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养正精神 育时代栋梁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生长力。在接续传承中出新光大,是永葆特质与焕发活力的关键所在。珍视传统,与时俱进,择高而立,接地稳行,江苏省宜兴市湖?实验学校以“养正”为品牌特色的文化,在传承与创新、淬炼和提升中,实现了学校的个性化、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养正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7
其他文献
【关键词】玩数学棋;智慧;自省;退;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25-0051-05  【设计理念】   1.“玩”中碰壁,问题让智慧生根。  在现实教学中,数学教师虽然都致力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可有时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儿童常常因为面对的问题是“伪问题”而兴致不高,内驱力大打折扣,致使其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与能力。那么,怎样寻找
·背景提示·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这涉及对国家教育政策和培養目标的正确理解,也与普通高中自身的师资、设备、经费等因素息息相关。改革中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但是只要有决心和毅力,改革是一定可以推进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作为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领航者,一直坚信要在改革中克服困难,而不是等到没有困难再去改革。
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  好教师成就好学校,首先要确定教师是专业的。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影响其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站在中国教育“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节点,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伴随着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更高要求,学生的“引路人”必须是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而教师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正
【关键词】《萤火虫》;散文教学;情境教学  理想的教育目标越来越趋向于强调理想境界中的理想人格,应当是真、善、美的统一。真的本质要求是合真理性,善的本质要求是合目的性,美的本质要求是合理想性。真、善、美的统一,就是合真理性、合目的性、合理想性的统一。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理想人格,应当体现真、善、美的统一。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学科教学与育人的贯通融合方能达成理想的学校教育。李吉林情境教育
·背景提示·  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被人们认识并重视。我省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便牢牢把握本省的实际情况,在加強基础建设、增强改革力度等方面稳步推进,逐步构建起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职教体系,不仅开拓了多层次人才的培养渠道,更是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广泛要求,走上了一条职教强国之路。
主持人语  习作教材是小学习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即便是教材,要走向习作教学,也需要进行适合儿童文化的“二度开发”。当下,面向儿童的习作课程的开发可谓百舸争流,遗憾的是,在诸多的习作课程开发中,很多是基于自身经验的“我主张”,缺乏课程论指导下的科学视野,大家不约而同地把开发的着力点放在写作内容上,而对教学内容(文体知识)则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界定。本期专题我们试图从课程论的视角,去探索童年文化生态下
【摘 要】新编苏教版《科学》教材把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作为取向,为教师使用教材留下了充分的空间。然而长期以来,教教材的积习影响深远,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对什么是教材、谁在使用教材、使用教材干什么、教材应该怎么使用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科学教材;教教材;用教材教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65-0022-0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少年中国说》;构思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1-0049-01  【作者简介】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南京,210013)名誉会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说”是一种说理议论的文学体式,写法比较灵活,大都讲究文采,也常用托物寓意的手法。“说”不宜简单地当作说理文,而是需要把握
【摘 要】高中阶段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学生人格、品德、志趣、心理等方面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校园文化更是影响这一时期学生成长的重要载体。梳理地方历史,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搭建校园活动平台,开发各类校本课程,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在提升学生素养上作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博雅;南孔文化;儒学校园;国际理解;生态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
【摘要】教师未教,学生已懂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密切把握学情,把对未知的探索转为对已知的思辨;注重课前预设,把对共性的追求转化为对个性的张扬;巧用移动卡片,在发散思维中完善认知结构;回归生活实际,在解释应用中实现知识的内化等教学策略,丰富教学意蕴。  【关键词】把握学情;课前预设;完善认知结构;回归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