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与“言”有机融合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19g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存在着唯“言”独尊和唯“文”独尊两个极端,即把文言课上成古代汉语课和古典文学课。后来,为了纠正这两个极端,教师们大多采用“文”与“言”并重的教法,但是在实践中往往又无可避免地出现了第三种倾向,即把文言文教学简单地理解为“言教”加“文教”,凡是文言文教学,模式往往都是“导入新课-简介作者-朗读课文-疏通字词-翻译课文-分析课文-教师总结-布置作业”。这又使文言文教学陷入了模式化,其结果必然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乏味。
  近日,拜读了程永超老师的《文言文教学。行于“文”“言”之中》(《语文建设》2008年第3期),很受启发。程老师认为“要在‘文’‘言’相生相融中实现当下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价值”,“‘文’‘言’相生相融具体可从两方面来阐释,‘因言释文’和‘因文悟言’。所谓‘因言释文’是通过‘言’的解读来阐释‘言所承载的内容’;所谓‘因文悟言’,即以文言文所蕴涵的文化来反照领悟‘言’”。程老师的观点辩证地处理了“文”与“言”的关系,可以这么说:让“文”“言”相生相融,是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的方向。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文”“言”相生相融呢?笔者以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的《黔之驴》为例,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对“文”和“言”的有机融合作了一些探索。
  
  一、随“言”教“文”,融“文”于“言”
  
  整体设计以语言教学为主线,在语言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即在“言教”中落实“文教”,使“言”和“文”有机融合。
  
  (一)引出成语,导入新课
  学生填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由成语“黔驴技穷”导入。
  (二)读准课文,扫除障碍
  正音:憋、狎、踉、瞞、胜、好
  (三)疏通字词,理解内容
  1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释词:船、则
  问题:(1)“黔”地有何特点?开头交代这一特点有何作用?
  (2)“船载”说明了什么问题’(3)为何称带驴入黔地的人为“好事者”,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2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怒愁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释词:庞然大物、窥、稍、近、莫相知、且
  
  问题:(1)这一段写虎见到驴的心理状态,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这种心理?(2)文中哪些动词表现了虎的心理状态?试举例分析。(3)“莫相知”具有过渡作用,请具体说明。
  
  3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释词:觉
  问题:(1)比较“然往来视之”和“庞然大物”两个“然”字的不同。(2)比较“又近出前后”与“稍出近之”两个“近”的细微差别。(3)既然老虎认为驴没有什么了不起,又为什么“终不敢搏”呢?
  4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释词:益、胜、蹄、因、技、止
  问题:(1)“稍近益狎”的“近”与前面的“近”有何区别?(2)用自己的话说说“稍近益狎,荡倚)中冒”的意思。(3)虎“计之”,老虎当时考虑什么事呢?说说它的心理活动。(4)黔驴之技有哪些?(结合理解成语“黔驴之技””黔驴技穷”的意思)
  5 因跳踉大啁,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释词:跳踉、咽、尽、去
  问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是如何具体描写虎“吃驴”的过程的,这些表现了老虎什么特点?
  (四)总结形象,巩固内容
  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谈谈老虎的特点,教师总结,板书要点。
  驴:软弱无能 狂妄自大 迟钝麻木 貌似强大外强中干……
  虎:勇敢大胆 谨慎小心 观察仔细 狡猾敏捷……
  (五)把握寓意,畅谈启示
  1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驴、虎、好事者)把握寓意。
  2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虽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选择一个角度畅谈自己的启示。 (六)归纳整理,积累词语
  1 通假字:止
  2 古今异义词:稍、因、去
  3 活用词:船、蹄
  4 多义词:以为、然、益、之
  5 成语:庞然大物、黔驴技穷、黔驴之技
  
  二、随“文”教“言”,融“言”于“文”
  
  整体设计以内容和写法的教学为主线,在内容和写法的教学中结合有关词句的理解,即在“文教”中落实“言教”,使“文”和“言”有机融合。
  
  (一)导入新课
  从《伊索寓言》中的《驴和虎》导入。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给生字注音。
  2 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3 看画面,想情节,讲故事,学生齐读课文后,教师展示几个画面,让学生据此回忆故事情节,并指名讲故事。师生共同评议。
  (三)形象分析
  1 分别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驴和虎的语句。学生根据相对应的句子,分组讨论驴和虎的形象以及刻画的方法。讨论后,每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最后教师总结。
  教师引导:结合句子落实有关字词,重点是“庞然大物、鸣、啼”等词。
  2 学生分组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讨论后,每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本文的寓意可从多角度来分析。虎和驴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典型形象,从它们的身上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四)问题探究
  本文题目叫“黔之驴”,然而写驴的笔墨非常少,写虎的笔墨非常多,这是否有点“文不对题”呢?能否把题目改为“黔之虎”呢?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时补充《黔之驴》的写作背景、原文的结尾等有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探究任务。
  
  明确:尽管文中写虎的笔墨非常多,从开始的畏驴,到中间的察驴,再到最后的吃驴都写了,但这些变化过程均是围绕着对驴的观察和反应作出的。结合时代背景以及原文结尾的议论可以看出,课文的主题是驴而非虎,课文的写法是以虎衬驴,因而题目应该用“黔之驴”,而不能用“黔之虎”。
  (五)拓展延伸
  1 比较《黔之驴》与《伊索寓言·驴和虎》中“驴”的不同之处。
  2 以老虎为第一人称改写故事。注意要写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写出老虎的心理活动,字数不限。
  
  三、随“读”教“文”“言”,融“文”“言”于“读”
  
  整体设计以读为主线,在形式多样的读中落实“文教”与“言教”,从而使“言”“文”有机融合。
  
  (一)读前导入
  欣赏动画片《黔驴技穷》,引出其出处《黔之驴》,由此导入。
  (二)读准字音
  1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1)声音洪亮,字音正确;(2)在课本中标注生字的读音。
  2 指名学生朗读,教师引导学生评议、正 音。
  (1)正音:慤、狎、踉、咽
  (2)多音字:胜、好
  3 结合注释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三)读好句读
  1 正确朗读下列句子,做好朗读节奏的划分,并结合划分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至则/无可用(却)
  
  然/往来视之(但是)
  
  觉/无异能者(觉得)
  
  以/为神(把……当作)
  
  以为/且噬己也(认为)
  2 听朗读录音,听清节奏,并用“/”在课本上作标记。
  3 指名学生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4 学生齐读。
  (四)读清层次
  1 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疏通字词。
  2 学生提出疑难的词句,教师引导解决注意积累以下几类词语,要求课后归类整理。
  (1)通假字:止
  (2)古今异义词:稍、因、去
  (3)活用词:船、蹄
  (4)多义词:以为、然、益、之
  (5)成语:庞然大物、黔驴技穷、黔驴之技
  3 指名翻译课文,师生评议。
  4 讨论探究。
  (1)文中有三个“近”,其词义是否有细微的差别呢?说说你的看法。
  (2)老虎是怎样逐步认识驴并把它吃掉的?请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再分别用一个动词加以概括。
  (3)你认为课文划分为两段是否合理?如果以老虎逐步认识驴的过程来划分课文,可分为几个层次?
  (五)读出妙点
  1 教师示范
  所谓读出妙点,就是从词语运用、形象塑造以及情节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构思特点等方面体会课文的妙点,以使自己透彻地理解课文。如“蔽林间窥之”,“窥”的意思是“偷看”,现在仍然在用,如“窥视”“窥探”。一个“窥”字,勾画出老虎初见驴时,既好奇又害怕,又不甘心的心理,可谓一字传神。
  2 实战演练
  从词语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形象塑造、构思特点等方面品味课文的美点妙处,每人读一句话,说出一个“妙点”。
  3 归纳妙点
  (1)妙在词语运用恰当,特别是动词的使用很传神。
  (2)妙在心理活动描写,细致逼真,且富于变化。
  (3)妙在形象塑造,对比鲜明,相映成趣。
  (4)妙在构思独特,明在写虎,暗在写驴,以虎衬驴,以驴为戒。
  (六)读后拓展
  就本文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栏目特别推出“中国教育70年人物篇”,展现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史(外国教育史)的老一代学科带头人吴式颖先生的70年教育人生。通过对先生的艰苦求学、严谨学术与为师之道的回望,轻掀历史的衣角,向前辈表达敬意,对后学提出鼓励与期待——向大师靠近,为理想献身。吴式颖先生  吴式颖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留学苏联列宁格勒赫尔岑师范学院,学成回国后长期投身于我国外国教育
近来读报,发现有这么一句话,其表达形式让笔者十分惊诧。原文是这样写的(下画线为笔者所加):  据说,研发这头人羊怪的目的是灰常灰常善良滴,是为了给渴望延年益寿的人民提供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新京报》2007年3月29日C13版)  使我惊诧的是,原本只出现于网络聊天或某种随意性很强的网络帖子中的“另类”语言形式,竟然堂而皇之地被写进了一篇事关科学伦理的科技话题的文章中,而且还是刊载于一份严肃的、
笔者应《语文建设》之约,撰写了《“非指示性”语文教育:一种教育理念》,发表在《语文建设》2006年第1期上。按照编辑体例,我先阐述自己的教育观点,后介绍自己的教学实录。一些朋友读后认为,笔者阐述的教育观点与教学实录之间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上的差距,“理论很完美,但具体落实起来并不那么容易”。《语文建设》2006年第7期刊登的余养健先生的《“指示”“非指示”之我见》和张怡春、彭芝兰二君的《“非指示性”教
【摘 要】职称制度的初心是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制度化的轨道,但是在实践中缺乏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机制。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通过渐进式改革做了有益探索,稳步解决了职称制度的固有问题,打通了教师职称评聘通道,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助推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伊金霍洛旗教师职称改革也面临着瓶颈和挑战,下一步还将继续深化改革,为整体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深化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职称制度
一、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的关系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规则潜藏在人们的头脑当中,每个人都会从社会经验当中习得一定的语言规则。但这仅仅是说这个人具备了一定的评判别人语言准确与否的能力,并不表明他自己的语言表达会如何。  要想把语言从人的头脑中的潜在能力或规则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我们可以参考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关于“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每一种语言系统
任何一个国家的高考都没有像中国这样牵动着全社会的每一根神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考作文题更是历年媒体炒作的热点话题,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6月8日,高考语文科目结束的第二天,全国各地主流媒体即刊发了一些文化名流写的高考同题作文;6月9日,高考结束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即在电视直播互动节目《我的今日之最》中,以“回顾高考作文题”为话题进行讨论,邀请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作为嘉宾。高考作文已经不是一
个人简介    楼红,女,37岁。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1990年师范毕业后一直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曾主持“初中语文学科能力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并获浙江省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杭州市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作为浙江省首批参加新课程实验的教师,积极开展初中语文“体验·对话”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共有8篇教学论文、案例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6篇论文获市级以上奖项。曾先后获浙江省中小学教坛新秀、
一、由两场讨论会和一次问卷调查谈起    笔者任教于一所大学的中文系,在06级和07级学生中曾经展开过对《红楼梦》的讨论,题目都是学生自己选的,两个班大体都是围绕宝黛钗之间的感情纠葛,对这三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讨论会颇为热烈,过程中不时有争论,甚至面红耳赤,而其观点也着实令人瞠目结舌。如“他们(宝黛)之间不存在真正的爱情,他们是亲戚就不应该产生爱情”;“他们之间的感情不属于爱情,只不过林黛玉比
文选型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往往隐藏在选文中,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不同的角度可以挖掘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组块教学以学生的言语智能发展为核心目标,准确把握文本教学价值,选择并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重组并设计成块状的阶梯式活动,改变以往线性的流水式教学,教得准确,学得充分,实现一个活动板块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珍珠鸟》是冯骥才先生的经典作品,文质兼美而通俗易懂。教学的起点是在学生已知的基
我剛刚踏入教坛的时候,对于教学有着极大的热情。我积极听有经验老师的课,在上课之前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教案、写教案,甚至背教案上面琐碎的上课流程。然而,不到一个学期,我的热情就大大地消退了,我感受到的不是心灵的充实,而是枯燥无味、身心俱疲。我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之中,甚至开始怀疑自己。  王荣生教授针对高中教师备课负担沉重现象提出:“语文教师在备课活动中所自觉关注的,往往不是实际耗费他大量工时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