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方法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或教育思想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一系列策略和方法,这种策略和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由于语文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包罗万象,如何让学生准确了解和掌握分散在文本中的琐碎知识,从而提升自身语文能力?主线式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帮助。所谓主线式教学是以某个具体人物、事件、问题等作为贯穿教学的一条意义链,将整个教学点彼此相连,从而使彼此分散的知识点有机融合。将这种“一线穿珠”式的方法引入语文教学课堂,构建教学主线,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
主线教学是基于教学内容的重构而提出来的,意在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积极建构新的学习问题和教学策略,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的语境化、结构化、简约化等目标。发展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主线教学顺应这一要求,关注学生的言语实践,学习方法及思维发展,同时也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养成,力求使教学活动向着整体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向发展。
一、主线教学的意义
1.促进知识点整合
主线教学有利于把琐碎的语文知识连成富有意义的知识链,有利于学生从整体的、综合的角度阅读文本,将各个语文知识聚拢于文本整体语境,使其条理化、结构化,促使各个语文“知识点”连成“知识线”,形成语文“知识网”。这样以整合的方式对散落在文本中的字、词、句等知识点进行重新组合,逐点融通、层层推进,力求使各知识点之间能够达到内同外联,实现各个知识点与整体教学目标得契合,进而明晰思路,引导学生与文本达到高度融合。同时促使学生在此前认知的基础上适时迁移,使他们在新旧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感悟整體之美,从而使琐碎的知识整体化、松散的知识系统化。
2.发展学生综合思维
主线教学以整体视点把握全文,促使整体与部分之间互动,促使学习活动层层推进并富有探究色彩,这样容易锻炼学生提取信息,探究问题及综合思考的能力。通过主线教学学生能够在整体把握视点与各个关键词句的互动中,获得相关的语文核心知识,使学生在品味关键语句的过程中自觉地关注整个文本的意蕴。如果学生凭借已有的综合性思维去阅读文本,很容易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一旦学生学会以综合性思维阅读文本,养成多维度阅读姿态,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多维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容易得以提升,独立阅读文本的能力也会大大增强,进而凭借这些能力和经验进行下一步的高品位语文学习。
3.强化语文的育人目标
主线教学通过建构教学脉络,强化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连续性、关联性及语文课程一脉相承的育人目标。如此,大到学习某册教材、某个单元,小至某篇文章、某一课时就不会局限于这一部分的语文知识与技能,而是将所学内容放在整个小学阶段甚至终身发展之中审视和解读,明确所学内容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提高之间的关联,以及在本学段所处的地位,揭示所学内容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独特的作用,把握并达成所学内容的核心教学价值,进而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长计划、短安排中稳步提高。就最基本、最重要的单篇课文来说,如果着眼于学生长期发展,就不应该单纯地堆砌语文知识,而是准确把握该文的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品读关键语段,帮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想象体验,内化文本的核心教育价值,进而通过对文本教育价值若干次的聚焦、有针对性的内化,提高核心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如此,实施主线教学,能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及健全的人格。
二、主线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几点原则
主线教学围绕“一条主线”贯穿整个文本,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清晰课堂设计思路。在实施主线教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1.生活性
陶行知曾说:“教学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化意味着回归生活,学以致用。在主线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问题设置越接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情感心理上的共鸣就越容易被激发出来,使课堂教学从抽象到形象、从空洞向直观、单调向生动转变,从而促使学生认同文本中所传达出来的知识和价值观。
2.新颖性
语文教学必须紧跟时代要求,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引入到教学中。这样常教常新,给学生以新鲜感,从而积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陈旧的主线式情景素材在时间、空间上远离学生,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学生求知欲的发展。
3.针对性
主线教学选取的材料及设置的问题必须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要为教学内容服务,不能仅仅为了用主线教学方法而胡乱的联系,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生活性、新颖性等而选择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素材生搬硬套,造成本末倒置。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章丘中学。
主线教学是基于教学内容的重构而提出来的,意在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积极建构新的学习问题和教学策略,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的语境化、结构化、简约化等目标。发展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主线教学顺应这一要求,关注学生的言语实践,学习方法及思维发展,同时也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养成,力求使教学活动向着整体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向发展。
一、主线教学的意义
1.促进知识点整合
主线教学有利于把琐碎的语文知识连成富有意义的知识链,有利于学生从整体的、综合的角度阅读文本,将各个语文知识聚拢于文本整体语境,使其条理化、结构化,促使各个语文“知识点”连成“知识线”,形成语文“知识网”。这样以整合的方式对散落在文本中的字、词、句等知识点进行重新组合,逐点融通、层层推进,力求使各知识点之间能够达到内同外联,实现各个知识点与整体教学目标得契合,进而明晰思路,引导学生与文本达到高度融合。同时促使学生在此前认知的基础上适时迁移,使他们在新旧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感悟整體之美,从而使琐碎的知识整体化、松散的知识系统化。
2.发展学生综合思维
主线教学以整体视点把握全文,促使整体与部分之间互动,促使学习活动层层推进并富有探究色彩,这样容易锻炼学生提取信息,探究问题及综合思考的能力。通过主线教学学生能够在整体把握视点与各个关键词句的互动中,获得相关的语文核心知识,使学生在品味关键语句的过程中自觉地关注整个文本的意蕴。如果学生凭借已有的综合性思维去阅读文本,很容易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一旦学生学会以综合性思维阅读文本,养成多维度阅读姿态,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多维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容易得以提升,独立阅读文本的能力也会大大增强,进而凭借这些能力和经验进行下一步的高品位语文学习。
3.强化语文的育人目标
主线教学通过建构教学脉络,强化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连续性、关联性及语文课程一脉相承的育人目标。如此,大到学习某册教材、某个单元,小至某篇文章、某一课时就不会局限于这一部分的语文知识与技能,而是将所学内容放在整个小学阶段甚至终身发展之中审视和解读,明确所学内容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提高之间的关联,以及在本学段所处的地位,揭示所学内容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独特的作用,把握并达成所学内容的核心教学价值,进而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长计划、短安排中稳步提高。就最基本、最重要的单篇课文来说,如果着眼于学生长期发展,就不应该单纯地堆砌语文知识,而是准确把握该文的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品读关键语段,帮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想象体验,内化文本的核心教育价值,进而通过对文本教育价值若干次的聚焦、有针对性的内化,提高核心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如此,实施主线教学,能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及健全的人格。
二、主线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几点原则
主线教学围绕“一条主线”贯穿整个文本,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清晰课堂设计思路。在实施主线教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1.生活性
陶行知曾说:“教学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化意味着回归生活,学以致用。在主线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问题设置越接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情感心理上的共鸣就越容易被激发出来,使课堂教学从抽象到形象、从空洞向直观、单调向生动转变,从而促使学生认同文本中所传达出来的知识和价值观。
2.新颖性
语文教学必须紧跟时代要求,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引入到教学中。这样常教常新,给学生以新鲜感,从而积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陈旧的主线式情景素材在时间、空间上远离学生,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学生求知欲的发展。
3.针对性
主线教学选取的材料及设置的问题必须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要为教学内容服务,不能仅仅为了用主线教学方法而胡乱的联系,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生活性、新颖性等而选择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素材生搬硬套,造成本末倒置。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章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