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会出现无从下笔、无米可炊的状况。究其原因是缺少及不会运用写作素材。新课标强调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师通过创设不同的口语交际情景,拓宽学生语言表达形式和渠道,借助可行的口语交际方式,能够积累写作素材,并籍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如何从口语交际中积累写作素材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作文;写作素材;创设;搭建;口语交际
小学作文是学生写作的“启蒙”阶段。他们在写作时往往会出现无从下笔、无米可炊的状况。究其根本,缺少或不会运用写作素材是主要原因。素材从哪里来?怎样从学习生活中挖掘和积累素材?新课标强调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的主动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把握在教师手中。教师通过创设不同的口语交际情景,拓宽学生语言表达形式和渠道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它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师创设情景的引导下,学生学会了从观察、体验、感悟中提炼和积累素材,语言表达的技能技巧也能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借助可行的口语交际方式,积累写作素材,并籍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创设“种养”论坛,走出自言自语之路
在小学教学习作时,教师要注意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只有找到符合学生年龄思维发展特点的方法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才会让学生容易接受。学生学习写作才会觉得不太难,进而产生兴趣。很多小朋友在独自玩耍时,经常表现出一边做一边自言自语,这是小朋友特有的“人与自然”交流方式。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点,创设班级“种养”论坛,引导学生拓宽思路,挖掘日常生活中各种情景,引导他们把这种亲身经历的过往记录下来,作为论坛中交流的原始素材。
比如,大部分小学生都有种植各种花卉、培植豆芽、喂养小鱼等经历。教师引导他们观察变化并记录,小鱼抢鱼食的各种形态、花卉的生长发育、豆芽发芽过程……以及每一次与这些小可爱“交流”时自言自语的“悄悄话”等都记录下来。教师定期组织举行“种养”论坛,让学生们交流养花、养鱼心得。学生发言交流后,教师组织引导他们理清条理、完善文字记录、进行必要的文字润色。学生在自己讲述和听取他人讲述时进行了思维和不同体验的碰撞,有的甚至能吸“百家之长”,极大地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二、搭建发布平台,提供口语表达机会
小学生好奇心、表现欲较强,对周围发生的变化有比较敏感的“嗅觉”,课间、课后都会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东一句西一句。他们叙述事件时,往往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写出的文章也“无血无肉”。如何让这些成为学生写作时的可用之材,成为他们的素材库?教师可适时组织“新闻发布会”的方法,让学生轮流上台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是从口语交际中提高语言、文字表达的有效途径。
我把新闻发布会分成社会、校园、班级三个板块,设计小册子的记录格式,标题、时间、地点、事件、结果、评论等,指导学生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理清事件要素,表达自己的见解。播报时以学习小组形式,选派代表播报、组员轮流播报、主动要求播报等多种形式。社会新闻采取看新闻联播、读报、听广播等萃取素材;结合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事件兴趣关注时间短,通过“道听途说”来增强趣味性……慢慢地,学生学会了怎样选取其中自己所要的素材元素。这种口语交际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归纳能力以及积累写作素材等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们得到了锤炼,对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三、构建活动方案,各自表达组织构思
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兴趣关注点比较广泛,学习生活几乎是“学校、家”两点一线。教师让学生制定的活动方案在班上进行表述,然后分组讨论可行性、建议性方面的内容。这种切实可行的口语交际方法既活跃了班级气氛,又增进和融洽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供了一个平台。
这种口语交际方式涵盖面与前面谈到的有所不同。教师给出活动项目,如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春游活动等。教师指导学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设想活动过程,必然会碰到各种问题,要采取应对措施等。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讲解本人或本组设计的活动方案。教师进行抛砖引玉式地引导分析、讨论该方案,最后各同学自行补充、完善自己的方案。这种方式极大程度上发挥和促进了学生的集体智慧,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口语交际中,增强了能力,为写作积累了不同的素材。这不失为一个寓教于乐、积累素材的好方法。
四、回忆讲述往事,引导理清表达要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让学生大脑保持充足的素材“粮仓”,又如何让学生在习作时能从中“拿来就用”,是教師要面对的问题。小学生写作素材引用的瓶颈往往在于不会引用自己身边的事,面对写作时,不能有效地从自己记忆库里提取素材,或只是叙述毫无感情色彩的人和事。而事实上,学生过去的每一天,都可以整理成自己的一个个故事,并用这些一个个过往成为自己口语交际或写作的“资本”和素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指导学生理清写作时涉及主题的往事,不一定是特定的某一天,可以跨过时空,只要是能够突出主题的人和事,都可以成为“调用”的素材。教师在一边听取学生的口头或文字表述时,一边进行评析,引导学生们从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写作主题回忆自己的往事,或是“素描”式先写下来,或是进行口头表述,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充实和修改,成为自己可取可用的素材。比如“我的妈妈”,主题无非是围绕母爱、关爱自己,或妈妈的个性特点等来写,学生肯定有很多可写的往事。如果学生菜单式的一件件事跃然纸上,“胡子眉毛一把抓”的作文质量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可在指导学生回忆往事时,引导学生扣住能体现妈妈的个性、关爱子女的母性品质特点,以小见大,详略得当、有主有助地进行阐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启发下,经过说、评、点、写等一系列的内容整理、润饰加工,便能成为自己日后写作信手拈来的素材。这种表达式的口语交际方法,学生个个都有话可说,容易接受,逐渐形成下笔成文的能力。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的有机统一。教师只有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帮助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从不同角度的思考,再结合教师创设不同形式的口语交际情景,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文字表达等能力。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积累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学生在这些不同形式的口语交际训练中,必能有效地提高习作能力,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张廷山.基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相关问题初探[J].文理导航(下旬),2016(03).
[2]王剑香.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活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2013(26).
[3]高媛.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新理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2010(07).
【关键词】作文;写作素材;创设;搭建;口语交际
小学作文是学生写作的“启蒙”阶段。他们在写作时往往会出现无从下笔、无米可炊的状况。究其根本,缺少或不会运用写作素材是主要原因。素材从哪里来?怎样从学习生活中挖掘和积累素材?新课标强调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的主动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把握在教师手中。教师通过创设不同的口语交际情景,拓宽学生语言表达形式和渠道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它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师创设情景的引导下,学生学会了从观察、体验、感悟中提炼和积累素材,语言表达的技能技巧也能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借助可行的口语交际方式,积累写作素材,并籍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创设“种养”论坛,走出自言自语之路
在小学教学习作时,教师要注意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只有找到符合学生年龄思维发展特点的方法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才会让学生容易接受。学生学习写作才会觉得不太难,进而产生兴趣。很多小朋友在独自玩耍时,经常表现出一边做一边自言自语,这是小朋友特有的“人与自然”交流方式。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点,创设班级“种养”论坛,引导学生拓宽思路,挖掘日常生活中各种情景,引导他们把这种亲身经历的过往记录下来,作为论坛中交流的原始素材。
比如,大部分小学生都有种植各种花卉、培植豆芽、喂养小鱼等经历。教师引导他们观察变化并记录,小鱼抢鱼食的各种形态、花卉的生长发育、豆芽发芽过程……以及每一次与这些小可爱“交流”时自言自语的“悄悄话”等都记录下来。教师定期组织举行“种养”论坛,让学生们交流养花、养鱼心得。学生发言交流后,教师组织引导他们理清条理、完善文字记录、进行必要的文字润色。学生在自己讲述和听取他人讲述时进行了思维和不同体验的碰撞,有的甚至能吸“百家之长”,极大地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二、搭建发布平台,提供口语表达机会
小学生好奇心、表现欲较强,对周围发生的变化有比较敏感的“嗅觉”,课间、课后都会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东一句西一句。他们叙述事件时,往往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写出的文章也“无血无肉”。如何让这些成为学生写作时的可用之材,成为他们的素材库?教师可适时组织“新闻发布会”的方法,让学生轮流上台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是从口语交际中提高语言、文字表达的有效途径。
我把新闻发布会分成社会、校园、班级三个板块,设计小册子的记录格式,标题、时间、地点、事件、结果、评论等,指导学生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理清事件要素,表达自己的见解。播报时以学习小组形式,选派代表播报、组员轮流播报、主动要求播报等多种形式。社会新闻采取看新闻联播、读报、听广播等萃取素材;结合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事件兴趣关注时间短,通过“道听途说”来增强趣味性……慢慢地,学生学会了怎样选取其中自己所要的素材元素。这种口语交际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归纳能力以及积累写作素材等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们得到了锤炼,对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三、构建活动方案,各自表达组织构思
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兴趣关注点比较广泛,学习生活几乎是“学校、家”两点一线。教师让学生制定的活动方案在班上进行表述,然后分组讨论可行性、建议性方面的内容。这种切实可行的口语交际方法既活跃了班级气氛,又增进和融洽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供了一个平台。
这种口语交际方式涵盖面与前面谈到的有所不同。教师给出活动项目,如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春游活动等。教师指导学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设想活动过程,必然会碰到各种问题,要采取应对措施等。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讲解本人或本组设计的活动方案。教师进行抛砖引玉式地引导分析、讨论该方案,最后各同学自行补充、完善自己的方案。这种方式极大程度上发挥和促进了学生的集体智慧,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口语交际中,增强了能力,为写作积累了不同的素材。这不失为一个寓教于乐、积累素材的好方法。
四、回忆讲述往事,引导理清表达要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让学生大脑保持充足的素材“粮仓”,又如何让学生在习作时能从中“拿来就用”,是教師要面对的问题。小学生写作素材引用的瓶颈往往在于不会引用自己身边的事,面对写作时,不能有效地从自己记忆库里提取素材,或只是叙述毫无感情色彩的人和事。而事实上,学生过去的每一天,都可以整理成自己的一个个故事,并用这些一个个过往成为自己口语交际或写作的“资本”和素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指导学生理清写作时涉及主题的往事,不一定是特定的某一天,可以跨过时空,只要是能够突出主题的人和事,都可以成为“调用”的素材。教师在一边听取学生的口头或文字表述时,一边进行评析,引导学生们从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写作主题回忆自己的往事,或是“素描”式先写下来,或是进行口头表述,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充实和修改,成为自己可取可用的素材。比如“我的妈妈”,主题无非是围绕母爱、关爱自己,或妈妈的个性特点等来写,学生肯定有很多可写的往事。如果学生菜单式的一件件事跃然纸上,“胡子眉毛一把抓”的作文质量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可在指导学生回忆往事时,引导学生扣住能体现妈妈的个性、关爱子女的母性品质特点,以小见大,详略得当、有主有助地进行阐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启发下,经过说、评、点、写等一系列的内容整理、润饰加工,便能成为自己日后写作信手拈来的素材。这种表达式的口语交际方法,学生个个都有话可说,容易接受,逐渐形成下笔成文的能力。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的有机统一。教师只有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帮助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从不同角度的思考,再结合教师创设不同形式的口语交际情景,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文字表达等能力。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积累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学生在这些不同形式的口语交际训练中,必能有效地提高习作能力,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张廷山.基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相关问题初探[J].文理导航(下旬),2016(03).
[2]王剑香.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活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2013(26).
[3]高媛.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新理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