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人素质、人文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是其他各学科的基础,其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的方向密切相关,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发掘 潜力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而小学阶段作为培养人才的初期阶段也逐渐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其重要性自然不容忽视,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否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来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将学生潜力发掘出来,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关键。
1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掘学生潜力的问题
1.1教学受定式思维影响
大量研究证明,小学阶段学生个体不容易受到定式思维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发掘。但是,由于受到定式思维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对学生主体性认识不足,多数情况下习惯性的利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多数教师不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时间用在知识的讲述方面,甚至会对学生的求知欲进行压制[1],严重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造潜力的发掘。这样一来,学生的求知欲受到了严重的抑制,思维活跃性也逐渐减弱,这样一来势必会对学生的潜力发掘造成不利影响。
1.2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典型的教学方法有对话法、讲授法及自学法等,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教法也可以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有限,多数教师在语文信息教学中存在很多误区,例如照搬他人课件、内容华而不实、教学效果不佳等[2]。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各地小学语文教学始终在一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因此学生们在教学中的地位常常是被动的,学生整体的学习热情不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1.3教学实践的机会比较少
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拓展学习空间非常有利,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将学生的学习潜力充分激发出来。所以,当前很多教育家都主张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这一环节来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的完成。然而,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存在严重的重表达、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没有认识到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因此教学实践的效果大打折扣。
2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掘学生潜力的对策
2.1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
教师教学课堂中的主要引导者,应对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进行指导,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将其学习主动性发挥出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应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小母鸡种稻子》教学过程中,笔者这样明确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大声朗读课文,将字音读准,然后组织小组合作朗读;其次,提问“请把你读完课文以后的感受说给同小组的伙伴们听”,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读文的过程中自觉为小组提出学习要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2.2积极革新教学理念
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充分关心学生,将学生的情感发展与知识进步统一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有人都有潜能,开发小学生潜能的工作非常关键,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以下几方面问题加以注意:首先应积极革新传统教学观念,让新观念走进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以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身份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学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情感。积极改变以前统一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解放学生的天性[3],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开放性,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条件。
2.3利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原动力,学习动机可以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带入到教学情境中以后,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很快就会被激起。如果课堂教学没有丝毫改变,依旧像以前一样按照老观念、老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手段也不进行革新,那么学生的学习动机必然得不到激发。所以,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按照课文具体情节、内容的不同,使教学情境得到持续。教师在工作中应不断创设情境,或者也可以展开连动的整体情境。
2.4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语文实践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积极挖掘有利于展开教学实践的因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展开教学实践,从而为学生知识、能力迁移及元认知调动提供有利条件。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积极挖掘实践素材,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展开有意义的课内、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例如工厂调查报告、小记者活动及辩论比赛等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应该在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为学生的相关问题、交际能力发展等作出指导,合理引导学生思维朝着创新的方向发展。
2.5将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发挥出来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完善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两方面内容,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息进行关注,同时还要在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养成方面起到正效应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对当前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从而更好的为发掘学生潜能提供良好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及探究的精神,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教学和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阶段重要基础性学科,其重要性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时间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潜力发掘出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婷婷.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No.17005:105-106.
[2]曾志安. 浅析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小学语文教与学的转变[J]. 语文建设,2014,02:19.
[3]施春惠.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5,No.51408:7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发掘 潜力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而小学阶段作为培养人才的初期阶段也逐渐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其重要性自然不容忽视,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否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来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将学生潜力发掘出来,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关键。
1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掘学生潜力的问题
1.1教学受定式思维影响
大量研究证明,小学阶段学生个体不容易受到定式思维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发掘。但是,由于受到定式思维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对学生主体性认识不足,多数情况下习惯性的利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多数教师不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时间用在知识的讲述方面,甚至会对学生的求知欲进行压制[1],严重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造潜力的发掘。这样一来,学生的求知欲受到了严重的抑制,思维活跃性也逐渐减弱,这样一来势必会对学生的潜力发掘造成不利影响。
1.2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典型的教学方法有对话法、讲授法及自学法等,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教法也可以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有限,多数教师在语文信息教学中存在很多误区,例如照搬他人课件、内容华而不实、教学效果不佳等[2]。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各地小学语文教学始终在一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因此学生们在教学中的地位常常是被动的,学生整体的学习热情不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1.3教学实践的机会比较少
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拓展学习空间非常有利,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将学生的学习潜力充分激发出来。所以,当前很多教育家都主张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这一环节来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的完成。然而,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存在严重的重表达、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没有认识到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因此教学实践的效果大打折扣。
2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掘学生潜力的对策
2.1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
教师教学课堂中的主要引导者,应对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进行指导,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将其学习主动性发挥出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应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小母鸡种稻子》教学过程中,笔者这样明确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大声朗读课文,将字音读准,然后组织小组合作朗读;其次,提问“请把你读完课文以后的感受说给同小组的伙伴们听”,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读文的过程中自觉为小组提出学习要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2.2积极革新教学理念
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充分关心学生,将学生的情感发展与知识进步统一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有人都有潜能,开发小学生潜能的工作非常关键,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以下几方面问题加以注意:首先应积极革新传统教学观念,让新观念走进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以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身份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学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情感。积极改变以前统一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解放学生的天性[3],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开放性,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条件。
2.3利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原动力,学习动机可以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带入到教学情境中以后,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很快就会被激起。如果课堂教学没有丝毫改变,依旧像以前一样按照老观念、老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手段也不进行革新,那么学生的学习动机必然得不到激发。所以,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按照课文具体情节、内容的不同,使教学情境得到持续。教师在工作中应不断创设情境,或者也可以展开连动的整体情境。
2.4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语文实践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积极挖掘有利于展开教学实践的因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展开教学实践,从而为学生知识、能力迁移及元认知调动提供有利条件。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积极挖掘实践素材,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展开有意义的课内、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例如工厂调查报告、小记者活动及辩论比赛等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应该在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为学生的相关问题、交际能力发展等作出指导,合理引导学生思维朝着创新的方向发展。
2.5将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发挥出来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完善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两方面内容,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息进行关注,同时还要在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养成方面起到正效应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对当前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从而更好的为发掘学生潜能提供良好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及探究的精神,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教学和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阶段重要基础性学科,其重要性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时间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潜力发掘出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婷婷.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No.17005:105-106.
[2]曾志安. 浅析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小学语文教与学的转变[J]. 语文建设,2014,02:19.
[3]施春惠.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5,No.5140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