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中小学管理过分依赖刚性的制度,这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容易形成一种对立关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这种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学校的良性发展。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创新学校管理模式,缓解管理过程中的对立矛盾,优化学校管理氛围,提升学校管理效能。其中,中小学日志管理模式就是一种探索。
一、日志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日志管理模式就是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即时性问题,采用日志的形式表现出来。
1.日志管理模式使管理趋向大众化
以往,师生们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管理是领导制订各种制度约束师生的活动,师生只要遵从、信守,无需参与管理。而日志管理模式打破了管理至高无上的权威,师生通过日志的形式参与管理,从而使管理更趋大众化。
2.日志管理模式重塑了学校管理的主体
学校是师生活动的场所,学校管理应该是师生自己的事。日志管理模式把师生视为学校管理的主体,采用日志的形式,把被动接受转化为师生自觉的内在需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师生更乐于全面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
二、日志管理模式的构建思路
学校管理的目标就是保证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为此,日志管理模式的构建应该立足于教师、学生、班级、干部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实施。
1.教师日志:突出教学反思
教师日志重点记“三思”。一思课堂目标达成情况、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何在;二思教学方式、方法是否合乎学情;三思教学中有哪些特殊情况,或偶发事件,应该如何改进。
“三思日志”可登在博客上,也可发主题帖或写教后札记。每周学科组内交流一次,每月学校组织一次优秀日志评选,并择优在宣传栏、校园网上展示。在此基础上,分类提炼,整合优势资源,以日志促研究,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学水平。
2.学生日志——透析成长盲点
教师每节课可以留出3分钟,指导学生做好随堂笔记,记录课上的“得”与“惑”,即在知识结构、学习方法、情感体验上的收获反思及疑难困惑。课后,教师要至少收阅1/3的学生日志,并做好评改、矫正工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班级可以每月组织一次优秀日志评选,连续两次获得优秀日志者,给予“星级奖励”,并通过班会、家长会进行通报表彰,力促学生养成学有所思、学有所得的好习惯。
3.班级日志:会诊管理“病灶”
由班主任、任课教师、班委会、值日班长等,每日记录学生表现、班级大事、意见建议等。班主任每天利用十分钟的“夕会”,总结剖析本班学生的学习、活动等情况,细化措施,教育引导。
学校每周一利用班主任例会,分级部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常规管理等情况进行研讨,总结成绩,剖析问题,拟订今后的工作重点和改进措施,确保班级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
4.干部日志:剔除管理漏洞
为强化常规管理督查,及时处置偶发事件,学校每天安排一名班子成员轮流担任“值日校长”,全权负责学校日常管理督查,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并填写管理台帐,提出整改建议。
每天将有关情况报校长室,并印发通报,确保管理信息快速反馈,存在问题及时破解。同时,对管理问题实行“首问制”,谁发现谁负责,必须查清根源,一抓到底,确保管理无漏洞。
三、日志管理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日志管理应建立在师生自觉的基础上
转变师生观念,把日志管理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是推行日志管理的前提性保障。学校应该组织各种活动,以此引领师生的自觉行为;树立榜样的作用,让师生能在积极、自觉的状态中从事教育、学习活动;营造自主管理的氛围,不断激发师生自主管理的潜能,从而实现学校管理的有序和高效。
2.日志管理应遵循渐进性原则
在实施日志管理的过程中,切忌“眉毛胡子满把抓”,要杜绝师生的应付情绪,避免加重师生的负担。应该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系统,循序渐进地引导师生反思日常工作、学习中的问题,进而形成自我评价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境界。
3.要注重师生日志习惯的培养
把师生撰写日志作为常规工作来完成,避免“三分钟的热血”情结,在撰写日志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师生的反思能力、强抓细节的能力,并逐渐形成一种工作习惯。
(作者单位:山东省乳山市冯家镇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刘福才)
一、日志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日志管理模式就是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即时性问题,采用日志的形式表现出来。
1.日志管理模式使管理趋向大众化
以往,师生们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管理是领导制订各种制度约束师生的活动,师生只要遵从、信守,无需参与管理。而日志管理模式打破了管理至高无上的权威,师生通过日志的形式参与管理,从而使管理更趋大众化。
2.日志管理模式重塑了学校管理的主体
学校是师生活动的场所,学校管理应该是师生自己的事。日志管理模式把师生视为学校管理的主体,采用日志的形式,把被动接受转化为师生自觉的内在需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师生更乐于全面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
二、日志管理模式的构建思路
学校管理的目标就是保证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为此,日志管理模式的构建应该立足于教师、学生、班级、干部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实施。
1.教师日志:突出教学反思
教师日志重点记“三思”。一思课堂目标达成情况、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何在;二思教学方式、方法是否合乎学情;三思教学中有哪些特殊情况,或偶发事件,应该如何改进。
“三思日志”可登在博客上,也可发主题帖或写教后札记。每周学科组内交流一次,每月学校组织一次优秀日志评选,并择优在宣传栏、校园网上展示。在此基础上,分类提炼,整合优势资源,以日志促研究,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学水平。
2.学生日志——透析成长盲点
教师每节课可以留出3分钟,指导学生做好随堂笔记,记录课上的“得”与“惑”,即在知识结构、学习方法、情感体验上的收获反思及疑难困惑。课后,教师要至少收阅1/3的学生日志,并做好评改、矫正工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班级可以每月组织一次优秀日志评选,连续两次获得优秀日志者,给予“星级奖励”,并通过班会、家长会进行通报表彰,力促学生养成学有所思、学有所得的好习惯。
3.班级日志:会诊管理“病灶”
由班主任、任课教师、班委会、值日班长等,每日记录学生表现、班级大事、意见建议等。班主任每天利用十分钟的“夕会”,总结剖析本班学生的学习、活动等情况,细化措施,教育引导。
学校每周一利用班主任例会,分级部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常规管理等情况进行研讨,总结成绩,剖析问题,拟订今后的工作重点和改进措施,确保班级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
4.干部日志:剔除管理漏洞
为强化常规管理督查,及时处置偶发事件,学校每天安排一名班子成员轮流担任“值日校长”,全权负责学校日常管理督查,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并填写管理台帐,提出整改建议。
每天将有关情况报校长室,并印发通报,确保管理信息快速反馈,存在问题及时破解。同时,对管理问题实行“首问制”,谁发现谁负责,必须查清根源,一抓到底,确保管理无漏洞。
三、日志管理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日志管理应建立在师生自觉的基础上
转变师生观念,把日志管理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是推行日志管理的前提性保障。学校应该组织各种活动,以此引领师生的自觉行为;树立榜样的作用,让师生能在积极、自觉的状态中从事教育、学习活动;营造自主管理的氛围,不断激发师生自主管理的潜能,从而实现学校管理的有序和高效。
2.日志管理应遵循渐进性原则
在实施日志管理的过程中,切忌“眉毛胡子满把抓”,要杜绝师生的应付情绪,避免加重师生的负担。应该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系统,循序渐进地引导师生反思日常工作、学习中的问题,进而形成自我评价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境界。
3.要注重师生日志习惯的培养
把师生撰写日志作为常规工作来完成,避免“三分钟的热血”情结,在撰写日志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师生的反思能力、强抓细节的能力,并逐渐形成一种工作习惯。
(作者单位:山东省乳山市冯家镇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刘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