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教师对数学课要精心设计
1.1钻研教材。研究并熟悉教材相关内容的编写思想、特点、体例、呈现方式,例题、习题的编排意图,难易度、层次。
1.2了解学情。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及经验基础,学习态度与方法;明确学生在本节课的数学学习中,难在哪里?为什么难?怎样破难?
1.3熟悉课型。根据教学进度安排,进行三类课程的備课,即基础性课程(包括新学课,复习课、评讲课)、拓展性课程(应用性或活动性课)、综合性课程(课题学习课)等课型的备课。
1.4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
①教案要求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明确;
②数学活动过程设计(数学问题的提出、理解、形成、应用、拓展过程)明晰;
③学习活动方式设计得当,评价调控处理适度;
④教学内容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1.5媒体与教具使用。根据教材内容、课型和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提前备好上课所需的学习用品。媒体的使用要适度,知识的过程展示要详尽。
1.6板书设计。对教学中关键性信息内容进行提炼,在黑板或展示板(屏)上的以图文呈现式的设计,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有利于巩固和反馈。
1.7编写教案。在思考上述几个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要求、学生的智能水平,把课堂教学程序及方法步骤等写成文本(即所谓的教案或教学设计),以便教学的应用和调整。一般数学教案规范格式包括以下方面。
①课题:指教学课题。
②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及本课教学的创造性或拓展性目标。
③重点、难点:指教学思考的要点和关键所在,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④教学过程:写出教学程序的具体设计与安排。对数学问题的提出、理解、形成、应用、拓展过程要有一定的层次,突出形成性练习,注重学生板演等形式的知识反馈与纠错。
⑤作业布置:精选习题(在课本与作业本范围内选),难度适当,分量适中,关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⑥板书设计:对教学中关键性信息内容进行提炼,有利于巩固和反馈。
⑦教学反思:教后心得体会。要及时总结、分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教学反思字数不限。
2.情境创设要恰当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发现新知识创造最佳的心理环境和认识新知识的理想阶梯,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打好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每节课都冥思苦想,创设生活情境:古今中外,名人轶事,与课堂知识相关的都找出来,似乎脱离了情境创设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了。记得一位教师在上课时创设了好几个情境,教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也听得十分专注,可是等老师进入正题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而此时学生一时还不能从故事的情节中缓过来。事实上,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创设情境,情境也不是越多越长越好。不必要的情境创设未免显得牵强,且有画蛇添足之嫌。数学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立足于数学内部矛盾,开门见山、类比、猜想等方法,不仅干净利落,而且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过分追求情境创设难免会掩盖数学的本质特点,削弱数学本身特有的魅力。
3.分层教学,充分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教学过程精致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要求有所不同,一味提高难度满足有能力的学生和降低难度适应困难学生都不是明智的做法,在教学中选择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才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对于同一题目,通过一题多问或者一题多解等形式,可以使优生有所突破,也可以让学困生受到关注,获得解题的成就感,这就对我们的备课和选题提出了更高要求。课堂是学生展示自己的一个舞台,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展示自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更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独到见解和新思维、新想法,同时也能让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这对课堂教学非常有利。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新课导入要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于不知不觉中学数学。我们要根据不同课型,设计不同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采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激发兴趣、设计悬念……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灵性,启发学生思维。
5.重视课堂提问
5.1对学生易疏忽之处提问。有些解题时的细小之处被学生忽视,从而引起大错,解方程时,对于移项变号,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问题,很多学生会忽视,每到此处我都向学生提问:用不用变号?乘不乘最小公倍数?在去括号和添括号时,括号里的各项需不需要变号?这些小问题一经提出,立即会令犯错误的学生清醒,从而避免出错。
5.2关键处提问。如在画角的平分线时,提问:为什么第二次画弧要以大于1/2半径长为半径画弧?这是画角平分线的关键,只有理解好这个问题,才能准确画出角平分线。所以关键处提问,犹如画龙点睛,会使学生茅塞顿开,思路通畅。再如,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关键是什么?是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学生掌握了这一突破本节难点的关键,接下来表示坐标就得心应手了。
6.制定明确的预习提纲
根据教材的内容制定预习提纲,这样就告知了学生预习的内容和方向,让学生知道预习该做什么?看什么内容和知识?在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能力,目标过高学生无法实现,目标过低会让学生失去思考的空间,因此要制定的提纲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另外,对教材内容的重点内容一定要有所突出,让学生明确预习的重点任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1.1钻研教材。研究并熟悉教材相关内容的编写思想、特点、体例、呈现方式,例题、习题的编排意图,难易度、层次。
1.2了解学情。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及经验基础,学习态度与方法;明确学生在本节课的数学学习中,难在哪里?为什么难?怎样破难?
1.3熟悉课型。根据教学进度安排,进行三类课程的備课,即基础性课程(包括新学课,复习课、评讲课)、拓展性课程(应用性或活动性课)、综合性课程(课题学习课)等课型的备课。
1.4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
①教案要求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明确;
②数学活动过程设计(数学问题的提出、理解、形成、应用、拓展过程)明晰;
③学习活动方式设计得当,评价调控处理适度;
④教学内容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1.5媒体与教具使用。根据教材内容、课型和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提前备好上课所需的学习用品。媒体的使用要适度,知识的过程展示要详尽。
1.6板书设计。对教学中关键性信息内容进行提炼,在黑板或展示板(屏)上的以图文呈现式的设计,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有利于巩固和反馈。
1.7编写教案。在思考上述几个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要求、学生的智能水平,把课堂教学程序及方法步骤等写成文本(即所谓的教案或教学设计),以便教学的应用和调整。一般数学教案规范格式包括以下方面。
①课题:指教学课题。
②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及本课教学的创造性或拓展性目标。
③重点、难点:指教学思考的要点和关键所在,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④教学过程:写出教学程序的具体设计与安排。对数学问题的提出、理解、形成、应用、拓展过程要有一定的层次,突出形成性练习,注重学生板演等形式的知识反馈与纠错。
⑤作业布置:精选习题(在课本与作业本范围内选),难度适当,分量适中,关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⑥板书设计:对教学中关键性信息内容进行提炼,有利于巩固和反馈。
⑦教学反思:教后心得体会。要及时总结、分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教学反思字数不限。
2.情境创设要恰当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发现新知识创造最佳的心理环境和认识新知识的理想阶梯,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打好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每节课都冥思苦想,创设生活情境:古今中外,名人轶事,与课堂知识相关的都找出来,似乎脱离了情境创设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了。记得一位教师在上课时创设了好几个情境,教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也听得十分专注,可是等老师进入正题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而此时学生一时还不能从故事的情节中缓过来。事实上,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创设情境,情境也不是越多越长越好。不必要的情境创设未免显得牵强,且有画蛇添足之嫌。数学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立足于数学内部矛盾,开门见山、类比、猜想等方法,不仅干净利落,而且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过分追求情境创设难免会掩盖数学的本质特点,削弱数学本身特有的魅力。
3.分层教学,充分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教学过程精致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要求有所不同,一味提高难度满足有能力的学生和降低难度适应困难学生都不是明智的做法,在教学中选择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才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对于同一题目,通过一题多问或者一题多解等形式,可以使优生有所突破,也可以让学困生受到关注,获得解题的成就感,这就对我们的备课和选题提出了更高要求。课堂是学生展示自己的一个舞台,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展示自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更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独到见解和新思维、新想法,同时也能让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这对课堂教学非常有利。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新课导入要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于不知不觉中学数学。我们要根据不同课型,设计不同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采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激发兴趣、设计悬念……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灵性,启发学生思维。
5.重视课堂提问
5.1对学生易疏忽之处提问。有些解题时的细小之处被学生忽视,从而引起大错,解方程时,对于移项变号,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问题,很多学生会忽视,每到此处我都向学生提问:用不用变号?乘不乘最小公倍数?在去括号和添括号时,括号里的各项需不需要变号?这些小问题一经提出,立即会令犯错误的学生清醒,从而避免出错。
5.2关键处提问。如在画角的平分线时,提问:为什么第二次画弧要以大于1/2半径长为半径画弧?这是画角平分线的关键,只有理解好这个问题,才能准确画出角平分线。所以关键处提问,犹如画龙点睛,会使学生茅塞顿开,思路通畅。再如,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关键是什么?是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学生掌握了这一突破本节难点的关键,接下来表示坐标就得心应手了。
6.制定明确的预习提纲
根据教材的内容制定预习提纲,这样就告知了学生预习的内容和方向,让学生知道预习该做什么?看什么内容和知识?在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能力,目标过高学生无法实现,目标过低会让学生失去思考的空间,因此要制定的提纲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另外,对教材内容的重点内容一定要有所突出,让学生明确预习的重点任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