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争鸣法”,是当学生对某一知识结构的认识有了分歧之后,各自发挥大脑的能动作用,通过论证、答辩、争论等形式证明自己对这一知识的准确性的一种学习方法;二是当学生对某一知识领域不甚了解或模糊不清时,学生引经查据,以求对这个知识点的正确认识。
在复习测试中,“争鸣法”的具体做法是以一名比较优秀的学生的答卷为参考答案,其他完成答卷的同学自对答案。如果他们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同,就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这张参考答卷上,如果与参考答案不一致,观点不一样,则这道题被这些学生列为“争鸣题”。持有“争鸣题”的学生们为了拿出证据来证实自己的说法,翻查书本,引经据典。在找“证据”过程中,或者在“自查”中检查出自己的错误,或者证实了自己说法的正确性,然后把正确答案改写到参考答案上,并对参考答卷上的学生进行讲解;被讲解的这些学生就成了这个学生的“俘虏”,其他学生继续以这新改写过的参考答卷对照检查,如此循环往复。学生们在学习实践中发现了真理,认识了真理。从狭义上讲,一方面,同学们担心被其他同学抓住,当了“俘虏”,做起题来小心谨慎;另一方面学生们实事求是,千方百计推出最佳答案,以求抓一些“俘虏”,从广义讲,这种教学方法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实际举措之一。它使知识与技能、记忆与思考、讲授与自学、接受与创造完美地结合起来,达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教师在复习测试中对于共同性的错误要进行集体讲析。在学生探求真理的活动中,教师对学生们的议论、争论要给予启发、点拨,并给予适当的评定。对于“争鸣”失败的同学,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出根源,对症下药。这样课堂上不时地燃起争论的焦点,师生双边活动就会非常活跃。
“争鸣法”的试行符合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在形式运算阶段,学生能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等方法来解决抽象问题,能做出一定的概括,思维发展接近成人的水平。
在农村中学运用“争鸣法”是可行的。第一,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性学习法”在教学中成功的运用给我们的学法探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二,农村中学班级人数少,“争鸣”不会占用太长的时间,试卷周转也不会太慢。第三,随着“争鸣法”的长期实践,这种学习方法促使学生愈来愈重视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逐渐学会积累并整理有关知识,并养成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争鸣法”在复习测试中的试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学生们能各抒己见,不仅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也预示着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将提高;学生们为了拿出“证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积极动脑,缜密思考,查询资料,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争鸣”愈“争”愈“鸣”,许多学生能找出资料等工具书上的错误,对老师所言也不盲目随从,在学习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战胜困难的人生观。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四棚乡中学)
在复习测试中,“争鸣法”的具体做法是以一名比较优秀的学生的答卷为参考答案,其他完成答卷的同学自对答案。如果他们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同,就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这张参考答卷上,如果与参考答案不一致,观点不一样,则这道题被这些学生列为“争鸣题”。持有“争鸣题”的学生们为了拿出证据来证实自己的说法,翻查书本,引经据典。在找“证据”过程中,或者在“自查”中检查出自己的错误,或者证实了自己说法的正确性,然后把正确答案改写到参考答案上,并对参考答卷上的学生进行讲解;被讲解的这些学生就成了这个学生的“俘虏”,其他学生继续以这新改写过的参考答卷对照检查,如此循环往复。学生们在学习实践中发现了真理,认识了真理。从狭义上讲,一方面,同学们担心被其他同学抓住,当了“俘虏”,做起题来小心谨慎;另一方面学生们实事求是,千方百计推出最佳答案,以求抓一些“俘虏”,从广义讲,这种教学方法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实际举措之一。它使知识与技能、记忆与思考、讲授与自学、接受与创造完美地结合起来,达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教师在复习测试中对于共同性的错误要进行集体讲析。在学生探求真理的活动中,教师对学生们的议论、争论要给予启发、点拨,并给予适当的评定。对于“争鸣”失败的同学,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出根源,对症下药。这样课堂上不时地燃起争论的焦点,师生双边活动就会非常活跃。
“争鸣法”的试行符合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在形式运算阶段,学生能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等方法来解决抽象问题,能做出一定的概括,思维发展接近成人的水平。
在农村中学运用“争鸣法”是可行的。第一,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性学习法”在教学中成功的运用给我们的学法探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二,农村中学班级人数少,“争鸣”不会占用太长的时间,试卷周转也不会太慢。第三,随着“争鸣法”的长期实践,这种学习方法促使学生愈来愈重视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逐渐学会积累并整理有关知识,并养成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争鸣法”在复习测试中的试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学生们能各抒己见,不仅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也预示着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将提高;学生们为了拿出“证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积极动脑,缜密思考,查询资料,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争鸣”愈“争”愈“鸣”,许多学生能找出资料等工具书上的错误,对老师所言也不盲目随从,在学习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战胜困难的人生观。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四棚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