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存在着唯“言”独尊和唯“文”独尊两个极端,即把文言课上成古代汉语课和古典文学课。后来,为了纠正这两个极端,教师们大多采用“文”与“言”并重的教法,但是在实践中往往又无可避免地出现了第三种倾向,即把文言文教学简单地理解为“言教”加“文教”,凡是文言文教学,模式往往都是“导入新课-简介作者-朗读课文-疏通字词-翻译课文-分析课文-教师总结-布置作业”。这又使文言文教学陷入了模式化,其结果必然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乏味。
近日,拜读了程永超老师的《文言文教学。行于“文”“言”之中》(《语文建设》2008年第3期),很受启发。程老师认为“要在‘文’‘言’相生相融中实现当下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价值”,“‘文’‘言’相生相融具体可从两方面来阐释,‘因言释文’和‘因文悟言’。所谓‘因言释文’是通过‘言’的解读来阐释‘言所承载的内容’;所谓‘因文悟言’,即以文言文所蕴涵的文化来反照领悟‘言’”。程老师的观点辩证地处理了“文”与“言”的关系,可以这么说:让“文”“言”相生相融,是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的方向。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文”“言”相生相融呢?笔者以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的《黔之驴》为例,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对“文”和“言”的有机融合作了一些探索。
一、随“言”教“文”,融“文”于“言”
整体设计以语言教学为主线,在语言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即在“言教”中落实“文教”,使“言”和“文”有机融合。
(一)引出成语,导入新课
学生填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由成语“黔驴技穷”导入。
(二)读准课文,扫除障碍
正音:憋、狎、踉、瞞、胜、好
(三)疏通字词,理解内容
1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释词:船、则
问题:(1)“黔”地有何特点?开头交代这一特点有何作用?
(2)“船载”说明了什么问题’(3)为何称带驴入黔地的人为“好事者”,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2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怒愁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释词:庞然大物、窥、稍、近、莫相知、且
问题:(1)这一段写虎见到驴的心理状态,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这种心理?(2)文中哪些动词表现了虎的心理状态?试举例分析。(3)“莫相知”具有过渡作用,请具体说明。
3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释词:觉
问题:(1)比较“然往来视之”和“庞然大物”两个“然”字的不同。(2)比较“又近出前后”与“稍出近之”两个“近”的细微差别。(3)既然老虎认为驴没有什么了不起,又为什么“终不敢搏”呢?
4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释词:益、胜、蹄、因、技、止
问题:(1)“稍近益狎”的“近”与前面的“近”有何区别?(2)用自己的话说说“稍近益狎,荡倚)中冒”的意思。(3)虎“计之”,老虎当时考虑什么事呢?说说它的心理活动。(4)黔驴之技有哪些?(结合理解成语“黔驴之技””黔驴技穷”的意思)
5 因跳踉大啁,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释词:跳踉、咽、尽、去
问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是如何具体描写虎“吃驴”的过程的,这些表现了老虎什么特点?
(四)总结形象,巩固内容
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谈谈老虎的特点,教师总结,板书要点。
驴:软弱无能 狂妄自大 迟钝麻木 貌似强大外强中干……
虎:勇敢大胆 谨慎小心 观察仔细 狡猾敏捷……
(五)把握寓意,畅谈启示
1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驴、虎、好事者)把握寓意。
2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虽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选择一个角度畅谈自己的启示。 (六)归纳整理,积累词语
1 通假字:止
2 古今异义词:稍、因、去
3 活用词:船、蹄
4 多义词:以为、然、益、之
5 成语:庞然大物、黔驴技穷、黔驴之技
二、随“文”教“言”,融“言”于“文”
整体设计以内容和写法的教学为主线,在内容和写法的教学中结合有关词句的理解,即在“文教”中落实“言教”,使“文”和“言”有机融合。
(一)导入新课
从《伊索寓言》中的《驴和虎》导入。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给生字注音。
2 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3 看画面,想情节,讲故事,学生齐读课文后,教师展示几个画面,让学生据此回忆故事情节,并指名讲故事。师生共同评议。
(三)形象分析
1 分别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驴和虎的语句。学生根据相对应的句子,分组讨论驴和虎的形象以及刻画的方法。讨论后,每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最后教师总结。
教师引导:结合句子落实有关字词,重点是“庞然大物、鸣、啼”等词。
2 学生分组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讨论后,每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本文的寓意可从多角度来分析。虎和驴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典型形象,从它们的身上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四)问题探究
本文题目叫“黔之驴”,然而写驴的笔墨非常少,写虎的笔墨非常多,这是否有点“文不对题”呢?能否把题目改为“黔之虎”呢?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时补充《黔之驴》的写作背景、原文的结尾等有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探究任务。
明确:尽管文中写虎的笔墨非常多,从开始的畏驴,到中间的察驴,再到最后的吃驴都写了,但这些变化过程均是围绕着对驴的观察和反应作出的。结合时代背景以及原文结尾的议论可以看出,课文的主题是驴而非虎,课文的写法是以虎衬驴,因而题目应该用“黔之驴”,而不能用“黔之虎”。
(五)拓展延伸
1 比较《黔之驴》与《伊索寓言·驴和虎》中“驴”的不同之处。
2 以老虎为第一人称改写故事。注意要写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写出老虎的心理活动,字数不限。
三、随“读”教“文”“言”,融“文”“言”于“读”
整体设计以读为主线,在形式多样的读中落实“文教”与“言教”,从而使“言”“文”有机融合。
(一)读前导入
欣赏动画片《黔驴技穷》,引出其出处《黔之驴》,由此导入。
(二)读准字音
1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1)声音洪亮,字音正确;(2)在课本中标注生字的读音。
2 指名学生朗读,教师引导学生评议、正 音。
(1)正音:慤、狎、踉、咽
(2)多音字:胜、好
3 结合注释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三)读好句读
1 正确朗读下列句子,做好朗读节奏的划分,并结合划分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至则/无可用(却)
然/往来视之(但是)
觉/无异能者(觉得)
以/为神(把……当作)
以为/且噬己也(认为)
2 听朗读录音,听清节奏,并用“/”在课本上作标记。
3 指名学生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4 学生齐读。
(四)读清层次
1 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疏通字词。
2 学生提出疑难的词句,教师引导解决注意积累以下几类词语,要求课后归类整理。
(1)通假字:止
(2)古今异义词:稍、因、去
(3)活用词:船、蹄
(4)多义词:以为、然、益、之
(5)成语:庞然大物、黔驴技穷、黔驴之技
3 指名翻译课文,师生评议。
4 讨论探究。
(1)文中有三个“近”,其词义是否有细微的差别呢?说说你的看法。
(2)老虎是怎样逐步认识驴并把它吃掉的?请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再分别用一个动词加以概括。
(3)你认为课文划分为两段是否合理?如果以老虎逐步认识驴的过程来划分课文,可分为几个层次?
(五)读出妙点
1 教师示范
所谓读出妙点,就是从词语运用、形象塑造以及情节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构思特点等方面体会课文的妙点,以使自己透彻地理解课文。如“蔽林间窥之”,“窥”的意思是“偷看”,现在仍然在用,如“窥视”“窥探”。一个“窥”字,勾画出老虎初见驴时,既好奇又害怕,又不甘心的心理,可谓一字传神。
2 实战演练
从词语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形象塑造、构思特点等方面品味课文的美点妙处,每人读一句话,说出一个“妙点”。
3 归纳妙点
(1)妙在词语运用恰当,特别是动词的使用很传神。
(2)妙在心理活动描写,细致逼真,且富于变化。
(3)妙在形象塑造,对比鲜明,相映成趣。
(4)妙在构思独特,明在写虎,暗在写驴,以虎衬驴,以驴为戒。
(六)读后拓展
就本文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近日,拜读了程永超老师的《文言文教学。行于“文”“言”之中》(《语文建设》2008年第3期),很受启发。程老师认为“要在‘文’‘言’相生相融中实现当下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价值”,“‘文’‘言’相生相融具体可从两方面来阐释,‘因言释文’和‘因文悟言’。所谓‘因言释文’是通过‘言’的解读来阐释‘言所承载的内容’;所谓‘因文悟言’,即以文言文所蕴涵的文化来反照领悟‘言’”。程老师的观点辩证地处理了“文”与“言”的关系,可以这么说:让“文”“言”相生相融,是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的方向。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文”“言”相生相融呢?笔者以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的《黔之驴》为例,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对“文”和“言”的有机融合作了一些探索。
一、随“言”教“文”,融“文”于“言”
整体设计以语言教学为主线,在语言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即在“言教”中落实“文教”,使“言”和“文”有机融合。
(一)引出成语,导入新课
学生填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由成语“黔驴技穷”导入。
(二)读准课文,扫除障碍
正音:憋、狎、踉、瞞、胜、好
(三)疏通字词,理解内容
1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释词:船、则
问题:(1)“黔”地有何特点?开头交代这一特点有何作用?
(2)“船载”说明了什么问题’(3)为何称带驴入黔地的人为“好事者”,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2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怒愁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释词:庞然大物、窥、稍、近、莫相知、且
问题:(1)这一段写虎见到驴的心理状态,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这种心理?(2)文中哪些动词表现了虎的心理状态?试举例分析。(3)“莫相知”具有过渡作用,请具体说明。
3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释词:觉
问题:(1)比较“然往来视之”和“庞然大物”两个“然”字的不同。(2)比较“又近出前后”与“稍出近之”两个“近”的细微差别。(3)既然老虎认为驴没有什么了不起,又为什么“终不敢搏”呢?
4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释词:益、胜、蹄、因、技、止
问题:(1)“稍近益狎”的“近”与前面的“近”有何区别?(2)用自己的话说说“稍近益狎,荡倚)中冒”的意思。(3)虎“计之”,老虎当时考虑什么事呢?说说它的心理活动。(4)黔驴之技有哪些?(结合理解成语“黔驴之技””黔驴技穷”的意思)
5 因跳踉大啁,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释词:跳踉、咽、尽、去
问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是如何具体描写虎“吃驴”的过程的,这些表现了老虎什么特点?
(四)总结形象,巩固内容
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谈谈老虎的特点,教师总结,板书要点。
驴:软弱无能 狂妄自大 迟钝麻木 貌似强大外强中干……
虎:勇敢大胆 谨慎小心 观察仔细 狡猾敏捷……
(五)把握寓意,畅谈启示
1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驴、虎、好事者)把握寓意。
2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虽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选择一个角度畅谈自己的启示。 (六)归纳整理,积累词语
1 通假字:止
2 古今异义词:稍、因、去
3 活用词:船、蹄
4 多义词:以为、然、益、之
5 成语:庞然大物、黔驴技穷、黔驴之技
二、随“文”教“言”,融“言”于“文”
整体设计以内容和写法的教学为主线,在内容和写法的教学中结合有关词句的理解,即在“文教”中落实“言教”,使“文”和“言”有机融合。
(一)导入新课
从《伊索寓言》中的《驴和虎》导入。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给生字注音。
2 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3 看画面,想情节,讲故事,学生齐读课文后,教师展示几个画面,让学生据此回忆故事情节,并指名讲故事。师生共同评议。
(三)形象分析
1 分别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驴和虎的语句。学生根据相对应的句子,分组讨论驴和虎的形象以及刻画的方法。讨论后,每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最后教师总结。
教师引导:结合句子落实有关字词,重点是“庞然大物、鸣、啼”等词。
2 学生分组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讨论后,每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本文的寓意可从多角度来分析。虎和驴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典型形象,从它们的身上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四)问题探究
本文题目叫“黔之驴”,然而写驴的笔墨非常少,写虎的笔墨非常多,这是否有点“文不对题”呢?能否把题目改为“黔之虎”呢?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时补充《黔之驴》的写作背景、原文的结尾等有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探究任务。
明确:尽管文中写虎的笔墨非常多,从开始的畏驴,到中间的察驴,再到最后的吃驴都写了,但这些变化过程均是围绕着对驴的观察和反应作出的。结合时代背景以及原文结尾的议论可以看出,课文的主题是驴而非虎,课文的写法是以虎衬驴,因而题目应该用“黔之驴”,而不能用“黔之虎”。
(五)拓展延伸
1 比较《黔之驴》与《伊索寓言·驴和虎》中“驴”的不同之处。
2 以老虎为第一人称改写故事。注意要写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写出老虎的心理活动,字数不限。
三、随“读”教“文”“言”,融“文”“言”于“读”
整体设计以读为主线,在形式多样的读中落实“文教”与“言教”,从而使“言”“文”有机融合。
(一)读前导入
欣赏动画片《黔驴技穷》,引出其出处《黔之驴》,由此导入。
(二)读准字音
1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1)声音洪亮,字音正确;(2)在课本中标注生字的读音。
2 指名学生朗读,教师引导学生评议、正 音。
(1)正音:慤、狎、踉、咽
(2)多音字:胜、好
3 结合注释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三)读好句读
1 正确朗读下列句子,做好朗读节奏的划分,并结合划分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至则/无可用(却)
然/往来视之(但是)
觉/无异能者(觉得)
以/为神(把……当作)
以为/且噬己也(认为)
2 听朗读录音,听清节奏,并用“/”在课本上作标记。
3 指名学生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4 学生齐读。
(四)读清层次
1 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疏通字词。
2 学生提出疑难的词句,教师引导解决注意积累以下几类词语,要求课后归类整理。
(1)通假字:止
(2)古今异义词:稍、因、去
(3)活用词:船、蹄
(4)多义词:以为、然、益、之
(5)成语:庞然大物、黔驴技穷、黔驴之技
3 指名翻译课文,师生评议。
4 讨论探究。
(1)文中有三个“近”,其词义是否有细微的差别呢?说说你的看法。
(2)老虎是怎样逐步认识驴并把它吃掉的?请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再分别用一个动词加以概括。
(3)你认为课文划分为两段是否合理?如果以老虎逐步认识驴的过程来划分课文,可分为几个层次?
(五)读出妙点
1 教师示范
所谓读出妙点,就是从词语运用、形象塑造以及情节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构思特点等方面体会课文的妙点,以使自己透彻地理解课文。如“蔽林间窥之”,“窥”的意思是“偷看”,现在仍然在用,如“窥视”“窥探”。一个“窥”字,勾画出老虎初见驴时,既好奇又害怕,又不甘心的心理,可谓一字传神。
2 实战演练
从词语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形象塑造、构思特点等方面品味课文的美点妙处,每人读一句话,说出一个“妙点”。
3 归纳妙点
(1)妙在词语运用恰当,特别是动词的使用很传神。
(2)妙在心理活动描写,细致逼真,且富于变化。
(3)妙在形象塑造,对比鲜明,相映成趣。
(4)妙在构思独特,明在写虎,暗在写驴,以虎衬驴,以驴为戒。
(六)读后拓展
就本文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