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理论语言学界新兴的一个语言学学派。汉语至今已有长达五千年的历史,而汉字作为汉语的重要载体也已存在四千多年,其含义必然与中国世世代代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密不可分。作者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指导,并结合孔孟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中国古代建筑以及五行等知识,以“东”“西”为例,探求这两个词在汉语语言中的产生与演变。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词义 儒家思想 中庸之道 五行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059-02
认知语言学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理论语言学界新兴的一个语言学学派或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认知语言学反对以生成语法为首的主流语言学,在哲学基础和工作假设上与主流语言学有很大的区别。其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或非客观主义的经验现实主义哲学。
在对语言的根本看法上,认知语言学持有与生成语法针锋相对的工作假设:(1)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因此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其描写必须参照认知过程;(2)语言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有关,并以它们为依据;(3)句法不是一个自足的组成部分,它与语义、词汇密不可分,也就是说,词汇、形态和句法形成一个符号单位的连续统,这个连续统只是任意地被分成了单独的成分;(4)语义不只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与人的主观认识以及无限的知识系统密切相关。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于汉语的一些表达形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汉语讲究对称,这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无关系。西方人是线性思维模式(linear),而中国人则是圆形思维模式(circular)。思维方式的不同,对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中西方在包括语言在内的各个领域里的形形色色的不同。
儒家的“中庸之道”奠定了中国人认识世界的特定模式。孔孟提出的中庸和谐可以解释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方方面面。
首先,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别讲究均匀对称。
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原则。他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作为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庸的意思就是适用而经久不渝。而随着语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后来它又演绎为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之意。在古代,无论天文、地理、人道都不能离“中”而立。因此,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必须以“中”为标准,也就是做到所谓的“天人合一”。
“中庸”的观念同时也体现在古代建筑上。建筑的平面作对称均齐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作用。这一格局折射出中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祠堂、会馆、书院、王府、衙署、庙宇等。早在商周时代,人们就已经遵循中轴线对称的建筑观念,但是直到明清时期,才真正出现这种中轴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建筑——北京城和宫殿。整个北京城自南向北,沿着一条长达7.5公里长的中轴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该中轴线以最南端的永定门为起点,以地安门北面的钟鼓楼为终点,其间建筑空间序列重重叠叠、高潮迭起又井然有序,尤以故宫三大殿的平面布局最富特色。除此之外,北京一般的四合院民居住宅也体现了这种关于中轴线的建筑空间意识。
“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在古代建筑上还体现为中国古代建筑在发展中不追求房屋过高过大。因此,中国古代建筑从造型和体量上看,不管是帝王宫殿还是传统民居,一直是向平面方向发展的,由间构成单体,由单体构成庭院,再由庭院构成建筑群,形成一种连续绵延于大地的感觉。此外,从中国古代聚落选址上也同样可以看出“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古代的聚落建设,首先就是尊重自然环境,不仅根据土地资源状况来安排居住用地,还表现出了对土地、水源的保护思想。《荀子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词义 儒家思想 中庸之道 五行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059-02
认知语言学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理论语言学界新兴的一个语言学学派或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认知语言学反对以生成语法为首的主流语言学,在哲学基础和工作假设上与主流语言学有很大的区别。其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或非客观主义的经验现实主义哲学。
在对语言的根本看法上,认知语言学持有与生成语法针锋相对的工作假设:(1)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因此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其描写必须参照认知过程;(2)语言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有关,并以它们为依据;(3)句法不是一个自足的组成部分,它与语义、词汇密不可分,也就是说,词汇、形态和句法形成一个符号单位的连续统,这个连续统只是任意地被分成了单独的成分;(4)语义不只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与人的主观认识以及无限的知识系统密切相关。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于汉语的一些表达形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汉语讲究对称,这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无关系。西方人是线性思维模式(linear),而中国人则是圆形思维模式(circular)。思维方式的不同,对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中西方在包括语言在内的各个领域里的形形色色的不同。
儒家的“中庸之道”奠定了中国人认识世界的特定模式。孔孟提出的中庸和谐可以解释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方方面面。
首先,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别讲究均匀对称。
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原则。他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作为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庸的意思就是适用而经久不渝。而随着语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后来它又演绎为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之意。在古代,无论天文、地理、人道都不能离“中”而立。因此,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必须以“中”为标准,也就是做到所谓的“天人合一”。
“中庸”的观念同时也体现在古代建筑上。建筑的平面作对称均齐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作用。这一格局折射出中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祠堂、会馆、书院、王府、衙署、庙宇等。早在商周时代,人们就已经遵循中轴线对称的建筑观念,但是直到明清时期,才真正出现这种中轴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建筑——北京城和宫殿。整个北京城自南向北,沿着一条长达7.5公里长的中轴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该中轴线以最南端的永定门为起点,以地安门北面的钟鼓楼为终点,其间建筑空间序列重重叠叠、高潮迭起又井然有序,尤以故宫三大殿的平面布局最富特色。除此之外,北京一般的四合院民居住宅也体现了这种关于中轴线的建筑空间意识。
“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在古代建筑上还体现为中国古代建筑在发展中不追求房屋过高过大。因此,中国古代建筑从造型和体量上看,不管是帝王宫殿还是传统民居,一直是向平面方向发展的,由间构成单体,由单体构成庭院,再由庭院构成建筑群,形成一种连续绵延于大地的感觉。此外,从中国古代聚落选址上也同样可以看出“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古代的聚落建设,首先就是尊重自然环境,不仅根据土地资源状况来安排居住用地,还表现出了对土地、水源的保护思想。《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