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失败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gy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2-1975年,英国著名社会学家保罗·威利斯在位于英格兰中心区一个工业重镇—汉默镇的一所男子中学对一帮“家伙们”(那些不愿学习、聚众玩耍、反抗权威的学生的自称)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民族志研究。这一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了他们在学校以及工作岗位上的前几个月。作者探索了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工人阶级子弟会继承父业?
  该研究成果于1977年首次在英国出版,题为《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保罗·威利斯借用批判社会学文化再生产的观点来立论,它迫使人们思考: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促进社会公平,还是强化不公平?同时,在阶级对立被弱化的今天,“家伙们”所代表的现象,对于学校教育又提出了怎样的疑问?
  反学校文化:学业失败的根源
  保罗·威利斯认为,“家伙们”之所以学业失败,主要在于他们形成了一种反学校文化。反学校文化最基本、最明显、最明确的表现,就是对“权威”根深蒂固的反抗。
  “家伙们”对权威的反抗首先表现在对学校的常规价值的反抗。学校看重纪律,“家伙们”一定要做违纪者;学校认可循规生,但在“家伙们”眼中,他们不过是“软耳朵”或者“书呆子”。他们通过在校门口吸烟、公开喝酒等一系列更成人化的行为,将自己与“书呆子”明显区分开来,这也使他们主动将自己与学校及学校制度隔离开来。
  “家伙们”对学校的反抗还在于与学校制度和规则争夺象征空间与物理空间。“家伙们”往往通过上课打盹、随意逃学,甚至哄骗老师等手段,逃离学校这一物理空间,以此来获得一种挑战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满足感与存在感。他们还往往通过“搞破坏”“恶作剧”等方式找乐子;通过打架、挑衅等一系列脱轨行为来抵制自身存在的无聊与空虚,以达到一种自我呈现、自我彰显的目的。
  这就是“家伙们”的反学校文化。它充满暴力气息以及展示男性气概的强烈诉求。然而,正是这种反学校文化,使得这些“家伙们”失去了学校正统的承认与保护,也失去了进入中产阶级的敲门砖—学历。反学校文化让他们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他们不得不早早离校,沿着父辈的足迹,进入最低层的劳动力市场。
  回归学校无望:事业失败的助推器
  “家伙们”在学校期间的一系列“脱轨”行为,使得他们实际上更接近成人的生活环境,他们的这种被学校排斥的经历为他们进入社会提供了机会。
  “家伙们”自觉排斥了需要高度智识、文凭的工作,他们热衷于一般劳动。这让“家伙们”很快就找到了去处,并在工作环境中如鱼得水,至少在头几个月如此。反学校文化与车间文化在彰显男性气概这一文化价值上面有着惊人的相似,而这正是“家伙们”所擅长的。与此同时,“家伙们”相较于“书呆子”们的优越感,一直延伸到了工作中。他们认为,自己与“书呆子”的工作就是笔头工作和干苦活儿之间的差别。而且,自己已经通过经验看透、学会并懂得很多“书呆子”不懂的事情,“我现在就已经经历过生活的不少阶段了,我已经有过得意失意,尝过失望的滋味” ……
  可是,保罗·威利斯一眼就看到了这些“家伙们”的悲剧命运。他说,正是这种经验的诱惑,将这些工人阶级子弟绑在了体力工作的前程上。他们对人生、对工作充满了宿命感。在他们看来,工作的目的就是糊口、赚钱,没有人会因为热爱而工作。问题恰恰在于,这种将工作与意义感分离的高度重复的劳动很快就会使“家伙们”再度陷入危机。当完文化学徒后,他们就得在糟糕的环境中没有尽头地辛勤劳作,当这一事实愈加清晰时,他们看待车间的态度就如同以前看待学校一样。
  讽刺的是,当车间变成监狱,又没有能力干别的时,“家伙们”最先想到的却是教育。只是,现实的种种压力使他们很少再有机会重新回到学校。他们的人生正如保罗·威利斯描述的:“他们来工厂工作的时候无一不是想积攒点钱,偿还一点债务,或者计划‘有一天’开始自己做生意,但他们就这么日复一日地工作了三十年。”
  对学校制度的洞察:
  反学校文化的形成机制
  在保罗·威利斯看来,学校代表着一种制度文化。在这种制度文化中,学校借助各种物质基础,包括教学楼、课程表和等级关系,掌握着“教育交换”(教师用知识交换学生的尊敬;学生用知识交换文凭,用需要文凭的工作换取高报酬,用报酬换取商品与服务)这一框架。这一框架受主导文化与社会价值观的约束,并由广义上的国家机器作为后盾。
  在“教育交换”中,知识具有核心价值,这一核心价值通过教学范式传递给学生。同时,知识具有稀缺性,并且掌握在教师手中,因此赋予了教师道德上的优越性。教师竭尽全力维持自身的优越性,他诉诸的手段往往为“纪律”。在这场“教育交换”中,循规生及学业上积极表现者极力争取权威的认可,并努力获取帮助他们进入中产阶级社会所需的文凭,从而赢取这种“交换”。工人阶级子弟所特有的阶级文化使他们很快就洞察了这种交换的欺骗性与虚伪性。首先,如果被学校所宣称的文凭束缚,就要长时间做一名“书呆子”,而且会失去在任何阶段获取各种直接报酬的能力;其次,“家伙们”的经验表明,就业根本不需要文凭,学校对文凭的鼓吹不过是掩盖工作的无意义本质,同时构筑虚假的等级制度,并用意识形态将人们束缚其中。因此,“看透”了学校的“把戏”后,“家伙们”毫不犹豫地成了学校文化的反叛者。
  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他们的洞察存在一定的局限。这一局限使得他们对学校文化的反抗与质疑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种悲哀的“自我伤害”,当他们对一成不变的工作彻底厌恶后,竟发现除了接受并适应现状,自己已经没有任何出路。
  构建民主的教学关系:
  后进生转化的可能途径
  《学做工》成书于20世纪70年代,背景为资本主义的英国,书中所描述的内容似乎极度个性化,在今天好像已经过时,实则不然。在今天的中国学校,“家伙们”依然存在,他们有另一个名字—后进生。后进生们的身上虽然没有背负着意识形态的压力,但却与保罗·威斯利所描述的“家伙们”面临许多相似的处境,他们学习差、捣乱、打架、抽烟、造型“杀马特”……
  当然,今天越来越多的学校为他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与激励措施,以提高他们的尊严感、成就感。但事实上,学业水平表现依然是教师区分学生的一把標尺,只不过教师的态度或许更不外显,后进生小团体以及他们代表的反学校文化也在某种程度上顽强地存在着。改变这一现状,依赖于民主教学关系的构建。民主的教学关系意味着教师打心眼儿里认为学生们是平等的,只不过因为不同的因素,他们在学业上的表现参差不齐。
  许多教师倾向于将学生学业水平的不良表现归结为个人不努力。这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全部。事实上,许多后进生背负着家庭情感的包袱,物质条件不足的压力,文化资本贫瘠的困扰等。因此,作为教师,只有从一个较大的背景与视野分析这些后进生面临的各种问题,才能对他们产生理解与共情。这是构建民主教学关系的首要前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破除对后进生的偏见,从而以一个真正关怀者与帮助者的身份介入教学关系。当然,这需要教师具备宽广的视野,以及真正落实民主教学关系的意志力。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报刊社)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其他文献
文选型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往往隐藏在选文中,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不同的角度可以挖掘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组块教学以学生的言语智能发展为核心目标,准确把握文本教学价值,选择并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重组并设计成块状的阶梯式活动,改变以往线性的流水式教学,教得准确,学得充分,实现一个活动板块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珍珠鸟》是冯骥才先生的经典作品,文质兼美而通俗易懂。教学的起点是在学生已知的基
我剛刚踏入教坛的时候,对于教学有着极大的热情。我积极听有经验老师的课,在上课之前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教案、写教案,甚至背教案上面琐碎的上课流程。然而,不到一个学期,我的热情就大大地消退了,我感受到的不是心灵的充实,而是枯燥无味、身心俱疲。我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之中,甚至开始怀疑自己。  王荣生教授针对高中教师备课负担沉重现象提出:“语文教师在备课活动中所自觉关注的,往往不是实际耗费他大量工时的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存在着唯“言”独尊和唯“文”独尊两个极端,即把文言课上成古代汉语课和古典文学课。后来,为了纠正这两个极端,教师们大多采用“文”与“言”并重的教法,但是在实践中往往又无可避免地出现了第三种倾向,即把文言文教学简单地理解为“言教”加“文教”,凡是文言文教学,模式往往都是“导入新课-简介作者-朗读课文-疏通字词-翻译课文-分析课文-教师总结-布置作业”。这又使文言文教学陷入了模式化,
过分注重应试教育而忽略学生社会情感发展,强调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权威地位而忽视学生作为学习经验构建者的主体地位,是传统学校存在的现实问题。2012年9月起,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在重庆忠县试点,我校作为试点校之一积极参与其中。项目打破了“唯理智教育”的束缚,提出了“社会情感学习”的学校愿景:通过氛围营造、有效教学、制度建设、家校合作等方面渗透“全纳”“公平”“和谐”的项目核心
一、要保护学生本真的学习乐趣  知识是千百年来无数人实践探索的结晶,蕴含着先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聪明才智。学习知识,就是和最聪明的人交往和对话,是最高级的精神享受,是让自己变得丰富、有趣的历炼过程,是提升个人精神境界的捷径。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说的就是对知识的天然的、纯粹的渴望,这种渴望正是最激动人心的乐趣来源。  不可否认,知识有功用的乐趣,也有功利的乐趣。这
单元整体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具备了欣赏现代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节奏、押韵、表现手法等。教学时宜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弄清象征手法,并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熏陶感染,获得人生启示。  二、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共五首诗歌,涵盖中外。教学时可把精读篇目作为学习重点,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现代诗歌的表现方法;略读篇目可作为精读的补充和延伸,着力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可将《一片槐树
一、设计说明    版本之间的差异往往能成为新的教学资源,笔者力图根据语文版《(论语)选读》中《沂水春风》和人教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题和标点符号的差异进行创意设计。整个设计由品味文题入手,激活助读系统,开展图文互动,探究叙事艺术,最后从比较标点符号出来。整个流程试图以“春风”为“课眼”,流转出不一样的神采。    二、教学目标    1 背诵重点章句,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
学习和读书是为了提升、发展、创造,而不是死守着书本停滞不前。通常所说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就是把知识“学死了”,也把自己“学死了”。读书若不能体验学习之乐,不能与实践结合,便体会不到知识内在的深刻,也得不到表面功利的益处。深度学习,便是要改变如此这般“学死了”的状况,把书本上静态的知识变成动态的、活的、与人的思想和实践息息相关的东西,把知识教活、学活,让学生学会学习,愿思考、能创造。  一
又到了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时候了,我决定改变传统的教法,进行一次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尝试。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对鲁提辖这个人物的分析颇有异议。因此,我把这次教学活动的主题定为“鲁提辖是英雄吗”,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认真阅读全文,准备资料。一周后,我让学生把个性化阅读得到的成果展现出来。  课堂上,争论异常激烈,学生争得面红耳赤。大部分学生认为鲁提辖是英雄:鲁提辖疾恶如仇,慷慨解囊,好打抱不平,武功
语文教师的学术品性,是指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探求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发展的内在规律,分析影响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发展的各种因素,探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处理好这些关系的方法,并据此推进教学改革的意识、精神、行为、能力与智慧。博大精深的语文和极其复杂的语文素养提升过程,增加了语文教学的难度和语文教学改革的复杂性。如果没有分析语文学习内在机理的意识与能力,缺乏持之以恒的改革精神与因时因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