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下,小学美术老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模式,培养小学生的美术感知力,解决美术教学中面对的难题。本文对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进行分析,供专业人士参考借鉴。
关键词: 小学美术 互动教学 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教学应更改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学校要提高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力度,利用互动课堂的方式,培养小学生艺术感知力,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感受思维水平,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水平。
一、互动教学模式的优点
互动指双方或多方通过信号和行动的传递,在交流方面形成一定的反馈过程。互动教学是让老师和同学之间、学生相互之间通过教学的互动,重点在于凸显教学主体之间相互的影响,建立师生之间的关系,最终强化教学效果。在教育生态学研究中,课堂教育是一种具有比较特殊关系性的微观系统化内容,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和同学分别是两大类型主体,老师和同学两方面都有主体地位。生态化课堂教学互动是一种主要性的教学模式,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老师的主导地位,整个教学环节变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参与性,强化教学效果。
二、美术课堂应用互动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师认识不足。一些小学美术老师对于互动教学的认识不足,片面地将其划分到某个特定的环节中,在师生讨论或是教学导入中才会应用该环节,互动教学效果不佳。
2.缺乏学生间互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严重不足,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设计过程中无法及时有效了解学生主体的感受和反馈。长久以来,老师习惯将自己放在主体的位置上,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有效开发创造潜力,激发学生的欲望,提升学生的艺术感受。
3.师生互动表面化。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应用,部分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始应用互动课堂模式,然而,所谓的互动模式过于表面化,课堂中组织系列化的互动活动,教学目标和内容脱离小学生的生活,并没有起到作用,整个互动过程流于形式。
三、互动模式教学目标
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需要重视教学目标核心因素,根据小学美术教学实际状况,对互动教学的实施目标进行总结。首先,互动教学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美术课堂不仅需要教授学生基本的美术知识内容,更重更的是需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其次,互动教学促进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发展,利用课堂上的有效互动,提供更多灵活的动手表达机会,让小学生的美术感受等能力进一步提高,陶冶艺术情操;最后,互动实施全程中学生需要作为主导性人物,老师是整个互动的组织和引导者,互动的根本为最大限度地带动学生全面发展。美术互动过程要调节老师和学生的矛盾,提升主观能动性。
四、具体的应用
1.情境创设。小学生生长环境不同,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具有不一样的性格和思考方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有一定的特点,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帮助学生强化艺术欣赏能力,将美术学习融入实际中。将教学知识点结合实际的生活问题,考虑不同美术课程内容的要求标准,预先设置合理的美术教育情景,构造出有效互动的课堂条件,展示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感知艺术美感,让学生融入情境互动中,在感知中接收到传递的信息。
例如借助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资源设备播放相关情景,设计相关的文件或是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共同的欣赏,通过观看、分析、讨论、表达系列化过程表达对于美术作品的感受,对于美术作品提出建议批评,提高综合能力;老师布置一定的主题让学生进行艺术表演,师生之间或是同学之间互相配合,通过表演将自己对于美术作品的感知表达出来,在完成赏析之后写下自己的体验,激发大家的共鸣。教学情景的构建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感受,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跟随教学设计环节展开有效的互动。
2.有效利用资源。美术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让学生主动发现美、创造美。艺术能力的培养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互动教学模式中,老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艺术感受逐步扩展到生活感受和体验中,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将美术教学的范围延伸到更加广阔的区域,发挥资源的优势,构建更好的教学条件。教学资源具体划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两种类型,学校内部的资源包括图书、教学设施等,校外资源包括各种自然环境的艺术美、历史文物等资源。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老师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合理构建课堂互动话题。
例如从学校的环境着手,校园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借助学校的环境,走廊或是门厅上展示相关的名家美术作品,课堂上老师适当借助利用,让小学生主体感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培养感知能力,通过互动交流,表达对于校园内部艺术作品的欣赏感受,帮助丰富学生的感受体验,让学生的情感能够升华。或是美术老师利用电脑帮助互动教学的落实,构建美术资源库,学生利用业余的时间,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具体资源,在课堂上利用集中的时间,发表看法和意见,和老师相互讨论自学的感受和认知,老师适当给予指导和提示。
3.合理转化师生互动角色。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老师在整个互动环节实施中扮演引导者、指导者、参与人的重要角色,在某种特殊的时刻,老师需要合理地将这三种身份转化,带领学生学习美术专业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深入探究,最大限度地发挥角色的作用,带动学生参加整个互动环节,适当融入艺术情感体验,加入情感元素之后,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心理压力有所降低,便于增强教学效果。小学生作为课堂中的另一主体,需要主动接受知识,艺术来源于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再次的创造中表达对于生活的见解。学生作为互动教学实施的中心人物,是互动教学的合作者、反馈者、主人翁。培养小学生未来能自主进行深入的艺术欣赏能力,采用合作手段,进行基础美术知识教育教学后,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提出自己所困惑的问题,同学之间的小组讨论分析,老师进行详细耐心的解答,在解答的基础上拓宽相关知识面。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利用互动教学模式,需要考虑小学生的性格、年龄特点,利用校园的环境,给予小学生表达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全方位的互动,提高小学生的感知力,激发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培养美术欣赏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婷.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
[2]赵鹏.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3(12).
关键词: 小学美术 互动教学 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教学应更改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学校要提高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力度,利用互动课堂的方式,培养小学生艺术感知力,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感受思维水平,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水平。
一、互动教学模式的优点
互动指双方或多方通过信号和行动的传递,在交流方面形成一定的反馈过程。互动教学是让老师和同学之间、学生相互之间通过教学的互动,重点在于凸显教学主体之间相互的影响,建立师生之间的关系,最终强化教学效果。在教育生态学研究中,课堂教育是一种具有比较特殊关系性的微观系统化内容,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和同学分别是两大类型主体,老师和同学两方面都有主体地位。生态化课堂教学互动是一种主要性的教学模式,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老师的主导地位,整个教学环节变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参与性,强化教学效果。
二、美术课堂应用互动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师认识不足。一些小学美术老师对于互动教学的认识不足,片面地将其划分到某个特定的环节中,在师生讨论或是教学导入中才会应用该环节,互动教学效果不佳。
2.缺乏学生间互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严重不足,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设计过程中无法及时有效了解学生主体的感受和反馈。长久以来,老师习惯将自己放在主体的位置上,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有效开发创造潜力,激发学生的欲望,提升学生的艺术感受。
3.师生互动表面化。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应用,部分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始应用互动课堂模式,然而,所谓的互动模式过于表面化,课堂中组织系列化的互动活动,教学目标和内容脱离小学生的生活,并没有起到作用,整个互动过程流于形式。
三、互动模式教学目标
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需要重视教学目标核心因素,根据小学美术教学实际状况,对互动教学的实施目标进行总结。首先,互动教学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美术课堂不仅需要教授学生基本的美术知识内容,更重更的是需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其次,互动教学促进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发展,利用课堂上的有效互动,提供更多灵活的动手表达机会,让小学生的美术感受等能力进一步提高,陶冶艺术情操;最后,互动实施全程中学生需要作为主导性人物,老师是整个互动的组织和引导者,互动的根本为最大限度地带动学生全面发展。美术互动过程要调节老师和学生的矛盾,提升主观能动性。
四、具体的应用
1.情境创设。小学生生长环境不同,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具有不一样的性格和思考方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有一定的特点,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帮助学生强化艺术欣赏能力,将美术学习融入实际中。将教学知识点结合实际的生活问题,考虑不同美术课程内容的要求标准,预先设置合理的美术教育情景,构造出有效互动的课堂条件,展示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感知艺术美感,让学生融入情境互动中,在感知中接收到传递的信息。
例如借助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资源设备播放相关情景,设计相关的文件或是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共同的欣赏,通过观看、分析、讨论、表达系列化过程表达对于美术作品的感受,对于美术作品提出建议批评,提高综合能力;老师布置一定的主题让学生进行艺术表演,师生之间或是同学之间互相配合,通过表演将自己对于美术作品的感知表达出来,在完成赏析之后写下自己的体验,激发大家的共鸣。教学情景的构建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感受,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跟随教学设计环节展开有效的互动。
2.有效利用资源。美术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让学生主动发现美、创造美。艺术能力的培养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互动教学模式中,老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艺术感受逐步扩展到生活感受和体验中,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将美术教学的范围延伸到更加广阔的区域,发挥资源的优势,构建更好的教学条件。教学资源具体划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两种类型,学校内部的资源包括图书、教学设施等,校外资源包括各种自然环境的艺术美、历史文物等资源。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老师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合理构建课堂互动话题。
例如从学校的环境着手,校园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借助学校的环境,走廊或是门厅上展示相关的名家美术作品,课堂上老师适当借助利用,让小学生主体感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培养感知能力,通过互动交流,表达对于校园内部艺术作品的欣赏感受,帮助丰富学生的感受体验,让学生的情感能够升华。或是美术老师利用电脑帮助互动教学的落实,构建美术资源库,学生利用业余的时间,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具体资源,在课堂上利用集中的时间,发表看法和意见,和老师相互讨论自学的感受和认知,老师适当给予指导和提示。
3.合理转化师生互动角色。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老师在整个互动环节实施中扮演引导者、指导者、参与人的重要角色,在某种特殊的时刻,老师需要合理地将这三种身份转化,带领学生学习美术专业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深入探究,最大限度地发挥角色的作用,带动学生参加整个互动环节,适当融入艺术情感体验,加入情感元素之后,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心理压力有所降低,便于增强教学效果。小学生作为课堂中的另一主体,需要主动接受知识,艺术来源于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再次的创造中表达对于生活的见解。学生作为互动教学实施的中心人物,是互动教学的合作者、反馈者、主人翁。培养小学生未来能自主进行深入的艺术欣赏能力,采用合作手段,进行基础美术知识教育教学后,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提出自己所困惑的问题,同学之间的小组讨论分析,老师进行详细耐心的解答,在解答的基础上拓宽相关知识面。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利用互动教学模式,需要考虑小学生的性格、年龄特点,利用校园的环境,给予小学生表达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全方位的互动,提高小学生的感知力,激发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培养美术欣赏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婷.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
[2]赵鹏.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