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普类课文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文章融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身,题材多为童话或有简单情节的故事,语言生动,用词准确,介绍的知识富有吸引力,深受学生的欢迎。在学科上既担负着低年级语文学科重要的识字、写字、阅读任务,又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培养科学的思想与习惯,发展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但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一些弊端:教师担心学生不理解所学知识,都是以科学知识分析或科学知识探究的方式来讲,无限制地补充科普知识,甚至有时教师为了讲明一个问题,引用更多的科普知识加以说明,忽略了语言文字训练,科普文的教学就变成了知识课、科学课,脱离语文教学本身特点,也缺乏低年级教学应有的情趣。如何上好这一类课文,笔者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彰显“语文味”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科普文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精心创设语言实践情境,因为任何语言都是在特定的氛围或情境下表达出来的,离开了它,就落入枯燥的训练中了。如教学《阿德的梦》,在学生初读课文,理解相关词语后,教师提出问题:“阿德梦中有哪些神奇的事情?”课件出示填空练习:“在阿德的梦中,他乘_______去
_______,他用_______跟_______的外婆聊天,用_______在网上购买_______。”要求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用课文中的词语连起来说说阿德梦见了什么。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旨,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关注、规范学生的语言,还有利于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初步的概括能力。课中,字词呈现的同时还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口语应用。
如《我是什么》教学中,要求学生看着课件,运用课文中的词句,以第一人称自述形式复述云的变化,学完后又让学生看着黑板画介绍水的变化过程。这样,学生在介绍时,把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加强语言的敏感性、解说事物的科学性、用词的严密性,真正做到了语言的内化。
二、把握“知识味”
教学科普文时引导学生弄懂课文中的科学常识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讲得太多。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但认知水平有限,而知识又是环环相扣的,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把握不好,很容易在解释一个问题时又出现其他需要解释的问题,陷入反复讲解、繁琐分析、越讲学生越糊涂的怪圈,造成本位缺失。因此,教学中应注意:
1.适时
在时机的选择上,要因文而异,可以课始一股脑儿告诉学生,可以随着课文的学习逐渐渗透,也可以通过课尾的延伸拓展来启发学生。如《阿德的梦》这样的课文,学生在每个自然段的阅读过程中一一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就可以随文讲解,随文补充阅读“太阳能汽车”、“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科学知识,感受科学之美;《小松鼠找花生》一课,大多数学生在课前就已经懂得“花生果实结在地下”这一知识,就可以在初读课文后直接问学生,顺利导入课文;《我是什么》一课,课尾通过同步阅读《水妈妈的孩子》,了解水的多种变化形式,从而更快、更好地弄懂相关的科学知识。
2.适度
一篇科普文所涉及的知识都是有限的,为加深学生对该事物的了解,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适度的拓展是必要的。所谓“适度”,就是对某些知识的把握应该是“粗知”“知其然”,无须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性问题,如果班上有学生了解,可以请学生讲给大家听;有些事物是学生在生活中没有接触过的,学生不了解或说不清楚的,教师不妨直接“给”。当然,“给”的内容应该浅尝辄止,浅显易懂。如《我是什么》一课中出现“冰雹”这个知识点,发现学生不了解时,教师用形象的图片、浅显的语言加以说明:这个小硬球就是雹子。它圆圆的,硬硬的,叫冰雹。什么时候会有雹子?老师告诉你们,一般在夏天的时候,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以扫清学生在理解上的障碍。教师本着“拓”,课堂上就会产生强大的信息量,形成强大的信息场,这个场既是科普的,也是语言的、语文的。
三、讲究“情趣味”
低年级阅读教学一定要有情趣性。童话故事类的科普文无疑给了学生一个迷人的万花筒,好奇心驱使学生去观察世界,了解新异事物。如教学《小松鼠找花生》,运用猜谜的方式来揭示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引导其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对文本的阅读产生期待感。之后又采用精彩的动画,直接激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情感期待。课尾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诵读儿歌(小松鼠,找花生,没找到,格外急。花落了,果结了,花生呀,在哪里?小松鼠,找花生,没找到,不要急。花落了,果结了,花生呀,在地里)。这样做,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等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教学《我是什么》,课始,教师就告诉学生今天请来了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朋友,请大家去认识一下,这样打开话题,学生的阅读期待被强烈地激发。课堂中,这位魔术师的变化多端引领学生饶有兴致地学习,教师将水的变化过程用黑板画的方式一目了然地呈现在黑板上,呈现出学语文的轻松和愉悦。
总之,在低年级科普类课文教学中烹制好这“三味”,教学科普文的课堂就会香飘四溢!
(责编陈剑平)
一、彰显“语文味”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科普文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精心创设语言实践情境,因为任何语言都是在特定的氛围或情境下表达出来的,离开了它,就落入枯燥的训练中了。如教学《阿德的梦》,在学生初读课文,理解相关词语后,教师提出问题:“阿德梦中有哪些神奇的事情?”课件出示填空练习:“在阿德的梦中,他乘_______去
_______,他用_______跟_______的外婆聊天,用_______在网上购买_______。”要求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用课文中的词语连起来说说阿德梦见了什么。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旨,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关注、规范学生的语言,还有利于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初步的概括能力。课中,字词呈现的同时还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口语应用。
如《我是什么》教学中,要求学生看着课件,运用课文中的词句,以第一人称自述形式复述云的变化,学完后又让学生看着黑板画介绍水的变化过程。这样,学生在介绍时,把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加强语言的敏感性、解说事物的科学性、用词的严密性,真正做到了语言的内化。
二、把握“知识味”
教学科普文时引导学生弄懂课文中的科学常识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讲得太多。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但认知水平有限,而知识又是环环相扣的,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把握不好,很容易在解释一个问题时又出现其他需要解释的问题,陷入反复讲解、繁琐分析、越讲学生越糊涂的怪圈,造成本位缺失。因此,教学中应注意:
1.适时
在时机的选择上,要因文而异,可以课始一股脑儿告诉学生,可以随着课文的学习逐渐渗透,也可以通过课尾的延伸拓展来启发学生。如《阿德的梦》这样的课文,学生在每个自然段的阅读过程中一一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就可以随文讲解,随文补充阅读“太阳能汽车”、“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科学知识,感受科学之美;《小松鼠找花生》一课,大多数学生在课前就已经懂得“花生果实结在地下”这一知识,就可以在初读课文后直接问学生,顺利导入课文;《我是什么》一课,课尾通过同步阅读《水妈妈的孩子》,了解水的多种变化形式,从而更快、更好地弄懂相关的科学知识。
2.适度
一篇科普文所涉及的知识都是有限的,为加深学生对该事物的了解,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适度的拓展是必要的。所谓“适度”,就是对某些知识的把握应该是“粗知”“知其然”,无须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性问题,如果班上有学生了解,可以请学生讲给大家听;有些事物是学生在生活中没有接触过的,学生不了解或说不清楚的,教师不妨直接“给”。当然,“给”的内容应该浅尝辄止,浅显易懂。如《我是什么》一课中出现“冰雹”这个知识点,发现学生不了解时,教师用形象的图片、浅显的语言加以说明:这个小硬球就是雹子。它圆圆的,硬硬的,叫冰雹。什么时候会有雹子?老师告诉你们,一般在夏天的时候,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以扫清学生在理解上的障碍。教师本着“拓”,课堂上就会产生强大的信息量,形成强大的信息场,这个场既是科普的,也是语言的、语文的。
三、讲究“情趣味”
低年级阅读教学一定要有情趣性。童话故事类的科普文无疑给了学生一个迷人的万花筒,好奇心驱使学生去观察世界,了解新异事物。如教学《小松鼠找花生》,运用猜谜的方式来揭示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引导其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对文本的阅读产生期待感。之后又采用精彩的动画,直接激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情感期待。课尾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诵读儿歌(小松鼠,找花生,没找到,格外急。花落了,果结了,花生呀,在哪里?小松鼠,找花生,没找到,不要急。花落了,果结了,花生呀,在地里)。这样做,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等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教学《我是什么》,课始,教师就告诉学生今天请来了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朋友,请大家去认识一下,这样打开话题,学生的阅读期待被强烈地激发。课堂中,这位魔术师的变化多端引领学生饶有兴致地学习,教师将水的变化过程用黑板画的方式一目了然地呈现在黑板上,呈现出学语文的轻松和愉悦。
总之,在低年级科普类课文教学中烹制好这“三味”,教学科普文的课堂就会香飘四溢!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