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5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应当引起教师们的足够重视。初中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1.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朗读中得以发展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首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增减文字,不读破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朗读,学生能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在此基础上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情感丰富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益处。
  2.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朗读中得到了训练
  读书要做“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可见“三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眼、口、心的相互配合正是学生思维的过程。“口到”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发音活动,还是“眼到”、“心到”的集中体现,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
  3.当前初中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朗读教学的效果不太令人满意。尽管不少语文老师也在用各种朗读方式增强教学效果,有些教师改变了过去组织学生齐读的方式,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新课程解放学生个性的要求,可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些朗读课的时候,就会发现朗朗书声背后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了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3.1朗读目标缺失。有些老师在组织学生朗读时,只注意了形式上的变换,比如齐读、范读、分角色读等,但朗读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应该让学生通过朗读体味什么,发现什么,领悟哪些默读中感受不到的东西,通常老师们是没有目标设计的。这样的朗读最多是课堂教学的调味品,教学节奏的调节器,对课文理解的辅助作用不大,更不用说使朗读成为有价值的语文课的一个独立分支了。
  3.2朗读的表现对象单一。在课堂上,朗读的表现对象似乎永远只是课代表、班长或朗诵能力强的同学。我们经常能听到老师说:同学们,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下面请我们班上的朗诵专家为大家朗诵,大家仔细体会。在公开课、竞赛课上这样的情形更是比比皆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老师往往只是关注几个有朗读特长的同学,朗读成为了少数同学展示才能的舞台,老师们完成教学任务的环节,大多数学生在朗读中是被边缘化的。
  3.3朗读缺乏情境。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但他们的情感流露不是随时随地的,而是需要慢慢地酝酿,再通过一个个触发点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深情和真情。在语文教学中光靠纯粹的朗读技巧是无法读出感情的。只有创设恰如其分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读懂文章,读懂作者,读出感情。在不做情感铺垫的情况下,一味地要求学生如何深情地有感情地读课文,只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加强朗读教学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范文是文质兼美的。如果说范文创造了“美”的话,那么教师就应当指导、帮助学生一起对“美”进行创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审美需要出发,用感情线牢牢地牵住学生,以情激情,有效地传情播情,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引导学生处于自由、愉快、活跃的气氛中,调动情绪,饱含感情地朗读,从而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受到感染,得到教育,提高审美的情趣与能力。
  如教《春》一课,首先让学生粗读课文,理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其次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春天的五个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读前四幅图时用轻柔、舒缓的语气,读出对春的喜爱之情,读第五幅图时,则要加重语气,读出春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学生通过这样的朗读,就能感觉到江南春天的温柔,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催人奋发向上的力量。在反复诵读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的过程中,学生记住了它美妙的词句,体会并理解了其中的感情。
  5.朗读的技巧
  朗读是技巧,也是一门艺术,要真正做到有表情地朗读,必须处理好停顿、重音、语调和速度四个环节。
  5.1停顿。停顿就是在朗读课文句中、句间、层次间、段落间的间歇。朗读停顿有三种: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和感情停顿。
  语法停顿包括句子成分间的停顿和标点符号的停顿。句子成分间的停顿是为了使句子的各种成分关系明确,脉络清楚。标点符号的停顿,顿号较短,分号较长,句号、问号、感叹号更长,冒号、省略号、破折号的停顿伸缩性较大,层次、段落的停顿则更长一些。
  逻辑停顿是由思维逻辑决定的。目的是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个词语,以便使听者更容易把握句子的主要意思。如“高血压是人类的隐形杀手”,“高血压”后面的停顿是语法停顿,作用是分清主、谓语;“是”字后面的停顿是逻辑停顿,强调“高血压”对人体危害的严重性,引起读者重视。
  感情停顿有时也叫心理停顿,为了表达复杂和强烈的思想感情,必须延长和缩短语法停顿。
  5.2重音。重音分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
  语法重音是根据语法结构形成的重音规律。就短句子说,谓语部分读重音,状语和补语就常常读重音,定语也常常读重音。有时为了引起注意,激发情感,有的代词、副词也要读重音。如“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一句中“忽”读重音,因为“忽”字巧妙地写出了水鸟听到冰响的反应,又表现出了它们的警觉和机灵。
  逻辑重音是要突出或强调某些词特殊的思想感情,往往需要改变句中原来的语法重音。逻辑重音与语言环境有关,如:“他为什么这么闷闷不乐?”如果表达的重点是询问原因,重音则是“为什么”;如果表达的重点是强调程度,重音则是“这么”。
  5.3语调。语调就是指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的改变,能把感情表达得准确、鲜明。表示疑问、愤怒、惊异、命令、号召等句子,朗读要前低后高;表示肯定、沉重、感叹、请求等句子,朗读要平直。
  5.4速度。速度的掌握要注意四点:注意人物性格;注意人物心情;注意语言环境;注意气氛表现。
其他文献
一个展现才气的平台一条表达心声的捷径掌上小可,发呀
与青春诀别的关键时刻,最容易创作出关于青春最棒的作品。rn回首漫漫青春,我们会发现.一路走来我们不是通过获得了很多、学到了很多.最终才变成大章眼中的大人模样相反.我们失去了
“修口”,是佛家的说法.意在劝其弟子管住自己的嘴,不要说些违碍犯忌的话。“修口”——记者何尝不需如此!这不是说让记者做蹑手蹑脚、满嘴“阿弥佗佛”的佛门弟子。而是记
摘 要: 设计良好的提问,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提问 艺术性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认为是最善问的老师,特别是其具有鲜明个人教学特色的“产婆术”,即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的答案。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师生不但可以通过对话、互动,共同探讨、理解知识,而且能够创设
有一个精神病人,以为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他每天都撑着一把伞蹲在房间的墙角里。不吃也不喝,像一只真正的蘑菇一样。
美国科学家日前在动物实验中“解码”了从猴子大脑中记录下的思维信号,并进而用这些信号成功地对实验装置进行控制,朝着开发出用意识控制机器的方向迈进了一步。来自美国加州
气管乳头状瘤是一种呼吸系统良性肿瘤,临床虽少见,但近年来报道日渐增多。而其同时合并异时性食管-胃多原发癌临床尚未见报道。据目前研究,气管乳头状瘤发生主要与人乳头状瘤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渐显重要。这里我就如何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谈谈看法。  1.还原课文情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文本中有不少课文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遥远,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感情,非常困难。为让学生加深理解,我们常常让学生反复朗读,配合讲解,然而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但若用上一幅展现情景的图片,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
在网络环境下,由计算机控制序列的多媒体实践,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新语文教学,设计方案,师生合作,进行多种画面的整合,该模式将成为新世纪语文主要教学模式。我们按教材的逻辑序列将“内容”串联于屏幕上,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世界和背景中,自主学习,持续发现,形成了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媒体间的信息碰撞,收到了抽象与直观相通、历史与现实相映、内容与情感相融的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凸显了教学的
新兵入伍后一般要进行3个月集中训练。新兵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高强度的训练使其身体功能状况发生改变。本文对新入伍近1个月的120名新兵进行了心肌酶谱测定,探讨集训对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