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笔者看来,语文课外作业,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生态环境”。在这一点上,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
语文学习,需要“解题”,但更重要的是“涵养”和“积累”。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作文一般能力的形成大约需要30万字,朗读一般能力的形成需要200小时,而学校课内学习的‘量’有限:作文一般仅8万字左右(按每一学期10篇作文计算),课堂朗读量人均仅8小时。”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面向新世纪的语文教改方案中,都把“量”的积累这个要求提到很高的位置。
笔者以为,这里的积累,不仅包括语言材料的积累、社会生活素材的积累、人类文化精品的积累,而且还应包括语言运用实践经验的积累。这种“积累”的实现,靠的是“涵养功夫”,靠的是自觉的语文意识,而不是所“解”题目的多寡。也正因为如此,一个有利于进行这种“涵养”“积累”的“生态环境”显得十分重要。如果说数理化作业是以“解题”理论为其基础与核心的话,那么,语文作业应以“养气”理论(即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氛围)为其核心。
那么,语文作业应该怎样“养气”呢?
首先,要研究适应并影响学生完成作业心态的办法。
笔者曾经以“假如高考不考语文你还会做语文作业吗”为题布置过一次调查,许多学生的回答是:绝对不做现在这类作业,但我还是要学习语文。试想,连学生做语文作业的热情也没有,能形成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氛围吗?
浙江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的动机水平、作业态度、期望心理、作业情绪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学生作业的状况。其中,反映学生对作业形式的“期望心理”的数据颇值得思考:有60%以上的学生在问及“喜欢的家庭作业形式”时,选择的是“自由选择题目”或“老师出几题,由自己选做”。我们为什么不能顺其所愿,采用适当的方法,把学生的这个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呢?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当学生对某项事情发生了兴趣,自觉自愿地去做的时候,才会做得舒畅、认真,才会取得积极的效果。而这,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连的语文学科的课外作业,应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其次,要改变“以课文为中心编制习题”的语文作业模式。
诚然,语文作业与其他学科一样,有“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的功能,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内所学的,只是“沧海一粟”。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语文的课外作业,如果只是“以课文为中心编制习题”的话,那么,充其量无非是在帮助学生读懂“例子”而已。结果,不要说课外“大量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材料”被排斥在外,即使“课内”文章中那些生动有趣的内容也往往成了“干巴巴”的几条“筋”,这自然不利于形成“学习语文的氛围”。
造成“以课文为中心编制习题”的模式的原因,笔者以为是“应试教育”带来的语文作业功能的“异化”。新加坡谢世涯在《新加坡与中国学生语文作业和考试比较》一文中,以鲁迅的《祝福》为例,比较分析了两国学生在语文作业和考试方面的差异。作者的结论是:尽管两国在处理《祝福》这篇课文方面并无太大差异,但测试题型和教学方法却各异。为了达到让学生具有文学欣赏能力,“作业练习和考试,新加坡全是侧重于综合分析的表述(回答)题,中国在平时作业里,则包含着表述题和‘标准化’的练习,但高考的试卷里,却主要是标准化的题型。影响所及,《祝福》的教学参考书或教案的编写者,多提供类似高考的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等。分析这些标准化题型,对于是否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值得商榷。”查阅课本,仔细思考谢文提出的问题,确实存在。语文平时作业围绕“考试”转,由此与预定的目标差距甚远的弊端可见一斑。这里,问题的根子在于对“应试能力”的误解。本来,“应试能力”作为人的能力的一部分,在应考之前进行必要的训练,无可厚非。问题是考试成绩的取得,特别是语文成绩的取得,决不是靠这种“题海式”的“训练”所能奏效的。即使从纯应试角度看,语文学习成绩,并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与做题的数量成正比。这个事实,正说明了“以课文为中心编制习题”的课外作业模式不足取。由此可见,摆脱“编制习题”模式的束缚,形成既能有效达到训练目的,又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作业模式,从而使语文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环节,应该引起重视。
根据这些认识,笔者以为,理想的语文作业模式至少应该满足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其一,体现“主体性”的特点,使做好作业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
其二,体现“开放性”的特點,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由翱翔的空间。
其三,体现“累积性”的特点,使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有充分的保证。
其四,体现“综合性”的特点,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可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得到多方面训练。
语文学习,需要“解题”,但更重要的是“涵养”和“积累”。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作文一般能力的形成大约需要30万字,朗读一般能力的形成需要200小时,而学校课内学习的‘量’有限:作文一般仅8万字左右(按每一学期10篇作文计算),课堂朗读量人均仅8小时。”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面向新世纪的语文教改方案中,都把“量”的积累这个要求提到很高的位置。
笔者以为,这里的积累,不仅包括语言材料的积累、社会生活素材的积累、人类文化精品的积累,而且还应包括语言运用实践经验的积累。这种“积累”的实现,靠的是“涵养功夫”,靠的是自觉的语文意识,而不是所“解”题目的多寡。也正因为如此,一个有利于进行这种“涵养”“积累”的“生态环境”显得十分重要。如果说数理化作业是以“解题”理论为其基础与核心的话,那么,语文作业应以“养气”理论(即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氛围)为其核心。
那么,语文作业应该怎样“养气”呢?
首先,要研究适应并影响学生完成作业心态的办法。
笔者曾经以“假如高考不考语文你还会做语文作业吗”为题布置过一次调查,许多学生的回答是:绝对不做现在这类作业,但我还是要学习语文。试想,连学生做语文作业的热情也没有,能形成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氛围吗?
浙江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的动机水平、作业态度、期望心理、作业情绪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学生作业的状况。其中,反映学生对作业形式的“期望心理”的数据颇值得思考:有60%以上的学生在问及“喜欢的家庭作业形式”时,选择的是“自由选择题目”或“老师出几题,由自己选做”。我们为什么不能顺其所愿,采用适当的方法,把学生的这个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呢?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当学生对某项事情发生了兴趣,自觉自愿地去做的时候,才会做得舒畅、认真,才会取得积极的效果。而这,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连的语文学科的课外作业,应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其次,要改变“以课文为中心编制习题”的语文作业模式。
诚然,语文作业与其他学科一样,有“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的功能,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内所学的,只是“沧海一粟”。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语文的课外作业,如果只是“以课文为中心编制习题”的话,那么,充其量无非是在帮助学生读懂“例子”而已。结果,不要说课外“大量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材料”被排斥在外,即使“课内”文章中那些生动有趣的内容也往往成了“干巴巴”的几条“筋”,这自然不利于形成“学习语文的氛围”。
造成“以课文为中心编制习题”的模式的原因,笔者以为是“应试教育”带来的语文作业功能的“异化”。新加坡谢世涯在《新加坡与中国学生语文作业和考试比较》一文中,以鲁迅的《祝福》为例,比较分析了两国学生在语文作业和考试方面的差异。作者的结论是:尽管两国在处理《祝福》这篇课文方面并无太大差异,但测试题型和教学方法却各异。为了达到让学生具有文学欣赏能力,“作业练习和考试,新加坡全是侧重于综合分析的表述(回答)题,中国在平时作业里,则包含着表述题和‘标准化’的练习,但高考的试卷里,却主要是标准化的题型。影响所及,《祝福》的教学参考书或教案的编写者,多提供类似高考的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等。分析这些标准化题型,对于是否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值得商榷。”查阅课本,仔细思考谢文提出的问题,确实存在。语文平时作业围绕“考试”转,由此与预定的目标差距甚远的弊端可见一斑。这里,问题的根子在于对“应试能力”的误解。本来,“应试能力”作为人的能力的一部分,在应考之前进行必要的训练,无可厚非。问题是考试成绩的取得,特别是语文成绩的取得,决不是靠这种“题海式”的“训练”所能奏效的。即使从纯应试角度看,语文学习成绩,并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与做题的数量成正比。这个事实,正说明了“以课文为中心编制习题”的课外作业模式不足取。由此可见,摆脱“编制习题”模式的束缚,形成既能有效达到训练目的,又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作业模式,从而使语文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环节,应该引起重视。
根据这些认识,笔者以为,理想的语文作业模式至少应该满足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其一,体现“主体性”的特点,使做好作业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
其二,体现“开放性”的特點,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由翱翔的空间。
其三,体现“累积性”的特点,使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有充分的保证。
其四,体现“综合性”的特点,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可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得到多方面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