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情感目标是很重要的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就强调了“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 因此,我们教语文,需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要有情感,要有激情,唯有如此,我们在教学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才能培养出更多勇于探索真理、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人才。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每位语文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任你老师唾沫乱飞,学生还是死气沉沉,语文的魅力在课堂上根本就得不到任何彰显,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饱含激情的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之于外。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自己没有被自己所讲的内容感动,他就决不可能去感动学生;如果自己没有被自己所讲的内容所说服,他就决不可能去说服学生。一个对生活冷漠的人,一个对语文学科缺乏热情的人,一个没有语文教学激情的人,是永远也成不了优秀的语文教师的。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情感,这种情感来自于对文本的解读,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来自于对学生的热爱。一个对语文教学充满激情的教师始终是想学生所想,始终是和学生一起共享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激情需要点燃,需要走进文本与读者的内心。笔者在听一个老师讲析《荷塘月色》时,老师不断地去分析作品的内容、作者的心境和当时的现实……其效果可想而知。课堂上激不起学生的热情,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自己没有读进文本。这样的课文,如果教师缺少了情感基调,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呢?相反,有位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只是一遍遍地与学生一起诵读,一起感悟,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一起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种思想影响着另一种思想”。语文教师当然不一定是诗人,但他应该具备诗人的气质;语文教师也不一定是作家,但他应该拥有作家的情怀。我们不是给学生讲语文,也不是带着学生学语文,而是用自己的语文气质感染学生。对任何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来说,他讲《边城》,他就是沈从文;他讲《记念刘和珍君》,他就是鲁迅;他讲《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他就是恩格斯……教师本人应该“语文化”,并自然而然地去“化”学生。这里所讲的“语文化”,就包含着教师对语文的热爱,对语文充满激情。
那么,语文教师的激情来自哪里?
激情首先源于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爱,对语文教学的爱,应该是激情的源头活水。有了爱心带来的激情,可以全天候、全方位地为学生服务,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实施教师对学生的点拨、引导。
激情来自于文本。语文教师的激情,源于对文章精髓的深入领会。“文章不是无情物”,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满于海”,入选语文课本中的篇篇优秀文章都关注着人文、人性、人情。作者的“情”及“有所思”,便是文章的思想感情,我们教语文,情感目标是很重要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要做文本作者的“知音”。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文本,熟悉教案,才会成竹在胸,充满自信;才可能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走进教室,在课堂上风度翩翩,声情并茂,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才可能用激情去唤醒学生心中的诗意,点燃学生心中的激情。
激情还来自语言。教师的激情是通过语言并借助声音来表达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不同于生活语言,它是在生活语言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艺术加工的语言。课上教师总是一个腔调,一个语速,使得语言没有节奏、没有重音、没有起伏,学生听着很容易恹恹欲睡。应从朗诵入手,提高口头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做到有声有色地进行教学。
激情来自自信。语文教师要做文本作者的“知音”。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文本,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熟悉教案,才会成竹在胸,充满自信;才会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走进教室,在课堂上风度翩翩,声情并茂,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有了自信带来的激情,可以营造语文教学的生动气氛,开辟语文教学的崭新天地。
教师的激情还应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如导语、问题设计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唤醒学生从困惑的蚕茧中破壳而出,走向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探索之路。
在语文课上,激情怎样表现呢?笔者以为,不外乎以下三方面:
第一,尊重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特级教师于漪在谈教学体会时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应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教学气氛。在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时,笔者将导语设计成这样:
祖国风雨飘摇了六十七年,满眼的河山在落泪,国耻国恨何时能消?六十八年的风风雨雨吹白了我的鬓发,我的血液还在沸腾……
铿锵的音调,诗化的语言,直接把学生引入那慷慨悲凉、忧时悲国的情境中。以情出语,情从中来,这就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特有的感情基调。笔者的热情、激情,带动了学生,学生们情绪都很激昂。“激情”、“激趣”在这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重体验,调动学生情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是师生互动、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的“一言堂”早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理念。语文课文姹紫嫣红,风光无限,学生只要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地阅读,亲自和作者交流,用心去感受欣赏,就能领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意境!教师可利用一切手段,巧妙地组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情绪,把学习语文的激情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在上《鸿门宴》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笔者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让那些平时不大爱发言的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模仿文中人的神态、语言、动作,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积极思考,认真回答问题,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在这样的情境里,作者、教师、学生三者的体验是非常接近的,这种“三情”共振,开启了学生的感情闸门,此时体验得到尊重,感情得以融合,语文课堂的三维目标自然也将整体实现。
第三,尊重规律,营造良好气氛。“文似看山不喜平”。上课也是如此,平铺直叙的课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法,使课堂呈现起伏、急缓、张弛等变化。在设计教学时,要预留出教学高潮出现的时机,引导学生达到思维力度的高峰,课堂高潮迭起,气氛热烈,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就会增强,课堂就会是一汪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课堂结构上的高潮既是教师有意制造的,又是课堂教学流程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我们在采用任何形式的教学法时,都不可忘了这个“活”字。
第四,重形式,培养学生素养。充满激情的语文课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能为了追求形式的热闹,而忽略了语文课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任务。中学教师一般都是充满激情的典范,我们不妨借鉴、学习孔子的深沉,藏而不露,他的激情更多地表现为循循善诱与耐心开导。 《论语》中《侍坐》篇有这样的记载:在讨论理想问题时,孔子以平等的身份、亲切的语言,启发弟子发言;当听到不符合自己心意的意见时,一“哂”而过,于无声处表现对学生的关爱;弟子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描绘了一幅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情景,正是孔子以“仁”治国激情的曲折表露。
生命,因为激情而更美丽;教学,因为激情而更动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自己要有激情,而且要用真情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魅力四射,风采迷人。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734300)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每位语文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任你老师唾沫乱飞,学生还是死气沉沉,语文的魅力在课堂上根本就得不到任何彰显,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饱含激情的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之于外。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自己没有被自己所讲的内容感动,他就决不可能去感动学生;如果自己没有被自己所讲的内容所说服,他就决不可能去说服学生。一个对生活冷漠的人,一个对语文学科缺乏热情的人,一个没有语文教学激情的人,是永远也成不了优秀的语文教师的。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情感,这种情感来自于对文本的解读,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来自于对学生的热爱。一个对语文教学充满激情的教师始终是想学生所想,始终是和学生一起共享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激情需要点燃,需要走进文本与读者的内心。笔者在听一个老师讲析《荷塘月色》时,老师不断地去分析作品的内容、作者的心境和当时的现实……其效果可想而知。课堂上激不起学生的热情,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自己没有读进文本。这样的课文,如果教师缺少了情感基调,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呢?相反,有位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只是一遍遍地与学生一起诵读,一起感悟,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一起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种思想影响着另一种思想”。语文教师当然不一定是诗人,但他应该具备诗人的气质;语文教师也不一定是作家,但他应该拥有作家的情怀。我们不是给学生讲语文,也不是带着学生学语文,而是用自己的语文气质感染学生。对任何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来说,他讲《边城》,他就是沈从文;他讲《记念刘和珍君》,他就是鲁迅;他讲《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他就是恩格斯……教师本人应该“语文化”,并自然而然地去“化”学生。这里所讲的“语文化”,就包含着教师对语文的热爱,对语文充满激情。
那么,语文教师的激情来自哪里?
激情首先源于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爱,对语文教学的爱,应该是激情的源头活水。有了爱心带来的激情,可以全天候、全方位地为学生服务,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实施教师对学生的点拨、引导。
激情来自于文本。语文教师的激情,源于对文章精髓的深入领会。“文章不是无情物”,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满于海”,入选语文课本中的篇篇优秀文章都关注着人文、人性、人情。作者的“情”及“有所思”,便是文章的思想感情,我们教语文,情感目标是很重要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要做文本作者的“知音”。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文本,熟悉教案,才会成竹在胸,充满自信;才可能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走进教室,在课堂上风度翩翩,声情并茂,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才可能用激情去唤醒学生心中的诗意,点燃学生心中的激情。
激情还来自语言。教师的激情是通过语言并借助声音来表达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不同于生活语言,它是在生活语言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艺术加工的语言。课上教师总是一个腔调,一个语速,使得语言没有节奏、没有重音、没有起伏,学生听着很容易恹恹欲睡。应从朗诵入手,提高口头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做到有声有色地进行教学。
激情来自自信。语文教师要做文本作者的“知音”。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文本,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熟悉教案,才会成竹在胸,充满自信;才会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走进教室,在课堂上风度翩翩,声情并茂,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有了自信带来的激情,可以营造语文教学的生动气氛,开辟语文教学的崭新天地。
教师的激情还应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如导语、问题设计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唤醒学生从困惑的蚕茧中破壳而出,走向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探索之路。
在语文课上,激情怎样表现呢?笔者以为,不外乎以下三方面:
第一,尊重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特级教师于漪在谈教学体会时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应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教学气氛。在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时,笔者将导语设计成这样:
祖国风雨飘摇了六十七年,满眼的河山在落泪,国耻国恨何时能消?六十八年的风风雨雨吹白了我的鬓发,我的血液还在沸腾……
铿锵的音调,诗化的语言,直接把学生引入那慷慨悲凉、忧时悲国的情境中。以情出语,情从中来,这就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特有的感情基调。笔者的热情、激情,带动了学生,学生们情绪都很激昂。“激情”、“激趣”在这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重体验,调动学生情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是师生互动、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的“一言堂”早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理念。语文课文姹紫嫣红,风光无限,学生只要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地阅读,亲自和作者交流,用心去感受欣赏,就能领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意境!教师可利用一切手段,巧妙地组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情绪,把学习语文的激情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在上《鸿门宴》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笔者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让那些平时不大爱发言的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模仿文中人的神态、语言、动作,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积极思考,认真回答问题,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在这样的情境里,作者、教师、学生三者的体验是非常接近的,这种“三情”共振,开启了学生的感情闸门,此时体验得到尊重,感情得以融合,语文课堂的三维目标自然也将整体实现。
第三,尊重规律,营造良好气氛。“文似看山不喜平”。上课也是如此,平铺直叙的课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法,使课堂呈现起伏、急缓、张弛等变化。在设计教学时,要预留出教学高潮出现的时机,引导学生达到思维力度的高峰,课堂高潮迭起,气氛热烈,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就会增强,课堂就会是一汪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课堂结构上的高潮既是教师有意制造的,又是课堂教学流程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我们在采用任何形式的教学法时,都不可忘了这个“活”字。
第四,重形式,培养学生素养。充满激情的语文课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能为了追求形式的热闹,而忽略了语文课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任务。中学教师一般都是充满激情的典范,我们不妨借鉴、学习孔子的深沉,藏而不露,他的激情更多地表现为循循善诱与耐心开导。 《论语》中《侍坐》篇有这样的记载:在讨论理想问题时,孔子以平等的身份、亲切的语言,启发弟子发言;当听到不符合自己心意的意见时,一“哂”而过,于无声处表现对学生的关爱;弟子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描绘了一幅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情景,正是孔子以“仁”治国激情的曲折表露。
生命,因为激情而更美丽;教学,因为激情而更动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自己要有激情,而且要用真情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魅力四射,风采迷人。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7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