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用学视角下的英语是一种言语行为,英语交际要遵循一定的语法和语用原则。要想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除了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即语境把握能力、语境假设能力、语用推理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语用学 课程结构 英语教学法 创设语境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English is a kind of speech act and must follow some grammatical and pragmatic principles.What’s more,the most important approach to training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gmatic abilities,including contextual manipulative ability,contextual presuppositional ability,inferential ability and ability for language us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improving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rough participating in English activities and applying communicative approach and 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
【Key Words】pragmatics;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environment;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一、英语学习现状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外语人才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由于我国外语教学缺乏实践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语用环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是薄弱,即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到了真正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时候也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在对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203名学生进行了有关英语学习现状和学习需求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真正的英语学习需求。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学生们渴望改善其英语学习现状,提高其英语实践交际能力。学生们不满足于会背大量的单词,懂得做一些语法知识题,可到实际应用时说不出英语,或者说出的是汉化的英语。这迫切需要加大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语用学的基本理论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较新领域,主要研究语境和话语的关系以及在不同语境中如何运用和理解语言。现代语用学研究有三个主要理论,奥斯汀(Ausin)的言语行为理论(The Speech Act Theory)、塞尔(Searle)的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The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和格赖斯(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s)。
奥斯汀认为,语言还可以实施一种言语行为,同时他把言语行为分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塞尔发展了奥斯汀的理论,认为间接言语行为就是通过一种言外行为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的现象,即用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格赖斯在1975提出了合作原则,它是会话蕴含理论的基础。他认为在会话时,说话人必须遵守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才能使会话得以顺利地进行,这就是合作原则,也就是说会话应该是适量的、真实的、与话题内容有关的、而且要简洁、有条理、明白易懂。
格赖斯的后继者里奇认为语用学是研究语义与语境之间关系的,并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礼貌原则,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
可见,上述理论印证了语言的本质,这要求我们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除了掌握词汇、语法,还要了解语境和语言的关系,掌握有效的语用学理论知识,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
三、语用能力与交际能力
语用能力是指运用所学语言在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进行有效的、得体的交际的能力,包括语境把握能力、语境假设能力、语用推理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语境就是言语依赖的环境,分为语言环境(语言上下文)和社交环境(各自不同的经验和知识,交际者的身份、地位、交际场合、社会文化背景)。交际能力是美国的社会学家Hymes首先提出的,交际能力不仅体现于使用语言的语法正确性和语言形式的可行性,而且还体现于言语行为的得体性和可实施性。美国的学者Canale
【关键词】语用学 课程结构 英语教学法 创设语境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English is a kind of speech act and must follow some grammatical and pragmatic principles.What’s more,the most important approach to training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gmatic abilities,including contextual manipulative ability,contextual presuppositional ability,inferential ability and ability for language us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improving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rough participating in English activities and applying communicative approach and 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
【Key Words】pragmatics;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environment;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一、英语学习现状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外语人才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由于我国外语教学缺乏实践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语用环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是薄弱,即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到了真正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时候也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在对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203名学生进行了有关英语学习现状和学习需求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真正的英语学习需求。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学生们渴望改善其英语学习现状,提高其英语实践交际能力。学生们不满足于会背大量的单词,懂得做一些语法知识题,可到实际应用时说不出英语,或者说出的是汉化的英语。这迫切需要加大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语用学的基本理论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较新领域,主要研究语境和话语的关系以及在不同语境中如何运用和理解语言。现代语用学研究有三个主要理论,奥斯汀(Ausin)的言语行为理论(The Speech Act Theory)、塞尔(Searle)的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The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和格赖斯(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s)。
奥斯汀认为,语言还可以实施一种言语行为,同时他把言语行为分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塞尔发展了奥斯汀的理论,认为间接言语行为就是通过一种言外行为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的现象,即用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格赖斯在1975提出了合作原则,它是会话蕴含理论的基础。他认为在会话时,说话人必须遵守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才能使会话得以顺利地进行,这就是合作原则,也就是说会话应该是适量的、真实的、与话题内容有关的、而且要简洁、有条理、明白易懂。
格赖斯的后继者里奇认为语用学是研究语义与语境之间关系的,并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礼貌原则,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
可见,上述理论印证了语言的本质,这要求我们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除了掌握词汇、语法,还要了解语境和语言的关系,掌握有效的语用学理论知识,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
三、语用能力与交际能力
语用能力是指运用所学语言在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进行有效的、得体的交际的能力,包括语境把握能力、语境假设能力、语用推理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语境就是言语依赖的环境,分为语言环境(语言上下文)和社交环境(各自不同的经验和知识,交际者的身份、地位、交际场合、社会文化背景)。交际能力是美国的社会学家Hymes首先提出的,交际能力不仅体现于使用语言的语法正确性和语言形式的可行性,而且还体现于言语行为的得体性和可实施性。美国的学者Can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