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贸易型经济”的日元汇率长期走势原因分析

来源 :日本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ccxx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是当代世界经济三大体系之一,日元也同美元、欧元共同构成了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三个主要货币,它的变动情况,不仅对日本,而且对其他国家经济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日元汇率发生了很大变动,打破了保持了20多年的“固定汇率制”。本文以20年来的日元汇率变动趋势为基础,从日本长期实行的“贸易立国”政策和发展“贸易型经济”的角度,剖析了日元长期升值的根本原因。
  
  一、1984年以来日元汇率的变动情况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日本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保持了20多年的1美元兑换360日元的汇率水平开始变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尤其是“广场协议”后,日元开始大幅度波动,其中有升有贬,但以升值为主要趋势。表1说明了1984年以来的日元汇率变动情况。
  注:表中数据根据(世界经济年鉴)有关资料整理所得,表示1美元兑换日元的数量年汇率为各月汇率的平均数。
  从表1可知:
  1、日元汇率有升有贬,但总体上升值。在1984-2004年度的20年中,日元汇率有升有降,在1989-1990年度、2000-2002年度是贬值时期,其余年度为升值时期。但从总体上看,日元是一种升值趋势。
  2、日元汇率变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4-1995年度,此阶段是日元持续升值时期,虽有短暂贬值,但升值趋势非常明显;第二阶级是1986年度到现在,日元汇率呈周期性变动,但每次贬值的最低点在下降:1998年度为130.91,2002年度为125.20,同第一阶段贬值的最低点,即1990年度的144.42相比更是明显,同时,每次贬值期过后第一年的反弹值也都低于120,这也低于1991年度的134.71。这说明日元汇率还是在不断变动中升值。
  日元的长期升值,使日本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它不但间接地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暴涨,助长了全社会的虚假繁荣现象,对泡沫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使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的经济萧条雪上加霜。同时,日元的长期升值使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移向海外,使日本产业空心化的现象不断加深。
  
  二、基本经济面与利息率对日元汇率长期走势影响不大
  
  传统汇率理论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对该国汇率有很大影响,其中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率、投资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财政状况等。在一般情况下,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不仅会引起本国收入和支出的增加,促进消费、投资和生产的发展,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从而引起本币升值,而且还会由于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海外投资,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受供求关系影响,也会促使本币升值。日本在1992年泡沫经济崩溃后,陷入长期的经济萧条,不管是GDP增长率还是投资率都呈下降趋势,而失业率、企业破产数和财政赤字却不断攀高。按照上述理论,日元应该贬值,可是却从总体上看,日元汇率虽有升有降,但总体还是呈上升‘趋势,出现了奇怪的“弱经济、强货币”的现象。与之相比,美国出现了“三低一高”令人非常满意的经济现象,却不能阻挡美元的不断贬值。所以,不少经济学界人士认为,日美的基本经济面对汇率变动已失去了作用。
  笔者认为,各国的基本经济状况仍然对汇率有一定影响。日元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过两次不同程度的贬值:第一次是1996-1998年度,日元汇率从108.78贬至130.9;第二次是2000-2002年度,日元汇率从107.80贬至125.20。细细分析一下,日元的每一次贬值都与日美的经济状况存在一定关系。在第一次贬值时期,如果说1996年度是1995年度日元超常升值的反弹,那1997、1998年度的贬值正逢亚洲金融危机,这不仅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而且由于美国当时经济状况相对稳定,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美元需求量大增,促使美元对日元的汇率不断上升。1999年度,日本经济有所回升,GDP增长率由负数转为正数,日元汇率也随之回升。到2001年度,日本经济进一步恶化,经济增长率又转为负数,受其影响,日元汇率又开始下跌,不过在2002年度由于美国一些大公司频频爆发会计丑闻,一些国际资本从美国撤掉,又促使日元反弹。由此看来日美的基本经济面对汇率变动不是不起作用,但是汇率的波动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长期巨额顺差给日元造成了很大升值压力,日本经济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日元贬值。当让从长期来看,这种短期贬值是无力改变长期升值趋势的。
  同时,根据传统理论,一国银行提高利息率,使国际资本受套利驱动流入该国,促使该国货币升值;相反,一国降低利率,会使国际资本从本国撤离,造成汇率下跌。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后,为刺激经济发展,一直实行低利率政策,并且在1995年后,几乎实行零利息率;而美国受新经济影响,利息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按照上述理论,日元应该贬值,美元应该升值,但情况却恰恰相反。这说明,利息率对两国间汇率的影响不大,日本的低利率对日元长期升值所起的反作用微乎其微。
  
  三、发展“贸易型经济”是日元汇率长期升值的决定因素
  
  日本国土资源狭小,市场的开拓受到很大限制。为广泛拓展市场空间,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方针,即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能力,通过自由贸易,扩大出口和海外市场份额,推动经济的发展。在当今三大经济体系中,日本是对海外市场依赖最严重的国家。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战略对日本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其家电产品、微电子产品和家庭小汽车充满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无疑,海外市场的快速发展成为了战后日本的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同时“贸易型经济”发展策略也为日元的持续升值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一)日本二元经济结构对汇率变动的影响
  这里我们借用了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对日元汇率的变动进行分析。首先要把一国的商品生产部门分为贸易生产部门和非贸易生产部门,商品价格进而分为贸易商品价格和非贸易商品价格,两类商品的价格对汇率变动都会有一定影响。巴拉萨一萨缪尔森假说对价格双重运动进行描述,它把“实际汇率”定义为可贸易品与非贸易品价格之比。
  这里有四组价格:本国可贸易品价格,本国非贸易品价格,他国可贸易价格和他国非贸易品价格。这四种比价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实际汇率变动。他国非贸易品与可贸易品的价格差异小,非贸易品相对价格低,即Pn*/Pt*小,而本国非贸易品与可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差异大,非贸易品相对价格高,即Pn/Pt大,则从(5)式可以得到结论,本国的实际汇率Q小,即实际汇率升值。
  由于日本长期实行“贸易立国”的政策,发展贸易型经济,使其具有非常典型的二元的经济结构:一是贸易生产部门,这主要包括面向出口、产出效率比较高的家电、轿车、机械等企业;另一类是非贸易生产部门,包括面向国内市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些企业的产品主 要在国内销售。由于对海外市场的严重依赖,日本对贸易部门给予高度重视,不断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例如,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日本加快高新技术的开发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生产率大幅度提升,从而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日本不但没有受到危机影响,反而以此为契机,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大为增强。另一方面,日本对非贸易部门的管制却非常严格,同时给予了大量补贴。据日本经济计划署估计,1990年在净产出上受到限制的日本经济超过42%,而农业、矿业、建筑业、通讯业和公共部门的管制高达85%以上,即便到了2000年,日本对这些部门的限制仍然非常高。这样,由于过分管制造成的市场较封闭和竞争不充分,非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发展比较缓慢,并与贸易部门形成鲜明的对比。1973—1983年美国贸易品生产率的提高比非贸易品生产率提高多出13.2%,而日本这一数据达到了73.2%。可见,发展“贸易型经济”对日本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是如此之深。
  随着贸易商品部门生产率提高与非贸易部门生产率提高的差距越来越大,非贸易商品与可贸易商品价格之比也会越来越高。由于在国内存在着竞争压力,劳动力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中技能类似的工人工资必须大致相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贸易商品部门较快的生产率增长提高了非贸易生产部门的相对成本,因而提高了非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在各个国家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名义汇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根据购买力评价理论,非贸易商品(即国内物价)相对价格的提高导致了币值的实际升值。1980—1999年日本国内物价(批发价)下跌了约10%,而贸易品价格下降了约30%,两部门之间的价格差可见非常大。日本贸易部门的生产率高于美国,价格低于美国,非贸易部门的生产率低于美国,价格高于美国,这样就造成了日本实际汇率的不断上升,而实际汇率的上升最终会体现在名义汇率上。这样,根据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日元长期持续升值是由于两部门生产率差别的不断扩大。而且,由于应对日元升值对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日本会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这反过来又加大了两部门之间的技术差距,进一步导致日元升值。
  (二)长期顺差是日元升值的重要因素
  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贸易条件恶化,从1971年到1975年,由于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贸易条件恶化了25%,这导致国际收支的恶化和赤字的增加。而此期间,国内民间投资大为减少,民间消费增长缓慢,增加出口成了维持对外平衡、拉动经济的救命稻草。由于对出口的过分依赖,在日本出口商品结构中,技术含量高、加工精细、附加价值高的商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使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而且一些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制品输出国。众所周知,一国货币升值,会引起该国出口下降,顺差减少,但日本由于长期发展“贸易型经济”,对海外市场严重依赖,日元升值,出口减少,会刺激出口企业进一步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率,结果出口不会因日元升值而大幅度减少,顺差保持居高不下。在进出口贸易方面,随着日本产业结构升级,初级加工品和劳动集约型产品的进口中比重逐渐上升。石油危机以后。日本的产品结构由“重厚长大”向“轻薄短小”型转换,原材料消耗呈相对减少之势。尽管日元升值使进口变得便宜,但对进口原材料的需求量不会因此而增加。这两方面因素造成了日本出口的扩张和进口的缩减,从而贸易黑字不断增加。
  1982、1983和1984年,日本的经常收支盈余分别为68.5亿、208.0亿和350亿美元,贸易盈余分别为69.0亿、205.3亿和336.1亿美元。“广场协议”以后,日本对外收支盈余的扩大之势并未减弱。1985、1988和1992年,贸易顺差分别达461.亿、775.6亿和1066.3亿美元;同期,经常收支盈余分别为491.7亿、796.3亿和1175.5亿美元。日本的外汇储备由1984年的263.1亿美元增加到1990年的770.5亿、2000年的3616.4亿美元。到2003年8月末,日本的外汇储备达5551亿美元。
  根据国际收支平衡理论,一国出现国际收支的顺差时,外币供给相对较多,需要相对较少,本币供给较少,需求相对增加,这导致本币的价格上升,即汇率上涨,反之,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外汇支出大于收入,外国货币供应量增多,本币的汇率下跌。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长期的巨额贸易黑字,是日元持续升值析一个重要原因。
  (三)国际政治因素是日元升值不可忽视的力量
  贸易黑字对日元升值的影响不仅在于其本身的经济运营机制,而且,它会产生一些人为的政治力量进行干预,从而进一步影响日元的汇率变动。美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贸易盈余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美国,日本的顺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味着美国的逆差。美国的贸易逆差必然加剧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从历史上看,贸易摩擦一直伴随着二者之间的贸易战。为改变不利的贸易地位,美国通常会借助政治力量强行改变汇率关系,希望通过日元升值来抑制日本的出口攻势。其实,政治力量干预已成为近年日美汇率变动的一个最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美国在日美贸易中的入超比率超过20%,就会引起两国之间关系的紧张,美国政府干预也不可避免。自上世纪80年代,日元两次大幅度升值都是政治力量导致的。“广场协议”使日元兑美元汇率由1985年度的238.54升至1986年度的168.52;1995年度,由于克林顿政府的干预,日元汇率创历史新高,冲破100大关,在这两次升值过程中,国际政治因素都发挥了相对主导作用。事实上,美国一直对日元汇率看作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除短暂的克林顿“强势美元政策”外,美国一直保持对日元的高压态势。从这方面来讲,国际政治力量干预也根源于“贸易立国”政策,日本要发展“贸易型经济”,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增加顺差和贸易黑字,而这必然会招致其他国家的政治干预,日元升值的压力也就不会减少。
  
  四、结论
  
  总体看来,近年来日元汇率是有升有贬,但基本上是以升值为主要趋势的。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来说,日本“贸易立国”政策所导致的“贸易型经济”是日元持续升值的原因,它不但使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价格差拉大,造成实际汇率升值,而且使日本产生了巨大的贸易黑字,一方面从国际收支角度讲,成为了日元长期升值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它又促使国际政治力量的介入,直接促使日元对外升值。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近年来日本一直力求通过低汇率政策来拉动经济发展,但货币政策只能使日元出现短期贬值现象,如果不能从根本上不能清除“重外轻内”的发展思想,日元长期升值的趋势就不会得到控制,日本经济的长期发展也受到困扰。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在经济复苏不理想的情况下,随着美日持续采取量化宽松等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其他国家或跟随导致主要货币汇率波动风险加大。关日等货币泛滥给中国带来汇率波动、资产泡沫等冲击。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笔者从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灵活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小学数学教学等三个方面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新一轮的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课程体系都
【摘 要】一直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都不高,原因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中学生多是接受来自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自主阅读理解能力不强。众所周知,阅读是学生的主体行为,如果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作用,阅读效率也就难以提高。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在自主阅读中提高其理解能力。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
中学时代正是学生思想品德素养完善和提升的关键时间,而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如何体现出来,那就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生活中的点点细节都能有效的反馈出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或者是学生
语文教学从没有忽视对习作的研究和实践。可是多年来,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读了大量的文章,却写不出像样的作文。阅读课上,学生能进入思想内容的大门,却难以
语文教学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解密语言的黑匣子,寻找作者采用什么方法表情达意,领悟文本语言秘妙的同时把阅读时求得的"知"变成"行",实现由读向写的转换。这是传统的读写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需要,提升综舍国力和国家形象,抵御西方文化入侵,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必
【摘 要】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表现出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特有优势,但也存在明显不足。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利弊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多媒体技术;利弊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生物学科的教学领域,它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增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显示了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面对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基础不牢固、技术创新能力低能等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使产业结构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