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明确高考考查要求
2012年江苏省的《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要求具有“分析综合”能力。包括:
(1)筛选文中的信息
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供相关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
二、综合近几年高考各省“关于内容的概括与分析”常考查的设误点,探寻规律
(一)时间概括有误
【例1】原文:让汉曰:“……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2008江苏卷第8题C项)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汇合后,竖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解析:选项中,概括的时间先后顺序有误。从原文看,应该是“先竖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然后再与刘尚的队伍汇合”而不是先与刘尚的队伍汇合后,再竖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
(二)细节概括有误
【例2】原文: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侦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
(2009江苏卷第7题C项)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异常行为,前去察看,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好,于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责,将他释放。
解析:选项中,概括的事件的细节有误。原文中彭子篯“徒步往与之语”,沈通明先是“默不应”,后来得知是彭巡抚,才“大喜吐实”,而不是选项中的“两人一见如故”。
(三)对象概括有误
【例3】原文: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2011江苏卷第3题C项)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解析:选项中,对象的表述有误。原文中“诏复以正民为鄂州”,“诏”的对象是皇帝,而不是继任者陈公弼。
【例4】原文: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归,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
(2008年山东卷第12题B项)张讷由于大风雨没有砍下足够的柴,牛氏就不给他饭吃,张诚知道后从邻居家偷了面做成饼给张讷吃。
解析:选项的错误可以概括为对象有误。原文中“余窃面倩邻妇为者”的“倩”是“使”的意思,那么做饼的人就是“邻妇”而不是张诚。
(四)地点概括有误
【例5】原文: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2010年江苏卷第7题C项)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
解析:选项中,地点概括有误。原文中“西兵未解”的意思是“西边边界的战争还没有解除”,进攻江淮的是“盗贼”而不是“西兵”。
(五)信的概括无中生有
【例6】原文: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嫌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
(2008全国卷Ⅰ第10题D项)廖刚敢于直言。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秦桧因此忌恨廖刚。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
解析:选项中的“以遏制秦桧”,此信息纯属无中生有。同时选项中也有对象误用的错误。原文中“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这里的“乞起”意思是“乞求皇帝起用”,起用的主动者是皇帝,而选项中变成了“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
(六)内容概括信息遗漏
【例7】原文: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2008江西卷第12题A项)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解析:选项中的错误在于遗漏信息。原文“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可以看出子产不仅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还把民众赞扬作为依据。
三、综合文言文阅读中内容的概括与分析题型的一般思路
1.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对全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仔细阅读选项,把握相关内容的切入点,即锁定答题区域;
3.回归原文,看前后联系,确认细节问题,在具体语境中明辨材料;
4.确定答案后,再次将选中的答案与原文对照、比较,尤其要注意高考常考查的设误点。
(作者单位:丹阳市第五中学)
2012年江苏省的《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要求具有“分析综合”能力。包括:
(1)筛选文中的信息
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供相关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
二、综合近几年高考各省“关于内容的概括与分析”常考查的设误点,探寻规律
(一)时间概括有误
【例1】原文:让汉曰:“……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2008江苏卷第8题C项)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汇合后,竖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解析:选项中,概括的时间先后顺序有误。从原文看,应该是“先竖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然后再与刘尚的队伍汇合”而不是先与刘尚的队伍汇合后,再竖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
(二)细节概括有误
【例2】原文: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侦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
(2009江苏卷第7题C项)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异常行为,前去察看,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好,于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责,将他释放。
解析:选项中,概括的事件的细节有误。原文中彭子篯“徒步往与之语”,沈通明先是“默不应”,后来得知是彭巡抚,才“大喜吐实”,而不是选项中的“两人一见如故”。
(三)对象概括有误
【例3】原文: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2011江苏卷第3题C项)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解析:选项中,对象的表述有误。原文中“诏复以正民为鄂州”,“诏”的对象是皇帝,而不是继任者陈公弼。
【例4】原文: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归,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
(2008年山东卷第12题B项)张讷由于大风雨没有砍下足够的柴,牛氏就不给他饭吃,张诚知道后从邻居家偷了面做成饼给张讷吃。
解析:选项的错误可以概括为对象有误。原文中“余窃面倩邻妇为者”的“倩”是“使”的意思,那么做饼的人就是“邻妇”而不是张诚。
(四)地点概括有误
【例5】原文: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2010年江苏卷第7题C项)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
解析:选项中,地点概括有误。原文中“西兵未解”的意思是“西边边界的战争还没有解除”,进攻江淮的是“盗贼”而不是“西兵”。
(五)信的概括无中生有
【例6】原文: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嫌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
(2008全国卷Ⅰ第10题D项)廖刚敢于直言。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秦桧因此忌恨廖刚。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
解析:选项中的“以遏制秦桧”,此信息纯属无中生有。同时选项中也有对象误用的错误。原文中“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这里的“乞起”意思是“乞求皇帝起用”,起用的主动者是皇帝,而选项中变成了“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
(六)内容概括信息遗漏
【例7】原文: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2008江西卷第12题A项)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解析:选项中的错误在于遗漏信息。原文“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可以看出子产不仅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还把民众赞扬作为依据。
三、综合文言文阅读中内容的概括与分析题型的一般思路
1.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对全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仔细阅读选项,把握相关内容的切入点,即锁定答题区域;
3.回归原文,看前后联系,确认细节问题,在具体语境中明辨材料;
4.确定答案后,再次将选中的答案与原文对照、比较,尤其要注意高考常考查的设误点。
(作者单位:丹阳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