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培养“数感”

来源 :家教世界·V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m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朋友对我说:“数学早教老师评价孩子“对数字不敏感”。
  的确,数感是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学龄前儿童数学早教很关键的第一步。生活中会遇到不少父母对孩子数数这件事很执着,如果孩子可以从1数到10,甚至100,就会特别骄傲。这的确是数感,但不是全部。
  “数感”还包括可以认识数字,可以一一对应地数物体,数完后可以知道总共是多少,一串数列中可以指出缺失的数字是哪个,可以根据某个规律跳着数数。
  尽管和大家分享了很多在家早教启蒙的方法,但我的主张始终是“孩子不需要教,孩子只需要我们引导着玩,玩中学是学龄前孩子认知启蒙最好的途径”。今天我想分享一些在日常互动可以进行的小游戏,帮助孩子提高数感。
  数字泥坑
  材料:大彩纸、水彩笔
  数感要好,除了数数外,第一步一定是认识数字。但学龄前的孩子就是这样,我们一本正经花了很多功夫去教认字认数,他们怎么都学不会。但很多不经意间的东西,孩子却一学就会。这是我带小D 4年多反复提醒自己的,不要正襟危坐地教学,而要结合孩子兴趣来浸润。
  没有孩子不爱看《小猪佩奇》并且模仿着跳泥坑的吧,不妨利用孩子对“跳泥坑”的兴趣,造一个数字泥坑,又奔又跳的过程中就能认识数字。
  准备工作很简单,就是如下图那样剪一些“泥坑”(其实是“水塘”,但小D至今还是执着地叫“泥坑”),然后在上面写上数字。根据孩子目前的数学基础,也可以先从1~10的数字开始,让孩子根据指令跳到正确的“泥坑”。
  当然啦,为了增加趣味性,大家一开始一定要设立好情景(全靠演技),我和小D玩的时候,我是猪妈妈,她是小猪佩奇,我们互相给指令跳泥坑。我们有时还会连续给指令,这样就必须连续跳(连续给指令也能锻炼短期记忆力),跳错的人还必须学着小猪佩奇一家那样躺倒笑。
  一个数字几个夹子?
  材料:Uno牌、衣服夹
  认识了数字后,那么接下来就要进行“一一对应”的启蒙了,分享一个小游戏给大家。
  家里有Uno牌的最合适,如果没有,普通扑克牌也可以。先让孩子抽出一张牌,指认上面是什么数字,然后找出对应的夹子数量,夹在牌的旁边。先指认上面数字这一步看似简单,但是我会特地强调。
  学龄前孩子的新知识吸收(其实大人也是一样的),一定需要我们帮助他们进行联系。任何一个新游戏的开始,最好可以联系到他们已掌握的知识,这样一点一点,知识的雪球就能越滚越大了。
  夹的过程中,大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一个一个”数出来,“一、二、三,一共三个”,这个数出来的过程也就在强化“一一对应”和“总数”原则。
  缺少哪个数字?
  材料:衣服夹、棒冰棍、水彩笔
  看一个孩子是否对数字有感觉,其中一点就是看他是否可以敏锐地发现数列里缺少的数字,这一点也能避免孩子在任何情况下只会闭着眼睛从1数到10。
  我建议大家从10以内开始入手,准备10个衣服夹,10个棒冰棍,如下图写上数字,棒冰棍上空出一个数字的位置。
  带着孩子看棒冰棍,然后发现哪个数字缺失了,找到对应的夹子,放上去。小D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就是捉迷藏,所以我把这个游戏叫做“数字躲猫猫”(你看又把启蒙和她的兴趣结合起来了),“哪个数字藏起来了啊?”
  她找到后,我还会略微“浮夸”地说,“哇,这是魔法吗?怎么藏起来的数字找到了呢?”她就一下子来劲了。
  对于年龄再大一点的孩子,我们也可以在数列上增加难度,比如像下面这样的偶数列。不过我还是要提醒大家,数学启蒙,其实包括任何启蒙,基础最关键,这些高阶能力不着急。
  基本功扎实了,孩子真正内化而不是表演性质的“死记硬背”后,学更多、学更难的劲头是孩子本能,挡也挡不住的。经常是我们家长的着急和“拔苗助长”,破坏了孩子的胃口。
  发现规律数数
  准备材料:纸盘子、绳子、针(或者打孔机)、水彩笔
  学会了“一一对应”地数数后,关于“数感”的高阶能力就是可以根据某个规律进行数数,比如“2、4、6、8、10”,比如“5、10、15、20”这样的。
  我们可以先确定规律,比如是“2的倍数”的,然后在纸盘上先打洞,在每个洞旁边随机写上2的倍数的数字。
  帮助孩子找到起点后,就可以引导孩子根据数列规律进行穿针引线了。这个游戏在美国是针对5岁以后的孩子的,国内的父母们可以参考一下,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考虑是否引入。
  当然啦,如果还没到适合的年龄,这个游戏还是可以玩,那就是回到之前最基本的数数和认识数字的能力锻炼了,但穿针引线的过程中也是精细运动的锻炼。
  分享的这些小游戏在小D的幼儿园随处可见,而且他们都不称为“学习”,都叫做“手工游戏”或者“游戏”。特别分享这一点,就是想提醒大家,学龄前孩子最有效的学习就是玩耍,通过“玩中學”,不仅可以学到知识,关键还能激发孩子求知欲。
  这些,不仅仅是数学认知启蒙,还包含了大运动和很多精细运动手眼协调能力,这也是我想提醒大家的,尽可能多地调动孩子多感官进行学习,是学龄前启蒙很重要的因素。
  在对孩子进行早期认知启蒙时,一定记得时刻提醒自己:知识,孩子接下来会有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但是对于知识的兴趣和渴望,破坏了就补不回来了。这才是学龄前启蒙最关键、最需要呵护的重点。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课例紧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竞选获胜演讲作为学习输入文本,利用电子词典学习并分析了4种演讲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段:暗喻、转喻、排比、对比。是一节创新性、典型性的信息技术融合课例。  【关 键 词】 电子词典;演讲;修辞手段  【教学类型】 阅读课  【教学内容】 (材料内容见文末)  【教学内容分析】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
亲爱的王世霞同志:  您好!  这么称呼您,没错吧?咱娘俩也算是志同道合了——性格脾气一样,说话风格一样,兴趣爱好一样,就连从事的职业也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您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四十余年,而我,相比之下,要走的路,还很长。  今晚给您写信,我很激动。儿时、少时、读书时、结婚时……所有的回忆都涌上了心头。三十多年来,您可没少凶过我,我可没少气过您。但此时此刻的回忆里,却全是泪水。不过我可得忍住,要是被
【摘要】在化学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的智慧潜能迸发出来,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创造者,使学生乐意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呢?确定探究方向,提供交流平台、引导合作探究,提供体验机会、享受探究乐趣,联系生活实际,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充分
多年来,石新路小学在“崇实立新”的学校文化基础上,延伸出独特的实新课堂文化。课堂中,我们积极倡导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打造“真实、朴实、扎实”的高效课堂;让学生获取扎实的知识、拥有会学的能力、培植创新的意识,使得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统一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成为身心健康、个性和谐的个体。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教育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九龙坡区石新路小学积极参与
安徽省将在中小学校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小学和初中每周分别不少于两个课时和一个课时,普通高中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每学期不少于通用技术课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同时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将评价结果作为升学评优依据。  为此,安徽省将加大劳动教育专任教师招聘力度,同时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安徽将采取有效措施,将劳动教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
【摘 要】 围绕改革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构建了“和谐激趣,情境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得了足够自由发展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 键 词】 改革;学生;兴趣;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旧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式下的教学,因此,在教学实
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秘书长王大千近日在于济南市济阳县举行的第四届海峡两岸儒学学术论坛上说,该基金会打造的“孔子学堂”项目已经建成100多个,最终目标是在全国建设一万个。中国孔子基金会于1984年成立,是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文化学术基金组织,秘书处位于孔子的家乡山东省。自2014年1月29日济南市舜耕街道办事处设立首所社区“孔子学堂”后,“孔子学堂”在山东省内外开始推广。
说到旷课学生,我的眼前不由地浮现出小强的模样——瘦瘦高高的个子,毫无生气的脸上略显忧郁,你可别小瞧他,他可是创下了离校离家2天,不吃不喝2天的记录。这不,中午刚下课,班长急匆匆地跑来:“老……老师,小强又逃学了。”没等班长说完,我人已经冲出了办公室,“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上次逃学被公公找到后,把他捆起来吊着打,过了好几天,身上都有伤痕。不过这孩子也很可怜,爸爸由于偷东西,现在还在监狱服刑
近两年,我们经常听到这个词:“幸福指数”,这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一个量化标准。英国教育家Elizabeth Holmes在《教师的幸福感》一书中指出,幸福感是一种源自内心的主观感受,它要求身心之间的和谐,意味着生活中各个情绪体验的维度所具有的平衡感和舒适感。  我们自问:老师,你幸福吗?    2011年,由东方教育时报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开展了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状况调查
语感,对小学生而言,就是对语言文字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以及在朗读中语气、声调、表情的合理运用。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教学时,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我引导学生充分感悟,以读代讲、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