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研究学生认知心理,科学设计课堂提问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w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历史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标极其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效果如何,提问的设计与提问的运用往往起关键作用。在新课程中,历史课从传统的满堂灌输转向启发疏导,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思维素质,课堂提问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研究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心理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阐述学生认知心理的著作很多,但是,除了一般学习心理外,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心理有哪些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历史想象力不一样。我们不能要求小学生想象事件的复杂性,但可以要求高中生多角度地考虑问题。
  学生的认知心理还包括他们已有的经验。以往教学说到历史人物往往忽视年龄和经历。其实介绍历史人物在处理重大事件时的年龄和履历,很符合中学生的认知心理,比如博古(秦邦宪),1931年他才24岁,就成为主持中共临时中央的总负责人,此前他并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只是在苏联学习,显然无法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人相比,他又只相信李德,因此才会使红军失败。这样比说“左”倾路线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二、提问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提问设计旨在促进学生的历史思维活动。结合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思维特征设计提问,重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1、提问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以中国近代史为例,怎样评价曾国藩、李鸿章等重要的历史人物,是存在争议的,并不是在“是”与“非”之间选择,存在较大的思维空间。从现代化角度看,他们对历史都有贡献;而革命史观却认为他们是镇压农民运动的刽子手。因此,我将高一必修课太平天国一节,定位为了解基本事实,大部分时间由教师讲授、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洪秀全的思想,留出七八分钟,提出“你认为太平天国在近代史上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并说明“只要言之有理,允许有不同的结论。”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放开了,主体意识得到了张扬,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课后学生意犹未尽,还在讨论。
  2、设计比较性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
  中学生的思维一般都比较肤浅,历史是一门思考性的学问,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历史思维的深刻一方面建立在对基本史实了解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也在于比较性思维的发展。只站在中国历史的纵向发展基础上,我们可以产生很多自豪感,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横向的比较才能产生清醒的认识。在教学中,适时地提出比较性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产生更深入透彻的认识,也有利于他们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
  3、设计提问要引导批判性思维
  思维的批判性强调独立而不盲从。历史学习的批判思维表现在对传统的和一般的结论、观点能够进行大胆质疑,对历史教科书能够分析批判,从而获得新的思维成果。其实,人们的认识无不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经济问题可以引导批判性思维,例如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是一个汉化的过程,也是经济上的农耕化过程。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这一时期北方畜牧业因少数民族的内迁有所扩展,中原农耕规模相对缩小,但这使两汉时因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对训练学生的独立思维是十分必要的。
  4、有些提问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
  学生的学习具有个性特点,学生的学习思维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有的偏向逻辑思维类型,有的偏向形象思维类型,有的热衷于探究历史之谜,有的对军事史特别感兴趣,对经济史、政治史、思想文化史有特殊爱好的也不乏其人。因此,教师的提问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设置些菜单式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可有效地激发不同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注意课堂提问的策略和评价
  提问的反馈是师生互动,提问的实效也在于师生的互动。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学生大都能参与思考并有自己的答案,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或思考敏捷性的差异,或性格特征等原因,许多学生不能在老师和其他同学面前阐述自己的想法,不能积极地参与交流互动,从而影响提问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促进提问的有效实施。
  1、创设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课堂上师生间的关系,是共同探讨、共同寻找问题答案的合作关系,在人格上,双方是平等的。我们必须满腔热情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相信他们能学好历史,尤其是那些学习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更需要热情鼓励、耐心引导。师生间只有贯彻平等的原则,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课堂上才会出现融洽、愉悦的学习氛围。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获得自尊、自信,才能具有积极思维、大胆发表己见的心理基础,每个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认识都需要别人的鼓励,学生会在教师的眼神和态度中发现和认识自己,因此教师要注意提问后均衡地分配发言权。
  2、提问后发言权分配的策略
  一般来说,教师可利用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回答。根据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和回答的积极程度,课堂中学生往往呈现出四种状态:理解能力强、能积极回答,理解能力强、被动回答,理解能力弱、积极回答,理解能力弱、被动回答。教师应均衡对待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处理要讲究策略。
  3、及时总结评价提问的设计
  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不断反思,在总结评价中修订提问,使提问的设计更趋完善,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因为教学设计中的提问是为促进学习过程而策划的,在实施之前,或多或少都有教师的经验,只有在实施后才能验证是否能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验证提问的效果关键是看学生是否产生思考的兴趣,不应以学生回答是否正确为标准。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到精心设计、有效引入、适时指导、耐心听取、正确评价,使每个学生具有积极参与的意识,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其他文献
国内外实践和经验数据均表明,区域经济活力对区域综合竞争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深入且定量的研究影响区域经济活力的因素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东北地区作为全国重
在世博园里,以色列馆的主题是:创新、点燃美好生活——与自然历史和未来需求对话。它的“低语花园”里种有54棵芦柑树,展示物尽其用的“滴灌技术”与农业特色。它的“创新厅”则集中展示当代技术,从植物中提取柴油,加工成航空用油;在奶牛蹄上安装智能“蹄铁”窥知奶牛的想法……,展品中还有一颗神秘的“胶囊”,这是一个微型摄像机,吞服后可摄制体内照片,完成无痛苦的体检。  在惊呀的同时,我们会问,以色列为什么如此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为此,我们要把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重阅读、重积累”的语文学习规律。只有真正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才能提高语文水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最好的办法就是
期刊
在学生的主体发展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实现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则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中应该创设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自己找出策略解决问题并检验其正确与否的教与学的方法。这就是“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景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的发生源于情景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为学生参加
历来人们总是用“春蚕”、“园丁”、“孺子牛”等名词来形容教师。我清楚地知道:这是对我们教师从教工作的肯定。登上讲台二十多年,我的座右铭是:永远朝着新的目标不停迈进,无愧“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现在回首,执教二十多年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这种必然是一种过程:梦想的萌发衍生追求的步伐,追求的步伐创造超越的奇迹。  理想  初中二年级,我遇到了影响我一生的教师——王坤亭老师。他的语言诙谐幽默,课堂生动有
近年来,人口增长、经济社会转型、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人们工作、生活压力普遍加大,极易导致心理及精神方面疾病。严重精神障碍疾病因其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
在小学教育中,“后进生”在班集体中占据的比重不高,但是“后进生”转化工作属于小学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让学生更好地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我们中国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  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就必然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就不得不去思考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性与现代教育技术如何有效地进行整合这个问题。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