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是承载学习内容、体现学习方式、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任务。作业改革的本质是对作业功能的拓展。浙江省特级教师刘善娜主持的“发展高阶思维的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研究是作业改革典型的代表。数学探究性作业关注过程性表达,关注思考过程的自我审视与反思。团队在总结前期成果和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又启动了探究性作业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研究将数学作业融汇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中,以促使课堂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自我建构,在多样式的作业体验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发展高阶思维。作为2018年教育部全国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本刊特选取部分课例,供学习讨论。
复习课,需要体现三个功能:梳理知识、查漏补缺、拓展提升。面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复习整理内容,学生需要回顾和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厘清四则运算的顺序,分析解决较为复杂的“租船问题”。基于复习课的功能与该单元的内容特征,笔者对此课进行了两次打磨,在改课的过程中,感受到基于学生困惑的教学才是更有效的复习路径。笔者就此课的几个重要片段的改进做以下阐述。
改课一:自主探究环节——2分钟复习与课前自主复习
【原课设计】看书复习,梳理成块
1.带着问题复习。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请大家带着下面这两个问题快速看书第2-10页。
出示问题:
①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②看书后,哪些知识让你觉得理解起来有困难?
2.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并组织交流。
【改进设计】课前探究,复习梳理
出示《四则运算》探究性复习单。
[这一单元知识分三大部分 让我写一写——这一部分内容的重点知识(细细看数学书上的例题) 让我写一写——这一部分内容中,我看不懂的话,不太会解的题,或者想问的问题(细细看数学书和作业本中的错题) 意义与关系 加、减法的意义与各部分关系 乘、除法的意义与各部分关系 混合运算顺序(括号) 解决问题 ]
【改进与思考】
原课的设计是比赛课的设计,节奏快,看起来非常漂亮,挖得深、联得巧,得到评委的一致認可。因为不能课前接触学生,所以笔者安排了通过看书质疑的环节来体现复习课“回顾旧知,查漏补缺”的功能。但是,仅用短短的2分钟时间翻看数学书,学生的回顾并不全面,他们一时也难以发现自己的困难。因此,教师只能在巡视中暗示个别学生提问“逆运算”怎么理解来推进后续教学。如此一来,所有的困难都是教师主观的预判。学生觉得有难度的题是什么?学生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办法让学生呈现自己的困难?当课堂回归常态,笔者就通过做一份前置性探究作业,借助两个“让我写一写”的温馨提示,让学生看一看书,看一看错题,先进行一次较为充分的自主复习。
改课二:复习“意义与关系”板块——线性分步推进与大问题下的块状推进
【原课设计】
1.抓住“逆运算”梳理含义。
师:关于四则运算的意义与关系,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师:好问题,谁能解答?或者谁能举个例子说明?
生:7 2=9,9-2=7,9-7=2。
师:他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用线段图来表示,7 2=9中的7,2分别写在哪里?9呢?是的,加法就是表示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师板书: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9
复习课,需要体现三个功能:梳理知识、查漏补缺、拓展提升。面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复习整理内容,学生需要回顾和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厘清四则运算的顺序,分析解决较为复杂的“租船问题”。基于复习课的功能与该单元的内容特征,笔者对此课进行了两次打磨,在改课的过程中,感受到基于学生困惑的教学才是更有效的复习路径。笔者就此课的几个重要片段的改进做以下阐述。
改课一:自主探究环节——2分钟复习与课前自主复习
【原课设计】看书复习,梳理成块
1.带着问题复习。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请大家带着下面这两个问题快速看书第2-10页。
出示问题:
①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②看书后,哪些知识让你觉得理解起来有困难?
2.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并组织交流。
【改进设计】课前探究,复习梳理
出示《四则运算》探究性复习单。
[这一单元知识分三大部分 让我写一写——这一部分内容的重点知识(细细看数学书上的例题) 让我写一写——这一部分内容中,我看不懂的话,不太会解的题,或者想问的问题(细细看数学书和作业本中的错题) 意义与关系 加、减法的意义与各部分关系 乘、除法的意义与各部分关系 混合运算顺序(括号) 解决问题 ]
【改进与思考】
原课的设计是比赛课的设计,节奏快,看起来非常漂亮,挖得深、联得巧,得到评委的一致認可。因为不能课前接触学生,所以笔者安排了通过看书质疑的环节来体现复习课“回顾旧知,查漏补缺”的功能。但是,仅用短短的2分钟时间翻看数学书,学生的回顾并不全面,他们一时也难以发现自己的困难。因此,教师只能在巡视中暗示个别学生提问“逆运算”怎么理解来推进后续教学。如此一来,所有的困难都是教师主观的预判。学生觉得有难度的题是什么?学生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办法让学生呈现自己的困难?当课堂回归常态,笔者就通过做一份前置性探究作业,借助两个“让我写一写”的温馨提示,让学生看一看书,看一看错题,先进行一次较为充分的自主复习。
改课二:复习“意义与关系”板块——线性分步推进与大问题下的块状推进
【原课设计】
1.抓住“逆运算”梳理含义。
师:关于四则运算的意义与关系,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师:好问题,谁能解答?或者谁能举个例子说明?
生:7 2=9,9-2=7,9-7=2。
师:他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用线段图来表示,7 2=9中的7,2分别写在哪里?9呢?是的,加法就是表示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师板书: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