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ua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165-01
  
  自控能力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各种习惯和学习成果,自控能力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属于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除自控能力外,还包括理想、信念、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心理要素。自控能力是人的一种自觉的能动力量,主要是指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控制主体自身的一种特殊的能动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情况:一是任性而行,不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二是虽然主观上想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下过多次决心,但在行动上仍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缺乏自控能力在少年儿童身上是常见的现象,诸如思想不集中;做事虎头蛇尾,不能始终如一;或想到了,但做不到;或所谓“只有五分钟热度”,凡此等等,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未经足够的训练,尚不成熟的表现,也是难免的弱点。对此,每个父母,都要有足够的认识,但是也不必为此过分着急。因为一般儿童的通病,也正是我们施教的依据。只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不放过每一个时机,严加训练,持之以恒,自控能力就一定能逐步增强起来。自控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终身用力,特别要在行动上下真工夫。认识到应该做的,就要排除一切干扰,一定做到、做好,本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持之以恒地在本事上磨练,养成习惯。一个人若能从小到大,在各年龄段具备相应的自控能力,他就可以一辈子受用无穷,事业成就就有了坚实的柱石。
   培养少年儿童的自控能力,我们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意年龄特点。自控能力是随着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培养自控能力,必须根据少年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认识能力、不同认识水平和不同的实践经验循序渐进。
   其次,要注意少年儿童的个性特点,即施教者必须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就要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孩子的各个方面,从而审慎地选择有利的教育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教育意图。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细心观察,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调节自己的教育手段,力求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三,要使被动的教育逐步转化为自我教育。一个孩子能够进行自我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的质的飞跃。但这个飞跃并非一次性的,它有一个从低到高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自我教育可谓之素质培养不可或缺的自动化机制。因此,我们认为激发自我教育的情志,是培养自控能力的又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
  1.首要的是培养小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出具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的新人。
   2.教育内容系统化,教育方法民主化,教育形式多样化。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信任、平等、理解和相互谅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启迪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并迫使他们去思考自己的不足。
   3.加强课外实践活动。通过主题会、社会调查等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了解教育的重要性和正确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提高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陶冶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
   另外,还要指出的是,自控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思想道德教育是密切不可分的。我国当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两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以说,这是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这里指明了教与学的宗旨。小学生一般是从六周岁到十二、三周岁在小学学习和生活,是处在一个关键时期,独立性、自尊心正处在形成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也在初始阶段。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立的情绪。你要他干这一行,他偏偏不愿干这一行,你要他这么干,他偏偏不这么干,就是不听你的,“反其道而行之”。其原因有: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理上表现不平稳、幼稚、未成熟状态,生理上正外于发育,抽象逻辑思维也刚刚刚发展,独立性思考正外在初始阶段。他们虽然对自然、社会及人生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表现出不成熟,不理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好奇心,求知欲却表现出强烈的意向,但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对事物看法不准确、不深刻,往往主观、片面和过于自信,有时思想不稳定,易变化,不能明辨是非、善恶。又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不能正确分辨斜恶,有时也为别人所利用,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和负面的影响。
   多年来,一些学校、家长对德育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足,只注重学生知识教授,对学生的品德伦理教育要求不严,缺乏系统性、计划性,制度不健全,教育内容陈旧且脱离实际,教育形式和方法不对头,措施不得力,效果不明显,致使学生在理想情操,道德风貌,行为习惯,法制观念以及人生观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是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教育得好,则健康成长,对其一生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小学生自控能力差的的因素很多,归结起来,外因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和影响,内因是小学生的主观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双方面都要兼顾,不能单一注意。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风、校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学校教师办事公道,平等待人,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产生外因大大减少,反之,都会直接诱发学生的不良心理。学校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优良的校风,良好的师德潜移默化薰陶学生,同时调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控制和克服消极因素,利用各种方法,多渠道教育学生,培养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德性,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道德品质,主要是教师在处理各种关系时所体现出的相关行为,教师德性会对教育的实践产生直接影响,缺乏德性或德性修養不够的教师常常做出违背教育价值、损害学生健全发展的教育行为。通过对教师德性概念内涵、缺失表现及原因、教师德性培育路径几个方面的探讨,旨在加强指导教师道德的自我实现和重构。  [关键词] 教师德性;教师道德  [中图分类号] G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160-01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就使得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如何把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变得生动有趣,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158-01    学生的习作,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赞美;无人喝彩,无人赏识,就无法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相信人具有自发学习的天然倾向,但他只对能够大有影响于个人行为的知识才感兴趣。”根据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对其行为大有影响的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重要在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赏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162-02    新课标要求,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要实现这个变革,关键是要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学改革虽然一直都在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始终停留在“传道受业”这个传统立场上,所以在教学行为上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摆在了高高在上的领导地位,从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思维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161-01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电脑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已成为我国的一大重要支柱产业,电脑走进了各行各业,如何适应这种发展的形势,培养出跨世纪的人才,成为计算机学科的首要课题,如何在计算机学科中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把素质教育溶入
文章在对贵州大学部分本科生阅读服务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转变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思路,建立高校通识教育阅读系统的构想:由国家统一部署、选拔、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