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绩效评估方法最初运用于企业管理,是约束与激励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目前已经被各行各业所借鉴。图书馆绩效评估是以图书馆整体运行状况和业务工作为主要内容,以图书馆各级干部和员工工作成效为主要对象,以指导、推动、协调图书馆的发展为目标,通过确定的衡量标准和指标,全面评估图书馆的投入产出的基本情况,以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所谓数字化服务,主要指图书馆基于网络环境下开展的一种在线咨询服务。随着虚拟信息系统的发展,学术信息交流体系的重组及信息检索和传递的非中介化转变,数字化服务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
一、绩效评定的意义
绩效评估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进行自身评价的较好手段之一,正广泛被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采用,高校图书馆作为一种特殊的非营利组织也势必需要采用绩效评估这种方法来科学地评价自身工作和员工的绩效。在过去的工作中,评价图书馆的绩效和工作人员的绩效,没有科学的评估体系和适用于实际操作的方法,往往依据表面现象,凭直观经验和个人感觉,有时候更是流于形式,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对人员和工作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高校图书馆引入绩效评估,可以依据科学计算方法来评价图书馆的职员和工作;对同类型工作进行比较,找到差距,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改进工作;实现绩效评估的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这样不但能在较大程度上促进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健康的发展,而且能促进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能力、工作绩效、职业发展上有一个更好的提升。
二、数字化服务绩效评定的难点
首先,对数字化服务缺少清晰、一致的定义,不同的图书馆对数字资源和服务的理解和政策不同。大多数图书馆虽然建立了网络系统和电子阅览室,但缺乏完善的馆藏数据库和检索系统,对读者的阅读缺少有效的指导和统计能力。读者对数字文献的使用习惯和方法与传统印刷文献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图书馆在整个服务流程中,包括采选、加工、典藏等各个环节,针对数字化服务做出相应的调整。只有在技术和管理制度两个层面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够对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绩效进行有效考评。
其次,不同的数据供应商提供数据不同。数据资源的渠道繁多,数字信息的时效性大,这就对数字资源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权威性的鉴别提出更高的要求。数据的录入和加工的格式,以及数据在不同媒体和数据库之间传递的标准协议都要作出详细的定义。
最后,数字化服务对读者和馆员的知识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图书管理方必须精通数字化服务的内容和流程,并有义务向读者介绍推广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而对于图书馆管理者,如何有效整和传统印刷型和数字化资源,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则变成提高图书馆管理管理水平的重要课题。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绩效信息的收集,这就要求评估者在绩效实施与管理的过程中对被评估者的绩效表现做详细的观察和记录收集必要的信息。这样做使评估的事实更为准确,增加了绩效评估结果的说服力。工作中为每个员工建立绩效档案,保留详尽的表现记录,更可以增加评估结果的说服力,让被评估者清楚地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三、数字化服务绩效评定的基本方法
针对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诸多难点,要对数字化服务进行准确的绩效评估,必须对现有的图书馆绩效评定体系进行完善和丰富,在资源部分指标、文献采选指标、文献加工指标、典藏管理指标以及读者服务指标等各个考评指标中加入有关电子文献和数字化服务的考评内容。例如:目前电子出版物、数据库等多媒体资源日益增多,对传统的印刷型文献为主的馆藏产生冲击。电子文献尤其是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等,以其出版及时、信息量大、检索快捷和多种信息传递方式等特点,受到读者的欢迎。从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和完善图书馆馆藏量出发,需要在图书馆的绩效评估中将电子文献的采选作为图书馆建设的重点。文献购置费分配比例指标下,也应加大非印刷型文献,包括视听文献、电子期刊和数据库的购买量,以体现采选工作的创新和现代化。在资源部分指标中,进一步完善电子阅览室等设施,增加大型数据库以及防火墙等设备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数字化服务绩效考评的核心是建立数字化服务评定模式,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采用统计方法,分析用户需求,整和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形成一套合适的考评指标体系。一般可采用三种评定模式,即:对象模式,技术基建模式和网络要素模式。所谓对象模式即数字资料的使用者是发展和收集网络统计量和绩效指标的主要考量目标,这些使用者可能是研究机构、赞助方、主管单位、专业组织或一般资料使用人。针对每群对象,应当考量的统计量有:资讯需求、使用资料的目的、解读资料的能力、采用的渠道以及使用资料的频度等。技术基建模式则更加侧重于图书馆在数字服务中的网络硬件设施的配备,通过不断完善的四个层级的网络资源服务的定义,标定出图书馆在为用户提供数字资源和检索方法上的服务质量等级。网络要素模式是1998年Bertot和McClure所发展的二维架构,其基本想法是数字化的绩效考评是包括多项组成要素的,不仅涉及网络技术、馆藏内容和获取渠道等硬件层面,也包括资讯加工服务、人力和财务的管理等软件层面。ISO11620中对传统图书馆绩效定义为5大类19项指标。5大类指读者认知评定、读者服务评定、技术服务评定、服务推广评定和人力资源的获得和应用评定,19项指标则是5大类的细化。如果将标准引申到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领域,我们可以形成新的绩效指标,如:使用数字图书馆的读者所占图书馆服务人口的比例、数字图书馆所服务人口的资料取用次数、数字图书馆所服务人口每次点阅文件的总数、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每次取用成本、数字图书馆文件的每次点阅成本、信息咨询以电子邮件方式传输的比例、图书馆计算机服务站的可用机时站所服务人口的百分比、连线失败站总连线次数的百分比、采购数字图书馆服务占总经费的比例、参加数字图书馆服务培训课程的人数与总所服务人数的比例等等。整和传统的质量管理系统(QMS)、绩效管理系统(PMS)和新兴的数字技术,能使图书馆的管理更加细致、高效,创造更多的价值。
四、结论
一套比较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应是动态发展的评估系统,同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变性。也就是说,体系设立后并非总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图书馆的业务格局和管理模型也不断发展变化,应组成一个小组专门负责对绩效评价的流程和指标体系及时进行相应修订和调整,以期更接近实际情况,使评估指标体系不断完善,评估更有效,统计分析更客观。
参考文献:
[1]国家图书馆发展研究所.转型期图书馆工作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10.
[2]谢先进.论图书馆的绩效评估.图书馆,2005,2.
[3]谢宝炎.图书馆数位化服务绩效评估,http://www.lis.ntu.tw.
[4]富平.确立绩效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图书馆科学管理.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6.
一、绩效评定的意义
绩效评估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进行自身评价的较好手段之一,正广泛被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采用,高校图书馆作为一种特殊的非营利组织也势必需要采用绩效评估这种方法来科学地评价自身工作和员工的绩效。在过去的工作中,评价图书馆的绩效和工作人员的绩效,没有科学的评估体系和适用于实际操作的方法,往往依据表面现象,凭直观经验和个人感觉,有时候更是流于形式,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对人员和工作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高校图书馆引入绩效评估,可以依据科学计算方法来评价图书馆的职员和工作;对同类型工作进行比较,找到差距,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改进工作;实现绩效评估的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这样不但能在较大程度上促进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健康的发展,而且能促进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能力、工作绩效、职业发展上有一个更好的提升。
二、数字化服务绩效评定的难点
首先,对数字化服务缺少清晰、一致的定义,不同的图书馆对数字资源和服务的理解和政策不同。大多数图书馆虽然建立了网络系统和电子阅览室,但缺乏完善的馆藏数据库和检索系统,对读者的阅读缺少有效的指导和统计能力。读者对数字文献的使用习惯和方法与传统印刷文献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图书馆在整个服务流程中,包括采选、加工、典藏等各个环节,针对数字化服务做出相应的调整。只有在技术和管理制度两个层面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够对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绩效进行有效考评。
其次,不同的数据供应商提供数据不同。数据资源的渠道繁多,数字信息的时效性大,这就对数字资源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权威性的鉴别提出更高的要求。数据的录入和加工的格式,以及数据在不同媒体和数据库之间传递的标准协议都要作出详细的定义。
最后,数字化服务对读者和馆员的知识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图书管理方必须精通数字化服务的内容和流程,并有义务向读者介绍推广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而对于图书馆管理者,如何有效整和传统印刷型和数字化资源,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则变成提高图书馆管理管理水平的重要课题。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绩效信息的收集,这就要求评估者在绩效实施与管理的过程中对被评估者的绩效表现做详细的观察和记录收集必要的信息。这样做使评估的事实更为准确,增加了绩效评估结果的说服力。工作中为每个员工建立绩效档案,保留详尽的表现记录,更可以增加评估结果的说服力,让被评估者清楚地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三、数字化服务绩效评定的基本方法
针对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诸多难点,要对数字化服务进行准确的绩效评估,必须对现有的图书馆绩效评定体系进行完善和丰富,在资源部分指标、文献采选指标、文献加工指标、典藏管理指标以及读者服务指标等各个考评指标中加入有关电子文献和数字化服务的考评内容。例如:目前电子出版物、数据库等多媒体资源日益增多,对传统的印刷型文献为主的馆藏产生冲击。电子文献尤其是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等,以其出版及时、信息量大、检索快捷和多种信息传递方式等特点,受到读者的欢迎。从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和完善图书馆馆藏量出发,需要在图书馆的绩效评估中将电子文献的采选作为图书馆建设的重点。文献购置费分配比例指标下,也应加大非印刷型文献,包括视听文献、电子期刊和数据库的购买量,以体现采选工作的创新和现代化。在资源部分指标中,进一步完善电子阅览室等设施,增加大型数据库以及防火墙等设备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数字化服务绩效考评的核心是建立数字化服务评定模式,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采用统计方法,分析用户需求,整和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形成一套合适的考评指标体系。一般可采用三种评定模式,即:对象模式,技术基建模式和网络要素模式。所谓对象模式即数字资料的使用者是发展和收集网络统计量和绩效指标的主要考量目标,这些使用者可能是研究机构、赞助方、主管单位、专业组织或一般资料使用人。针对每群对象,应当考量的统计量有:资讯需求、使用资料的目的、解读资料的能力、采用的渠道以及使用资料的频度等。技术基建模式则更加侧重于图书馆在数字服务中的网络硬件设施的配备,通过不断完善的四个层级的网络资源服务的定义,标定出图书馆在为用户提供数字资源和检索方法上的服务质量等级。网络要素模式是1998年Bertot和McClure所发展的二维架构,其基本想法是数字化的绩效考评是包括多项组成要素的,不仅涉及网络技术、馆藏内容和获取渠道等硬件层面,也包括资讯加工服务、人力和财务的管理等软件层面。ISO11620中对传统图书馆绩效定义为5大类19项指标。5大类指读者认知评定、读者服务评定、技术服务评定、服务推广评定和人力资源的获得和应用评定,19项指标则是5大类的细化。如果将标准引申到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领域,我们可以形成新的绩效指标,如:使用数字图书馆的读者所占图书馆服务人口的比例、数字图书馆所服务人口的资料取用次数、数字图书馆所服务人口每次点阅文件的总数、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每次取用成本、数字图书馆文件的每次点阅成本、信息咨询以电子邮件方式传输的比例、图书馆计算机服务站的可用机时站所服务人口的百分比、连线失败站总连线次数的百分比、采购数字图书馆服务占总经费的比例、参加数字图书馆服务培训课程的人数与总所服务人数的比例等等。整和传统的质量管理系统(QMS)、绩效管理系统(PMS)和新兴的数字技术,能使图书馆的管理更加细致、高效,创造更多的价值。
四、结论
一套比较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应是动态发展的评估系统,同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变性。也就是说,体系设立后并非总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图书馆的业务格局和管理模型也不断发展变化,应组成一个小组专门负责对绩效评价的流程和指标体系及时进行相应修订和调整,以期更接近实际情况,使评估指标体系不断完善,评估更有效,统计分析更客观。
参考文献:
[1]国家图书馆发展研究所.转型期图书馆工作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10.
[2]谢先进.论图书馆的绩效评估.图书馆,2005,2.
[3]谢宝炎.图书馆数位化服务绩效评估,http://www.lis.ntu.tw.
[4]富平.确立绩效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图书馆科学管理.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