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一个童年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vig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儿童文学领域,不与小说、童话相比,即便跟诗歌站在一起,散文似乎也显弱势。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世纪长城”,精心选择了20世纪初叶至今百余年间的120多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其中,体裁标注为“散文集”的仅8部:
  丰子恺《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
  冰心《寄小读者》;
  郭风《孙悟空在我们村里》;
  苏叔阳《我们的母亲叫中国》;
  吴然《天使的花房》;
  桂文亚《班长下台》;
  谢武彰《赤脚走过田野》;
  孙卫卫《小小孩的春天》。
  孙卫卫是8人中最为年轻的,代表了儿童散文创作的新生力量。2013年,《小小孩的春天》获得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小小孩的春天》共收文章30篇。第一篇《小时候的喜欢》似乎是作家的宣言,同时也表征着本书的一个特点:这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具有真实的亲历性。这恰是作者孙卫卫散文创作的题材特点。在儿童散文领域,有的直接描写儿童的生活,如任大霖的《我的朋友容容》;有的描写花木虫鱼等自然万物,如金波的《昆虫印象》;有的描绘旅途见闻,如桂文亚的《美丽眼睛看世界》;有的透过事情述说一个哲理,如程玮的《风中私语》。孙卫卫不同,他的作品多是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孙卫卫是20世纪70年代生人,其所记述距今并不遥远。中年读者读之,常有“代入”的感觉。小读者读之,则是对父辈童年生活的一种了解和理解。这类作品尤其适于家庭共读,能激活两代人各自不同的情感体验,生发真正意义的对话。
  作品展示了一个西部乡村孩子的童年生活。物质的匮乏,求学的渴望,淳朴的民风,浓郁的民俗,无不洋溢在字里行间。这其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当是“我”的形象。
  不同于小说,散文并不负责塑造人物形象,孙卫卫的这组作品却例外。30篇文章都是“我”的真实生活的回忆,一篇文章就是一段生活的切面,30篇组合在一起,就是切面的拼缀,给予读者连绵不断的镜头回放感。所有的切面都通过“我”的视角看到,反映着“我”的生活境遇和内心起伏,将其拼缀起来,“我”的形象便在读者心中渐渐立体了。这种感觉颇似阅读毕飞宇先生的散文集《苏北少年“堂吉诃德”》。
  譬如,书中有一组描写“我”童年学习生活的文章:《喜欢书》《第一次投稿》《语文课》《我怕数学》等。一张报纸一期杂志,“我”都会认真地从头看到尾,做笔记。报纸看完折叠成原样,按期放在固定的地方。从四年级开始,“我”就常常给报刊投稿,屡败屡投。《邮电所》一文甚至写道,为了尽快看到自己订阅的报刊,“我”常常骑自行车来到县城邮电所帮忙分拣信件。一篇篇读下來,一个热爱学习、痴情写作的“我”的形象便越来越清晰。
  作品中,“我”的形象很“正”。这种“正”并不让人拒绝,因为,作者不是写一个“三好学生”的生活,而是写一个孩子的真实世界,在“正”的同时,不乏“皮”。不可否认,小时候的孙卫卫并不属于“顽童”,然而,只要是孩子,就会有孩子皆具备的“皮”,只是有人“皮”得不动声色,一般人较难察觉而已。比如,书中两次写到,有一年,“我”故意小便在表妹的棉鞋上,表妹把棉鞋拿到火炉上烤,烤着了(《小时候的喜欢》《年是给小孩过的》) 。他还写小时候怎么偷瓜(《偷瓜》);写去看戏时,“竟躺在地上打滚,喊爷爷的名字,惹得不少人围观”(《看戏》)。
  这部作品的难能可贵处在于穿越不同时代的童年,写出了共通的情感。这种情感,并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流转,也不随空间的转移而改变。童年的淘气如此(《体罚》中借王老师之口说“小孩子就要淘气一点,小孩子长成小大人不一定是好事”),童年的苦恼、沮丧也是这样。《我的胆小》一文尽情描写了“我”的胆小糗事。担任临时班长,连“起立”都羞于大声喊。最极端的,上课竟然尿裤子。作者有部小说叫《胆小班长》,我想应该有其童年不少的影子。这种共通的情感,更多的还在于对儿童心理的把握。《想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中所写的,大概很多人都有过吧。《年是给小孩过的》中,对爷爷奶奶“越是热闹的时候越是怀念他们”。这时候,作者的“童年视角”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童年“我”的眼睛,也融入了成年“我”的思想和阅历。在《妈妈的头发》一文中,作者甚至直接回到成年“我”的口吻,“长大后,每当我想起此事,每一次都会感到自责和心疼”。这样的反省,或许会给少儿读者带来不小的震动。另外,“我”还有一种可贵的独立思考的精神。《体罚》中写,老师布置每个生字写十遍,我看了书上专家的文章,故意写四遍。后来,“我会的,就写四遍,不会的,写十遍二十遍也没有关系”。诸如此类,作品已经从个体的“我”走向了不同年代的“我们”。
  作者真切地回忆、书写自己的童年往事,犹如聊天一般,自由,真诚,质朴,却又处处用心。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语言上。在儿童散文作家群中,就语言看,有的清丽动人,有的抒情唯美,有的活泼灵动,有的风趣俏皮,孙卫卫明显属质朴一派。他的辞句很少用修饰语,大多采用白描和叙述,准确、简洁、耐读。随手摘几例:
  奶奶炒菜,我很少见过她从油壶里往外倒油,而是用筷子伸进壶里,很快地挑几滴出来。(《炸油饼》)
  罐车窗户很高,所有的人都站着,车厢里昏暗的灯光几乎跟没有一样,近距离也看不清对方的脸。罐车都是蒸汽机车,开动时,先长鸣一声,然后扑哧——扑哧——扑哧,越来越快,同时鸣笛。(《坐火车》)
  我们是小鱼,城里的水和草,我们一时还不习惯。(《到西安》)
  那是乡间的一条小路,一头是我家,一头是学校。除了节假日,我们每天都要从小路走过,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烈日当头。(《从家到学校的路》)
  每天看我们上学的是天上的月亮和星星,月亮像奶奶的小脚,星星像妈妈的眼睛,她们都像亲人一样,一直和我们在一起。(《从家到学校的路》)阅读这样的语言,感觉作者就坐在你的跟前,就是这么随口道出。可是,每一句都那么妥帖,展现着生活的本来面目、家常的人间情怀。孙卫卫也很少用比喻,偶尔的,“月亮像奶奶的小脚,星星像妈妈的眼睛”,仍是生活的描摹,朴素清朗,让人会心。
  评论家们都说孙卫卫其人其文率真,“依然一颗少年心”。确实,正如作者在《小时候的喜欢》中所写,“要真,不要假,不要装”。在本书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作者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庆幸有一颗少年心”,“写作时,我好像又变回小小少年”。
  孙卫卫在随笔集《推开儿童文学之门》的后记最后写道:“请原谅我这笨手笨脚的表演。”其实,笨手笨脚的背后是敬畏与小心。为儿童写作,正需要这样的“笨手笨脚”。
  (周益民,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教师,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特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何改进教學方法,达到优良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总结。以一节《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公开课为例,抓住平时课堂教学点滴,深入进行教学反思,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点及面,深化延伸,重塑教学过程,深入浅出,演绎精彩。  关键词:抛物线 教学重塑 教学反思
期刊
摘 要:“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物理习题教学过程中,依托“互联网+”资源平台,利用课前教学准备、学生在线预习、课堂互动探究、课后在线交流提升、在线检测评价等实施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教学效果更加切实高效。  关键词:互联网+ 物理习题 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互联网+物理习题”可定义为:在大数据、云计
期刊
摘 要:大多数中小学生不仅缺少作者意识,还缺少读者意识,使“我是谁”“为谁写”“写何为(写了做什么、写成什么样)”成为难题和痛點,导致很多学生不会写、不愿写、写不好的现象。在中小学写作教学中,要通过自我确认、共情同在、边写边改、一举多得四项举措,在多个维度构建作者意识和读者意识,促成“个体的人的自我实现”和“人与世界的友好交往”。  关键词:作者意识 读者意识 写作 多维构建  写作是语文课程中重
期刊
摘 要:读常立的《很久很久以后》是一次愉悦、神奇的登山之旅,各棵趣味树的密叶中闪烁着珍奇的智慧果。它们是不同寻常的果子,既富含人类精神、情感的元素性秘密,又引导你对现实、自我主动反思,寻求更完美的人生。薄薄一本书,集游戏性、创造性、精神深广性于一身,还有各种混搭的桥段、元素,成就了它的先锋品格。  关键词:常立 童话 先锋文学  读常立的《很久很久以后》,是一次愉悦、神奇的登山之旅。他用时光飞船把
期刊
摘 要:现当代中国教育涌现许多颇有建树的教育家,选取陶行知、陈鹤琴、叶圣陶、斯霞、李吉林这五位大家,重温他们独树一帜的重要教育思想,如陶行知的“解放儿童”思想、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叶圣陶的“不教之教”思想、斯霞的“童心母爱”思想以及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思想,考察这些思想对于当今核心素养教育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教育家 教育思想 核心素养教育  斯霞:童心母爱育苗人  (一)像斯霞那样,做核心
期刊
时间过得好快——  当年那个扎着两个辫子的小女孩,忽闪着眼睛,充满崇敬地望着眼前这位来自外校的监考老师。据女孩的老师告诉她,这是一位特级教师。特级教师是什么样子呢?不高的个子,齐耳的短发,还戴着一副眼镜,这就是特级教师吗?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如此朴素的样子就像是一位和蔼的长者。她正站在这个小女孩的毕业考场上叮嘱这一班学生:“你们认真答题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说罢,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
期刊
摘 要:中国式父母的形象过于悲情,但亲子关系却又倾向于控制,因此父母的觉醒仍然是一个急迫的课题。父母觉醒是一个自我启蒙、自我重建的过程,它以感恩孩子为原则,可从自我认识、家庭关系调整、认识教育改革和社会参与四个层面加以推进。  关键词:亲子关系 泛70后一代父母 家庭教育  一  2015年,我的给粲然的《在幼儿园和你一起长:三五锄故事》一书写的书评里,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  如你所知,传统的中国
期刊
摘 要: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之中,总不能忘记阅读、思考、写作,总想着把学生当一辈子的朋友来看待,总没有忘记应该逐步去除掉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非人性化的做法。为语文阅读确定坐标系的是四类书:有助于了解中国思想;有助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体;有助于了解西方哲学思想;有助于了解国外哲学家如何认识并判断中国思想。  关键词:语文学 语文教育 序列化训练体系 价值观坐标体系  2017年4月,湖北省仙桃中学苏祖祥老
期刊
初为人师  2009年7月,我从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由于家庭的原因,做出了暂时停止攻读博士的决定。就这样,心怀“教育之理想”与“理想之教育”的我,来到了广州市唯一的工读学校——新穗学校任教,成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事实上,这也不普通,因为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是对品德行为偏常及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的未成年学生进行教育和挽救的专门学校,是“问题少年”的集中地——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进过”派出所了,而
期刊
【主持人语】 最初,当然是通过文字知道了张光璎老师,没想到,十几年前,张老师竟然坐在了我的课堂里。作为点评专家,她对我的教学给予了很多肯定和鼓励,从此,  我们开始了忘年交往。无论是教学业务,还是为人处世,张老师都给了我很多指点与提醒。我从心底里感谢她。  ——周益民  张光璎 北京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曾获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委员。终身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