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对学生学习、教学质量乃至整个教育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在人们积极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众多途径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业务素质的培养而轻视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实际上,教师思想道德涵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韩愈在当时不重视教师的情况下仍要坚持“信其道”,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现状确实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师说;思想道德涵养;教师专业化;途径
一、《师说》的师道思想及当今社会转型期的教师现状
1.《师说》的师道思想
《师说》是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韩愈写的一篇论教育的专文。韩愈所处的时代,正是唐王朝在安史之乱结束后,逐渐由中衰向中兴发展的时代,这时期的文化发展过程也正如它的经济发展过程一样,《师说》正写于德宗经济极度发展时期和宪宗挞伐藩镇的前夜, 韩愈写这篇文章时大约35岁,刚由武宁建封辟府推官调入国子监,为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七品的学官。
魏晋时实行九品中正制,按门阀高低选拔统治阶级的人才,唐初实行科举考试,虽有抑制,但门阀观念仍未消除,到了中唐又盛行起来。在中央所办的国子监学校中,学生多半是大地主、大官僚的子弟,这些人靠着父兄的权势,常常可以凭借国子监学生的资格,不经过科举考试而可以直接做官,因此很多人不注重学业,对教师也不尊重,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成了一种互相拉拢、互相利用的庸俗关系了,那些当官做老师的,借以抬高自己的地位而收弟子,弟子以求得升官的资本而拜当官的为老师。既然他们都已经有了当官的途径,那又如何要“重道”呢?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尊师了。而且当时的唐朝国势和教育的衰落,佛、道宗教势力的膨胀,儒家的师道观日趋淡化,“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时人多“耻学于师”,“师道之不闻也久矣”。韩愈提倡儒家思想,反对当时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魏晋以来的“师其辟而遗其意”的骈文,当时的士大夫之族对韩愈议论纷纷,以至于把他称为狂人,而韩愈不顾流俗,收招学生,抗颜为师,做《师说》,就是力图尊师重道,重振儒家道统。
韩愈在《师说》中详细地论述了师与道的关系;道与业的关系;还有师与生的关系,他既肯定了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的主导作用,又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向学生学习;既要求学生虚心向教师学习,又鼓励学生敢于超过老师;既提倡乐为人师、勇为人师,又强调不耻下问,虚心拜人为师。他的师道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本文主要就他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师道观展开论述。他主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师道相依的观点,认为师与道是相辅相成的。道借师以行,师借道以成;离开了师,儒家的仁义道德就得不到推广和传播;如果离开了道,教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所以他旗帜鲜明地提出择师的根本标准是“道”,也就是一个教师没有一定的“道”,那就不成其为教师,教师要信守“道”,“道”是师存在的基础,师道不可分离,道是师的基础,是师存在的前提条件。对于这个观点,我们只要把道的儒家仁义道德的含义舍去,理解为一种主义、信仰和理想,那么它就是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教育思想。教师承担的社会责任是离不开政治信仰和理想的,离开政治信仰的教师是不存在的。
2.当今社会转型期的教师现状
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各国之间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来更好地为国家做贡献,那么这一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教师的身上,教师的地位也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和提高,这是与韩愈那个“不耻相师”的时代不一样的。
但是当今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市场经济下,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对教师思想道德观念造成冲击和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的意识形态对我国教师的影响也是很大,加入WTO后,我国的文化市场进一步开放,外来文化资本、产业和产品会大幅度地在中国扩大市场准入,这将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个人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学校教育体制改革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压力,也引发了教师急功近利的思想,因而,在教师队伍中就出现共产主义理想比较淡薄,尤其是青年教师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心不足,对共产主义认识偏颇;人生价值观呈消极下滑态势,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将等价交换不适当地应用到教学中来;职业道德意识弱化,缺乏从事教育劳动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在职业行为上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只教书,不育人,重科研,轻教学;科学道德和精神失范,学术腐败、学术浮躁严重,粗制滥造令人忧虑。
所以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如何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使教师在这种浪潮中仍然能“信其道”。教师也是人,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教师都是圣人,但是如果每一个教师坚守自己某一方面的德行,那么对日后学生的发展是受益匪浅的。那么在这种条件下,教师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便能更好的担负起这一重任,教师专业化的提出就是对教师素质要求提高的表现。
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重视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而轻视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状况。这不仅仅会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而且直接关系到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会培养出什么样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问题。而且围绕如何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水平,人们多从制度、工作条件、工作环境、教学设备以及专业知识等外在的方面来加强,而较少从教师内心的思想道德等方面来考虑,而这正是韩愈所最重视的。韩愈将“道”作为衡量和选择教师的根本性标准,评价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就是“道”,看他能否在任何条件下都有坚定不移的信念,都能坚守此“道”,并有为实现此“道”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对我们是很有启示意义的。所以,在我们大力倡导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我觉得教师的思想道德涵养是重要途径,正如韩愈所言“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二、教师思想道德涵养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校教师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合格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他们应当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当具备高深的专业知识和从事教学工作的必要的教育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教师的各种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灵魂。所以,如果能通过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涵养来使教师将教书育人内化为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真正的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那么各种外在的加强教师思想道德方面的措施就会更加顺利地开展,就会更加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教师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以及道德品质如何非常重要,决定着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决定着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涵养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是重要途径。只要教师能够从思想高度上真正领悟到自己职责的重要性,不仅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导师,是学生人生模仿的榜样,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的兴旺发达,那么他就会更加自觉的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更加尽心的完成自己的职责。如果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高,那么即使为提高教师专业化做再多的努力,那么我想也是徒劳的。
思想道德涵养是丰富的、多层次的,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观念的综合,它渗透到教师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包括教师的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修养以及行为养成等内容。那么思想道德涵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在:
(1)教师专业化发展已被公认为从一门职业发展为专业并获得相应的专门地位的过程,那么它应具有其基本的专业精神,而教师思想道德涵养就是形成这一专业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教师专业发展中职业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1]思想道德涵养要求教师具有崇高的理想,当自己成为一名教师后,应该为自己设置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活动,就如韩愈所坚持的“信其道”,这样才能不断地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不断的进行自我挑战。崇高的理想还能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培养敬业精神,这正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一旦少了这一精神支柱,那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情况可想而知。
(2)思想道德涵养可以使教师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教师们能够更加自觉地勤奋学习,仔细推敲教案,严谨治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的学习钻研自己的专业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增强自己对全体学生、对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感,这当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了。
(3)思想道德涵养可以使教师具有创新精神,以及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面对知识经济、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教师已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而是必须要有创新精神,拥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先进的道德意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实现全面创新,从而能有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4)思想道德涵养可以使教师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和善于协作的精神。协作精神是现代社会所不可缺少的,更是教师教学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往往善于协作,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来共同影响学生,从而师生都能受益匪浅,这当然也能促进教师专业的更好发展。
此外,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促进作用。提高公民道德思想素质, 教育是基础。学校是进行系统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和主渠道, 而学生的良好风气也能辐射影响到社会风气, 因此, 教师有责任把爱劳动、守纪律、求进步等好风气、好习惯带动起来。教师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 多与学生的家庭联系, 相互配合, 共同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 是社会道德活动主体之一。实践证明, 以教师队伍为依托的道德示范群体的形成,对整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普及与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思想道德涵养的途径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加强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涵养,其途径有: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
组织教师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的价值观,坚持不懈地进行优良传统和新时期创业、敬业精神的教育,经常召开教书育人经验交流会和学术研讨会,引导教师积极开展自我教育,使教育引导与自我塑造相结合。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要加强道德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农村或企业参加与专业任务目标一致的社会实践和参观考察。
2.加强载体建设和资金投入,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思想道德涵养,必须有足够的载体和条件,建好图书馆、校史展览馆、科技馆、体育馆等文化体育科技活动场所,是基本的要求。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条件,教师的思想道德涵养才能有必要的载体,才能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良好的道德新风尚。与此同时,还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既包括思想道德的“硬件支持”,也要为教师开展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参观访问活动等提供必要的经费。同时要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人,用先进的事迹感染人,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给予奖励。
3.完善教师思想道德涵养考评机制,必须制定出教师思想道德评估体系
其归纳如下:①对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政治态度、教学思想和态度、师德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综合评价;②把思想道德评估作为师资调配、教学评估、评选先进、确定重点教师、重点学科和重点科学课程的一个硬指标,适当加大其在考评体系中的权重;③教师的职务评聘、工资晋升、进修深造、工作调动、留学进修、年终考核等要与思想道德建设表现挂钩;④对不思进取、学术态度不端正、学术观点不正确、学术功底不扎实和教学态度不认真的青年教师进行批评帮助。[2][3]
4.大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营造建设好的社会环境
国家和社会为教师所创造的物质待遇、社会地位及其在社会各行业中所处相对位置的现实状况,是教师思想道德水平整体提高的根本前提。教师经济地位的保障就取决于国家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地方财政的状况。繁重的工作任务与不高的经济待遇,自然会引发教师的思想问题。当然,不能只对教师进行简单的说教,更应当关心教师的疾苦,为他们创造较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新的世纪呼唤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有赖于高素质的教师,教师要想承担起这一重大责任,更好的完成其光荣的使命,使教师朝着专业化的方向更好的发展,必须从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涵养开始,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戚万学.高等教育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胡宝骇.全面提高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J].零陵学院学报,2005,(6).
[3]胡建方.当前高校教师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关键词:师说;思想道德涵养;教师专业化;途径
一、《师说》的师道思想及当今社会转型期的教师现状
1.《师说》的师道思想
《师说》是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韩愈写的一篇论教育的专文。韩愈所处的时代,正是唐王朝在安史之乱结束后,逐渐由中衰向中兴发展的时代,这时期的文化发展过程也正如它的经济发展过程一样,《师说》正写于德宗经济极度发展时期和宪宗挞伐藩镇的前夜, 韩愈写这篇文章时大约35岁,刚由武宁建封辟府推官调入国子监,为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七品的学官。
魏晋时实行九品中正制,按门阀高低选拔统治阶级的人才,唐初实行科举考试,虽有抑制,但门阀观念仍未消除,到了中唐又盛行起来。在中央所办的国子监学校中,学生多半是大地主、大官僚的子弟,这些人靠着父兄的权势,常常可以凭借国子监学生的资格,不经过科举考试而可以直接做官,因此很多人不注重学业,对教师也不尊重,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成了一种互相拉拢、互相利用的庸俗关系了,那些当官做老师的,借以抬高自己的地位而收弟子,弟子以求得升官的资本而拜当官的为老师。既然他们都已经有了当官的途径,那又如何要“重道”呢?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尊师了。而且当时的唐朝国势和教育的衰落,佛、道宗教势力的膨胀,儒家的师道观日趋淡化,“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时人多“耻学于师”,“师道之不闻也久矣”。韩愈提倡儒家思想,反对当时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魏晋以来的“师其辟而遗其意”的骈文,当时的士大夫之族对韩愈议论纷纷,以至于把他称为狂人,而韩愈不顾流俗,收招学生,抗颜为师,做《师说》,就是力图尊师重道,重振儒家道统。
韩愈在《师说》中详细地论述了师与道的关系;道与业的关系;还有师与生的关系,他既肯定了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的主导作用,又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向学生学习;既要求学生虚心向教师学习,又鼓励学生敢于超过老师;既提倡乐为人师、勇为人师,又强调不耻下问,虚心拜人为师。他的师道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本文主要就他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师道观展开论述。他主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师道相依的观点,认为师与道是相辅相成的。道借师以行,师借道以成;离开了师,儒家的仁义道德就得不到推广和传播;如果离开了道,教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所以他旗帜鲜明地提出择师的根本标准是“道”,也就是一个教师没有一定的“道”,那就不成其为教师,教师要信守“道”,“道”是师存在的基础,师道不可分离,道是师的基础,是师存在的前提条件。对于这个观点,我们只要把道的儒家仁义道德的含义舍去,理解为一种主义、信仰和理想,那么它就是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教育思想。教师承担的社会责任是离不开政治信仰和理想的,离开政治信仰的教师是不存在的。
2.当今社会转型期的教师现状
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各国之间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来更好地为国家做贡献,那么这一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教师的身上,教师的地位也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和提高,这是与韩愈那个“不耻相师”的时代不一样的。
但是当今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市场经济下,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对教师思想道德观念造成冲击和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的意识形态对我国教师的影响也是很大,加入WTO后,我国的文化市场进一步开放,外来文化资本、产业和产品会大幅度地在中国扩大市场准入,这将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个人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学校教育体制改革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压力,也引发了教师急功近利的思想,因而,在教师队伍中就出现共产主义理想比较淡薄,尤其是青年教师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心不足,对共产主义认识偏颇;人生价值观呈消极下滑态势,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将等价交换不适当地应用到教学中来;职业道德意识弱化,缺乏从事教育劳动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在职业行为上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只教书,不育人,重科研,轻教学;科学道德和精神失范,学术腐败、学术浮躁严重,粗制滥造令人忧虑。
所以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如何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使教师在这种浪潮中仍然能“信其道”。教师也是人,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教师都是圣人,但是如果每一个教师坚守自己某一方面的德行,那么对日后学生的发展是受益匪浅的。那么在这种条件下,教师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便能更好的担负起这一重任,教师专业化的提出就是对教师素质要求提高的表现。
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重视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而轻视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状况。这不仅仅会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而且直接关系到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会培养出什么样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问题。而且围绕如何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水平,人们多从制度、工作条件、工作环境、教学设备以及专业知识等外在的方面来加强,而较少从教师内心的思想道德等方面来考虑,而这正是韩愈所最重视的。韩愈将“道”作为衡量和选择教师的根本性标准,评价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就是“道”,看他能否在任何条件下都有坚定不移的信念,都能坚守此“道”,并有为实现此“道”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对我们是很有启示意义的。所以,在我们大力倡导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我觉得教师的思想道德涵养是重要途径,正如韩愈所言“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二、教师思想道德涵养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校教师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合格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他们应当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当具备高深的专业知识和从事教学工作的必要的教育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教师的各种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灵魂。所以,如果能通过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涵养来使教师将教书育人内化为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真正的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那么各种外在的加强教师思想道德方面的措施就会更加顺利地开展,就会更加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教师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以及道德品质如何非常重要,决定着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决定着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涵养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是重要途径。只要教师能够从思想高度上真正领悟到自己职责的重要性,不仅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导师,是学生人生模仿的榜样,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的兴旺发达,那么他就会更加自觉的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更加尽心的完成自己的职责。如果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高,那么即使为提高教师专业化做再多的努力,那么我想也是徒劳的。
思想道德涵养是丰富的、多层次的,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观念的综合,它渗透到教师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包括教师的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修养以及行为养成等内容。那么思想道德涵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在:
(1)教师专业化发展已被公认为从一门职业发展为专业并获得相应的专门地位的过程,那么它应具有其基本的专业精神,而教师思想道德涵养就是形成这一专业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教师专业发展中职业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1]思想道德涵养要求教师具有崇高的理想,当自己成为一名教师后,应该为自己设置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活动,就如韩愈所坚持的“信其道”,这样才能不断地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不断的进行自我挑战。崇高的理想还能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培养敬业精神,这正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一旦少了这一精神支柱,那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情况可想而知。
(2)思想道德涵养可以使教师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教师们能够更加自觉地勤奋学习,仔细推敲教案,严谨治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的学习钻研自己的专业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增强自己对全体学生、对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感,这当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了。
(3)思想道德涵养可以使教师具有创新精神,以及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面对知识经济、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教师已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而是必须要有创新精神,拥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先进的道德意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实现全面创新,从而能有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4)思想道德涵养可以使教师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和善于协作的精神。协作精神是现代社会所不可缺少的,更是教师教学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往往善于协作,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来共同影响学生,从而师生都能受益匪浅,这当然也能促进教师专业的更好发展。
此外,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促进作用。提高公民道德思想素质, 教育是基础。学校是进行系统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和主渠道, 而学生的良好风气也能辐射影响到社会风气, 因此, 教师有责任把爱劳动、守纪律、求进步等好风气、好习惯带动起来。教师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 多与学生的家庭联系, 相互配合, 共同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 是社会道德活动主体之一。实践证明, 以教师队伍为依托的道德示范群体的形成,对整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普及与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思想道德涵养的途径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加强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涵养,其途径有: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
组织教师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的价值观,坚持不懈地进行优良传统和新时期创业、敬业精神的教育,经常召开教书育人经验交流会和学术研讨会,引导教师积极开展自我教育,使教育引导与自我塑造相结合。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要加强道德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农村或企业参加与专业任务目标一致的社会实践和参观考察。
2.加强载体建设和资金投入,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思想道德涵养,必须有足够的载体和条件,建好图书馆、校史展览馆、科技馆、体育馆等文化体育科技活动场所,是基本的要求。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条件,教师的思想道德涵养才能有必要的载体,才能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良好的道德新风尚。与此同时,还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既包括思想道德的“硬件支持”,也要为教师开展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参观访问活动等提供必要的经费。同时要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人,用先进的事迹感染人,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给予奖励。
3.完善教师思想道德涵养考评机制,必须制定出教师思想道德评估体系
其归纳如下:①对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政治态度、教学思想和态度、师德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综合评价;②把思想道德评估作为师资调配、教学评估、评选先进、确定重点教师、重点学科和重点科学课程的一个硬指标,适当加大其在考评体系中的权重;③教师的职务评聘、工资晋升、进修深造、工作调动、留学进修、年终考核等要与思想道德建设表现挂钩;④对不思进取、学术态度不端正、学术观点不正确、学术功底不扎实和教学态度不认真的青年教师进行批评帮助。[2][3]
4.大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营造建设好的社会环境
国家和社会为教师所创造的物质待遇、社会地位及其在社会各行业中所处相对位置的现实状况,是教师思想道德水平整体提高的根本前提。教师经济地位的保障就取决于国家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地方财政的状况。繁重的工作任务与不高的经济待遇,自然会引发教师的思想问题。当然,不能只对教师进行简单的说教,更应当关心教师的疾苦,为他们创造较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新的世纪呼唤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有赖于高素质的教师,教师要想承担起这一重大责任,更好的完成其光荣的使命,使教师朝着专业化的方向更好的发展,必须从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涵养开始,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戚万学.高等教育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胡宝骇.全面提高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J].零陵学院学报,2005,(6).
[3]胡建方.当前高校教师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