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文本的最基本的字、词、句入手,让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字、词、句的学习,增进对整篇文本的认知与理解。尤其对关键的字、词,过渡句,中心句,要引导学生品味、赏析、咀嚼,从而展开深度的探究。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阅读的“新鲜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语言是文本的载体,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文本,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品词析句,能让阅读充满“新鲜感”。在统编本教材中,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下面,笔者以该单元第一篇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教学为例,试探讨如何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促进学生的文本理解,从而为学生的高效阅读奠定基础。
一、自主浏览文本,畅谈阅读“新鲜感”
要让阅读充满“新鲜感”,需要让学生先自读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畅谈从哪些字词句中获得了“新鲜感”。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说:“读一篇文章,首先要把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中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运用的……”
有学生在通读课文后认为树很高大,而学校却很小;有学生读后提出,对傣族有所了解,而对于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没有听说过。看来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了解偏少,教师请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自己熟悉的少数民族。有学生结合自己去云南旅游的体会,说曾去傣族聚居地游览过,还去过浙江省的景宁畲族自治县。趁着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学习热情,教师引入MV《爱我中华》,让学生观看视频,从中认识不同的少数民族。然后,提出问题,请学生说一说关于少数民族的感想。有学生觉得少数民族的服装很艳丽;有学生觉得新疆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紧接着,教师请学生再谈一谈对该文的阅读体会。有学生指着第3自然段的“……树枝不摇了,鸟而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说道:“作者为什么觉得小鸟、蝴蝶会听话?”有学生对第3自然段的“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不理解,说道:“孔雀、山狸,为什么不害怕孩子,还来看热闹?”有学生找到第4自然段,对“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提出疑问:“这个学校历史很悠久,条件很落后,不然怎么还会用敲铜钟当上下课铃声?”在对课文进行初读后,教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从这些感受中去发现“新鲜感”的词句。
发现文本中“新鲜感”的词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陌生化的眼光”来打量文本,从而能真实地摸到语言的温度、色彩、节奏、风格。只有保持对文本的新鲜感,学生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产生一种陌生化的、敏锐的洞察力。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只要语言存在了,其他的一切都有了。
二、选择阅读范例,揣摩文本“新鲜感”
品词析句,不仅仅是对课文中遣词造句的揣摩,还包括对课文的篇章结构、行文线索的揣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阅读范例,唤醒学生的语言自觉,能让学生产生语感、段感、篇感。语言是有生命的,因此我们不能运用机械的、生硬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而应当聚焦文本表达的细微之处,从而感受到作者内在的表达之美。
在对《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的解读中,不少学生对课文中“新鲜感”的词句有体会,为此,笔者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围绕该文阅读,我们着重选择几个范例,指导学生去深入挖掘和品味。对于该文的题目《大青树下的小学》,有学生觉得“新鲜感”很强。笔者请学生找一找,哪些地方是描写“大青树”的,有学生找到了“‘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描写了大青树上的铜钟,还有学生画出“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这两句话,分别在第2、第4自然段中,请学生再次细读这两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有学生说道:“大青树上的铜钟,为学生上课、下课打铃。”有学生再次阅读后说道:“该学校一定条件很差,没有电铃,只能用铜钟代替。”我们对照课文内容知道该学校地处边疆,学校设施相对落后,铜钟就显得非常重要。有学生说道:“‘粗壮的大青树’,说明树龄很长。”刚才有学生说的“大青树很大,但小学很小”,这个发现很有价值。笔者请学生想一想,如何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有学生认为:“大青树一定很大,超过学校房顶;大青树一定很茂盛,能够遮蔽阳光,为学生课间游戏提供荫凉。”有学生认为:“大青树一定外形很美观,成为学校的亮丽风景。”有学生认为:“大青树一定生机勃勃,校园充满新鲜的空气。”结合对“新鲜感”的体会,学生谈了很多自己的感受。我们顺着对“大青树”的描写,引导学生深入整篇文本,从而体会作者对“大青树”的深厚情感。
深度阅读课文,原本不能被学生关注的词语就能重新焕发出全新的力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句,关注文本的“文眼”,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将阅读的初感表达出来。这种阅读的初感弥足珍贵,是学生与文本初次见面的产物,能够反映学生阅读的真实感受。
三、类比体验,让学生品析“新鲜感”
“新鲜感”不仅是一种新奇的感觉,更是鲜活的感觉。品词析句不能一味地追求对课文的理解。如果教师一位地追求理解课文,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文本的美感、情感等会在条分缕析中荡然无存。触摸语言表达的质感,触摸语言的温度,需要学生对文本进行最为本真的感受、体验。
对“新鲜感”的畅谈,关于“新鲜感”的理解,学生对课文的很多地方都提出了各自的想法。接著,笔者着重围绕拥有“新鲜感”的词句,带领学生一起品读,一起琢磨,读懂这些词句的深刻内涵。在第3自然段中,有学生对“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感到很新鲜,因为在平时,一起朗读课文是很常见的,作者为什么要说“那声音真好听”?笔者结合课文内容,提出该小学有好几个民族的学生在一起,他们因民族不同,语言发音也会有所不同,在一起读书时,会不会出现“彼此听不懂”的情况?请学生对此谈谈自己的想法。有学生认为:“如果各自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来朗读课文,那就会听不懂。但如果都用普通话来朗读,就能听懂对方的话。”对于少数民族小朋友,在使用普通话时,会不会出现发音不准确的情况呢?我们班上也有少数民族的学生,但大家的普通话说得都很好。对“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有学生说道:“人与小动物很亲近。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很亲近?”有学生从第1自然段找到“同学们与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由此,学生对小动物也一定很爱护,所以才会受到小动物的亲近。课后“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怎么理解?有学生说道:“学校一定种了凤尾竹,我们一起聆听傣族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从中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还有学生说道:“‘洁白的粉墙’,说明校园墙壁很洁净,学生讲卫生,守纪律。在整个校园里,条件虽简陋,却整洁、优美,向我们展现了学校的美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抓住“关键词句”,巧妙地运用学生的阅读经验、生活经验等,在品词析句中不仅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而且与文本背后的作者对话。在阅读与品析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去体会语言的情感与意义,联系学生的阅读感受、阅读体验,将文本的“新鲜感”品味出来。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黑林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语言是文本的载体,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文本,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品词析句,能让阅读充满“新鲜感”。在统编本教材中,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下面,笔者以该单元第一篇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教学为例,试探讨如何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促进学生的文本理解,从而为学生的高效阅读奠定基础。
一、自主浏览文本,畅谈阅读“新鲜感”
要让阅读充满“新鲜感”,需要让学生先自读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畅谈从哪些字词句中获得了“新鲜感”。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说:“读一篇文章,首先要把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中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运用的……”
有学生在通读课文后认为树很高大,而学校却很小;有学生读后提出,对傣族有所了解,而对于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没有听说过。看来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了解偏少,教师请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自己熟悉的少数民族。有学生结合自己去云南旅游的体会,说曾去傣族聚居地游览过,还去过浙江省的景宁畲族自治县。趁着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学习热情,教师引入MV《爱我中华》,让学生观看视频,从中认识不同的少数民族。然后,提出问题,请学生说一说关于少数民族的感想。有学生觉得少数民族的服装很艳丽;有学生觉得新疆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紧接着,教师请学生再谈一谈对该文的阅读体会。有学生指着第3自然段的“……树枝不摇了,鸟而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说道:“作者为什么觉得小鸟、蝴蝶会听话?”有学生对第3自然段的“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不理解,说道:“孔雀、山狸,为什么不害怕孩子,还来看热闹?”有学生找到第4自然段,对“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提出疑问:“这个学校历史很悠久,条件很落后,不然怎么还会用敲铜钟当上下课铃声?”在对课文进行初读后,教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从这些感受中去发现“新鲜感”的词句。
发现文本中“新鲜感”的词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陌生化的眼光”来打量文本,从而能真实地摸到语言的温度、色彩、节奏、风格。只有保持对文本的新鲜感,学生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产生一种陌生化的、敏锐的洞察力。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只要语言存在了,其他的一切都有了。
二、选择阅读范例,揣摩文本“新鲜感”
品词析句,不仅仅是对课文中遣词造句的揣摩,还包括对课文的篇章结构、行文线索的揣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阅读范例,唤醒学生的语言自觉,能让学生产生语感、段感、篇感。语言是有生命的,因此我们不能运用机械的、生硬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而应当聚焦文本表达的细微之处,从而感受到作者内在的表达之美。
在对《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的解读中,不少学生对课文中“新鲜感”的词句有体会,为此,笔者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围绕该文阅读,我们着重选择几个范例,指导学生去深入挖掘和品味。对于该文的题目《大青树下的小学》,有学生觉得“新鲜感”很强。笔者请学生找一找,哪些地方是描写“大青树”的,有学生找到了“‘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描写了大青树上的铜钟,还有学生画出“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这两句话,分别在第2、第4自然段中,请学生再次细读这两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有学生说道:“大青树上的铜钟,为学生上课、下课打铃。”有学生再次阅读后说道:“该学校一定条件很差,没有电铃,只能用铜钟代替。”我们对照课文内容知道该学校地处边疆,学校设施相对落后,铜钟就显得非常重要。有学生说道:“‘粗壮的大青树’,说明树龄很长。”刚才有学生说的“大青树很大,但小学很小”,这个发现很有价值。笔者请学生想一想,如何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有学生认为:“大青树一定很大,超过学校房顶;大青树一定很茂盛,能够遮蔽阳光,为学生课间游戏提供荫凉。”有学生认为:“大青树一定外形很美观,成为学校的亮丽风景。”有学生认为:“大青树一定生机勃勃,校园充满新鲜的空气。”结合对“新鲜感”的体会,学生谈了很多自己的感受。我们顺着对“大青树”的描写,引导学生深入整篇文本,从而体会作者对“大青树”的深厚情感。
深度阅读课文,原本不能被学生关注的词语就能重新焕发出全新的力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句,关注文本的“文眼”,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将阅读的初感表达出来。这种阅读的初感弥足珍贵,是学生与文本初次见面的产物,能够反映学生阅读的真实感受。
三、类比体验,让学生品析“新鲜感”
“新鲜感”不仅是一种新奇的感觉,更是鲜活的感觉。品词析句不能一味地追求对课文的理解。如果教师一位地追求理解课文,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文本的美感、情感等会在条分缕析中荡然无存。触摸语言表达的质感,触摸语言的温度,需要学生对文本进行最为本真的感受、体验。
对“新鲜感”的畅谈,关于“新鲜感”的理解,学生对课文的很多地方都提出了各自的想法。接著,笔者着重围绕拥有“新鲜感”的词句,带领学生一起品读,一起琢磨,读懂这些词句的深刻内涵。在第3自然段中,有学生对“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感到很新鲜,因为在平时,一起朗读课文是很常见的,作者为什么要说“那声音真好听”?笔者结合课文内容,提出该小学有好几个民族的学生在一起,他们因民族不同,语言发音也会有所不同,在一起读书时,会不会出现“彼此听不懂”的情况?请学生对此谈谈自己的想法。有学生认为:“如果各自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来朗读课文,那就会听不懂。但如果都用普通话来朗读,就能听懂对方的话。”对于少数民族小朋友,在使用普通话时,会不会出现发音不准确的情况呢?我们班上也有少数民族的学生,但大家的普通话说得都很好。对“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有学生说道:“人与小动物很亲近。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很亲近?”有学生从第1自然段找到“同学们与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由此,学生对小动物也一定很爱护,所以才会受到小动物的亲近。课后“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怎么理解?有学生说道:“学校一定种了凤尾竹,我们一起聆听傣族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从中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还有学生说道:“‘洁白的粉墙’,说明校园墙壁很洁净,学生讲卫生,守纪律。在整个校园里,条件虽简陋,却整洁、优美,向我们展现了学校的美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抓住“关键词句”,巧妙地运用学生的阅读经验、生活经验等,在品词析句中不仅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而且与文本背后的作者对话。在阅读与品析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去体会语言的情感与意义,联系学生的阅读感受、阅读体验,将文本的“新鲜感”品味出来。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黑林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