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成功,大大推动了琴乐的表演与传播,也有力推进了相关的学术研究和相关书籍的出版。
其中,围绕着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成果也不断出现。但就整体而言,该研究成果大多尚停留在较为宏观的一般性评论,而能够系统深入地从非遗保护角度对古琴生存现状作较为全面的实地调查、深度描述并提升阐发的成果则较为少见。关于古琴社团的研究成果中,则大多局限于对古琴社团历史、组织活动的介绍和描述,对古琴社团的社会意义关注不够,系统深入地从民族音乐学、社会学角度,将古琴社团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学理层面探讨的成果亦尚不为多。所以,立足于对当前琴人、琴社为主体的古琴非遗保护现状做出全面调查并进行深入理论思考的实证性研究势在必行。
所喜,由青年学人施咏所著,并由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4月新近推出的《弦外之音——当代古琴文化传承实录》一书,因其问世的应时,为学界与琴界提供了诸多饶有价值的资料与讯息,则一举填补了这一空白领域。
一、主要内容
《弦外之音一当代古琴文化传承实录》(下称《弦外之音》)一书是施咏博士在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所提交出站报告的基础上充实而成,同时也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古琴文化遗产调查”的产出成果。
全书共计39万字,总体分为两大部分:上篇为实践调查篇,下篇为理论思考篇。
上篇由七篇分调查报告组成:通过对梅庵、广陵、虞山、浙派、蜀派、金陵、中州等七个琴派下的近三十个琴社、琴馆的古琴保护传承现状的实地考查,逐一调查了各琴社的生态发展环境、运行机制、相关流派琴乐的保护现状,以及相关琴人的琴乐理念、保护实践措施等。
作为理论思考部分下篇,则立足于在全面深入的实地调查基础上,从当代古琴的传播、传承、保护与发展四个方面来论证、探讨古琴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系列重要理论问题。在古琴传播篇中,探讨古琴在文学、影视、网络这三种传媒方式中的传播类别、功能、特点,并通过实证甄别指出当代部分影视传播中对古琴形象的偏误现象。古琴传承篇中探讨当代古琴传承中,个体(家族、师徒)传承与群体传承、专业传承与业余传承、传统传承与现代传承三对传承方式于当代多元并存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由民间琴社、高等学府和社会少儿古琴班构成的传承组织结构体系;以及对传承对象、传承技巧以及传承人的琴德、文化修为与文人认同心理的探讨。古琴保护篇中探讨古琴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从“加大政府的协调引导作用、加强琴人的自我奉献与自主能动性、建立民间与政府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应因地制宜制定保护措施、加速非遗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建设”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在古琴发展篇中,则着重探讨古琴音乐的当代创作问题,在古琴的大众化传播中对现代表演形式与流行音乐元素的运用以及古琴发展中琴派固守与交融之间的辩证关系。
全书透过对当代琴派、琴社、琴人、琴乐的观念、琴社活动、琴乐事象的描述,在田野资料展现基础上进行提升思考。最后在结语中提出:在当前古琴保护传承中,应该处理好学院-山林、传统-现代、民间-政府等若干对关系。摒弃固守宗派的陈旧思想,树立“大古琴”文化的观念。处理好商品经济下的琴乐传承的多重关系,加强琴社之间的团结与精诚合作。当代的古琴保护应该是全民为主体的历史责任,应以政府为主导的全社会参与,因地制宜制定保护措施,传承中坚持高文化品格,并随时代同步发展。
二、特点与价值
通览全书,在扎实的实践与理论基础上,该书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特点:
1.立足田野调查
作为一本冠名并定位为“实录”的著作,纵观此书,无论是调查篇,还是理论篇的总结、归纳,其材料的来源都是取自田野工作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该书的前期调研工作主要在江苏、浙江、安徽、四川、河南五个省份的常熟、合肥、杭州、郑州、成都等城市完成。之所以选定以上的城市作为调查对象,首先是因为这些城市中基本集中了当今现存的多数的重要古琴流派。作者立足于梅庵琴派(包括合肥、南通等四个梅庵琴社)、南京的金陵琴社、幽兰琴社、常熟虞山琴社、扬州广陵琴社(三个琴馆)、河南的中州琴社、成都蜀派(十五个琴馆)、浙派(西湖琴社、霞影琴馆)等具有一定学术典型性、代表性和可行性的个案对象为定点调查对象。全面整合有效资源,以求全面、系统、多方位、科学地展示这些琴派、琴社的琴乐活动。
从著述上篇七篇翔实的调查报告足以看出,作者在田野调查方面用力甚多,置身现场,积极参加琴社的雅集活动,获取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诚如作者在著述的后记中所写,为取得较为全面而真实的资料,有时候一个地方要去好几次,一个琴人也要反复采访好几回。一个琴派涉及多个地方的,也一一追踪,力求反映出它的全貌。也正是出于细致而深入的田野工作,并通过对所调查地区琴乐保护的具体举措、模式的调查、总结,以求全面、客观、立体地反映当前古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现状。同时,也正是这种非走马观花式的调查,才可以保证所提交的报告中亦非泛泛而谈,方可做到言之有物,继而力求言之有理。
亦如中国琴会会长朱唏先生在该书的出版笔会发言中所肯定:“现在很多古琴调查的文章都是已经下了结论再把材料往里面套,而《弦外之音》一书是经过脚踏实地的田野调查基础上,总结的是作者自己的一些独立而客观的看法,对我以及琴会的工作都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2.态度客观公正
作为非琴界、局外人的身份属性,著述作者拥有了双重的视角以及相对客观、科学的研究态度,这也是该著述值得肯定的一个方面。
众所周知,当前的古琴保护工作主要围绕着各地方流派为单位来进行,由于古琴流派众多,全国各地省情、市情与县情亦千差万别,都是以各地政府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来各自探索当地古琴流派的保护模式,而导致各地的古琴保护状况亦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作者在着手调查乃至成文时,面对这种良莠并存的状况,无论是做得很好的,还是做得并不理想甚至很差的个案,都没有回避,而是力求做到采取中立的态度、具体分析的方法、客观叙述的方式。既没有简单地赞同,也没有截然反对哪一方,而其中也有着自己鲜明的态度与独立而客观的看法。即使是对一些做得较好的地方,作者在充分肯定的同时,也会指出其中隐藏的问题,如对虞山琴派、蜀派、金陵琴派的评论,也是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作为一个学者所应具的客观、理性、冷静,在该书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该书与书名中的“实录”二字亦是名实相符了,体现了一种值得称道的客观而科学的学术态度。
3.视野新颖开阔
本书中,作者以其较为开阔的视野、新颖的视角关注了传统古琴研究中较少关注的领域。如对古琴在古典小说、当代武侠小说中的文学传播;在唱片、电影、电视等电子媒介中的传播及其中的偏误现象;古琴网络传播概况,古琴网站的类别与功能,以及最终将琴乐传播总结为“模糊性、反传播性与多层综合性”这三大特点亦无不体现出作者独特的创新视角。
著述中还关注了古琴的海外国际交流、古琴即兴演奏、当代的少儿古琴教学、古琴音乐的当代创作等问题,这些也都是以往的相关研究中所较少涉及,而值得关注的新领域。
亦如秦序先生为该书作序中所写:“施咏先生的课题研究中,正是很好地结合了传播学和历史学方法,又迅速网罗捕捉了许多新的传媒以及网络上出现的新动向,为我们考察研究古琴艺术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了富于启迪意义的新视角。”
综上,该著述之价值在于较好地透过对调查对象(琴社、琴人)的琴乐观念、琴乐活动、琴乐事象的深度描述,在田野资料展现基础上,由具体分析到抽象思考,进而对我国当代琴乐文化定位进行探悉和总结,探讨了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措施。在一定意义上,为构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体系,为当代古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研究个案与可资借鉴的设计方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该著述虽是所谓的“弦外之音话古琴”,但却基于作者深入琴界局内的扎实田野调查,以及客观、实录的学术态度,才得以做到了“局内直言道实情”,从而最终提供给我们诸多鲜活而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和清晰的研究思路。
三、不足之处
当然,作为一个不到两年就完成的博士后课题成果,无论是面临着调查工作量之巨大,还是成书时间的相对仓促,该著述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亦是在所难免的。
如虽然该书运用了民族音乐学的方法,把田野考察作为全书的基础,但有些调查还是有深入的空间。调查选点虽已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但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放眼全国范围内的古琴保护现状调查来看,调查地区选点的分布就尚有缺失,如对北京的古琴研究会、上海今虞琴社乃至福建闺派、广东岭南古琴保护若也有所关注,则会更为全面、多方位地反映出当前全国古琴保护的整体状况。
此外,相对于较为翔实的上篇,著述在下篇中上升到理论层面所作的思考亦略嫌不够。这些也冀望作者今后能在后续研究中,得以更好地补充与完善。
然,瑕不掩瑜。作为国内第一本,也是2003年中国古琴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后首次出版的全面调查当代古琴保护现状并做理论阐释的专著,其首要的现实意义是在于一方面发现并总结自古琴非遗保护工作正式开展后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另~方面将成功的经验推向社会,资源共享。因此,该著述之重要的社会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亦是不容置疑,并应受到更多琴界人士与理论专家的关注与肯定。
我们期待《弦外之音》的出版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呼唤更多立足实地调查、具有实证性的琴学著述问世,能够为古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拿出更好、可供借鉴的理念与思路。
刘嘉宁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宁)
其中,围绕着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成果也不断出现。但就整体而言,该研究成果大多尚停留在较为宏观的一般性评论,而能够系统深入地从非遗保护角度对古琴生存现状作较为全面的实地调查、深度描述并提升阐发的成果则较为少见。关于古琴社团的研究成果中,则大多局限于对古琴社团历史、组织活动的介绍和描述,对古琴社团的社会意义关注不够,系统深入地从民族音乐学、社会学角度,将古琴社团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学理层面探讨的成果亦尚不为多。所以,立足于对当前琴人、琴社为主体的古琴非遗保护现状做出全面调查并进行深入理论思考的实证性研究势在必行。
所喜,由青年学人施咏所著,并由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4月新近推出的《弦外之音——当代古琴文化传承实录》一书,因其问世的应时,为学界与琴界提供了诸多饶有价值的资料与讯息,则一举填补了这一空白领域。
一、主要内容
《弦外之音一当代古琴文化传承实录》(下称《弦外之音》)一书是施咏博士在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所提交出站报告的基础上充实而成,同时也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古琴文化遗产调查”的产出成果。
全书共计39万字,总体分为两大部分:上篇为实践调查篇,下篇为理论思考篇。
上篇由七篇分调查报告组成:通过对梅庵、广陵、虞山、浙派、蜀派、金陵、中州等七个琴派下的近三十个琴社、琴馆的古琴保护传承现状的实地考查,逐一调查了各琴社的生态发展环境、运行机制、相关流派琴乐的保护现状,以及相关琴人的琴乐理念、保护实践措施等。
作为理论思考部分下篇,则立足于在全面深入的实地调查基础上,从当代古琴的传播、传承、保护与发展四个方面来论证、探讨古琴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系列重要理论问题。在古琴传播篇中,探讨古琴在文学、影视、网络这三种传媒方式中的传播类别、功能、特点,并通过实证甄别指出当代部分影视传播中对古琴形象的偏误现象。古琴传承篇中探讨当代古琴传承中,个体(家族、师徒)传承与群体传承、专业传承与业余传承、传统传承与现代传承三对传承方式于当代多元并存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由民间琴社、高等学府和社会少儿古琴班构成的传承组织结构体系;以及对传承对象、传承技巧以及传承人的琴德、文化修为与文人认同心理的探讨。古琴保护篇中探讨古琴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从“加大政府的协调引导作用、加强琴人的自我奉献与自主能动性、建立民间与政府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应因地制宜制定保护措施、加速非遗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建设”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在古琴发展篇中,则着重探讨古琴音乐的当代创作问题,在古琴的大众化传播中对现代表演形式与流行音乐元素的运用以及古琴发展中琴派固守与交融之间的辩证关系。
全书透过对当代琴派、琴社、琴人、琴乐的观念、琴社活动、琴乐事象的描述,在田野资料展现基础上进行提升思考。最后在结语中提出:在当前古琴保护传承中,应该处理好学院-山林、传统-现代、民间-政府等若干对关系。摒弃固守宗派的陈旧思想,树立“大古琴”文化的观念。处理好商品经济下的琴乐传承的多重关系,加强琴社之间的团结与精诚合作。当代的古琴保护应该是全民为主体的历史责任,应以政府为主导的全社会参与,因地制宜制定保护措施,传承中坚持高文化品格,并随时代同步发展。
二、特点与价值
通览全书,在扎实的实践与理论基础上,该书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特点:
1.立足田野调查
作为一本冠名并定位为“实录”的著作,纵观此书,无论是调查篇,还是理论篇的总结、归纳,其材料的来源都是取自田野工作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该书的前期调研工作主要在江苏、浙江、安徽、四川、河南五个省份的常熟、合肥、杭州、郑州、成都等城市完成。之所以选定以上的城市作为调查对象,首先是因为这些城市中基本集中了当今现存的多数的重要古琴流派。作者立足于梅庵琴派(包括合肥、南通等四个梅庵琴社)、南京的金陵琴社、幽兰琴社、常熟虞山琴社、扬州广陵琴社(三个琴馆)、河南的中州琴社、成都蜀派(十五个琴馆)、浙派(西湖琴社、霞影琴馆)等具有一定学术典型性、代表性和可行性的个案对象为定点调查对象。全面整合有效资源,以求全面、系统、多方位、科学地展示这些琴派、琴社的琴乐活动。
从著述上篇七篇翔实的调查报告足以看出,作者在田野调查方面用力甚多,置身现场,积极参加琴社的雅集活动,获取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诚如作者在著述的后记中所写,为取得较为全面而真实的资料,有时候一个地方要去好几次,一个琴人也要反复采访好几回。一个琴派涉及多个地方的,也一一追踪,力求反映出它的全貌。也正是出于细致而深入的田野工作,并通过对所调查地区琴乐保护的具体举措、模式的调查、总结,以求全面、客观、立体地反映当前古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现状。同时,也正是这种非走马观花式的调查,才可以保证所提交的报告中亦非泛泛而谈,方可做到言之有物,继而力求言之有理。
亦如中国琴会会长朱唏先生在该书的出版笔会发言中所肯定:“现在很多古琴调查的文章都是已经下了结论再把材料往里面套,而《弦外之音》一书是经过脚踏实地的田野调查基础上,总结的是作者自己的一些独立而客观的看法,对我以及琴会的工作都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2.态度客观公正
作为非琴界、局外人的身份属性,著述作者拥有了双重的视角以及相对客观、科学的研究态度,这也是该著述值得肯定的一个方面。
众所周知,当前的古琴保护工作主要围绕着各地方流派为单位来进行,由于古琴流派众多,全国各地省情、市情与县情亦千差万别,都是以各地政府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来各自探索当地古琴流派的保护模式,而导致各地的古琴保护状况亦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作者在着手调查乃至成文时,面对这种良莠并存的状况,无论是做得很好的,还是做得并不理想甚至很差的个案,都没有回避,而是力求做到采取中立的态度、具体分析的方法、客观叙述的方式。既没有简单地赞同,也没有截然反对哪一方,而其中也有着自己鲜明的态度与独立而客观的看法。即使是对一些做得较好的地方,作者在充分肯定的同时,也会指出其中隐藏的问题,如对虞山琴派、蜀派、金陵琴派的评论,也是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作为一个学者所应具的客观、理性、冷静,在该书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该书与书名中的“实录”二字亦是名实相符了,体现了一种值得称道的客观而科学的学术态度。
3.视野新颖开阔
本书中,作者以其较为开阔的视野、新颖的视角关注了传统古琴研究中较少关注的领域。如对古琴在古典小说、当代武侠小说中的文学传播;在唱片、电影、电视等电子媒介中的传播及其中的偏误现象;古琴网络传播概况,古琴网站的类别与功能,以及最终将琴乐传播总结为“模糊性、反传播性与多层综合性”这三大特点亦无不体现出作者独特的创新视角。
著述中还关注了古琴的海外国际交流、古琴即兴演奏、当代的少儿古琴教学、古琴音乐的当代创作等问题,这些也都是以往的相关研究中所较少涉及,而值得关注的新领域。
亦如秦序先生为该书作序中所写:“施咏先生的课题研究中,正是很好地结合了传播学和历史学方法,又迅速网罗捕捉了许多新的传媒以及网络上出现的新动向,为我们考察研究古琴艺术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了富于启迪意义的新视角。”
综上,该著述之价值在于较好地透过对调查对象(琴社、琴人)的琴乐观念、琴乐活动、琴乐事象的深度描述,在田野资料展现基础上,由具体分析到抽象思考,进而对我国当代琴乐文化定位进行探悉和总结,探讨了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措施。在一定意义上,为构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体系,为当代古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研究个案与可资借鉴的设计方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该著述虽是所谓的“弦外之音话古琴”,但却基于作者深入琴界局内的扎实田野调查,以及客观、实录的学术态度,才得以做到了“局内直言道实情”,从而最终提供给我们诸多鲜活而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和清晰的研究思路。
三、不足之处
当然,作为一个不到两年就完成的博士后课题成果,无论是面临着调查工作量之巨大,还是成书时间的相对仓促,该著述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亦是在所难免的。
如虽然该书运用了民族音乐学的方法,把田野考察作为全书的基础,但有些调查还是有深入的空间。调查选点虽已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但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放眼全国范围内的古琴保护现状调查来看,调查地区选点的分布就尚有缺失,如对北京的古琴研究会、上海今虞琴社乃至福建闺派、广东岭南古琴保护若也有所关注,则会更为全面、多方位地反映出当前全国古琴保护的整体状况。
此外,相对于较为翔实的上篇,著述在下篇中上升到理论层面所作的思考亦略嫌不够。这些也冀望作者今后能在后续研究中,得以更好地补充与完善。
然,瑕不掩瑜。作为国内第一本,也是2003年中国古琴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后首次出版的全面调查当代古琴保护现状并做理论阐释的专著,其首要的现实意义是在于一方面发现并总结自古琴非遗保护工作正式开展后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另~方面将成功的经验推向社会,资源共享。因此,该著述之重要的社会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亦是不容置疑,并应受到更多琴界人士与理论专家的关注与肯定。
我们期待《弦外之音》的出版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呼唤更多立足实地调查、具有实证性的琴学著述问世,能够为古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拿出更好、可供借鉴的理念与思路。
刘嘉宁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