黄金阶段,通过艺术鉴赏这一重要途径实施的审美素质教育,对完善同学们的文化知识结构,发展个体情感,培养创新精神,成为跨世纪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初中美术 欣赏 审美 素质  通过几年来对初中
有人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课堂不应只是授业、解惑的严肃,更应是传道的温馨。而情感教育贯穿语文学科的始终,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关乎情感题材的作品有《故都的秋》、《我有一个梦想》、《背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劝学》和《老人与海》等,选入教材中的古今爱情题材的作品有古代《氓》、《孔雀东南飞》、《锦瑟》、《雨霖铃》、《声声慢》、《长恨歌》,现当代作品有《边城》、《雷雨》等,而更多的作品也同样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甚至恐惧中时,他们的智力活动会受到阻碍、削弱、甚至中断,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有利于师生间的对话与沟通,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  导入是新授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新课的兴
题记:风雨飘摇的小舟渴望的是灯塔的指引,那一线暖暖的光线,会引它驶出苍茫的大海……  “水至柔,其利无边”,水,看似最为柔弱,一点也不强硬,但水是最厉害的,它无孔不入,任何尖锐的岩石也会被它磨平。教育应如水,在潜移默化中了无痕迹地荡涤学生心灵成长中偶然的污垢。  李旭阳,一个活泼好动的大男孩,健壮的身体上顶着一颗聪明的大脑袋,上课发言积极,课下热心帮助同学……按说这样的学生应该不是老师操心的对象,
【内容摘要】新背景下倡导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凸显,导学案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教学手段,其实施分为四步:课前预习导学、课中助读导学、课下巩固导学、课外拓展导学。阅读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本文笔者以朱自清的《春》阅读教学为例,来探讨导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导学案 初中语文 实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
【内容摘要】高中化学总复习是为迎接高考所进行的最后一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对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良好成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从研究高考试卷、设置问题,整合复习内容、建立知识框架、发放讲学案,梳理知识点、了解化学计算方法五个方面,对提高高中化学复习效率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 总复习 高考试卷 知识框架  如何上好高中化学复习课?不同的高中化学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即便
曾经听到有人调侃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听一些前辈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没想到,在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我便做了一个小小的“主任”,成了一群皮大王的孩子王。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经历过很多失败的苦涩,时常感觉束手无策,有了快撑不下去的感觉;但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即使是像拿到一个星期的循环红旗这样的微小而平凡的小事。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和磨练,我认为
【内容摘要】教育就是引导,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处于活跃状态,产生思想意识的创造体验,体会到行动和创造的愉悦,达到在实践活动中内化思想品德的目的。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创设情境的目的,营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良好学习氛围。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情境创设 生活  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从社会发展与学生自主成长相统一看,进行思想品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