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酷爱文史的父亲的影响下,我自小对人物传记情有独钟。十几岁时还曾悄悄“下决心”,将来要写三本传记《李叔同传》、《卫立煌传》,以及《袁崇焕传》。由于天性散淡,如今这个愿望已经且行且远了。然而一些心念,依然栩栩如生。尤其是袁崇焕,每次看到、听到他的名字,依然会痛得锥心,悄然流泪。
383年前的1630年,原籍东莞、长在福建、身任蓟辽督师、年仅46岁的袁崇焕惨死在北京,这个他以一个男儿所能有的智慧、热血拼死保卫的国家的都城的一角。当年,袁崇焕被明朝崇祯帝处以磔刑(即民间所谓“千刀万剐”),刽子手在北京西市行刑。由于被宣传为“通敌卖国”者,除了被零刀碎剐外,围观的民众亦蜂拥上来,咬食他的身体。在众口相传的说法里,他一声接一声地叹息,声音高过痛楚难忍的哀嚎。那些叹息,是心痛、悲悯、无奈、揪心的声音。一个已经为国家抛却一切的顶天立地的伟男儿,被他所保卫的国家和民众唾弃、残害着,离开了人世。
此后,袁崇焕的一名佘姓部下冒着株连九族的危险夜盗其尸,葬于北京崇文门东花市斜街,并嘱托后代守墓共计十七代,最后因被告知不必再守墓了且原址建成了一个展览馆,方才撤离。数年前,面对电视台的镜头,佘家后人泣不成声。
袁崇焕曾如佘氏十七代矢志不渝地为他守墓一样,守护着明朝本已风雨飘摇的江山。同样在北京,崇祯帝曾经放下皇帝的架子,以诚挚的兄长般的态度劝说受过委屈的他“出山”,万历中年进士出身的他丢下了所有人世的负累,以一颗丹心、万丈豪情,当然还有缜密且高远的智慧,以文官蹈武职,至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
崇祯帝当初的眼光即刻得到回报。袁崇焕在任辽事期间曾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攻,在诸多不利条件下获得后世著称的宁远、宁锦大捷,有利地阻遏了后金军南下。对于这个攻克不了的“钉子”,皇太极决定“绕开”。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亲率大军避开袁崇焕的防区,攻下遵化,直逼北京城下。听闻京师告急,袁崇焕率部以不可置信的行军速度驰援,获广渠门、左安门大捷,力解京师之危。
皇太极从此退避三舍。一代枭雄如他,屡战屡胜,却败在了写得一手好诗词的进士袁崇焕的面前,这也是皇太极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棋逢对手”。如果不是“反间计”很快得逞,有袁崇焕在就意味着边防固若金汤,后金军队依然进不了北京城。但生性多疑的崇祯帝却听信了此起彼伏的谗言,还在佞臣的撺掇下相信了皇太极精心措辞的“信件”,并以之为铁证将袁崇焕逮捕下狱,并很快判处磔刑。不知崇祯后来在煤山自尽时,有没有后悔过?
研究军事史的人曾经有些困惑,明王朝早已衰竭,不仅粮草供应不及,连士兵的衣装也捉襟见肘,为何袁崇焕能够率部御敌那么多年,而且这个敌人还是无坚不摧的皇太极?其实很简单,人心的力量潜力无穷。袁崇焕在大小战事中均能冲锋在前,身穿许多盔甲满身被箭射得像刺猬一样,即便负伤也不言退;他还将自己的家人从安全的地方接到了宁远,以示“城在人在,城亡同亡”;而对于士兵,他做到了爱兵如子。对于百姓,他心中也有大爱,研究袁崇焕30年的阎崇年教授说过这样一件事:袁崇焕做知县时,曾经路遇百姓房子着火,他毫不犹豫地拿桶提水、爬上房子灭火,阎教授因此封他为“为百姓上房灭火的中国知县第一人”。
每个人心中都有理想,每个人都藏有赤子之心。这种精神是晦暗还是闪光,在于能否遇到生长培育的环境。袁崇焕不仅自己有此心,还通过舍身忘我、身先士卒的行为,将此种力量传递给了他所有吃不饱、穿不暖的士兵们。缘此他们成为了空前绝后的有着大无谓、大智慧的军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袁崇焕被抓后,他们期盼着他还能如以前那样逢凶化吉,但他一去不回。听闻他含冤暴死街头,守城将士号哭不止,那种支撑他们抛洒热血的精神支柱,就这样去了。虽然袁崇焕旧部祖大寿、何可纲亦骁勇善战,但军队一旦被打回原形,再加上没有了袁崇焕独特的用兵之道,他们就成了普通的军队,不久后溃败。后金军队长驱直入,没了袁崇焕,北京城也似不再设防。
古话说“文死谏,武死战”,但文武兼修的袁崇焕,这个天生的英雄没能战死沙场,却死在人心的计较争斗,死在了他拼命捍卫的皇帝的猜忌里,也死在了一向自大的汉民族的宿命里。他留在宁远城里那震撼人心的力量,至今绕梁。
袁崇焕的对手也一直以没能有一个他这样的将领为憾。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解密”了皇太极的“离间计”构想,袁崇焕当年拼死抵抗的敌人的这个后代还为他树碑立传,奇冤终得雪。
然而,中国再也没有了第二个袁崇焕。383年前的那个心痛,注定还要世世代代痛在某些活着的人的心里。
383年前的1630年,原籍东莞、长在福建、身任蓟辽督师、年仅46岁的袁崇焕惨死在北京,这个他以一个男儿所能有的智慧、热血拼死保卫的国家的都城的一角。当年,袁崇焕被明朝崇祯帝处以磔刑(即民间所谓“千刀万剐”),刽子手在北京西市行刑。由于被宣传为“通敌卖国”者,除了被零刀碎剐外,围观的民众亦蜂拥上来,咬食他的身体。在众口相传的说法里,他一声接一声地叹息,声音高过痛楚难忍的哀嚎。那些叹息,是心痛、悲悯、无奈、揪心的声音。一个已经为国家抛却一切的顶天立地的伟男儿,被他所保卫的国家和民众唾弃、残害着,离开了人世。
此后,袁崇焕的一名佘姓部下冒着株连九族的危险夜盗其尸,葬于北京崇文门东花市斜街,并嘱托后代守墓共计十七代,最后因被告知不必再守墓了且原址建成了一个展览馆,方才撤离。数年前,面对电视台的镜头,佘家后人泣不成声。
袁崇焕曾如佘氏十七代矢志不渝地为他守墓一样,守护着明朝本已风雨飘摇的江山。同样在北京,崇祯帝曾经放下皇帝的架子,以诚挚的兄长般的态度劝说受过委屈的他“出山”,万历中年进士出身的他丢下了所有人世的负累,以一颗丹心、万丈豪情,当然还有缜密且高远的智慧,以文官蹈武职,至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
崇祯帝当初的眼光即刻得到回报。袁崇焕在任辽事期间曾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攻,在诸多不利条件下获得后世著称的宁远、宁锦大捷,有利地阻遏了后金军南下。对于这个攻克不了的“钉子”,皇太极决定“绕开”。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亲率大军避开袁崇焕的防区,攻下遵化,直逼北京城下。听闻京师告急,袁崇焕率部以不可置信的行军速度驰援,获广渠门、左安门大捷,力解京师之危。
皇太极从此退避三舍。一代枭雄如他,屡战屡胜,却败在了写得一手好诗词的进士袁崇焕的面前,这也是皇太极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棋逢对手”。如果不是“反间计”很快得逞,有袁崇焕在就意味着边防固若金汤,后金军队依然进不了北京城。但生性多疑的崇祯帝却听信了此起彼伏的谗言,还在佞臣的撺掇下相信了皇太极精心措辞的“信件”,并以之为铁证将袁崇焕逮捕下狱,并很快判处磔刑。不知崇祯后来在煤山自尽时,有没有后悔过?
研究军事史的人曾经有些困惑,明王朝早已衰竭,不仅粮草供应不及,连士兵的衣装也捉襟见肘,为何袁崇焕能够率部御敌那么多年,而且这个敌人还是无坚不摧的皇太极?其实很简单,人心的力量潜力无穷。袁崇焕在大小战事中均能冲锋在前,身穿许多盔甲满身被箭射得像刺猬一样,即便负伤也不言退;他还将自己的家人从安全的地方接到了宁远,以示“城在人在,城亡同亡”;而对于士兵,他做到了爱兵如子。对于百姓,他心中也有大爱,研究袁崇焕30年的阎崇年教授说过这样一件事:袁崇焕做知县时,曾经路遇百姓房子着火,他毫不犹豫地拿桶提水、爬上房子灭火,阎教授因此封他为“为百姓上房灭火的中国知县第一人”。
每个人心中都有理想,每个人都藏有赤子之心。这种精神是晦暗还是闪光,在于能否遇到生长培育的环境。袁崇焕不仅自己有此心,还通过舍身忘我、身先士卒的行为,将此种力量传递给了他所有吃不饱、穿不暖的士兵们。缘此他们成为了空前绝后的有着大无谓、大智慧的军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袁崇焕被抓后,他们期盼着他还能如以前那样逢凶化吉,但他一去不回。听闻他含冤暴死街头,守城将士号哭不止,那种支撑他们抛洒热血的精神支柱,就这样去了。虽然袁崇焕旧部祖大寿、何可纲亦骁勇善战,但军队一旦被打回原形,再加上没有了袁崇焕独特的用兵之道,他们就成了普通的军队,不久后溃败。后金军队长驱直入,没了袁崇焕,北京城也似不再设防。
古话说“文死谏,武死战”,但文武兼修的袁崇焕,这个天生的英雄没能战死沙场,却死在人心的计较争斗,死在了他拼命捍卫的皇帝的猜忌里,也死在了一向自大的汉民族的宿命里。他留在宁远城里那震撼人心的力量,至今绕梁。
袁崇焕的对手也一直以没能有一个他这样的将领为憾。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解密”了皇太极的“离间计”构想,袁崇焕当年拼死抵抗的敌人的这个后代还为他树碑立传,奇冤终得雪。
然而,中国再也没有了第二个袁崇焕。383年前的那个心痛,注定还要世世代代痛在某些活着的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