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动结式和“了1”的句法语义特征均含有[+完成]。在某些句法条件下,动结式之后加或不加“了1”都是合格的,所表达的意义也是相同的。本文通过实例中“了1”设计的问卷发现,在篇章中:有的动结式后必须加“了1”;有的动结式加不加“了1”均可,但所表达的意思并不相同。以上两点的共同规律是,表示句法上的“完成体”只是“了1”出现的必要条件,而其出现的充分条件是语用的:“了1”加在动结式之后是为了标记作者所设定的篇章主要事件。
关键词:动结式 “了” 篇章 主观性 主要事件
一、引言
本文的动结式包括“动词+结果补语”和“动词+趋向补语”两类。结果补语指由形容词或动词担任的补语,和以方位介词“在、到”组成的介词结构担任的补语①;趋向补语指由“来、去、上”等趋向动词担任的补语。
之所以考察动结式与“了1”的关系,是因为:许多语言学家都同意,人类语言的动词性成分可以分为[+/-静态]、[+/-持续]及[+/-完成][1][P41~49][2][3][P8~10];而汉语的动结式具有“完成义”,“了1”是表示完成体(或称“实现体”[2][4])的动态助词;两者的句法语义特征有所重合。已有研究表明,动结式之后的“了1”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省略而句义不变。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作者主观性和篇章事件结构的视角出发,利用篇章语料和问卷调查对“了1”在篇章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二、前人关于“了1”隐现之句法限制的研究
(一)关于单句或短语中动结式之后“了1”的隐现
郭锐(1992)认为,有些句子中的“了”可以去掉而不影响语义表达,如果“了”前面的动词是结果动词(点结构动词和后限结构动词[5] (P28~29,14~15)),那么“了”更倾向于去掉。如:
(1)我昨天收到了一篇文章。
(1)′我昨天收到一篇文章。
(2)我昨天修改了一篇文章。
(2)′我昨天修改一篇文章。
(3)看见了飞碟的人。
(3)′看见飞碟的人。
(4)参加了比赛的运动员。
(4)′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例(1)、(3)中的“收到”“看见”是结果动词,例(1)′、(3)′去掉去掉“了”仍然成立,且意思不变。例(2)、(4)中的“修改”“参加”不是结果动词,去掉“了1”的例(2)′不能说,例(4)′虽然能说,但语义与例(4)不同。
(二)篇章中动结式之后“了”的隐现
李兴亚指出,现代汉语促成“了1”自由隐现的因素之一,是动词后面有结果意义的补语。[6][P334]比如下面的几种情况(例(5)~(8)转引自李文,[ ]表示李兴亚认为原文中无“了”,但可以加上;[了]表示李兴亚认为原文有“了”,但可以去掉):
1.动词前有表示过去时间的词语,动词后有结果补语或动词本身表结果义。例如:
(5)我昨天回到[了]开封。
2.动词后有数量短语,并且有表示结果意义的补语:
(6)老婆还想说什么,却从墙角转出[ ]一个人,大声的问:“什么人?”(杨沫《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3.动词有表示结果意义的补语,并且有表示连续动作的后续句:
(7)把毛笔插进[了]铜笔帽里,戴眼镜的穷学究,严肃地用双手捧起[ ]写满了字的红标布,从头到尾,一字一顿地念了起来。(柳青《创业史》第一部)
4.表示假设完成的动作,且动词后面有结果意义的补语或动词本身有结果意义。如:
(8)您自管去找,找遍[了]全北京,要找到[ ]同样漂亮的活儿,我们荣昌厂就算丢了人!(《老舍剧作全集》第二卷)
李文依据篇章的语料,找出了“了1”自由隐现的句法条件。本文从语用层面、从作者主观性和读者如何获得作者主观性的新角度来考察“了1”在篇章中的隐现规律。
(三)本文所用语料
本文研究的是“了1”,而“了1”多出现于叙事文中②,因此,本文特意选取口语性比较强的的记叙文,不选择说明文和议论文。
研究所用的语料主要有:1.汉语译著《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第一章“里德尔府”,以下简称为《哈利》;2.2013年10月到2014年1月的《北京晚报》;3.朱秀海《乔家大院》,以下简称为《乔家》;4.刘宝生《渴望出逃》;5.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以下简称为CCL语料库。
二、与本文相关的理论背景
前景(Foreground)和背景(Background)与“完成体”标记的关系,Paul J.Hopper(1979b)指出,完成体标记倾向用于报道前景事件(即“事件之线索”);而非完成体标记用于提供背景事件,背景则是事件发生的环境或状态[7][P70]。据此,“了1”一般用于前景事件。
(一)发生的状态(Happening)的事件化
典型的事件是有生物(特别是人)在时间轴上所做的事情,典型的状态(环境)是在某个空间范围内无生物在时间轴上较为稳定的状态。但Chatman(1978)指出,发生的状态也好、无生物也好,都可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具有“事件”③的属性[8][P45]。
我们认为,这一理论阐述对于汉语十分重要。比如,汉语存现句的主语是处所词语,一般用于构造背景。但吴卸耀(2006)、李挺(2010)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某些存现句在篇章中却表现的是前景事件。
(二)顶峰事件和焦点说
武果(2006)(转引自杨素英、黄月圆,2009)认为“了1”在篇章中有“顶峰事件标记”的作用。刘勋宁(1999)指出,“了1”用于焦点动词之后,是句子焦点的标志。[12][P7] (三)故事发展阶段与事件链
徐晶凝(2012)认为,“了2”表达说话人对事件在事件进展链条上的关注,而“了1”则关注事件自身的终结。在一个叙述性语篇中,事件的进展链条就是故事自身的发展过程,“了2”用于标注故事发展的主要阶段,而“了1”则用于每个发展阶段中的具体事件自身的叙述。[14][P32]
以上术语都属于语用层面,它们都涉及到了作者的主观性,不少还涉及到了篇章的事件结构,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以下讨论的“了”都是“了1”,为了行文方便,就统一写作“了”。
三、本文的核心观念——主观性和篇章主要事件
(一)主要事件
我们在前述语料中共采集到带“了”动结式的实例30个④,通过分析,我们初步确定“了”是用来标记篇章主要事件的。记叙性篇章包括多个事件,这些事件被作者切分为若干个系列事件。我们的“主要事件”是指与系列事件的发生和结束有重要关系的事件,或者是系列事件之中的反预期事件。具体包括:1.多个系列事件的总括事件,可放在多个系列事件的最前面或最后面;2.系列事件之中的作为结果的最后一个事件;3.反预期事件;4.背景中可作为后续前景事件引出线索的反预期状态变化。以上四种情况中,前两种一定是前景事件,第三种一般是前景事件,只有第四种大多仍是背景,但已经事件化了,还有不少已经前景化了。整体来看,主要事件中前景主要事件占绝大多数。
(二)主观性
通过对实例的考察我们还发现,在满足“完成”体范畴义的条件下,动结式后是否加“了”,我们的选择有的只能跟原文相同,有的却可以跟原文不同。
我们对此提出的解释是:这是由语用上下文和作者主观性共同决定的。在所限定上下文中,已完成的事件根据语用的上下文就有两种情况:1.在某些情况下,只能或最好选择某一个事件做主要事件;2.在另一些情况下,可有多个事件被选定为主要事件,语料原文中的“了”只是作者的选定,是作者主观性的体现。即作者有决定故事发展的权利。在讲述的多个事件中,选择哪个作为结束前一系列事件或开启后一系列事件的主要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故事事件结构的整体设计。上述前两种情况都说明“了”在篇章中有重要的语用功能,第三种情况是作者主观性的最好体现。
总之,实际篇章中出现的“了”表现的是作者所要告知读者的、想要读者据此而捕捉的篇章主要事件的所在。
(三)验证调查
为了证明以上初步分析,我们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共调查了100名汉语母语者⑤。问卷的设计思路是使被试兼任读者和作者两种身份,统计它们对“了”的选择是否与原作者一致,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主观性和篇章主要事件是否对“了”的选用有作用。
问卷分为如下两部分⑥:
1.问卷中的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将在语料中采集到的那30个实例中带有动结式的句子抹去,然后给出四个选项让被试选择。如:A.让若曦看到蓝天;B.让若曦看到了蓝天;C.蓝天被若曦看到了;D.若曦把蓝天看到了。
2.问卷中的第二部分是填空题。挑选出《哈利》原文中的动结式,在它们之后加上空位,如果原文有“了”将其抹去换成空位。然后让被试以下在四个选项中选择其中一个放入空位:A.非用“了”不可,B.“了”可有可无但用“了”更通顺,C.“了”可有可无但不用“了”更通顺;D.不能用“了”。
四、从调查问卷结果看“了”的主观性和主要事件标记的功能
本节的例句均来自我们的调查问卷。根据调查问卷填写的结果,“动结式”之后是否用“了”主要分为三大类情况,下面例句中填补空位的三种形式“[了]”“[*]”“(了)”各代表一种情况:“[了]”表示调查结果明显倾向于用“了”,原文也有“了”;“[*]”表示调查结果明显倾向于不用“了”,原文也没有“了”;“(了)”代表调查结果十分分歧,而原作者用了“了”。
(一)明显倾向于加“了”的实例分析
这一类又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如下:
1.主语为[+有生]、[+人]的前景主要事件
a.出现于开头的前景主要事件
它是前景系列事件中的第一个事件或总括事件,意味着后面还有其他事件或其他系列事件出现。如:
(9)2006年,卢获本科生毕业,从那年开始,她就搭上[了]漫长的公考之旅。(《北京晚报》2013-10-31)
调查结果:不用“了”12%,用“了”88%,用“被字句”0%,用“把字句”0%。
该例属于后续系列事件之前的总括事件。原文中“她就搭上了漫长的公考之旅”是某段落的一开始。题中未给出的原文下文是2006年卢获报名了公务员的考试,同时也报名了考研,结果公务员的考试失败了,考研却成功了。出现于开头的这一前景事件与未出现的其他系列事件相比具有总括性,处于前景事件结构的高层,起着开启后面发生的一系列前景事件的重要作用,而根据题中给出的“从那年开始,就搭上[ ]漫长的……之旅”读者已可以预判下面将进一步介绍相关的具体系列事件。因此作者和被试都选择用“了”。
(10)今天上午,祭天预演拉开[了]天坛公园文化周的序幕。从大年初一至初五,每天都有祭天仪仗、祭天乐舞表演。(《北京晚报》2014-01-28)
调查结果:不用“了”0%,用“了”100%,用“被”字句0%,用“把”字句0%。
动结式之前的主语是事件主语,属于无生物。但这里是拟人化说法。这里给出的上下文也足以使读者判断,该句是个总括事件,后面将依次说明预演的各个事件。
b.出现于结尾的前景主要事件
“了”作为结果出现在某个系列事件的最后一句,比如:
(11)半串矿车停在大巷拐弯处(a)。掘煤机静卧在铁轨上(b),采煤掌子发出咔咔啦啦的细碎声响(c)。电瓶车在大巷里开过去(d),让我想起[了]那场大火(e)。 调查结果:不用“了”2%,用“了”98%,“被”字句0%,“把”字句0%。
(a)~(d)是一系列的静态状态或无生物的动态变化,所以篇章的主要人物只能是语段中唯一具有[+有生]特征、位于(e)中的“我”。根据上下文,e事件很有可能是后续事件链的主要事件,而(a)~(d)只是引发我新出现所思这一事件的原因,是引发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由于各句主语有生命度的差异,因此(e)是前景事件,(a)~(d)是背景原因,是可以根据给出文字判定的,所以绝大多数人会选择最后一句用“了”。
可见,加“了”除了标记完成体,还倾向于标记前景系列事件中的第一个、最后一个事件或总括事件,是标记篇章事件结构体系中主要事件的标记。
2.主语为[-有生][-人]的主要事件
a.动结式存现句
如上所述,状态如果是发生了动态变化则可以加“了”而事件化,如果状态本身就是前景系列事件中的一个,还可以进一步成为前景中的主要事件。例如:
(12)上午9点,招聘会正式开始。很快,医院,学校,国企银行等招聘展会台前便聚满[了]应聘者。(《北京晚报》2013-12-18)
调查结果:不用“了”0%,用“了”100%,“被”字句占0%,“把”字句占0%。
根据给出的文字可大致判断篇章的主题是介绍招聘会的情况。题中表示招聘会台前状态变化的这个动结式存现句,根据上下文就应该事件化,也应该进入按时间上先后出现前景系列事件。给出文字还表明,这一事件是招聘会开始之后最先发生的事件,它自然还会有启动后续其他平级或下级系列变化的作用,所以应该是主要事件。因此所有人都跟作者的选择一样,选择了加“了”。
b.反预期的状态变化
(13)穿过悬挂在一个铰链上的破旧大门,他们走上了土道,很快眼前便出现了一幢摇摇欲坠的旧楼(a)。他们从一块三角形的地方朝它走去,同时约翰·昆西发现楼的大部分延伸出去,坐落在[了]水面上(b)。这一破旧的建筑物由两层楼构成,在楼的两侧及后部都有双层的阳台。(CCL语料库)
“坐落在……”在叙事篇章中一般用来描写建筑物的静态位置,是背景的一部分。动词“坐落在”是“可持续性”的状态动词,应该不能与“了”搭配,也符合背景事件往往采用各种非完成体小句及状态动词。[7][P70]据CCL语料库搜索的结果,不与“了”搭配的“坐落在”有2382个,而“坐落在了”仅有1例,如(13)。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上下文可以看出,“坐落在了”在该段中并不是用来表示旧楼的静态位置,而是用来表示它的位置发生了反预期的变化,是状态事件化的标记。不过,跟上例不同的是,这一表状态变化的事件是表示背景的,是背景中的主要事件。
(14)大家把这座房子称为“里德尔府”,尽管里德尔一家已经多年没在这里居住了。房子坐落在一道山坡上。房子的几扇窗户被封死(a)房顶上的瓦残缺不全,爬山虎⑦张牙舞爪地爬满整座房子(b)。
小汉格顿的村民们一致认为,这幢老房子“怪吓人的”。半个世纪前,这里发生了一件离奇而可怕的事(c),直到现在,……(《哈利》,第1页)
调查结果:(a)处,非用“了”不可41%,“了”可有可无但用“了”更通顺40%,“了”是可有可无的但不用“了”更通顺15%,不能用“了”4%。汇总:倾向于用“了”81%。
(b)处:非用“了”不可28%,“了”可有可无的但用“了”更通顺66%,“了”是可有可无的但不用“了”更通顺6%,不能用“了”0%。汇总:倾向于用“了”94%。
本人对选择(b)处的被试进行了回访。结果是:被试选择用“了”或倾向于用“了”,因为如果加“了”的“爬山虎张牙舞爪地爬满了……”,可以跟“张牙舞爪”这个贬义形容词更好地相配,让他们觉得已爬满这套房子的爬山虎是非同一般的,感觉到这套房子的周围环境非常恶劣,已达到了人不敢住的程度。而被试选择不用“了”是因为他们觉得“爬山虎张牙舞爪地爬满整座房子”只是一个客观的描述,并没有想让读者体会到阴森、荒凉和恐怖等感觉的意图。
例(14)中第一段为读者提供“里德尔府的位置和外观”,是叙事中的背景描写,为第二段中作为前景的“这里发生了一件离奇而可怕的事”(c)作了铺垫。两段共出现了三个“了”。(a)、(b)是背景中作为环境的[-有生][-人]的物体发生了重要的非寻常的变化,放在最后的(b)的变化最为可怕,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的故事情节(前景事件)。(c)处于前景事件结构的高层,是首先提出的总括事件,起着引入之后发生的前景系列事件的重要作用。
c.作为结果出现在系列背景事件的最后
(15)四爷家院里丧棚高张,哀乐遍地。吊孝的人络绎不绝地进进出出。各种纸扎的祭物从院子里摆出来,摆满[了]大街。(《乔家》第60页,本调查略有改动)
调查结果:不用“了”5%,用“了”87%,被字句4%,把字句4%。
本例的被试更倾向于选择用“了”。例(15)是描述四爷家院的丧礼情况的,前面的两个句子是丧礼的背景状态。“吊孝的人……”字面上是写人的动作,其实也是在描写背景场合。在这些场合下引出真正涉及到人动态行为的铺衬事件,即“各种纸扎的祭物从院子里摆出来”,但这个铺衬事件只是另一个结果事件的前提,结果是各种纸扎几乎都已经被摆出,而且是摆满了大街。“摆满了大街”是作者要强调的最终结果,它就是讲述者要强调的新情况,很可能跟后续的前景事件链相关。由于在给出的上下文中该句是最后一句,判断该句是表示前面几句之结果的应该不难,所以被试大多选择了用“了”。
3.“了”标志反预期的事件
(16)邱天骏又道:“上次胡麻油这么一件丑闻,在别人那里,能让铺子关掉,生意倒闭,结果竟被这个乔致庸变成[了]天大的好事,复字号不但没有名誉扫地,相反还赢回[了]诚信的好名声!所以他出牌,不能以常理论之。”(《乔家》第182页) 调查结果显示,a处和b处:不用“了”5%,用“了”95%,“被”字句0%,“把”字句0%。
例(16)中邱天骏当初的预期,是以为上次的事(“一件丑闻”)可以使乔致庸把店铺关掉,或生意倒闭,但结果恰恰与他的预期相反,使他大吃一惊。“竟变成了……”中的“竟”,明示了结果与邱天骏的预期相反;“相反还赢回[ ]诚信的好名声!”中的“相反”和“还”也明示了这一结果也与邱天骏的预期相反。被试从这些线索可以预判事件的反预期性,是作者要突出的主要事件,所以绝大多数被试的选择与作者相同。
根据语料,说话者认为的反预期的新情况或新认识,是说话者认为的主要事件,因此用“了”来标注。
(二)明显倾向于不用“了”的实例分析
1.有生的主语
a.系列事件中的伴随事件
(17)半夜(a),众人皆沉沉大睡(b),致庸轻轻起身(c),披上[*]衣服走出(d)。(《乔家》第十三章,第145页)
调查结果:不用“了”91%,用“了”5%,“被”字句0%,“把”字句4%。
根据上下文,决定了“披上衣服”作为“走出”的伴随状态,即致庸走出是多半会关系到后续事件而披不披衣服多半不会。另外,“走出”放在句末。也是作者是把它作为相对主要的事件的表现。以上两点相加,被试跟作者一样都选择不加“了”是很好解释的。
2.无生的主语
a.动结式的其他句式
(18)大家把这座房子称为“里德尔府”,尽管里德尔一家已经多年没在这里居住了。房子坐落在[*]一道山坡上(a)。房子的几扇窗户被封死了,房顶上的瓦残缺不全,爬山虎张牙舞爪地爬满了整座房子。
……这里发生了一件离奇而可怕的事,……(《哈利》,第二部分问卷)
调查结果,(a)处:非用“了”不可1%,“了”可有可无但用“了”更通顺0%,“了”可有可无但不用“了”更通顺7%,不能用“了”92%。
(a)描述里德尔府的静态位置,是叙事中典型的背景描写,因此“坐落在”后面不能用“了”。也许会有人说“坐落在”属持续动词,句法上就根本不能加“了”,但前面的例(13)表明这种说法是站不住的。
b.前景系列事件中不表结果的事件
(19)女仆一路尖叫着奔下(a)山坡,跑进(b)村里,尽量把村民们都唤醒(c)。(《哈利》,第一页,第二部分问卷)
调查结果:(a)空,非用“了”不可3%,“了”可有可无的但用“了”更通顺7%,“了”可有可无的但不用“了”更通顺61%,不能用“了”29%。
(b)空,非用“了”不可6%,“了”可有可无的但用“了”更通顺27%,“了”可有可无的但不用“了”更通顺44%,不能用“了”23%。
(c)空,非用“了”不可12%,“了”可有可无的但用“了”更通顺12%,“了”可有可无但不用“了”更通顺13%,不能用“了”63%。
(a)、(b)、(c)在原文中都没有用“了”。我们认为,这里的关键是动结式表示的[+完成]与“了”表示的[+完成]还是有细微差别的,前者无需相对时间的坐标点,而后者需要。这样,在可能世界中,两者的细微差别就加大了:动结式的完成不要求是在某个相对时间坐标上已经完成的,而“了”的完成却必须是在某个相对时间坐标上一定完成的。(c)“尽量+把……唤醒”,相当于“希望/想+把…唤醒”,表示的是可能世界中的动结事件而不是相对于某个时间坐标已经实现的动结事件,因此,(c)的动词之后不能用“了”。而(a)、(b)出现在(c)这个不能加“了”的动结事件之前,都不需要相对时间坐标的完成体标记“了”,体貌上更加和谐,而三句表达的事件的时间次序用句子的出现次序就可以表达,并不需要用“了”来表达。
(三)可用可不用“了”的实例分析
1.根据上下文可以对主要事件做不同的主观选择
(20)他们舍弃了家里的火炉,并不是一无所获,因为里德尔府的厨娘戏剧性地来到他们中间,并对突然安静下来的酒馆顾客们说,一个名叫弗兰克的男人刚刚被逮捕了。(《哈利》第2页)
调查结果:非用“了”不可22%,“了”可有可无但用“了”更顺”38%,“了”可有可无不用“了”更顺33%,不能用“了”7%。
该句原文并没有用“了”,但60%的被试的选择与作者不同。这说明仅根据给出的上述语境,该事件是否要选作主要事件是有多种可能的。对于作者来说,舍弃火炉的人们之所以并非一无所获,不是因为“厨娘来到他们中间”,而是得到她告知“一个名叫弗兰克的男人刚刚被逮捕了”的消息,因此该处没有用“了”。而对于占60%的被试来说,选择用“了”,可能是因为他们把“厨娘来到他们中间”看成了出乎意料的反预期事件,因为有“戏剧性地”这个词语,所以选择了用“了”。作者设计的后面事件的主要线索是关于弗兰克的,被试可能并不知道。
(21)既然没有证据证明里德尔府一家是被谋杀的,警察只好把弗兰克放了出来。里德尔府一家就葬在很近的教堂墓地里,在其后一段时间里,他们的坟墓一直是人们好奇关注的对象。(《哈利》第3页)
调查结果表明,非用“了”不可8%,“了”可有可无但用“了”更通顺26%,“了”可有可无但不用“了”更通顺32%,不能用“了”34%。
原文没有用“了”,而占34%的被试的选择与作者不同。这说明作者与只看这一段的读者(被试)对主要事件的选择可以是不同的。对于作者来说,这之后前景事件的进展是由弗兰克推进的(回到府中的他不久又被以离奇的方式杀害了),而里德尔府一家的死去和埋葬已经退入背景了。占34%的被试选择用“了”,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里德尔一家的尸体成为后续前景事件有某种期待。比如,之后可能会发生:有人把他们的尸体挖出来重新作检查给里德尔的死因翻案等等。实际上,原文的下文中之后再也没有提到里德尔一家的情况了,被试的期待并没有实现。 我们认为造成作者和被试选择不同的原因是:
第一,作者对作品全局有一个很清楚的构思,事件往哪个方向进展,事件进展的主要情节和主要场景是什么,主要人物是谁,在作者心中都已经计划好。因此,凡是作者主观计划中的主要事件,作者都要加“了”来表示,以便区别于铺垫事件和背景。
第二,作为读者身份的被试并不了解作者的全局思路,因此在只看到部分文字的条件下,如果抹去其中的“了”,而仅根据给出文字,某个事件也可以担任主要事件时;就会出现被试与作者对主要事件预判不一致的情况。
(22)这时临近交接班,井下很安静。最后一茬煤炮还没有点响。半串矿车停在大巷拐弯处。掘煤机静卧在铁轨上,采煤掌子发出咔咔啦啦的细碎声响。电瓶车在大巷里开过去,让我想起了那场大火。(《渴望出逃》第147页)
调查结果表明:不用“了”59%,用“了”40%,“被”字句0%,“把”字句1%。
例(22)中“发出”后没有用“了”。如前所述,这是因为作者把前面的几句都设计为背景,在这背景中有生主体新出现的所思——“让我想起了那场大火”才是与后面系列前景事件有关的事件,也同时是前几句背景所引发的结果事件。然而在这一场景中对主要事件的选择完全可以有另外的可能。
我们对做出不同选择的部分被试进行了回访,结果是:选择不用“了”的被试说,他们之所以选择不用“了”,是因为把“采煤掌子发出咔咔啦啦的细碎声响”当作是“让我想起了那场大火”的背景。而“用‘了’”的被试则说,他们把“采煤掌子发出咔咔啦啦的细碎声响”看成主要事件。
(22’)这时临近交接班(a),井下很安静(b)。最后一茬煤炮还没有点响(c)。半串矿车停在大巷拐弯处(d)。掘煤机静卧在铁轨上(e),采煤掌子发出了咔咔啦啦的细碎声响(f)。电瓶车在大巷里开过去(g),让我想起了那场大火(h)。
这些被试认为,对于“这时临近交接班”的场景(a、b、c、d、e事件)来说,(f)事件是新情况,是需要强调的主要事件。
如果我们把做出不同选择的被试提出的原因综合一下,会发现他们用与不用“了”虽然不同,依据的理据却是相同的:1)如果把(f)当作背景事件,“发出”之后就不用“了”;2)如果把(f)当作前景事件,“发出”之后就要用“了”。
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具有引发后续事件作用的无生物的状态变化,作者可以有把它们选作前景事件或背景事件的两种可能。
(23)广西柳州一群七旬退休老人,因两座山之间无路连通、山顶没有活动平台,自发背石上山修路,被网友称为“现代愚公”。据修路老伯蓝先生介绍,当时山顶坑坑洼洼,长满了杂草和树木,山道陡峭狭窄。市民想要爬到山顶,只能踩着尖石上山。(《北京晚报》2014-01-28)
调查结果:不用“了”32%,用“了”65%,“被”字句2%,“把”字句1%。
此例与上例的情况相同,不再重复分析。
2.对语体可以有不同理解
(24)李园长提出(了)几个对孩子的安置方案,一个就是将现在的生源转移到冷泉幼儿园。 李园长还推荐了一个离社区仅一站地的的幼儿园,费用比现在低四分之一,但家长们已经实地去看过,幼儿园不但面积小,还挨着垃圾站,环境不太好。(《北京晚报》2013-10-31)
调查结果:不用“了”26%,用“了”59%,“被”字句5%,“把”字句10%。
被试对(24)第一句中是否用“了”的选择较为分歧,原因何在呢?我们认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语体”的选择,如果用“了”,就是口语语体;如果不用“了”,就是书面语语体。
五、结语
本文通过较大规模的真实语料和问卷调查考察动结式之后的“了”在篇章中隐现的规律。考察发现,“了”除了标志完成体的句法语义功能之外,还担负有标志篇章中主要事件的语用功能。
主要事件常见的分布是:1.若干个系列事件之间,具有高层总括作用的事件,通常位于各系列事件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2.一个系列事件之中作为结果事件的最后一个;3.反预期事件,它在事件序列中没有位置上的限制。上述事件都大多是由有生物担任主语的前景事件,也都允许少量是由无生物担任主语的背景现象。背景现象被选作主要事件,只限于无生物发生了与后续事件相关的状态变化或反预期变化的情况。
“了”标注主要事件的语用功能与作者的主观性密切相关:在只有部分上下文的条件下,如果根据上下文,某个事件只能是符合上述条件的。符合上面第一种情况的事件,人们都会选择或明显倾向于选择用“了”;如果根据上下文,某个事件是否符合上述条件是两可的。比如那些表示无生物状态变化的句子,会有的人会把它看成是背景而不认为是主要事件,从而不加“了”另一些人把它看成是已经事件化的前景,认为它是主要事件,因此加“了”。
以上两种情况都说明“了”有标注篇章主要事件的语用功能,后一种情况则说明“了”的这一语用功能还与作者的主观性判断有关。
(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语篇的结构和范畴研究”[项目编号:2009JJD740001]的资助。写作过程中得到王洪君、叶文曦等先生的指教,得到李莎、李峰、李景涛、石珞、王彬燕、杨雪、吴世兵、赵善超以及2010级北大中文系的博士生等中国好友的帮助,谨致谢忱。)
注释:
①引自孙德金《汉语语法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82页,第157页.
②据本文对《初中生记叙文分类大全》的统计,一共十八万字,
“了1”的出现比例占0.54%;据《初中生说明文议论文分类大全》的统计,一共十九万字,说明文中“了1的出现比例仅占0.2%;议论文中“了1”的出现比例占0.36%。 ③Chatman指出,“事件”指的是在话语中,由变化过程显示的状
态变化。一个事件可能是一个行动(action)或行为(act),即由人物引起的变化,如“玛丽打开了窗户。”
④限于篇幅,本文只从问卷中选取15个例句来证明笔者的观点。
⑤填写问卷的100名汉语母语者,受教育程度为:在读本科生30人;本
科毕业取得学士学位者12人;研究生38人;大专、高中等文化程度的20人。
⑥由于问卷不是当堂填写,为避免被试根据人名、地名猜出例子的
出处而查原文来填写,我们把问卷中的一些人名、地名做了替换。
⑦“爬山虎”是有生命的植物,但它的生命力很弱。据Chatman的观
点,“爬山虎”区别于人,因此把它归入了“非生物”。
参考文献:
[1][美]Bernard Comrie Aspect[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3]龚千炎.汉语的时相时制时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刘勋宁.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1988,
(5).
[5]郭锐.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J]中国语文,1993,(6).
[6]李兴亚.试说动态助词“了”的自由隐现[J].中国语文,1989,
(5).
[7]Paul J.Hopper.Aspect and Foregrounding in Discourse[A].
Syntax and Semantics v.12[C].London:Academic Press,1979b.
[8]Chatman Seymour Story and Discourse[M].Coronell University
Press,1978.
[9]吴卸耀.现代汉语存现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10]李挺.叙述篇章中存现句的前后景转化[J].当代修辞学,2010,
(6).
[11]杨素英、黄月园.汉语语气词“了”:汉语语篇构造和语用标
记介绍[J].当代语言学,2009,(1).
[12]刘勋宁.现代汉语的句子构造与词尾“了”的语法位置[J].语
言教学与研究,1999,(3).
[13]徐晶凝.过去已然事件句对“了1”“了2”的选择[A].语言学
论丛 第四十五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4]徐晶凝.叙事语句中“了”的语篇功能初探[J].汉语学习,2014,
(1).
(谢安安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100871)
关键词:动结式 “了” 篇章 主观性 主要事件
一、引言
本文的动结式包括“动词+结果补语”和“动词+趋向补语”两类。结果补语指由形容词或动词担任的补语,和以方位介词“在、到”组成的介词结构担任的补语①;趋向补语指由“来、去、上”等趋向动词担任的补语。
之所以考察动结式与“了1”的关系,是因为:许多语言学家都同意,人类语言的动词性成分可以分为[+/-静态]、[+/-持续]及[+/-完成][1][P41~49][2][3][P8~10];而汉语的动结式具有“完成义”,“了1”是表示完成体(或称“实现体”[2][4])的动态助词;两者的句法语义特征有所重合。已有研究表明,动结式之后的“了1”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省略而句义不变。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作者主观性和篇章事件结构的视角出发,利用篇章语料和问卷调查对“了1”在篇章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二、前人关于“了1”隐现之句法限制的研究
(一)关于单句或短语中动结式之后“了1”的隐现
郭锐(1992)认为,有些句子中的“了”可以去掉而不影响语义表达,如果“了”前面的动词是结果动词(点结构动词和后限结构动词[5] (P28~29,14~15)),那么“了”更倾向于去掉。如:
(1)我昨天收到了一篇文章。
(1)′我昨天收到一篇文章。
(2)我昨天修改了一篇文章。
(2)′我昨天修改一篇文章。
(3)看见了飞碟的人。
(3)′看见飞碟的人。
(4)参加了比赛的运动员。
(4)′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例(1)、(3)中的“收到”“看见”是结果动词,例(1)′、(3)′去掉去掉“了”仍然成立,且意思不变。例(2)、(4)中的“修改”“参加”不是结果动词,去掉“了1”的例(2)′不能说,例(4)′虽然能说,但语义与例(4)不同。
(二)篇章中动结式之后“了”的隐现
李兴亚指出,现代汉语促成“了1”自由隐现的因素之一,是动词后面有结果意义的补语。[6][P334]比如下面的几种情况(例(5)~(8)转引自李文,[ ]表示李兴亚认为原文中无“了”,但可以加上;[了]表示李兴亚认为原文有“了”,但可以去掉):
1.动词前有表示过去时间的词语,动词后有结果补语或动词本身表结果义。例如:
(5)我昨天回到[了]开封。
2.动词后有数量短语,并且有表示结果意义的补语:
(6)老婆还想说什么,却从墙角转出[ ]一个人,大声的问:“什么人?”(杨沫《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3.动词有表示结果意义的补语,并且有表示连续动作的后续句:
(7)把毛笔插进[了]铜笔帽里,戴眼镜的穷学究,严肃地用双手捧起[ ]写满了字的红标布,从头到尾,一字一顿地念了起来。(柳青《创业史》第一部)
4.表示假设完成的动作,且动词后面有结果意义的补语或动词本身有结果意义。如:
(8)您自管去找,找遍[了]全北京,要找到[ ]同样漂亮的活儿,我们荣昌厂就算丢了人!(《老舍剧作全集》第二卷)
李文依据篇章的语料,找出了“了1”自由隐现的句法条件。本文从语用层面、从作者主观性和读者如何获得作者主观性的新角度来考察“了1”在篇章中的隐现规律。
(三)本文所用语料
本文研究的是“了1”,而“了1”多出现于叙事文中②,因此,本文特意选取口语性比较强的的记叙文,不选择说明文和议论文。
研究所用的语料主要有:1.汉语译著《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第一章“里德尔府”,以下简称为《哈利》;2.2013年10月到2014年1月的《北京晚报》;3.朱秀海《乔家大院》,以下简称为《乔家》;4.刘宝生《渴望出逃》;5.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以下简称为CCL语料库。
二、与本文相关的理论背景
前景(Foreground)和背景(Background)与“完成体”标记的关系,Paul J.Hopper(1979b)指出,完成体标记倾向用于报道前景事件(即“事件之线索”);而非完成体标记用于提供背景事件,背景则是事件发生的环境或状态[7][P70]。据此,“了1”一般用于前景事件。
(一)发生的状态(Happening)的事件化
典型的事件是有生物(特别是人)在时间轴上所做的事情,典型的状态(环境)是在某个空间范围内无生物在时间轴上较为稳定的状态。但Chatman(1978)指出,发生的状态也好、无生物也好,都可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具有“事件”③的属性[8][P45]。
我们认为,这一理论阐述对于汉语十分重要。比如,汉语存现句的主语是处所词语,一般用于构造背景。但吴卸耀(2006)、李挺(2010)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某些存现句在篇章中却表现的是前景事件。
(二)顶峰事件和焦点说
武果(2006)(转引自杨素英、黄月圆,2009)认为“了1”在篇章中有“顶峰事件标记”的作用。刘勋宁(1999)指出,“了1”用于焦点动词之后,是句子焦点的标志。[12][P7] (三)故事发展阶段与事件链
徐晶凝(2012)认为,“了2”表达说话人对事件在事件进展链条上的关注,而“了1”则关注事件自身的终结。在一个叙述性语篇中,事件的进展链条就是故事自身的发展过程,“了2”用于标注故事发展的主要阶段,而“了1”则用于每个发展阶段中的具体事件自身的叙述。[14][P32]
以上术语都属于语用层面,它们都涉及到了作者的主观性,不少还涉及到了篇章的事件结构,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以下讨论的“了”都是“了1”,为了行文方便,就统一写作“了”。
三、本文的核心观念——主观性和篇章主要事件
(一)主要事件
我们在前述语料中共采集到带“了”动结式的实例30个④,通过分析,我们初步确定“了”是用来标记篇章主要事件的。记叙性篇章包括多个事件,这些事件被作者切分为若干个系列事件。我们的“主要事件”是指与系列事件的发生和结束有重要关系的事件,或者是系列事件之中的反预期事件。具体包括:1.多个系列事件的总括事件,可放在多个系列事件的最前面或最后面;2.系列事件之中的作为结果的最后一个事件;3.反预期事件;4.背景中可作为后续前景事件引出线索的反预期状态变化。以上四种情况中,前两种一定是前景事件,第三种一般是前景事件,只有第四种大多仍是背景,但已经事件化了,还有不少已经前景化了。整体来看,主要事件中前景主要事件占绝大多数。
(二)主观性
通过对实例的考察我们还发现,在满足“完成”体范畴义的条件下,动结式后是否加“了”,我们的选择有的只能跟原文相同,有的却可以跟原文不同。
我们对此提出的解释是:这是由语用上下文和作者主观性共同决定的。在所限定上下文中,已完成的事件根据语用的上下文就有两种情况:1.在某些情况下,只能或最好选择某一个事件做主要事件;2.在另一些情况下,可有多个事件被选定为主要事件,语料原文中的“了”只是作者的选定,是作者主观性的体现。即作者有决定故事发展的权利。在讲述的多个事件中,选择哪个作为结束前一系列事件或开启后一系列事件的主要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故事事件结构的整体设计。上述前两种情况都说明“了”在篇章中有重要的语用功能,第三种情况是作者主观性的最好体现。
总之,实际篇章中出现的“了”表现的是作者所要告知读者的、想要读者据此而捕捉的篇章主要事件的所在。
(三)验证调查
为了证明以上初步分析,我们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共调查了100名汉语母语者⑤。问卷的设计思路是使被试兼任读者和作者两种身份,统计它们对“了”的选择是否与原作者一致,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主观性和篇章主要事件是否对“了”的选用有作用。
问卷分为如下两部分⑥:
1.问卷中的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将在语料中采集到的那30个实例中带有动结式的句子抹去,然后给出四个选项让被试选择。如:A.让若曦看到蓝天;B.让若曦看到了蓝天;C.蓝天被若曦看到了;D.若曦把蓝天看到了。
2.问卷中的第二部分是填空题。挑选出《哈利》原文中的动结式,在它们之后加上空位,如果原文有“了”将其抹去换成空位。然后让被试以下在四个选项中选择其中一个放入空位:A.非用“了”不可,B.“了”可有可无但用“了”更通顺,C.“了”可有可无但不用“了”更通顺;D.不能用“了”。
四、从调查问卷结果看“了”的主观性和主要事件标记的功能
本节的例句均来自我们的调查问卷。根据调查问卷填写的结果,“动结式”之后是否用“了”主要分为三大类情况,下面例句中填补空位的三种形式“[了]”“[*]”“(了)”各代表一种情况:“[了]”表示调查结果明显倾向于用“了”,原文也有“了”;“[*]”表示调查结果明显倾向于不用“了”,原文也没有“了”;“(了)”代表调查结果十分分歧,而原作者用了“了”。
(一)明显倾向于加“了”的实例分析
这一类又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如下:
1.主语为[+有生]、[+人]的前景主要事件
a.出现于开头的前景主要事件
它是前景系列事件中的第一个事件或总括事件,意味着后面还有其他事件或其他系列事件出现。如:
(9)2006年,卢获本科生毕业,从那年开始,她就搭上[了]漫长的公考之旅。(《北京晚报》2013-10-31)
调查结果:不用“了”12%,用“了”88%,用“被字句”0%,用“把字句”0%。
该例属于后续系列事件之前的总括事件。原文中“她就搭上了漫长的公考之旅”是某段落的一开始。题中未给出的原文下文是2006年卢获报名了公务员的考试,同时也报名了考研,结果公务员的考试失败了,考研却成功了。出现于开头的这一前景事件与未出现的其他系列事件相比具有总括性,处于前景事件结构的高层,起着开启后面发生的一系列前景事件的重要作用,而根据题中给出的“从那年开始,就搭上[ ]漫长的……之旅”读者已可以预判下面将进一步介绍相关的具体系列事件。因此作者和被试都选择用“了”。
(10)今天上午,祭天预演拉开[了]天坛公园文化周的序幕。从大年初一至初五,每天都有祭天仪仗、祭天乐舞表演。(《北京晚报》2014-01-28)
调查结果:不用“了”0%,用“了”100%,用“被”字句0%,用“把”字句0%。
动结式之前的主语是事件主语,属于无生物。但这里是拟人化说法。这里给出的上下文也足以使读者判断,该句是个总括事件,后面将依次说明预演的各个事件。
b.出现于结尾的前景主要事件
“了”作为结果出现在某个系列事件的最后一句,比如:
(11)半串矿车停在大巷拐弯处(a)。掘煤机静卧在铁轨上(b),采煤掌子发出咔咔啦啦的细碎声响(c)。电瓶车在大巷里开过去(d),让我想起[了]那场大火(e)。 调查结果:不用“了”2%,用“了”98%,“被”字句0%,“把”字句0%。
(a)~(d)是一系列的静态状态或无生物的动态变化,所以篇章的主要人物只能是语段中唯一具有[+有生]特征、位于(e)中的“我”。根据上下文,e事件很有可能是后续事件链的主要事件,而(a)~(d)只是引发我新出现所思这一事件的原因,是引发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由于各句主语有生命度的差异,因此(e)是前景事件,(a)~(d)是背景原因,是可以根据给出文字判定的,所以绝大多数人会选择最后一句用“了”。
可见,加“了”除了标记完成体,还倾向于标记前景系列事件中的第一个、最后一个事件或总括事件,是标记篇章事件结构体系中主要事件的标记。
2.主语为[-有生][-人]的主要事件
a.动结式存现句
如上所述,状态如果是发生了动态变化则可以加“了”而事件化,如果状态本身就是前景系列事件中的一个,还可以进一步成为前景中的主要事件。例如:
(12)上午9点,招聘会正式开始。很快,医院,学校,国企银行等招聘展会台前便聚满[了]应聘者。(《北京晚报》2013-12-18)
调查结果:不用“了”0%,用“了”100%,“被”字句占0%,“把”字句占0%。
根据给出的文字可大致判断篇章的主题是介绍招聘会的情况。题中表示招聘会台前状态变化的这个动结式存现句,根据上下文就应该事件化,也应该进入按时间上先后出现前景系列事件。给出文字还表明,这一事件是招聘会开始之后最先发生的事件,它自然还会有启动后续其他平级或下级系列变化的作用,所以应该是主要事件。因此所有人都跟作者的选择一样,选择了加“了”。
b.反预期的状态变化
(13)穿过悬挂在一个铰链上的破旧大门,他们走上了土道,很快眼前便出现了一幢摇摇欲坠的旧楼(a)。他们从一块三角形的地方朝它走去,同时约翰·昆西发现楼的大部分延伸出去,坐落在[了]水面上(b)。这一破旧的建筑物由两层楼构成,在楼的两侧及后部都有双层的阳台。(CCL语料库)
“坐落在……”在叙事篇章中一般用来描写建筑物的静态位置,是背景的一部分。动词“坐落在”是“可持续性”的状态动词,应该不能与“了”搭配,也符合背景事件往往采用各种非完成体小句及状态动词。[7][P70]据CCL语料库搜索的结果,不与“了”搭配的“坐落在”有2382个,而“坐落在了”仅有1例,如(13)。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上下文可以看出,“坐落在了”在该段中并不是用来表示旧楼的静态位置,而是用来表示它的位置发生了反预期的变化,是状态事件化的标记。不过,跟上例不同的是,这一表状态变化的事件是表示背景的,是背景中的主要事件。
(14)大家把这座房子称为“里德尔府”,尽管里德尔一家已经多年没在这里居住了。房子坐落在一道山坡上。房子的几扇窗户被封死(a)房顶上的瓦残缺不全,爬山虎⑦张牙舞爪地爬满整座房子(b)。
小汉格顿的村民们一致认为,这幢老房子“怪吓人的”。半个世纪前,这里发生了一件离奇而可怕的事(c),直到现在,……(《哈利》,第1页)
调查结果:(a)处,非用“了”不可41%,“了”可有可无但用“了”更通顺40%,“了”是可有可无的但不用“了”更通顺15%,不能用“了”4%。汇总:倾向于用“了”81%。
(b)处:非用“了”不可28%,“了”可有可无的但用“了”更通顺66%,“了”是可有可无的但不用“了”更通顺6%,不能用“了”0%。汇总:倾向于用“了”94%。
本人对选择(b)处的被试进行了回访。结果是:被试选择用“了”或倾向于用“了”,因为如果加“了”的“爬山虎张牙舞爪地爬满了……”,可以跟“张牙舞爪”这个贬义形容词更好地相配,让他们觉得已爬满这套房子的爬山虎是非同一般的,感觉到这套房子的周围环境非常恶劣,已达到了人不敢住的程度。而被试选择不用“了”是因为他们觉得“爬山虎张牙舞爪地爬满整座房子”只是一个客观的描述,并没有想让读者体会到阴森、荒凉和恐怖等感觉的意图。
例(14)中第一段为读者提供“里德尔府的位置和外观”,是叙事中的背景描写,为第二段中作为前景的“这里发生了一件离奇而可怕的事”(c)作了铺垫。两段共出现了三个“了”。(a)、(b)是背景中作为环境的[-有生][-人]的物体发生了重要的非寻常的变化,放在最后的(b)的变化最为可怕,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的故事情节(前景事件)。(c)处于前景事件结构的高层,是首先提出的总括事件,起着引入之后发生的前景系列事件的重要作用。
c.作为结果出现在系列背景事件的最后
(15)四爷家院里丧棚高张,哀乐遍地。吊孝的人络绎不绝地进进出出。各种纸扎的祭物从院子里摆出来,摆满[了]大街。(《乔家》第60页,本调查略有改动)
调查结果:不用“了”5%,用“了”87%,被字句4%,把字句4%。
本例的被试更倾向于选择用“了”。例(15)是描述四爷家院的丧礼情况的,前面的两个句子是丧礼的背景状态。“吊孝的人……”字面上是写人的动作,其实也是在描写背景场合。在这些场合下引出真正涉及到人动态行为的铺衬事件,即“各种纸扎的祭物从院子里摆出来”,但这个铺衬事件只是另一个结果事件的前提,结果是各种纸扎几乎都已经被摆出,而且是摆满了大街。“摆满了大街”是作者要强调的最终结果,它就是讲述者要强调的新情况,很可能跟后续的前景事件链相关。由于在给出的上下文中该句是最后一句,判断该句是表示前面几句之结果的应该不难,所以被试大多选择了用“了”。
3.“了”标志反预期的事件
(16)邱天骏又道:“上次胡麻油这么一件丑闻,在别人那里,能让铺子关掉,生意倒闭,结果竟被这个乔致庸变成[了]天大的好事,复字号不但没有名誉扫地,相反还赢回[了]诚信的好名声!所以他出牌,不能以常理论之。”(《乔家》第182页) 调查结果显示,a处和b处:不用“了”5%,用“了”95%,“被”字句0%,“把”字句0%。
例(16)中邱天骏当初的预期,是以为上次的事(“一件丑闻”)可以使乔致庸把店铺关掉,或生意倒闭,但结果恰恰与他的预期相反,使他大吃一惊。“竟变成了……”中的“竟”,明示了结果与邱天骏的预期相反;“相反还赢回[ ]诚信的好名声!”中的“相反”和“还”也明示了这一结果也与邱天骏的预期相反。被试从这些线索可以预判事件的反预期性,是作者要突出的主要事件,所以绝大多数被试的选择与作者相同。
根据语料,说话者认为的反预期的新情况或新认识,是说话者认为的主要事件,因此用“了”来标注。
(二)明显倾向于不用“了”的实例分析
1.有生的主语
a.系列事件中的伴随事件
(17)半夜(a),众人皆沉沉大睡(b),致庸轻轻起身(c),披上[*]衣服走出(d)。(《乔家》第十三章,第145页)
调查结果:不用“了”91%,用“了”5%,“被”字句0%,“把”字句4%。
根据上下文,决定了“披上衣服”作为“走出”的伴随状态,即致庸走出是多半会关系到后续事件而披不披衣服多半不会。另外,“走出”放在句末。也是作者是把它作为相对主要的事件的表现。以上两点相加,被试跟作者一样都选择不加“了”是很好解释的。
2.无生的主语
a.动结式的其他句式
(18)大家把这座房子称为“里德尔府”,尽管里德尔一家已经多年没在这里居住了。房子坐落在[*]一道山坡上(a)。房子的几扇窗户被封死了,房顶上的瓦残缺不全,爬山虎张牙舞爪地爬满了整座房子。
……这里发生了一件离奇而可怕的事,……(《哈利》,第二部分问卷)
调查结果,(a)处:非用“了”不可1%,“了”可有可无但用“了”更通顺0%,“了”可有可无但不用“了”更通顺7%,不能用“了”92%。
(a)描述里德尔府的静态位置,是叙事中典型的背景描写,因此“坐落在”后面不能用“了”。也许会有人说“坐落在”属持续动词,句法上就根本不能加“了”,但前面的例(13)表明这种说法是站不住的。
b.前景系列事件中不表结果的事件
(19)女仆一路尖叫着奔下(a)山坡,跑进(b)村里,尽量把村民们都唤醒(c)。(《哈利》,第一页,第二部分问卷)
调查结果:(a)空,非用“了”不可3%,“了”可有可无的但用“了”更通顺7%,“了”可有可无的但不用“了”更通顺61%,不能用“了”29%。
(b)空,非用“了”不可6%,“了”可有可无的但用“了”更通顺27%,“了”可有可无的但不用“了”更通顺44%,不能用“了”23%。
(c)空,非用“了”不可12%,“了”可有可无的但用“了”更通顺12%,“了”可有可无但不用“了”更通顺13%,不能用“了”63%。
(a)、(b)、(c)在原文中都没有用“了”。我们认为,这里的关键是动结式表示的[+完成]与“了”表示的[+完成]还是有细微差别的,前者无需相对时间的坐标点,而后者需要。这样,在可能世界中,两者的细微差别就加大了:动结式的完成不要求是在某个相对时间坐标上已经完成的,而“了”的完成却必须是在某个相对时间坐标上一定完成的。(c)“尽量+把……唤醒”,相当于“希望/想+把…唤醒”,表示的是可能世界中的动结事件而不是相对于某个时间坐标已经实现的动结事件,因此,(c)的动词之后不能用“了”。而(a)、(b)出现在(c)这个不能加“了”的动结事件之前,都不需要相对时间坐标的完成体标记“了”,体貌上更加和谐,而三句表达的事件的时间次序用句子的出现次序就可以表达,并不需要用“了”来表达。
(三)可用可不用“了”的实例分析
1.根据上下文可以对主要事件做不同的主观选择
(20)他们舍弃了家里的火炉,并不是一无所获,因为里德尔府的厨娘戏剧性地来到他们中间,并对突然安静下来的酒馆顾客们说,一个名叫弗兰克的男人刚刚被逮捕了。(《哈利》第2页)
调查结果:非用“了”不可22%,“了”可有可无但用“了”更顺”38%,“了”可有可无不用“了”更顺33%,不能用“了”7%。
该句原文并没有用“了”,但60%的被试的选择与作者不同。这说明仅根据给出的上述语境,该事件是否要选作主要事件是有多种可能的。对于作者来说,舍弃火炉的人们之所以并非一无所获,不是因为“厨娘来到他们中间”,而是得到她告知“一个名叫弗兰克的男人刚刚被逮捕了”的消息,因此该处没有用“了”。而对于占60%的被试来说,选择用“了”,可能是因为他们把“厨娘来到他们中间”看成了出乎意料的反预期事件,因为有“戏剧性地”这个词语,所以选择了用“了”。作者设计的后面事件的主要线索是关于弗兰克的,被试可能并不知道。
(21)既然没有证据证明里德尔府一家是被谋杀的,警察只好把弗兰克放了出来。里德尔府一家就葬在很近的教堂墓地里,在其后一段时间里,他们的坟墓一直是人们好奇关注的对象。(《哈利》第3页)
调查结果表明,非用“了”不可8%,“了”可有可无但用“了”更通顺26%,“了”可有可无但不用“了”更通顺32%,不能用“了”34%。
原文没有用“了”,而占34%的被试的选择与作者不同。这说明作者与只看这一段的读者(被试)对主要事件的选择可以是不同的。对于作者来说,这之后前景事件的进展是由弗兰克推进的(回到府中的他不久又被以离奇的方式杀害了),而里德尔府一家的死去和埋葬已经退入背景了。占34%的被试选择用“了”,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里德尔一家的尸体成为后续前景事件有某种期待。比如,之后可能会发生:有人把他们的尸体挖出来重新作检查给里德尔的死因翻案等等。实际上,原文的下文中之后再也没有提到里德尔一家的情况了,被试的期待并没有实现。 我们认为造成作者和被试选择不同的原因是:
第一,作者对作品全局有一个很清楚的构思,事件往哪个方向进展,事件进展的主要情节和主要场景是什么,主要人物是谁,在作者心中都已经计划好。因此,凡是作者主观计划中的主要事件,作者都要加“了”来表示,以便区别于铺垫事件和背景。
第二,作为读者身份的被试并不了解作者的全局思路,因此在只看到部分文字的条件下,如果抹去其中的“了”,而仅根据给出文字,某个事件也可以担任主要事件时;就会出现被试与作者对主要事件预判不一致的情况。
(22)这时临近交接班,井下很安静。最后一茬煤炮还没有点响。半串矿车停在大巷拐弯处。掘煤机静卧在铁轨上,采煤掌子发出咔咔啦啦的细碎声响。电瓶车在大巷里开过去,让我想起了那场大火。(《渴望出逃》第147页)
调查结果表明:不用“了”59%,用“了”40%,“被”字句0%,“把”字句1%。
例(22)中“发出”后没有用“了”。如前所述,这是因为作者把前面的几句都设计为背景,在这背景中有生主体新出现的所思——“让我想起了那场大火”才是与后面系列前景事件有关的事件,也同时是前几句背景所引发的结果事件。然而在这一场景中对主要事件的选择完全可以有另外的可能。
我们对做出不同选择的部分被试进行了回访,结果是:选择不用“了”的被试说,他们之所以选择不用“了”,是因为把“采煤掌子发出咔咔啦啦的细碎声响”当作是“让我想起了那场大火”的背景。而“用‘了’”的被试则说,他们把“采煤掌子发出咔咔啦啦的细碎声响”看成主要事件。
(22’)这时临近交接班(a),井下很安静(b)。最后一茬煤炮还没有点响(c)。半串矿车停在大巷拐弯处(d)。掘煤机静卧在铁轨上(e),采煤掌子发出了咔咔啦啦的细碎声响(f)。电瓶车在大巷里开过去(g),让我想起了那场大火(h)。
这些被试认为,对于“这时临近交接班”的场景(a、b、c、d、e事件)来说,(f)事件是新情况,是需要强调的主要事件。
如果我们把做出不同选择的被试提出的原因综合一下,会发现他们用与不用“了”虽然不同,依据的理据却是相同的:1)如果把(f)当作背景事件,“发出”之后就不用“了”;2)如果把(f)当作前景事件,“发出”之后就要用“了”。
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具有引发后续事件作用的无生物的状态变化,作者可以有把它们选作前景事件或背景事件的两种可能。
(23)广西柳州一群七旬退休老人,因两座山之间无路连通、山顶没有活动平台,自发背石上山修路,被网友称为“现代愚公”。据修路老伯蓝先生介绍,当时山顶坑坑洼洼,长满了杂草和树木,山道陡峭狭窄。市民想要爬到山顶,只能踩着尖石上山。(《北京晚报》2014-01-28)
调查结果:不用“了”32%,用“了”65%,“被”字句2%,“把”字句1%。
此例与上例的情况相同,不再重复分析。
2.对语体可以有不同理解
(24)李园长提出(了)几个对孩子的安置方案,一个就是将现在的生源转移到冷泉幼儿园。 李园长还推荐了一个离社区仅一站地的的幼儿园,费用比现在低四分之一,但家长们已经实地去看过,幼儿园不但面积小,还挨着垃圾站,环境不太好。(《北京晚报》2013-10-31)
调查结果:不用“了”26%,用“了”59%,“被”字句5%,“把”字句10%。
被试对(24)第一句中是否用“了”的选择较为分歧,原因何在呢?我们认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语体”的选择,如果用“了”,就是口语语体;如果不用“了”,就是书面语语体。
五、结语
本文通过较大规模的真实语料和问卷调查考察动结式之后的“了”在篇章中隐现的规律。考察发现,“了”除了标志完成体的句法语义功能之外,还担负有标志篇章中主要事件的语用功能。
主要事件常见的分布是:1.若干个系列事件之间,具有高层总括作用的事件,通常位于各系列事件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2.一个系列事件之中作为结果事件的最后一个;3.反预期事件,它在事件序列中没有位置上的限制。上述事件都大多是由有生物担任主语的前景事件,也都允许少量是由无生物担任主语的背景现象。背景现象被选作主要事件,只限于无生物发生了与后续事件相关的状态变化或反预期变化的情况。
“了”标注主要事件的语用功能与作者的主观性密切相关:在只有部分上下文的条件下,如果根据上下文,某个事件只能是符合上述条件的。符合上面第一种情况的事件,人们都会选择或明显倾向于选择用“了”;如果根据上下文,某个事件是否符合上述条件是两可的。比如那些表示无生物状态变化的句子,会有的人会把它看成是背景而不认为是主要事件,从而不加“了”另一些人把它看成是已经事件化的前景,认为它是主要事件,因此加“了”。
以上两种情况都说明“了”有标注篇章主要事件的语用功能,后一种情况则说明“了”的这一语用功能还与作者的主观性判断有关。
(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语篇的结构和范畴研究”[项目编号:2009JJD740001]的资助。写作过程中得到王洪君、叶文曦等先生的指教,得到李莎、李峰、李景涛、石珞、王彬燕、杨雪、吴世兵、赵善超以及2010级北大中文系的博士生等中国好友的帮助,谨致谢忱。)
注释:
①引自孙德金《汉语语法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82页,第157页.
②据本文对《初中生记叙文分类大全》的统计,一共十八万字,
“了1”的出现比例占0.54%;据《初中生说明文议论文分类大全》的统计,一共十九万字,说明文中“了1的出现比例仅占0.2%;议论文中“了1”的出现比例占0.36%。 ③Chatman指出,“事件”指的是在话语中,由变化过程显示的状
态变化。一个事件可能是一个行动(action)或行为(act),即由人物引起的变化,如“玛丽打开了窗户。”
④限于篇幅,本文只从问卷中选取15个例句来证明笔者的观点。
⑤填写问卷的100名汉语母语者,受教育程度为:在读本科生30人;本
科毕业取得学士学位者12人;研究生38人;大专、高中等文化程度的20人。
⑥由于问卷不是当堂填写,为避免被试根据人名、地名猜出例子的
出处而查原文来填写,我们把问卷中的一些人名、地名做了替换。
⑦“爬山虎”是有生命的植物,但它的生命力很弱。据Chatman的观
点,“爬山虎”区别于人,因此把它归入了“非生物”。
参考文献:
[1][美]Bernard Comrie Aspect[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3]龚千炎.汉语的时相时制时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刘勋宁.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1988,
(5).
[5]郭锐.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J]中国语文,1993,(6).
[6]李兴亚.试说动态助词“了”的自由隐现[J].中国语文,1989,
(5).
[7]Paul J.Hopper.Aspect and Foregrounding in Discourse[A].
Syntax and Semantics v.12[C].London:Academic Press,1979b.
[8]Chatman Seymour Story and Discourse[M].Coronell University
Press,1978.
[9]吴卸耀.现代汉语存现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10]李挺.叙述篇章中存现句的前后景转化[J].当代修辞学,2010,
(6).
[11]杨素英、黄月园.汉语语气词“了”:汉语语篇构造和语用标
记介绍[J].当代语言学,2009,(1).
[12]刘勋宁.现代汉语的句子构造与词尾“了”的语法位置[J].语
言教学与研究,1999,(3).
[13]徐晶凝.过去已然事件句对“了1”“了2”的选择[A].语言学
论丛 第四十五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4]徐晶凝.叙事语句中“了”的语篇功能初探[J].汉语学习,2014,
(1).
(谢安安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