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寻找数学问题,不断求异创新,不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如何让生活与数学教学“亲密接触”呢?
一、创设情景,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清的现实,把学生置于现实生活的问题情景中,能有效激发他们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验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荷兰数学家汉期·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态度去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让他们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有用的数学。如:在教学《可爱的企鹅》一课时,可以以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海尔兄弟》吗?海尔兄弟经常和爷爷一起到世界各地去探险,春暖花开的这一天,海尔兄弟和爷爷又登上热气球出发了,不一会儿,热气球飘到了南极,在这里他们看到了许多可爱的小企鹅(出示图片:可爱的企鹅)。这时,海尔兄弟又发现了新的数学问题,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小组互相说说,看哪一个小组发现的问题多。”这样,孩子们的情绪很快就被调动起来,投入到快乐的学习情境中去。又如,学习“按比例分配”时,可以设置这样的生活情境:国庆节,马老师和王老师两家拼一辆车旅游,马老师家有3口人,王老师家4口人,他们合租的旅游车是350元,请你帮他们想一想,他们两家该怎样分担车费?学生通过围绕“合理与不合理”的讨论,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二、设置活动,在解决问题时发现数学规律
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用生活的理念构建数学课堂,正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境界。在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探究、掌握数学规律,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一个“骑圆形轮胎的自行车”比赛(其中甲骑的是车轴在圆中心,乙骑的是车轴不在圆中心)的情境。先让学生猜一猜,骑哪种自行车骑得快?为什么?接着用课件展示比赛,结果,乙虽然使出了浑身解数还是落在后面,甚至几次摔倒,而甲却轻松获胜。这一生活情境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认识圆的特征——“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做好了铺垫。又如在教学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时,首先出示情境图:小华家新买了一套房子,准备装修,请你帮助小华算一算他家要买多少块瓷砖,然后让学生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块瓷砖,再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估计是否正确。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方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个发现是否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呢,然后再让学生举例进行验证。在验证前,先指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再让学生举符合要求的例子。学生在独立举例后,全班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及其字母表示的方法,并从中使学生体会到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享受探究规律的乐趣,树立了探究数学规律的信心。
三、学以致用,讓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设计生活化的问题,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再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致用。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设计符合学生口味的实际可行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实践活动、生活问题相结合。例如:学习“求平均数”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家某方面的内容进行调查、收集数据,通过求平均值来分析、说明问题;学习了百分数后,了解家中各项开支,求出各种开支,求出各种开支的百分率,提出开支调整意见;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要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及门窗、黑板的长和宽,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数学练习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学用结合。通过学生自己搜索信息,并将信息加以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要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把教学返朴于实践,返朴于生活,那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而且能较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迅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作者单位:灌南县六塘中心小学 江苏】
一、创设情景,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清的现实,把学生置于现实生活的问题情景中,能有效激发他们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验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荷兰数学家汉期·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态度去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让他们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有用的数学。如:在教学《可爱的企鹅》一课时,可以以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海尔兄弟》吗?海尔兄弟经常和爷爷一起到世界各地去探险,春暖花开的这一天,海尔兄弟和爷爷又登上热气球出发了,不一会儿,热气球飘到了南极,在这里他们看到了许多可爱的小企鹅(出示图片:可爱的企鹅)。这时,海尔兄弟又发现了新的数学问题,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小组互相说说,看哪一个小组发现的问题多。”这样,孩子们的情绪很快就被调动起来,投入到快乐的学习情境中去。又如,学习“按比例分配”时,可以设置这样的生活情境:国庆节,马老师和王老师两家拼一辆车旅游,马老师家有3口人,王老师家4口人,他们合租的旅游车是350元,请你帮他们想一想,他们两家该怎样分担车费?学生通过围绕“合理与不合理”的讨论,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二、设置活动,在解决问题时发现数学规律
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用生活的理念构建数学课堂,正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境界。在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探究、掌握数学规律,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一个“骑圆形轮胎的自行车”比赛(其中甲骑的是车轴在圆中心,乙骑的是车轴不在圆中心)的情境。先让学生猜一猜,骑哪种自行车骑得快?为什么?接着用课件展示比赛,结果,乙虽然使出了浑身解数还是落在后面,甚至几次摔倒,而甲却轻松获胜。这一生活情境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认识圆的特征——“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做好了铺垫。又如在教学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时,首先出示情境图:小华家新买了一套房子,准备装修,请你帮助小华算一算他家要买多少块瓷砖,然后让学生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块瓷砖,再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估计是否正确。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方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个发现是否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呢,然后再让学生举例进行验证。在验证前,先指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再让学生举符合要求的例子。学生在独立举例后,全班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及其字母表示的方法,并从中使学生体会到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享受探究规律的乐趣,树立了探究数学规律的信心。
三、学以致用,讓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设计生活化的问题,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再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致用。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设计符合学生口味的实际可行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实践活动、生活问题相结合。例如:学习“求平均数”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家某方面的内容进行调查、收集数据,通过求平均值来分析、说明问题;学习了百分数后,了解家中各项开支,求出各种开支,求出各种开支的百分率,提出开支调整意见;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要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及门窗、黑板的长和宽,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数学练习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学用结合。通过学生自己搜索信息,并将信息加以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要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把教学返朴于实践,返朴于生活,那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而且能较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迅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作者单位:灌南县六塘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