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初想】
《传统节日》是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2课,是一首介绍祖国传统佳节的识字民谣,其中涉及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从中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感受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
本课的内容贴近生活,浅显易懂,学生喜闻乐见,读起来也朗朗上口。识字作为低年级重要的教学任务,是不是仅仅只认识几个汉字那么简单呢?认得几个字应该是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在认得几个字的同时,应该推动识字教学朝远方走一步。比如,关注识字能力的培养,关注识字兴趣的启发;比如寻找生字与语境的关联,追溯汉字之源,组串将汉字变成“熟悉的陌生人”等。全面提高汉字教学的价值和效率。识字教学,还应增厚文化含量。本单元承载着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确立以文化为背景、以识字为目标、以朗读民谣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思想,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设计思路】
1.以学定教。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再根据学生喜欢的传统节日,相机指导随文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2.趣味识字。本课识字量大,为避免枯燥乏味,可采用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式,同时依据每个生字的特点,通过猜谜语、编口诀、看图识字、字理识字、联系生活识字等多种有趣的识字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识字任务。
3.融入文化。紧紧围绕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常见的传统节日,本着了解传统习俗的目的,设计相应的内容。尽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从陌生化的知识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4.双主教学。从高度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出发,一方面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5.教学流程。本课的教学大致分四个板块:游戏激趣,揭示课题;初读韵文,集中识字;走近节日,随文识字;循序渐进,熟读成诵。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部分生字,会写“舟、街”两个字。
2.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名称。
3.了解传统节日,初步感受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认识“传、统”等部分生字,会写“舟、街”两个字。
2.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名称。
【教学难点】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节日,并能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是怎么过的。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了解相关传统节日的习俗、来历。
2.教师制作教学课件和相关节日的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激趣,揭示课题
(一)看图猜节日,导入课题
1.谈话引入,板书“节日”。
同学们喜欢过节吗?让我们一起书写“节日”两个字。(学生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节日”一词。)
2.游戏激趣,看图猜节日。
下面,咱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看图猜节日”。
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猜出节日名称:贴窗花、放鞭炮(春节);吃月饼(中秋节);吃粽子、賽龙舟(端午节)。
(二)补充课题,初知“传统”
1.教师谈话,补充课题。
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是我们每年都要过的节日。像这样世世代代一直流传下来的节日,就叫作传统节日。(板书“传统”,将课题补充完整,然后齐读课题。)
2.补充知识,强化“传统”。
过春节的时候,贴对联、放鞭炮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习俗,就叫——(课件出示“传统习俗”,生接读。)粽子、月饼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美食,那就叫——(生回答“传统美食”,师随后出示课件。)这些,都是代代相传的文化,叫——(生回答“传统文化”,教师随后出示课件。)
(三)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关于传统节日的民谣。在这首识字民谣里,我们将了解到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有怎样的传统习俗。
二、初读韵文,集中识字
(一)自由读文,自主识字
1.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互助识字:同桌互相读一读生字,互相正音。
(二)趣味游戏,分类识字
1.游戏一:挂灯笼。
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喜欢挂灯笼。今天咱们来玩一个“挂灯笼”的游戏。谁要是能读准灯笼上的生字,谁就能把灯笼挂上去。
课件出示后鼻音的字:堂
《传统节日》是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2课,是一首介绍祖国传统佳节的识字民谣,其中涉及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从中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感受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
本课的内容贴近生活,浅显易懂,学生喜闻乐见,读起来也朗朗上口。识字作为低年级重要的教学任务,是不是仅仅只认识几个汉字那么简单呢?认得几个字应该是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在认得几个字的同时,应该推动识字教学朝远方走一步。比如,关注识字能力的培养,关注识字兴趣的启发;比如寻找生字与语境的关联,追溯汉字之源,组串将汉字变成“熟悉的陌生人”等。全面提高汉字教学的价值和效率。识字教学,还应增厚文化含量。本单元承载着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确立以文化为背景、以识字为目标、以朗读民谣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思想,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设计思路】
1.以学定教。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再根据学生喜欢的传统节日,相机指导随文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2.趣味识字。本课识字量大,为避免枯燥乏味,可采用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式,同时依据每个生字的特点,通过猜谜语、编口诀、看图识字、字理识字、联系生活识字等多种有趣的识字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识字任务。
3.融入文化。紧紧围绕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常见的传统节日,本着了解传统习俗的目的,设计相应的内容。尽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从陌生化的知识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4.双主教学。从高度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出发,一方面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5.教学流程。本课的教学大致分四个板块:游戏激趣,揭示课题;初读韵文,集中识字;走近节日,随文识字;循序渐进,熟读成诵。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部分生字,会写“舟、街”两个字。
2.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名称。
3.了解传统节日,初步感受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认识“传、统”等部分生字,会写“舟、街”两个字。
2.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名称。
【教学难点】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节日,并能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是怎么过的。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了解相关传统节日的习俗、来历。
2.教师制作教学课件和相关节日的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激趣,揭示课题
(一)看图猜节日,导入课题
1.谈话引入,板书“节日”。
同学们喜欢过节吗?让我们一起书写“节日”两个字。(学生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节日”一词。)
2.游戏激趣,看图猜节日。
下面,咱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看图猜节日”。
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猜出节日名称:贴窗花、放鞭炮(春节);吃月饼(中秋节);吃粽子、賽龙舟(端午节)。
(二)补充课题,初知“传统”
1.教师谈话,补充课题。
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是我们每年都要过的节日。像这样世世代代一直流传下来的节日,就叫作传统节日。(板书“传统”,将课题补充完整,然后齐读课题。)
2.补充知识,强化“传统”。
过春节的时候,贴对联、放鞭炮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习俗,就叫——(课件出示“传统习俗”,生接读。)粽子、月饼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美食,那就叫——(生回答“传统美食”,师随后出示课件。)这些,都是代代相传的文化,叫——(生回答“传统文化”,教师随后出示课件。)
(三)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关于传统节日的民谣。在这首识字民谣里,我们将了解到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有怎样的传统习俗。
二、初读韵文,集中识字
(一)自由读文,自主识字
1.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互助识字:同桌互相读一读生字,互相正音。
(二)趣味游戏,分类识字
1.游戏一:挂灯笼。
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喜欢挂灯笼。今天咱们来玩一个“挂灯笼”的游戏。谁要是能读准灯笼上的生字,谁就能把灯笼挂上去。
课件出示后鼻音的字: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