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兴趣与想象力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想象力,这是时时萦绕我心的一个难题。齐鲁名师杨屹曾说过:“在作文教学中,总会存在两个落差,一个是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的落差,一个是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落差。”是的,这两个落差总像两道时深时浅的沟壑横亘在我的面前,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落差的存在才让我不断地探索和思考。
  案例一:在一次作文教学公开课上,我指导学生写“身边的一个人”。为了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同时也为了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我设计了一个表演的环节,由我和同学们来表现特定环境中各种身份的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让学生细致观察,然后运用各种描写手法进行写作训练。当时同学们的表演和当堂写就的句子、段落都很精彩,气氛也极其活跃。可学生的正式作文写得却不理想,虽然同学们在细节描写上确有可圈可点之处,可从整体上看,无论是选材还是人物塑造都不尽如人意。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激发习作的激情,想想当初在课堂上,同学们的热情不是很高吗?比起以前作文课上只略加引导就大手一挥“开始写吧”不是“先进”多了吗?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问题到底出在哪呢?学生的写作兴趣到底应该如何调动、培养?我先请教了一下当时听课的一位老教师,她很真诚地对我说,这篇习作是规定了范围,没有规定中心,所以,在指导时要以如何选材为重点,要在这上面下工夫,把范围尽量扩大,来拓宽学生的思路,思维只有不受局限,才会有东西可写。我听后觉得很有道理,我没有把握住选材这一要害,没有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去写,而把重点放在了指导写法上,这有点本末倒置了,怪不得学生的选材单一,笔下人物没有血肉,没有灵魂呢。
  那么,学生的兴趣到底应该如何培养呢?
  1. 热爱生活才会热爱写作。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生活、消极厌世的人能产生直抒胸臆、挥洒文字的想法,即使写了,恐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吧!所以,让每个孩子在生命的初期就切身感受到生活的美、生命的美,让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有最本真的笑容相伴,他才会成为一个生活之美的缔造者。只有这样,他才愿意去观察生活,留意生活,思考生活;才乐于去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生活。久而久之,写作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他的生活里。写作不仅仅是以充实鲜活的生活为源泉,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服务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一种生活的需要。学生写作的过程,应是孩子享受生活,感悟、剖析、发展、提升自我的过程。生活开放了写作的时空,丰富了作文的内涵,而写作则为生活着色,使人生更多了一种释放情感、自我愉悦、自我休息的载体。课堂不是脱离生活而存在的,它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自然延伸,“假、大、空”的作文该叫停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喜欢写作,才会产生“我要表达”的冲动。只要让写作融于生活,真实再现生活,让学生产生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感时,习作就成功了一半。
  2. 热爱阅读才会热爱写作。作文不仅要向生活开放,也要向书本开放。生活上有积累,语言上同样也要有积累,习作能力的根就扎在阅读的这片土壤中。习作基于阅读,脱离这个基础,空讲作文技巧是徒劳无功的,讲得越多,学生反而越不会作文。其实,很多写法是从阅读中自己领悟到的,好的文章自会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怎么写,这不是教出来的。另外,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不仅是积累知识,更是沉淀情感,丰富心灵,启迪智慧,引爆思维。在这里,我们提倡加强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读中悟写,读中会写,结合阅读教学在课上进行小的练笔,这样的机会、形式很多。要彻底改变阅读课上不动笔的现状,更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和交流,多写日记和读书笔记,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成才于课外。仅靠课内几本书是不可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的,作文的成功必定属于乐于读书、乐于动笔的学生。
  3. 我的作文我作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需要,要珍惜学生的独特感受,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广阔的空间,减少各种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变学生被动的作文为自主的作文,变模式化作文为个性化的作文。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把写作看作是件自由表达自我的乐事,而不再是负担,学生就会对写作产生兴趣。这里所谓的自主表达、个性表达,其实就是使作文回归了纯真的童心,不再是成人腔,只有这样,小学生的作文才会有前途。
  案例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民主、互动的,教师不仅仅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更是一个参与者。也就是说,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都要有能力、思维、情感等真实地投入,每一个生命个体之间都能有效、和谐地交流。本着对这种精神的理解,我经常在一些作文指导课上写一些下水文,因为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应该写下水文,只有这样,才能深知其中甘苦。记得有一次写《我想变……》这篇作文时,我先读了一下我写的一篇范文,然后再让学生写。当我批阅学生这次习作时,不禁吃了一惊,学生作文的内容惊人的一致,就连谋篇布局、语言风格、表达方式的运用等都几乎如出一辙。我凝神一想,才发觉原来都是“下水作文”惹的祸。只是何以大家提倡的下水文会收到如此效果,同学们思路全像带上枷锁,想象之鸟也似折翼一般?我不禁又把思考的方向聚焦在“想象”“思路”这几个关键词上,如何开启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让想象之鸟在万里晴空下振翅高飞呢?
  1. 学生求异,倡导创新。想象是作文的灵魂和生命,失去想象就像一个人没有跃动的灵性,寂寂然如一潭死水了。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的几点新的要求中,其中就有提倡写想象作文,并把这列入写作的训练计划,要求把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孩子的心灵世界是无比丰富的,是纯真纯幻的,只要轻轻开启他们的心灵之门,想象鸟就会扑棱棱地飞出来了。但是有的想象鸟因为对外面的世界有些陌生,会探头探脑地在门口徘徊一阵,如果这时忽然出现一声暴喝“胡编乱造”,恐怕这只想象鸟就会一下缩进去再也不敢出来了。记得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写道,一个老师问:“冰化了是什么?”大多数孩子都说是水,唯有一个孩子说“是春天”,结果老师的评价是这个同学“跳着走路”。真是为这个孩子担心,恐怕他宝贵的想象力会被这位“聪明”的老师所扼杀。所以,每一位为人师者都要谨记,用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内心的那只想象鸟,把它们都放飞在明媚的蓝天下吧!
  2. 指导应该先放后收。习作指导不可丢,这几乎已成共识。但习作指导要从内容入手,不宜上来就谈写法。最重要的是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所以习作开始适合放,让学生感到有好多内容可写、想写,就像扶小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但时时不忘放手,学生才能充分享受自由表达、自主作文的乐趣,才会思如泉涌,灵感纷至沓来。回过头来再说下水文,确实也很有必要,只是如何用、用在哪,值得我们去研究,如上来就读范文,极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窒息想象,对学生的写作是不利的。
  以上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浅显看法,虽然如溪水般清且浅,但却是我思想的涓涓清流,透彻明快,欢快地奔向广袤无垠的大海,奔向一个崭新的天地。
  作者简介:山东省嘉祥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对教师课堂行为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研究老师对课本教材的熟悉程度以及课堂驾驭教材的能力,还要考虑学习是一个互动的人性化的过程,很多教师对于“成功教学”,过分的注重教学
很多专家提出,教育在组织和设计工作中需要结合学习生存、共同学习和做事以及学会生存进行创新.从实际案例分析,在实施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学生学习特点,并且还要培养学
期刊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偏小,自控能力差,持续关注时间短,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如何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学科的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师需要深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行,对于教学方面提出了要求,目前的教学方式需要改变.合作学习现在是高中语文课堂的基本教学方式之一,它通过一些依据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这一学习
A.不该留下的指纹rn某个高温、湿热的午后,陈某来看望朋友,却发现正在家里独自喝冰镇啤酒的朋友已经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当时,室内没有开空调.警察在酒杯上检测到了倒地者留
一、 “五环学·导”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传统的教学模式关注教师的教,却忽视学生的学,束缚了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大打折扣。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特点就是注意力不能长期集中,尤其是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当中,学生的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语文学科就符合这样的特点,所以增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互动
创新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为此应通过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