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传统的黑板教学,白板的视觉效果显著,色彩、照相、拉幕、隐藏、动画等教学功能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如善于利用这一新型的教学手段,就能在教学中有效扩大学生识字量,同时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就《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实践,我想就几个环节的处理,探索电子白板技术手段在扩大学生课堂识字量中的运用。
一、化精于分析为精于“启发”
用白板技术制作的“课件”,老师和学生可以在白板上亲自操作,随时在计算机界面上进行标注、画图,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充分发挥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性。如课题“鹬蚌相争”中的“鹬”字笔画非常多,学生极易写错。教师采用白板中的“聚光灯”功能,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这个生字;再利用“放大镜”功能,显示左边较为复杂的笔画,让学生轻声数一数,启发学生:“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呀?”学生可相机上台用手在屏幕上圈画出易错的部分,以引起注意,加深对字形的识记。
学生再通过分析字形,了解到这是一种“鸟”,由此请学生扩充出含有“鸟”的偏旁的字,如:鸽、鸵、鸠、鸥、鸦、鸬等。此时,教师无需更多分析指导,即时搜出“鹬”的图片展示在学生眼前,再以“聚光灯”显示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这张嘴又细又长,就像“矛”,圈画出左上的小偏旁,从而为后文教学“鹬”啄“蚌”作好铺垫。如是,教师不再精于分析,而是惯于“启发”学生,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力求精练,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由一个字的教学,引出同偏旁的一组字的识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化口口相授为勇于“探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电子白板这个先进的教学工具,为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语言、扩大词汇量提供了契机。如教学课文2、3小节时,教师拎出故事结果,让学生讨论“造成这样的结果,是谁的错呢”。
生:是鹬的错,因为它想吃蚌的肉。
师:鹬想吃肉有错吗?它看到蚌的肉有什么想法?(没错,它只是想填饱肚子,蚌的肉肥美,令鹬“垂涎三尺”。)
生:是蚌的错,它不应该夹住鹬的嘴。
师:蚌有错吗?蚌此时会有什么感受?(没错,它要保命呀,此时“性命攸关”“危在旦夕”。)
生:两者都有错。(无论学生先说是谁的错,均可回到上面的回答中。如学生强调两者同时有错,那么——)
师:是这样吗?轻读课文2、3小节,边读边想,找出有关词句圈画出来并认真读一读,画出鹬和蚌说的话。
经过主动学习课文2、3小节后,请学生上台利用电子白板及时反馈书写,通过圈画批注即时展现学生的探究过程,对于文中的重点字词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两者对话,体会“鹬”和“蚌”当时的不同心态,从而扩充词汇“垂涎三尺”“性命攸关”“危在旦夕”“互不相让”“两败俱伤”“渔翁得利”等。
三、化侃侃而谈为勤于“动手”
以往语文课堂百花齐放,精彩纷呈,教师的分析和讲解花去大量的时间,学生动了口,动了脑,但久而久之,动手的能力却退化了。难怪教师们普遍都有同感,课堂上侃侃而谈、能说会道的学生,做起习题写起习作来却错别字很多,不堪入目。因此,在语文课中确保学生享有较充分的当堂写字时间是十分必要的。
如在指导学习“鹬”与“蚌”的对话时,学生都能抓住关键词“毫不示弱”和“得意洋洋”来体会蚌当时说话的神态和语气。教师应相机指导书写生词“毫不示弱”。由于生字“弱”比较难写,想写得好看也不容易,所以,当堂实践很有必要。可请学生白板演示,指导如何将生字写得正确而又美观。再提示学生:“鹬和蚌这样谁也不让谁,你能用一个成语表示吗?”让学生书写积累扩充的词语“互不相让”。进而启发学生:“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读读课文最后一小节,用一个成语表示。”书写积累词语“筋疲力尽”“两败俱伤”“渔翁得利”。学生可能会说出更多更好的词语,教师可利用白板即时反馈书写批注的功能,将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呈现出来。
电子白板技术的有效应用,极大程度地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孩子们学得更有兴趣,主动识字的欲望也就更强烈。可以说,有了电子白板这一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撑,可以扩大学生的课堂识字量,得“利”的将是师生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一、化精于分析为精于“启发”
用白板技术制作的“课件”,老师和学生可以在白板上亲自操作,随时在计算机界面上进行标注、画图,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充分发挥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性。如课题“鹬蚌相争”中的“鹬”字笔画非常多,学生极易写错。教师采用白板中的“聚光灯”功能,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这个生字;再利用“放大镜”功能,显示左边较为复杂的笔画,让学生轻声数一数,启发学生:“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呀?”学生可相机上台用手在屏幕上圈画出易错的部分,以引起注意,加深对字形的识记。
学生再通过分析字形,了解到这是一种“鸟”,由此请学生扩充出含有“鸟”的偏旁的字,如:鸽、鸵、鸠、鸥、鸦、鸬等。此时,教师无需更多分析指导,即时搜出“鹬”的图片展示在学生眼前,再以“聚光灯”显示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这张嘴又细又长,就像“矛”,圈画出左上的小偏旁,从而为后文教学“鹬”啄“蚌”作好铺垫。如是,教师不再精于分析,而是惯于“启发”学生,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力求精练,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由一个字的教学,引出同偏旁的一组字的识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化口口相授为勇于“探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电子白板这个先进的教学工具,为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语言、扩大词汇量提供了契机。如教学课文2、3小节时,教师拎出故事结果,让学生讨论“造成这样的结果,是谁的错呢”。
生:是鹬的错,因为它想吃蚌的肉。
师:鹬想吃肉有错吗?它看到蚌的肉有什么想法?(没错,它只是想填饱肚子,蚌的肉肥美,令鹬“垂涎三尺”。)
生:是蚌的错,它不应该夹住鹬的嘴。
师:蚌有错吗?蚌此时会有什么感受?(没错,它要保命呀,此时“性命攸关”“危在旦夕”。)
生:两者都有错。(无论学生先说是谁的错,均可回到上面的回答中。如学生强调两者同时有错,那么——)
师:是这样吗?轻读课文2、3小节,边读边想,找出有关词句圈画出来并认真读一读,画出鹬和蚌说的话。
经过主动学习课文2、3小节后,请学生上台利用电子白板及时反馈书写,通过圈画批注即时展现学生的探究过程,对于文中的重点字词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两者对话,体会“鹬”和“蚌”当时的不同心态,从而扩充词汇“垂涎三尺”“性命攸关”“危在旦夕”“互不相让”“两败俱伤”“渔翁得利”等。
三、化侃侃而谈为勤于“动手”
以往语文课堂百花齐放,精彩纷呈,教师的分析和讲解花去大量的时间,学生动了口,动了脑,但久而久之,动手的能力却退化了。难怪教师们普遍都有同感,课堂上侃侃而谈、能说会道的学生,做起习题写起习作来却错别字很多,不堪入目。因此,在语文课中确保学生享有较充分的当堂写字时间是十分必要的。
如在指导学习“鹬”与“蚌”的对话时,学生都能抓住关键词“毫不示弱”和“得意洋洋”来体会蚌当时说话的神态和语气。教师应相机指导书写生词“毫不示弱”。由于生字“弱”比较难写,想写得好看也不容易,所以,当堂实践很有必要。可请学生白板演示,指导如何将生字写得正确而又美观。再提示学生:“鹬和蚌这样谁也不让谁,你能用一个成语表示吗?”让学生书写积累扩充的词语“互不相让”。进而启发学生:“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读读课文最后一小节,用一个成语表示。”书写积累词语“筋疲力尽”“两败俱伤”“渔翁得利”。学生可能会说出更多更好的词语,教师可利用白板即时反馈书写批注的功能,将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呈现出来。
电子白板技术的有效应用,极大程度地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孩子们学得更有兴趣,主动识字的欲望也就更强烈。可以说,有了电子白板这一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撑,可以扩大学生的课堂识字量,得“利”的将是师生的共同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