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有“理解”“运用”“思维”“审美”四个维度。语文学科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急需解
决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学的“指挥棒”,江苏省2016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会明》第15题值得一线教师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学科 ;高考试题;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何谓核心素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陈先云理事长在“全国第二次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清单,即“理解”“运用”“思维”“审美”四个维度。他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素养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学得的过程,学得过程不是一次能够完成,而是经过多次培养、反复训练才能够具备。这就需要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什么是训练?训练什么?怎么训练?长期以来,行内对语文学科的训练存在误区,认为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没有唯一的答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主要靠读、悟。至于怎么悟,悟出了什么,方法是否科学,结果是否合理,过程和方法的检测,众多教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而就产生了语文教学中的怪相,文本解读众生百态,模棱两可。于是,2017年浙江卷《一种美味》中那条眼里闪着“诡异的光”的鱼,让青年作家巩高峰百口莫辩。
须知,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无论怎么解读,哈姆莱特也只能是王子,而不是青蛙。正确解读文本,不仅仅需要师生立足于文本,更需要正确的思维方式、良好的思维品质,才能对文本进行科学理性的二次构建,形成我们的精神殿堂。2016年的江苏卷文学类阅读《会明》中的第15题,问题的提问和答案的设置,便是一次完美的思维训练,给一线教师指明了一条思维培养的科学可行之路。我们首先来看看《会明》原题:
15.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4分)
把思维过程逐一分解,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流程图:
步骤1:审题。提取题干关键词:多次、“插军旗”、细节在全文中的作用。
步骤2:信息再处理。多次——位置;插军旗——情节;全文作用——整体考虑。
步骤3:信息整合。小说情节的作用。
以上步骤,体现的是思维的准确性和深刻性(思维精度方面的特征)、条理性和清晰性(思维逻辑规范方面的特征),要求学生全面审题,正确思考,精准定位。
步骤4:查找原文,深度分析。
第①自然段:旗在会明身上谨谨慎慎地缠裹着,他忘不了蔡 锷都督说过,插到堡上去那一句话。
第②自然段:这十年来的纪录是流一些愚人的血,升一些聪 明人的官。这一次,三十三连被调到黄州前线,会明老早就编好了绳子、铁饭碗、成束的草烟,都预备得完完全全。他算定这热闹快来了……
第③自然段:驻到前线三天,一切却无动静。这事情仿佛和 自己太有关系了,他成天总想念到这件事。
第⑤自然段:他随后做的事是把腰间缠的小小三角旗取了下 来。看,这个!看的人露出吃惊的神气,他得意了。“看,这是 他送我们的,他说:‘嗨,勇敢点,插到那个地方去!’你明白到 哪个地方去吗?”听的人自然是懦夫,他就慢慢地一面含烟管一 面说……
第⑦自然段:后来,和议的局势成熟,照例约好各把军队撤 退……无仗可打,把旗插到堡子上便一时无从希望。
大致来看,全文提及“插军旗”的地方大约5处,如果注意到思维的归纳整合能力的培养,我们会对散落的信息进行合并整理。其中第①②③⑤自然段是一类,即渴望插军旗;第⑦自然段是另一类,即插军旗无從希望。这样的分类,本身就是对信息的深度加工,体现的是思维的深度。
按照小说的文体特征,情节的作用一般表现为对人物、对情节、对环境和对主旨这四方面的作用,考查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对照原文,我们不难看出,从人物作用这一角度,会明的心理已经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变化大有不同,却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比,对比一般指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要求双方明显对立。这里会明的心理由先前的“渴望插军旗”到“无从希望”并不具有明显差异,因此是反差,这里体现了思维的变通性。全文5次提及插军旗,从情节角度上看,贯穿全篇。而小说的线索一般由物象或者人物充当,因而“插军旗”只能贯穿全篇,却不能成为线索。5次插军旗中,第①②③自然段与第⑤自然段又构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体现了小说的整体性。
画成图表更能体现这一过程:①想插军旗;②想插军旗;③想插军旗;⑤想插军旗;⑦没希望插军旗。
组合1:①②③⑤/⑦,人物心理变化;组合2:①②③/⑤,结构前后呼应;组合3:①②③(开头) ⑤(中间) ⑦(结尾), 情节贯穿全文。
这一道题区区4分,却全面考查了学生思维的多个层面。因此,与其说是考查学生的语文阅读,不如说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结合江苏历年高考不难看出,江苏在各类题型中均表现出这种趋势,那就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再如2013年江苏省高考卷《论名声》第17题:
17.我国古代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说法,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按照《会明》第15题的思维训练模式,我们再次把思维过程逐一分解:
步骤1:审题
提取题干关键词:我国古代、立德、立功、立言、你的认识
步骤2:信息再处理
我国古代立德、我国古代立功、我国古代立言、你的认识
知识贮备: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
步骤3:信息整合
1.我国古代立德:树立君子之德、圣人之德。
2.我国古代立功:建立功业。
3.我国古代立言:创立学说。
我国古代比较三者:我国古代认为,立德为上,立功优于立言。
步骤4:查找原文,深度分析
第②自然段: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
第③自然段: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因此得来的名声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功业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的确是靠风云际会才能爆发出璀璨的火花。
第④自然段:立言的情形恰与立功相反。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才可以长存不朽……在前面我已提过,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而且很快就成为陈年旧物了;然而有价值的著作,除非有丧失的章页,否则总是历久弥新,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目出现。
第⑤自然段:名声实在仅是与他人相比较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对比,所以,评价也就因时因人而异。……
叔本华比较三者:立言优于立功。强调品格的重要作用。
综合比较,不难得出结论:我国古代认为,立功优于立言。叔本华认为:立言优于立功。都强调立德的首要作用。
维根斯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产物。”语言首先是一种能力,其次才是知识。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答题的精准程度,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因此,教师与其抱怨学生阅读面窄、语感差,倒不如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正确思考,从思维的各个层面训练提升。如此,方能摆脱重复低效的训练,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这些高考题的设置,正是从高屋建瓴的层面,对一线教学进行前瞻远见的指导。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诚不欺我。
(编辑:张晓婧)
决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学的“指挥棒”,江苏省2016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会明》第15题值得一线教师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学科 ;高考试题;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何谓核心素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陈先云理事长在“全国第二次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清单,即“理解”“运用”“思维”“审美”四个维度。他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素养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学得的过程,学得过程不是一次能够完成,而是经过多次培养、反复训练才能够具备。这就需要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什么是训练?训练什么?怎么训练?长期以来,行内对语文学科的训练存在误区,认为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没有唯一的答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主要靠读、悟。至于怎么悟,悟出了什么,方法是否科学,结果是否合理,过程和方法的检测,众多教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而就产生了语文教学中的怪相,文本解读众生百态,模棱两可。于是,2017年浙江卷《一种美味》中那条眼里闪着“诡异的光”的鱼,让青年作家巩高峰百口莫辩。
须知,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无论怎么解读,哈姆莱特也只能是王子,而不是青蛙。正确解读文本,不仅仅需要师生立足于文本,更需要正确的思维方式、良好的思维品质,才能对文本进行科学理性的二次构建,形成我们的精神殿堂。2016年的江苏卷文学类阅读《会明》中的第15题,问题的提问和答案的设置,便是一次完美的思维训练,给一线教师指明了一条思维培养的科学可行之路。我们首先来看看《会明》原题:
15.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4分)
把思维过程逐一分解,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流程图:
步骤1:审题。提取题干关键词:多次、“插军旗”、细节在全文中的作用。
步骤2:信息再处理。多次——位置;插军旗——情节;全文作用——整体考虑。
步骤3:信息整合。小说情节的作用。
以上步骤,体现的是思维的准确性和深刻性(思维精度方面的特征)、条理性和清晰性(思维逻辑规范方面的特征),要求学生全面审题,正确思考,精准定位。
步骤4:查找原文,深度分析。
第①自然段:旗在会明身上谨谨慎慎地缠裹着,他忘不了蔡 锷都督说过,插到堡上去那一句话。
第②自然段:这十年来的纪录是流一些愚人的血,升一些聪 明人的官。这一次,三十三连被调到黄州前线,会明老早就编好了绳子、铁饭碗、成束的草烟,都预备得完完全全。他算定这热闹快来了……
第③自然段:驻到前线三天,一切却无动静。这事情仿佛和 自己太有关系了,他成天总想念到这件事。
第⑤自然段:他随后做的事是把腰间缠的小小三角旗取了下 来。看,这个!看的人露出吃惊的神气,他得意了。“看,这是 他送我们的,他说:‘嗨,勇敢点,插到那个地方去!’你明白到 哪个地方去吗?”听的人自然是懦夫,他就慢慢地一面含烟管一 面说……
第⑦自然段:后来,和议的局势成熟,照例约好各把军队撤 退……无仗可打,把旗插到堡子上便一时无从希望。
大致来看,全文提及“插军旗”的地方大约5处,如果注意到思维的归纳整合能力的培养,我们会对散落的信息进行合并整理。其中第①②③⑤自然段是一类,即渴望插军旗;第⑦自然段是另一类,即插军旗无從希望。这样的分类,本身就是对信息的深度加工,体现的是思维的深度。
按照小说的文体特征,情节的作用一般表现为对人物、对情节、对环境和对主旨这四方面的作用,考查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对照原文,我们不难看出,从人物作用这一角度,会明的心理已经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变化大有不同,却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比,对比一般指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要求双方明显对立。这里会明的心理由先前的“渴望插军旗”到“无从希望”并不具有明显差异,因此是反差,这里体现了思维的变通性。全文5次提及插军旗,从情节角度上看,贯穿全篇。而小说的线索一般由物象或者人物充当,因而“插军旗”只能贯穿全篇,却不能成为线索。5次插军旗中,第①②③自然段与第⑤自然段又构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体现了小说的整体性。
画成图表更能体现这一过程:①想插军旗;②想插军旗;③想插军旗;⑤想插军旗;⑦没希望插军旗。
组合1:①②③⑤/⑦,人物心理变化;组合2:①②③/⑤,结构前后呼应;组合3:①②③(开头) ⑤(中间) ⑦(结尾), 情节贯穿全文。
这一道题区区4分,却全面考查了学生思维的多个层面。因此,与其说是考查学生的语文阅读,不如说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结合江苏历年高考不难看出,江苏在各类题型中均表现出这种趋势,那就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再如2013年江苏省高考卷《论名声》第17题:
17.我国古代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说法,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按照《会明》第15题的思维训练模式,我们再次把思维过程逐一分解:
步骤1:审题
提取题干关键词:我国古代、立德、立功、立言、你的认识
步骤2:信息再处理
我国古代立德、我国古代立功、我国古代立言、你的认识
知识贮备: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
步骤3:信息整合
1.我国古代立德:树立君子之德、圣人之德。
2.我国古代立功:建立功业。
3.我国古代立言:创立学说。
我国古代比较三者:我国古代认为,立德为上,立功优于立言。
步骤4:查找原文,深度分析
第②自然段: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
第③自然段: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因此得来的名声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功业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的确是靠风云际会才能爆发出璀璨的火花。
第④自然段:立言的情形恰与立功相反。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才可以长存不朽……在前面我已提过,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而且很快就成为陈年旧物了;然而有价值的著作,除非有丧失的章页,否则总是历久弥新,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目出现。
第⑤自然段:名声实在仅是与他人相比较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对比,所以,评价也就因时因人而异。……
叔本华比较三者:立言优于立功。强调品格的重要作用。
综合比较,不难得出结论:我国古代认为,立功优于立言。叔本华认为:立言优于立功。都强调立德的首要作用。
维根斯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产物。”语言首先是一种能力,其次才是知识。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答题的精准程度,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因此,教师与其抱怨学生阅读面窄、语感差,倒不如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正确思考,从思维的各个层面训练提升。如此,方能摆脱重复低效的训练,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这些高考题的设置,正是从高屋建瓴的层面,对一线教学进行前瞻远见的指导。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诚不欺我。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