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新课标对学生的口语能力提出如下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笔者根据自己的口语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让学生“敢说”
小孩子天真无邪,应该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是受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孩子往往嘴巴很“紧”或站起来声音很小,面红耳赤,而且有些学生从小用方言说话,不会说标准的普通话,在课堂上不敢开口,也不愿意开口。这就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敢说”。
1.营造宽松的语言环境。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在新学期第一堂课上,笔者亲切地与学生打招呼:“嗨,小朋友,好久不见,新年过得好吗?”轻松的问候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和孩子们握握手,摸摸他们的小脑袋,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聊一聊新年的见闻。“难怪你的体重增加了不少,原来吃了这么多好东西。要注意锻炼身体哦!”“你的小嘴越来越会说话了。”幽默的话语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了师生感情。
2.尊重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表达方式。正视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看到学生忘了说什么时,笔者便耐心地说:“别着急,慢慢说。”当学生结结巴巴说不清楚时,笔者说:“我懂了,你的意思是说……”当看到学生有些胆怯时,笔者说:“你讲得很好,能不能声音再响亮些,让同学们学习学习?”
3.及时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你说得真棒!”“你的声音真响亮!”“你表情生动极了!”“你还会用这么多词语,真了不起!”……时常挂在笔者嘴边的这些话,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使之觉得和同学、与老师交流是一件快乐的事。
二、让学生“想说”
创设情景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手段。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教师应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1.精心设计主题活动。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如六一文艺演出、秋季运动会、书画比赛、手工制作展览、读书爱书日、游谜语宫殿等。在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余兴未尽,此时他们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一来,学生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无话不说。
学校去年召开了秋季达标运动会,笔者所在班级没有拿到好成绩,学生都很难过,有些要强的学生甚至流下了眼泪。在运动会闭幕后,笔者召开了“明年,我们再来”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把心中的感想说出来。学生踊跃发言:“我从明天开始每天跟妈妈一起练习跑步,明年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我今后要坚持每天练习跳绳,不能怕吃苦,要磨炼自己的意志。”“在把学习搞好的同时,我也一定会把身体锻炼好。”这次主题班会,实际上变成了一场口语交际训练。
2.巧妙布置家庭作业。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口语交际的培养,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如去别人家里做客、游玩、购物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胆量,增长见识。另一方面,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家长做孩子忠实的听众,及时鼓励或纠正孩子口语中的毛病。如学了《黄山奇石》一课,请学生回家当小导游讲给爸爸妈妈听;上了口语交际课《请到我家来》,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做客,体验小主人的接人待物方式。从家长反馈卡上可以看出,学生的胆子变大了,更懂礼貌了,乐于与人交谈了。这样的作业,学生喜欢做,而且效果显著。
三、让学生“会说”
敢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教学的目的。那么,怎样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呢?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低年级每篇课文都配有精美插图,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先从整体上弄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有谁,在干什么;然后抓重点细致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怎样,说说自己的感受;最后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依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等顺序,让学生说的时候思路清晰,言之有序,避免看到什么说什么。
2.设置问题提示。低年级学生说的时候,往往只能把看到的简单说出来。比如,让学生谈谈新年是怎样度过的,学生只是说吃了好东西,有很多好玩的,收了好多压岁钱之类空洞的话。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你和谁一起,在哪里,吃了什么东西,怎么做的,味道怎样,有什么营养价值?你和谁一起去哪里玩,看到哪些景物,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样学生说的内容就丰富多彩、言之有物了。
3.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识字教学中穿插词句教学,先把一句话说完整;然后再围绕几个词语说一段话,最后将几段话连成一篇文章。依据各年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布置任务由易到难,逐步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教师要把握教学中的一切有利时机,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适时适度引导、点拨,让学生勇敢地展示自己,锻炼自己,在交际舞台上尽显风采。
一、让学生“敢说”
小孩子天真无邪,应该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是受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孩子往往嘴巴很“紧”或站起来声音很小,面红耳赤,而且有些学生从小用方言说话,不会说标准的普通话,在课堂上不敢开口,也不愿意开口。这就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敢说”。
1.营造宽松的语言环境。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在新学期第一堂课上,笔者亲切地与学生打招呼:“嗨,小朋友,好久不见,新年过得好吗?”轻松的问候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和孩子们握握手,摸摸他们的小脑袋,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聊一聊新年的见闻。“难怪你的体重增加了不少,原来吃了这么多好东西。要注意锻炼身体哦!”“你的小嘴越来越会说话了。”幽默的话语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了师生感情。
2.尊重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表达方式。正视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看到学生忘了说什么时,笔者便耐心地说:“别着急,慢慢说。”当学生结结巴巴说不清楚时,笔者说:“我懂了,你的意思是说……”当看到学生有些胆怯时,笔者说:“你讲得很好,能不能声音再响亮些,让同学们学习学习?”
3.及时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你说得真棒!”“你的声音真响亮!”“你表情生动极了!”“你还会用这么多词语,真了不起!”……时常挂在笔者嘴边的这些话,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使之觉得和同学、与老师交流是一件快乐的事。
二、让学生“想说”
创设情景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手段。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教师应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1.精心设计主题活动。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如六一文艺演出、秋季运动会、书画比赛、手工制作展览、读书爱书日、游谜语宫殿等。在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余兴未尽,此时他们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一来,学生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无话不说。
学校去年召开了秋季达标运动会,笔者所在班级没有拿到好成绩,学生都很难过,有些要强的学生甚至流下了眼泪。在运动会闭幕后,笔者召开了“明年,我们再来”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把心中的感想说出来。学生踊跃发言:“我从明天开始每天跟妈妈一起练习跑步,明年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我今后要坚持每天练习跳绳,不能怕吃苦,要磨炼自己的意志。”“在把学习搞好的同时,我也一定会把身体锻炼好。”这次主题班会,实际上变成了一场口语交际训练。
2.巧妙布置家庭作业。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口语交际的培养,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如去别人家里做客、游玩、购物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胆量,增长见识。另一方面,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家长做孩子忠实的听众,及时鼓励或纠正孩子口语中的毛病。如学了《黄山奇石》一课,请学生回家当小导游讲给爸爸妈妈听;上了口语交际课《请到我家来》,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做客,体验小主人的接人待物方式。从家长反馈卡上可以看出,学生的胆子变大了,更懂礼貌了,乐于与人交谈了。这样的作业,学生喜欢做,而且效果显著。
三、让学生“会说”
敢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教学的目的。那么,怎样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呢?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低年级每篇课文都配有精美插图,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先从整体上弄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有谁,在干什么;然后抓重点细致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怎样,说说自己的感受;最后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依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等顺序,让学生说的时候思路清晰,言之有序,避免看到什么说什么。
2.设置问题提示。低年级学生说的时候,往往只能把看到的简单说出来。比如,让学生谈谈新年是怎样度过的,学生只是说吃了好东西,有很多好玩的,收了好多压岁钱之类空洞的话。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你和谁一起,在哪里,吃了什么东西,怎么做的,味道怎样,有什么营养价值?你和谁一起去哪里玩,看到哪些景物,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样学生说的内容就丰富多彩、言之有物了。
3.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识字教学中穿插词句教学,先把一句话说完整;然后再围绕几个词语说一段话,最后将几段话连成一篇文章。依据各年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布置任务由易到难,逐步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教师要把握教学中的一切有利时机,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适时适度引导、点拨,让学生勇敢地展示自己,锻炼自己,在交际舞台上尽显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