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孤儿学生生活经历特殊,心理健康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密切关注孤儿学生的心理状况,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帮助。文章探讨孤儿学生普遍存在的特殊心理,并提出相关的教育方法,以便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孤儿学生;特殊心理;教育方法;心理健康;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1;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1-0134-02
国家对孤儿学生的扶持力度较大,孤儿不仅能够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还可以获得相关的资助完成高等教育。然而,孤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容易出现敏感、脆弱的心理。因此,教师需要对孤儿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就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本文探讨孤儿学生普遍存在的特殊心理,并提出相关的教育方法,以便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一、孤儿学生特殊心理
1.自我污名化的心理
孤儿学生因为其身份的问题容易产生自我污名化的心理。所谓自我污名化的心理主要是指社会上部分人对孤儿这一群体带有一定的偏见,导致孤儿在公众场合较少提及自己的孤儿身份。孤儿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自己的身份害怕别人对自己产生同情或厌恶的心理。尤其是对一些父母在其懂事的时候去世的孤儿而言,自我污名化的心理可能会更加严重。这种自我污名化的心理一方面是由于孤儿的自卑心理产生的。自古以来人们都注重家庭和血缘关系,父母是孩子的依靠,孤儿由于丧失了父母的陪伴,容易产生一种孤独的心理,如果这种孤独的心理无法得到缓解,极有可能产生轻生的念头。近些年来,在网络上经常会看到一些负面信息,这些信息传递给大众的是一种消极厌世的心理,并且这种消极的心理有可能会通过互联网和其他人际圈扩大。因此,在对孤儿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教师要告诉他们远离这些消极信息,培养他们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心理。孤儿自我污名化的另一方面原因是社会上不正确的认知。社会上有极少数一部分人对孤儿存在偏见,认为孤儿缺乏父母的管教,无法建立起完整的人格。诚然,是有极个别孤儿因为缺乏家庭教育误入歧途或被人利用走上犯罪道路。但人们应对此有正确的认知,不应以偏概全,更不能因此而歧视孤儿,应多给他们送去关爱和温暖。教师在对孤儿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消除孤儿学生的这种特殊心理,让孤儿学生远离自我污名化,走出自我污名化的阴影。
2.身份拒绝敏感性心理
一旦孤儿学生无法克服自我污名化的心理,就可能使其在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放大那些拒绝他的信号。换句话说,在面对别人的赞美时,他可能不是很在意,但是当别人对其发出拒绝的信号时,哪怕只是一点点,他都有可能去钻牛角尖,从而导致情绪过于消极,甚至可能会出现抑郁症、躁郁症等严重的心理疾病。实际上,不仅是孤儿学生,所有学生在成长阶段都会因为心理敏感和脆弱而出现自我否定的情绪。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绪,是因为看待事物过于片面化。例如,一些孤儿学生在与其他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学生厌恶其孤儿身份的情况。那些学生认为孤儿缺乏教养,家境贫寒,心理有很大的问题,因此选择拒绝与其交往。过于自卑的孤儿在这种错误认知的影响下,就会认为自己真的就是这个样子的,从而内心一直在给自己进行定位。久而久之,这种过于强大的负面心理暗示就真的将孤儿学生变成了自卑敏感的人。有些孤儿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极其避讳向他人透露自己孤儿的身份。换言之,这些孤儿的内心深处认为孤儿身份带给他们的就是一种自卑和比别人低一等的苦楚。教师在对孤儿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消除孤儿学生这种敏感性心理。孤儿学生克服这种敏感性心理的过程,也是其内心不断强大的过程。
二、孤儿学生的教育方法
1.开设心理培训课程
每个孤儿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家庭情况都不一样,因此,为了帮助孤儿学生产生一种集体归属感,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培训课程将孤儿学生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彼此進行治愈,相互促进,相互勉励,共同进步和成长。实际上,这种针对孤儿学生的心理培训课程类似于国外的互助小组。在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存在着各种社会问题,有些人也多多少少有心理问题。例如,有一些人喜欢酗酒,酗酒不仅影响正常生活,还有可能破坏和谐的家庭,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以选择去参加酗酒互助小组,这一互助小组中的人都具有酗酒的问题。小组的活动主要是彼此讲述自己的遭遇,从而让大家产生共鸣,并彼此鼓励走出困境。这种互助小组能够让具有同一问题的人找到组织,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安慰感,正是这种心理安慰感能够帮助其走出困境。心理培训课程的开设,实际上不仅是对孤儿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孤儿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同伴,了解到这种悲惨遭遇并不是只有自己才有,世界上有太多和自己一样的人,由此就不会产生孤独的感觉。对于孤儿学生而言,抱团取暖能够让他们获得心灵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将帮助孤儿学生走出黑暗,奔向光明。当孤儿学生有归属感之后,他们在做任何事情或是面对其他人的时候,就不会放大自己的自卑心理,而是知道有人在默默地支持着自己,懂得经历风雨是人生的一种历练。借助于心理培训课程,一些性格开朗的孤儿学生能够通过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来帮助那些仍未走出阴影的孤儿学生,让他们看到孤儿也可以生活得快乐,也可以取得好的成绩,赢得人们的赞誉,从而不必为自己的孤儿身份烦恼,心灵上强大起来。孤儿的身份对于学生而言更像是一块盾牌,让他们拥有比正常人更加强大的心理。在进行心理培训课程教学时,教师应更多地充当聆听者,鼓励孤儿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帮助他们解开心中的结。孤儿学生如果能把一些苦难云淡风轻地讲述出来,那么,就不会因为孤儿的身份而感到自卑,感到苦楚,而会积极勇敢地面对。 2.進行阅读教学
孤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过于关注自己,将自我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看不到外面广阔的世界,没有广阔的眼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帮助学生了解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了解人世间的美好与光明。让他们懂得人生在世难免会有许许多多的疑惑,今日的疑惑在过去的历史中都曾经被前人思考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阅读历史,通过阅读历史帮助孤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的渺小感,从而能够有效降低自己的自卑感。这种渺小感是相对于世界、时间和宇宙等更广阔的维度而言的。例如,孤儿学生在学习完历史后,会产生一种对时间的敬重感和自我的渺小感,一个人的一生太过短暂了,那些几千年之前的人和事都已经烟消云散了,真正留下来的都成为了传说,还有些没有留下来的平凡人都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阅读历史所产生的情感能够引导孤儿学生去寻找、探索人生真正的价值,而不是一味地为自己的身份而烦恼。大千世界的精彩,需要学生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去感悟,由此更加专注于学习上。
三、结语
总之,孤儿学生生活经历特殊,心理健康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密切关注孤儿学生的心理状况,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建立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寻找人生真正的价值,鼓励他们走向光明的未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朱红.构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17(06).
[2]宋玉娜.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6.
[3]张楚.运用接受与实现疗法对高自我污名初中孤儿的去污化团体干预[D].沈阳师范大学,2016.
[4]石春柳.初中阶段应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3(36).
Discuss on Orphan Students’ Special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al Methods
Kong Xiaoming
(Minqin No.1 Middle School,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00, China)
Abstract: Orphan students have special life experience, and their mental health is prone to various problems. In practical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orphan students, adopt appropriate educational methods to solve thei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provide help for their healthy growt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pecial psychology of orphan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education method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ducators.
Key words: orphan students; special psychology; educational methods; mental health; healthy growth
关键词:孤儿学生;特殊心理;教育方法;心理健康;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1;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1-0134-02
国家对孤儿学生的扶持力度较大,孤儿不仅能够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还可以获得相关的资助完成高等教育。然而,孤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容易出现敏感、脆弱的心理。因此,教师需要对孤儿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就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本文探讨孤儿学生普遍存在的特殊心理,并提出相关的教育方法,以便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一、孤儿学生特殊心理
1.自我污名化的心理
孤儿学生因为其身份的问题容易产生自我污名化的心理。所谓自我污名化的心理主要是指社会上部分人对孤儿这一群体带有一定的偏见,导致孤儿在公众场合较少提及自己的孤儿身份。孤儿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自己的身份害怕别人对自己产生同情或厌恶的心理。尤其是对一些父母在其懂事的时候去世的孤儿而言,自我污名化的心理可能会更加严重。这种自我污名化的心理一方面是由于孤儿的自卑心理产生的。自古以来人们都注重家庭和血缘关系,父母是孩子的依靠,孤儿由于丧失了父母的陪伴,容易产生一种孤独的心理,如果这种孤独的心理无法得到缓解,极有可能产生轻生的念头。近些年来,在网络上经常会看到一些负面信息,这些信息传递给大众的是一种消极厌世的心理,并且这种消极的心理有可能会通过互联网和其他人际圈扩大。因此,在对孤儿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教师要告诉他们远离这些消极信息,培养他们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心理。孤儿自我污名化的另一方面原因是社会上不正确的认知。社会上有极少数一部分人对孤儿存在偏见,认为孤儿缺乏父母的管教,无法建立起完整的人格。诚然,是有极个别孤儿因为缺乏家庭教育误入歧途或被人利用走上犯罪道路。但人们应对此有正确的认知,不应以偏概全,更不能因此而歧视孤儿,应多给他们送去关爱和温暖。教师在对孤儿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消除孤儿学生的这种特殊心理,让孤儿学生远离自我污名化,走出自我污名化的阴影。
2.身份拒绝敏感性心理
一旦孤儿学生无法克服自我污名化的心理,就可能使其在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放大那些拒绝他的信号。换句话说,在面对别人的赞美时,他可能不是很在意,但是当别人对其发出拒绝的信号时,哪怕只是一点点,他都有可能去钻牛角尖,从而导致情绪过于消极,甚至可能会出现抑郁症、躁郁症等严重的心理疾病。实际上,不仅是孤儿学生,所有学生在成长阶段都会因为心理敏感和脆弱而出现自我否定的情绪。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绪,是因为看待事物过于片面化。例如,一些孤儿学生在与其他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学生厌恶其孤儿身份的情况。那些学生认为孤儿缺乏教养,家境贫寒,心理有很大的问题,因此选择拒绝与其交往。过于自卑的孤儿在这种错误认知的影响下,就会认为自己真的就是这个样子的,从而内心一直在给自己进行定位。久而久之,这种过于强大的负面心理暗示就真的将孤儿学生变成了自卑敏感的人。有些孤儿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极其避讳向他人透露自己孤儿的身份。换言之,这些孤儿的内心深处认为孤儿身份带给他们的就是一种自卑和比别人低一等的苦楚。教师在对孤儿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消除孤儿学生这种敏感性心理。孤儿学生克服这种敏感性心理的过程,也是其内心不断强大的过程。
二、孤儿学生的教育方法
1.开设心理培训课程
每个孤儿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家庭情况都不一样,因此,为了帮助孤儿学生产生一种集体归属感,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培训课程将孤儿学生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彼此進行治愈,相互促进,相互勉励,共同进步和成长。实际上,这种针对孤儿学生的心理培训课程类似于国外的互助小组。在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存在着各种社会问题,有些人也多多少少有心理问题。例如,有一些人喜欢酗酒,酗酒不仅影响正常生活,还有可能破坏和谐的家庭,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以选择去参加酗酒互助小组,这一互助小组中的人都具有酗酒的问题。小组的活动主要是彼此讲述自己的遭遇,从而让大家产生共鸣,并彼此鼓励走出困境。这种互助小组能够让具有同一问题的人找到组织,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安慰感,正是这种心理安慰感能够帮助其走出困境。心理培训课程的开设,实际上不仅是对孤儿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孤儿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同伴,了解到这种悲惨遭遇并不是只有自己才有,世界上有太多和自己一样的人,由此就不会产生孤独的感觉。对于孤儿学生而言,抱团取暖能够让他们获得心灵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将帮助孤儿学生走出黑暗,奔向光明。当孤儿学生有归属感之后,他们在做任何事情或是面对其他人的时候,就不会放大自己的自卑心理,而是知道有人在默默地支持着自己,懂得经历风雨是人生的一种历练。借助于心理培训课程,一些性格开朗的孤儿学生能够通过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来帮助那些仍未走出阴影的孤儿学生,让他们看到孤儿也可以生活得快乐,也可以取得好的成绩,赢得人们的赞誉,从而不必为自己的孤儿身份烦恼,心灵上强大起来。孤儿的身份对于学生而言更像是一块盾牌,让他们拥有比正常人更加强大的心理。在进行心理培训课程教学时,教师应更多地充当聆听者,鼓励孤儿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帮助他们解开心中的结。孤儿学生如果能把一些苦难云淡风轻地讲述出来,那么,就不会因为孤儿的身份而感到自卑,感到苦楚,而会积极勇敢地面对。 2.進行阅读教学
孤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过于关注自己,将自我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看不到外面广阔的世界,没有广阔的眼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帮助学生了解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了解人世间的美好与光明。让他们懂得人生在世难免会有许许多多的疑惑,今日的疑惑在过去的历史中都曾经被前人思考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阅读历史,通过阅读历史帮助孤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的渺小感,从而能够有效降低自己的自卑感。这种渺小感是相对于世界、时间和宇宙等更广阔的维度而言的。例如,孤儿学生在学习完历史后,会产生一种对时间的敬重感和自我的渺小感,一个人的一生太过短暂了,那些几千年之前的人和事都已经烟消云散了,真正留下来的都成为了传说,还有些没有留下来的平凡人都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阅读历史所产生的情感能够引导孤儿学生去寻找、探索人生真正的价值,而不是一味地为自己的身份而烦恼。大千世界的精彩,需要学生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去感悟,由此更加专注于学习上。
三、结语
总之,孤儿学生生活经历特殊,心理健康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密切关注孤儿学生的心理状况,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建立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寻找人生真正的价值,鼓励他们走向光明的未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朱红.构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17(06).
[2]宋玉娜.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6.
[3]张楚.运用接受与实现疗法对高自我污名初中孤儿的去污化团体干预[D].沈阳师范大学,2016.
[4]石春柳.初中阶段应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3(36).
Discuss on Orphan Students’ Special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al Methods
Kong Xiaoming
(Minqin No.1 Middle School,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00, China)
Abstract: Orphan students have special life experience, and their mental health is prone to various problems. In practical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orphan students, adopt appropriate educational methods to solve thei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provide help for their healthy growt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pecial psychology of orphan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education method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ducators.
Key words: orphan students; special psychology; educational methods; mental health; healthy gro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