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剛刚踏入教坛的时候,对于教学有着极大的热情。我积极听有经验老师的课,在上课之前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教案、写教案,甚至背教案上面琐碎的上课流程。然而,不到一个学期,我的热情就大大地消退了,我感受到的不是心灵的充实,而是枯燥无味、身心俱疲。我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之中,甚至开始怀疑自己。
王荣生教授针对高中教师备课负担沉重现象提出:“语文教师在备课活动中所自觉关注的,往往不是实际耗费他大量工时的教学内容,而从一开始就陷入教学方法中,在‘教什么’还拿捏不定的时候,一心去‘设计’有新意的‘怎么教’,造成了语文教师大量的无效劳动……即使不是缘木求鱼,也一定是‘越研究越糊涂’,越糊涂越费事。”
当我看到这些观点和建议的时候,如醍醐灌顶一般,找到了自己的症结所在。语文教学应该是一项“去伪存真,从心而发”的活动:教师只有对文学文本有自己真正的理解与热爱,才能将“真语文”传达给学生。如果对于一篇文章没有自己的感触,还有什么资格和必要占用学生40分钟甚至更多时间,只为了传播自己违心的言论?对于每一节新授课,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确“教什么”,使课堂上每一项活动都明确地指向教学目标,没有必要为了形式上的丰满而故意设置许多环节,舍本逐末。
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培养的是对于文本的自觉意识,反复阅读,体会文本之美,然后就是明确“教什么”。语文教学课改先锋魏书生老师明确地将语文教学内容分成“死的东西”“似死似活的东西”和“活的东西”三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与魏老师的观念有不谋而合之处,即必备的知识技能、提升阅读写作能力的方法和综合的人文素养。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多层面的,但教学活动一定应是紧凑的、精简的。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严格指向教学内容,通过设计主问题的方式来追求教学内容的明确性。
一、从心而发,细读文本,确定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备课时要反复阅读文本,感受文本之美,并且根据自己的感悟设定教学目标,数量少而精。其次,参照教参,确认目标是否有遗漏之处。年轻教师因为缺乏经验,不容易全面把握教学目标,所以比对教参完善教学目标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遗漏的目标,要辩证地分析是否有必要将其用在对这篇文章的教学中。
例如,“必修五”第二单元文言文《陈情表》一课,我反复阅读文本,不下十遍。苏轼曾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这句话足以表明《陈情表》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价值。多遍朗读之后,我确定了几个教学目标。首先,文章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应指导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性内容。其次,感受这篇文章语言的力量和精巧的构思。最后,作者对祖母的孝心不能不勾起我们对自身“孝行”的审视以及对当今社会“孝”这一话题的关注,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孝”的认识。
接下来,我比对教参设置的教学目标,发现自己遗漏了两个方面。第一,结合分析骈文的特点来体会文章内在的美,积累散文知识和鉴赏方法。第二,本文所着重强调的不只是“孝”,还有“忠”,这二者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忠”“孝”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可以请同学就如何理解“忠”和“孝”谈谈自己的看法。对于第一点,在对《赤壁赋》和《归去来兮辞》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骈体文的相关内容有过了解,散文知识和鉴赏方法在平时的做题训练中也有所体现,因此本课可以不再赘述。对于第二点,我是非常感兴趣的,我认为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非常重要,因此我计划把这一问题作为拓展延伸,放在课程的最后。于是,整合后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①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②引导学生感受文章语言流露出的“孝”情。③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语言技巧。④理解不同时期“忠”“孝”不同的内涵,结合现实情况谈一谈对“忠”“孝”的理解。
二、从心而发,设计主问题,使教学内容更加明确
明确了“教什么”,接下来就是构思“怎么教”。如果按照以前的习惯,我一定会事先收集现成的教案,稍加整理为我所用,并且熟记教学环节。然而一节课上下来,我并没有什么成就感,甚至不清楚自己究竟教了哪些内容,遑论学生学到了什么。“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我明白了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是为了教学目标服务的,过多的环节会打乱课堂的节奏,割裂文本的美感,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认为在新授课上给每篇文本设计1~2个主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我用了两个课时来完成《陈情表》的教学任务。第一课时用来了解文章大意,明确字词意思。第二课时分为两个板块,一是赏析文章的语言和构思艺术,二是探讨“忠”“孝”的内涵及其在当今社会的体现。其中,第一板块又包括两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引导学生感受体现作者与祖母情深的句子,并通过反复的朗读来感受这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在这个板块,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祖母感人至深的孝心,请大家诵读全文,找出一处最能打动你的地方。第二个方面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说话的艺术。主问题是: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之后,你认为作者能够成功说服晋武帝,保全自身吗?依据此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语言的高明之处,进而对语言的力量有更深刻的认识。第二板块是拓展延伸,形式较为自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
我只设计了两个主问题,然而带动了学生对整篇课文的分析品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相比于以前课上烦琐的环节、对教案的死记硬背,我觉得自己的心更踏实了。“多一分真诚,少一些套路”,内容永远比形式重要,教学内容永远要先于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作为语文教师,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样的:首先,教师要对其所教的语文产生由衷的共鸣;其次,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发自内心的热爱;最终,教师和学生为了同一个目标,为了领略语文中的美,在课堂上彼此对话、互相沟通、心照不宣。理论听起来很美好,但要和实践结合才能发光发热,才能被验证,才能有更大的改进。如今的我刚刚启程,我将用心钻研文本,构思教学设计,“去伪存真”,用心上好每一堂课,一起和学生探索语文的奥妙。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王荣生教授针对高中教师备课负担沉重现象提出:“语文教师在备课活动中所自觉关注的,往往不是实际耗费他大量工时的教学内容,而从一开始就陷入教学方法中,在‘教什么’还拿捏不定的时候,一心去‘设计’有新意的‘怎么教’,造成了语文教师大量的无效劳动……即使不是缘木求鱼,也一定是‘越研究越糊涂’,越糊涂越费事。”
当我看到这些观点和建议的时候,如醍醐灌顶一般,找到了自己的症结所在。语文教学应该是一项“去伪存真,从心而发”的活动:教师只有对文学文本有自己真正的理解与热爱,才能将“真语文”传达给学生。如果对于一篇文章没有自己的感触,还有什么资格和必要占用学生40分钟甚至更多时间,只为了传播自己违心的言论?对于每一节新授课,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确“教什么”,使课堂上每一项活动都明确地指向教学目标,没有必要为了形式上的丰满而故意设置许多环节,舍本逐末。
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培养的是对于文本的自觉意识,反复阅读,体会文本之美,然后就是明确“教什么”。语文教学课改先锋魏书生老师明确地将语文教学内容分成“死的东西”“似死似活的东西”和“活的东西”三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与魏老师的观念有不谋而合之处,即必备的知识技能、提升阅读写作能力的方法和综合的人文素养。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多层面的,但教学活动一定应是紧凑的、精简的。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严格指向教学内容,通过设计主问题的方式来追求教学内容的明确性。
一、从心而发,细读文本,确定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备课时要反复阅读文本,感受文本之美,并且根据自己的感悟设定教学目标,数量少而精。其次,参照教参,确认目标是否有遗漏之处。年轻教师因为缺乏经验,不容易全面把握教学目标,所以比对教参完善教学目标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遗漏的目标,要辩证地分析是否有必要将其用在对这篇文章的教学中。
例如,“必修五”第二单元文言文《陈情表》一课,我反复阅读文本,不下十遍。苏轼曾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这句话足以表明《陈情表》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价值。多遍朗读之后,我确定了几个教学目标。首先,文章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应指导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性内容。其次,感受这篇文章语言的力量和精巧的构思。最后,作者对祖母的孝心不能不勾起我们对自身“孝行”的审视以及对当今社会“孝”这一话题的关注,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孝”的认识。
接下来,我比对教参设置的教学目标,发现自己遗漏了两个方面。第一,结合分析骈文的特点来体会文章内在的美,积累散文知识和鉴赏方法。第二,本文所着重强调的不只是“孝”,还有“忠”,这二者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忠”“孝”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可以请同学就如何理解“忠”和“孝”谈谈自己的看法。对于第一点,在对《赤壁赋》和《归去来兮辞》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骈体文的相关内容有过了解,散文知识和鉴赏方法在平时的做题训练中也有所体现,因此本课可以不再赘述。对于第二点,我是非常感兴趣的,我认为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非常重要,因此我计划把这一问题作为拓展延伸,放在课程的最后。于是,整合后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①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②引导学生感受文章语言流露出的“孝”情。③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语言技巧。④理解不同时期“忠”“孝”不同的内涵,结合现实情况谈一谈对“忠”“孝”的理解。
二、从心而发,设计主问题,使教学内容更加明确
明确了“教什么”,接下来就是构思“怎么教”。如果按照以前的习惯,我一定会事先收集现成的教案,稍加整理为我所用,并且熟记教学环节。然而一节课上下来,我并没有什么成就感,甚至不清楚自己究竟教了哪些内容,遑论学生学到了什么。“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我明白了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是为了教学目标服务的,过多的环节会打乱课堂的节奏,割裂文本的美感,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认为在新授课上给每篇文本设计1~2个主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我用了两个课时来完成《陈情表》的教学任务。第一课时用来了解文章大意,明确字词意思。第二课时分为两个板块,一是赏析文章的语言和构思艺术,二是探讨“忠”“孝”的内涵及其在当今社会的体现。其中,第一板块又包括两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引导学生感受体现作者与祖母情深的句子,并通过反复的朗读来感受这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在这个板块,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祖母感人至深的孝心,请大家诵读全文,找出一处最能打动你的地方。第二个方面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说话的艺术。主问题是: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之后,你认为作者能够成功说服晋武帝,保全自身吗?依据此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语言的高明之处,进而对语言的力量有更深刻的认识。第二板块是拓展延伸,形式较为自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
我只设计了两个主问题,然而带动了学生对整篇课文的分析品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相比于以前课上烦琐的环节、对教案的死记硬背,我觉得自己的心更踏实了。“多一分真诚,少一些套路”,内容永远比形式重要,教学内容永远要先于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作为语文教师,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样的:首先,教师要对其所教的语文产生由衷的共鸣;其次,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发自内心的热爱;最终,教师和学生为了同一个目标,为了领略语文中的美,在课堂上彼此对话、互相沟通、心照不宣。理论听起来很美好,但要和实践结合才能发光发热,才能被验证,才能有更大的改进。如今的我刚刚启程,我将用心钻研文本,构思教学设计,“去伪存真”,用心上好每一堂课,一起和学生探索语文的奥妙。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