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今,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过渡转型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使得社会矛盾激增,需要提升政府执行力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如何提升政府执行力是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政府;执行力;提升;措施
2006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中,温家宝提出需“提升政府执行力”。后来胡锦涛又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政府执行力,此后政府执行力就一直成为了重点研究话题,这说明了提升“政府执行力”的重要性以及党中央提升政府执行力的决心。
1、政府执行力的含义
政府执行力是指国家政府在执政中所展现出来的执行效力,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政府执行力是指国家政府为了达到既定目标,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出详细的、可行的发展规划目标,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分配、调度,并在正确、科学、高效解决政府事务中展现出的执行能力。狭义的政府执行力多为政府为实现执行目标而凸显的能力与效力。政府执行力贯穿于国家政府施政的整个过程中,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政府执行活动初期,主要表现在预测力、领会力、计划力等方面,但在执行中期(过程)中,则表现在领导力、决策力、沟通力、调整分配力等方面。从宏观层面来讲,政府执行力主要是指国家政府在执政时的能力和效力。从微观层面来讲,其主要指下级政府在执行党中央给予的任务时的决策办事能力与效力。由此可得出,政府执行力为各省市下级政府在施政时,所展现出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与效力。此处所述的执行能力又指各级地方政府在执行党与国家的法律政策的能力。总的来说就是各级地方政府对党中央指示、下达任务的理解能力、行动能力、决策能力、分配能力、执行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此处所述的效力即为各省级地方政府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时的效益、效能与效应,也就是为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公众对政府执法的满意度,社会的稳定情况等[1]。
2、提升政府执行力的必要性
唐朝时期,唐太宗就意识到民众力量的强大,意识到在治天下的过程中应做到体恤民情,关心百姓广听言论,尊重民意,得到民众拥护与爱戴,最高掌权者才能更好的为国家谋取更多福利与财富,促使百姓安居乐业。政府执行力的高低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体恤民情的程度,政府执行力关系到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衰成败。提升政府执行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提升政府执行力有助于树立政府威信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无论是哪种市场经济,都涉及到商品的交换、流通,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主导,在市场主体中构建互信多赢,学会遵纪守法,做到言而有信,公平正义。提升政府执行力可以使得整个社会在良好的经济秩序中进行各项交易,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此外,政府执行力还应该在营造公平、正义、守信的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前提下,在教育、就业、医疗、设施等领域也发挥实效,从而有助于树立政府的威信,使民众更加服从政府管理。
2.2、提升政府执行力有助于增强政府驾驭全局的能力
在当今国际、国内局势紧张的新时期,国家政府通过全局谋划,制定政策、推动立法、加强管理等,创设了良好的发展氛围。执行力的提升要求政府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态,做好党领导经济工作中的新定位,站在时代发展高度看待问题,管理民众,为民众办实事、谋福利,制定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民众利益的方案,正确处理各级政党之间的关系,纵观发展大局,掌握好经济发展的方向舵,制定出科学的方针、政策,并始终做到总揽但不包揽,大事小事一起抓,并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经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因而国家政府在提高执行力,统筹处理这些关系的同时,可增强国家政府驾驭全局的能力。
2.3、提升政府执行力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和谐稳定社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而政府执行力的提升有利于实现小康社会,带动群众的创造性、积极性与主动性。较高的执行力可营造稳定、安宁、和谐的社会发展氛围,巩固国家政府执政地位,更好的完成政府执政使命,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2]。而只有将政府的执行力提高,才可以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与发展。
3、新时期影响政府执行力的因素分析
3.1、执行不到位
(1)推诿、逃避执法。现今各级政府部门在落实上级下达任务时,相互逃避、推诿,出现问题后,又开始相互指责、推卸。例如,2009年,湖州市南浔区发生了一起强占国有领土的案件,该区善琏镇约285平方米的面积被当地村民屠某、焦某、黄某、姚某等强占,使得周边居民的房屋地基下沉,墙体开裂,刚建成不久的民房瞬间变成危房,后来村民联名反映,当地政府部门开始下发了《责令停止违法用地行为通知书》,但此5人根本就未将此放在心上,在无视国法的基础上强行动工,在此期间当地政府人员没有过问此事。后来提及此事,当地政府人员将责任推给农民,认为农民没有及时阻止这五人的行为。这种推诿、逃避执法行为均属于执行不力,不利于政府公信力的形成,也不利于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2)有令不行,不按指令办事。现今,我国政府部门有令不行、有法不依、不严格按照法规办事,不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部分地方政府内部的本位主义严重,并以局部利益为主,蔑视国家法律法规制度。满意的、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性的法律法规才执行,不合意的、执行较困难的法律法规则视之不管。
3.2、制度不完善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用以约束、规范人们行为的主要工具,完善的、可行的、具有操作性的制度可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行。由于制度不完善,我国的政府执行力存在一些不足:(1)不完善的执行监督制度。我国关于政府执行力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制度较多,但制度的执行监督力度不足,无法做到奖惩分明,责任落实到人头,暗箱操作等不良事件屡禁不止,制度无法发挥自身真正功效,政策的执行缺乏公平性;(2)不完善的政府运作机制与制度。政府部门重点针对“执行力”制定出了法律法规制度,但该制度却缺乏相应的辅助配套制度来协助其发挥效力,出台后的制度缺乏可操作性,或在实施时与现有制度矛盾,削弱了政府威信,降低了政府执行力[3]。 3.3、政府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履行职责,时刻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对于国家政府工作人员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排忧解难,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发展,但是目前有些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有待提高。
4、提升政府执政能力的措施
4.1、创新政府管理理念,提升政府执行力
针对现今政府执行不到位的现象,还需从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增强政府执行力着手,具体做法包括:(1)强化政府责任理念。政府部门应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做到权责相称,在岗位上真正做到为民服务,履职履责,抓好新形势下联系群众“四帮四促”工作。各级政府执法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帮助学习领会精神、促进思想统一,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促进科学发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增比进位,帮助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切实做到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2)严格按照政令办事。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令,通过正常手段尽可能的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任务和要求,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办事,不可做出有违法律、法规政策的行为,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谋发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实现全面奔小康。
4.2、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为提升政府执行力保驾护航
制度是对所有执行主体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与规范,有利于增强国家政府执行力,因此,要提升政府执行力,还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具体做法包括:(1)制定、完善监督制度。为了提升国家政府执行力,还应尽可能的制定、完善监督制度,确保现有的每一项制度都在监督下完成,发挥制度实效。(2)大力加强政府机构效能建设,健全投诉受理机制,在各级地方政府机构建立投诉中心,及时受理对机关干部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相互推诿、办事拖沓,“吃拿卡要”等问题的举报,对不作为、不尽责、不务实的国家领导干部要严肃处理。
4.3、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增强政府执行力
国家政府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发展,群众的切身利益而工作,为了和谐社会的建立而奋斗。提升政府执行力就必须要提升国家政府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国家政府工作人员应本着为人民服务宗旨,真抓实干,全身心的为人民谋福祉。同时国家在选拔人才时,要严格把关,重点考评人才的综合素质,将素质作为应聘面试的首要关卡。
政府执行力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在经济转型发展的21世纪,提升政府执行力势在必行。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从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强化沟通、提升人员素质等多方面提升政府执行力,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构。
[注释]
[1]唐东,石兴安.地方政府推行行政问责的实践及其效果分析——以铜仁市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1-35.
[2]于华,史焕高.加强政府网络执政能力建设——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角度[J].党政研究,2014(4):71-75.
[3]魏红亮.盘活执法装备高效水政执法[J].水政水资源,2014(4):71-72.
[关键词]政府;执行力;提升;措施
2006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中,温家宝提出需“提升政府执行力”。后来胡锦涛又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政府执行力,此后政府执行力就一直成为了重点研究话题,这说明了提升“政府执行力”的重要性以及党中央提升政府执行力的决心。
1、政府执行力的含义
政府执行力是指国家政府在执政中所展现出来的执行效力,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政府执行力是指国家政府为了达到既定目标,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出详细的、可行的发展规划目标,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分配、调度,并在正确、科学、高效解决政府事务中展现出的执行能力。狭义的政府执行力多为政府为实现执行目标而凸显的能力与效力。政府执行力贯穿于国家政府施政的整个过程中,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政府执行活动初期,主要表现在预测力、领会力、计划力等方面,但在执行中期(过程)中,则表现在领导力、决策力、沟通力、调整分配力等方面。从宏观层面来讲,政府执行力主要是指国家政府在执政时的能力和效力。从微观层面来讲,其主要指下级政府在执行党中央给予的任务时的决策办事能力与效力。由此可得出,政府执行力为各省市下级政府在施政时,所展现出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与效力。此处所述的执行能力又指各级地方政府在执行党与国家的法律政策的能力。总的来说就是各级地方政府对党中央指示、下达任务的理解能力、行动能力、决策能力、分配能力、执行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此处所述的效力即为各省级地方政府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时的效益、效能与效应,也就是为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公众对政府执法的满意度,社会的稳定情况等[1]。
2、提升政府执行力的必要性
唐朝时期,唐太宗就意识到民众力量的强大,意识到在治天下的过程中应做到体恤民情,关心百姓广听言论,尊重民意,得到民众拥护与爱戴,最高掌权者才能更好的为国家谋取更多福利与财富,促使百姓安居乐业。政府执行力的高低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体恤民情的程度,政府执行力关系到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衰成败。提升政府执行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提升政府执行力有助于树立政府威信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无论是哪种市场经济,都涉及到商品的交换、流通,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主导,在市场主体中构建互信多赢,学会遵纪守法,做到言而有信,公平正义。提升政府执行力可以使得整个社会在良好的经济秩序中进行各项交易,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此外,政府执行力还应该在营造公平、正义、守信的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前提下,在教育、就业、医疗、设施等领域也发挥实效,从而有助于树立政府的威信,使民众更加服从政府管理。
2.2、提升政府执行力有助于增强政府驾驭全局的能力
在当今国际、国内局势紧张的新时期,国家政府通过全局谋划,制定政策、推动立法、加强管理等,创设了良好的发展氛围。执行力的提升要求政府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态,做好党领导经济工作中的新定位,站在时代发展高度看待问题,管理民众,为民众办实事、谋福利,制定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民众利益的方案,正确处理各级政党之间的关系,纵观发展大局,掌握好经济发展的方向舵,制定出科学的方针、政策,并始终做到总揽但不包揽,大事小事一起抓,并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经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因而国家政府在提高执行力,统筹处理这些关系的同时,可增强国家政府驾驭全局的能力。
2.3、提升政府执行力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和谐稳定社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而政府执行力的提升有利于实现小康社会,带动群众的创造性、积极性与主动性。较高的执行力可营造稳定、安宁、和谐的社会发展氛围,巩固国家政府执政地位,更好的完成政府执政使命,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2]。而只有将政府的执行力提高,才可以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与发展。
3、新时期影响政府执行力的因素分析
3.1、执行不到位
(1)推诿、逃避执法。现今各级政府部门在落实上级下达任务时,相互逃避、推诿,出现问题后,又开始相互指责、推卸。例如,2009年,湖州市南浔区发生了一起强占国有领土的案件,该区善琏镇约285平方米的面积被当地村民屠某、焦某、黄某、姚某等强占,使得周边居民的房屋地基下沉,墙体开裂,刚建成不久的民房瞬间变成危房,后来村民联名反映,当地政府部门开始下发了《责令停止违法用地行为通知书》,但此5人根本就未将此放在心上,在无视国法的基础上强行动工,在此期间当地政府人员没有过问此事。后来提及此事,当地政府人员将责任推给农民,认为农民没有及时阻止这五人的行为。这种推诿、逃避执法行为均属于执行不力,不利于政府公信力的形成,也不利于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2)有令不行,不按指令办事。现今,我国政府部门有令不行、有法不依、不严格按照法规办事,不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部分地方政府内部的本位主义严重,并以局部利益为主,蔑视国家法律法规制度。满意的、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性的法律法规才执行,不合意的、执行较困难的法律法规则视之不管。
3.2、制度不完善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用以约束、规范人们行为的主要工具,完善的、可行的、具有操作性的制度可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行。由于制度不完善,我国的政府执行力存在一些不足:(1)不完善的执行监督制度。我国关于政府执行力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制度较多,但制度的执行监督力度不足,无法做到奖惩分明,责任落实到人头,暗箱操作等不良事件屡禁不止,制度无法发挥自身真正功效,政策的执行缺乏公平性;(2)不完善的政府运作机制与制度。政府部门重点针对“执行力”制定出了法律法规制度,但该制度却缺乏相应的辅助配套制度来协助其发挥效力,出台后的制度缺乏可操作性,或在实施时与现有制度矛盾,削弱了政府威信,降低了政府执行力[3]。 3.3、政府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履行职责,时刻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对于国家政府工作人员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排忧解难,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发展,但是目前有些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有待提高。
4、提升政府执政能力的措施
4.1、创新政府管理理念,提升政府执行力
针对现今政府执行不到位的现象,还需从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增强政府执行力着手,具体做法包括:(1)强化政府责任理念。政府部门应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做到权责相称,在岗位上真正做到为民服务,履职履责,抓好新形势下联系群众“四帮四促”工作。各级政府执法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帮助学习领会精神、促进思想统一,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促进科学发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增比进位,帮助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切实做到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2)严格按照政令办事。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令,通过正常手段尽可能的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任务和要求,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办事,不可做出有违法律、法规政策的行为,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谋发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实现全面奔小康。
4.2、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为提升政府执行力保驾护航
制度是对所有执行主体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与规范,有利于增强国家政府执行力,因此,要提升政府执行力,还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具体做法包括:(1)制定、完善监督制度。为了提升国家政府执行力,还应尽可能的制定、完善监督制度,确保现有的每一项制度都在监督下完成,发挥制度实效。(2)大力加强政府机构效能建设,健全投诉受理机制,在各级地方政府机构建立投诉中心,及时受理对机关干部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相互推诿、办事拖沓,“吃拿卡要”等问题的举报,对不作为、不尽责、不务实的国家领导干部要严肃处理。
4.3、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增强政府执行力
国家政府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发展,群众的切身利益而工作,为了和谐社会的建立而奋斗。提升政府执行力就必须要提升国家政府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国家政府工作人员应本着为人民服务宗旨,真抓实干,全身心的为人民谋福祉。同时国家在选拔人才时,要严格把关,重点考评人才的综合素质,将素质作为应聘面试的首要关卡。
政府执行力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在经济转型发展的21世纪,提升政府执行力势在必行。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从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强化沟通、提升人员素质等多方面提升政府执行力,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构。
[注释]
[1]唐东,石兴安.地方政府推行行政问责的实践及其效果分析——以铜仁市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1-35.
[2]于华,史焕高.加强政府网络执政能力建设——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角度[J].党政研究,2014(4):71-75.
[3]魏红亮.盘活执法装备高效水政执法[J].水政水资源,2014(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