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走过百年,会被称作人瑞,但是毕竟已至暮年,垂垂老矣。然而,一所学校走过了一个世纪,却只是驶出了成长的港湾,日渐厚重的文化传统、愈发浓郁的内涵积淀会使其勃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就是一位令人自豪、激动、幸福的古老而又总有着无限生命力与生长力的美丽“母亲”。不论是过去的,还是当下的海门实小人,都有着一种独特的文化因子——求真、务实、求品论质。求真,即做真人、求真知、干真事。真,永远是他们的不二选择。务实即实在、实干、实创,实小人永远先脚踏实地、后仰望星空。求品论质,即凡事要求质量与品位,质品兼具,努力追求真、善、美的教育境界与人生境界。
为此,海门市实验小学以“品质教育”为载体,通过不断提升教育内在品质,优化教育内在的因素培养“品质学生”,来实现师生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今天,师生人人追求“品质”,已经积淀成为一种可见、可闻、可感的文化因素,彰显在全体实小人的价值追求和言谈举止之中,渗透在校园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成为了师生共同成长进步的一种动力。
让每一个教师成为精神的贵族
“教师可能成不了物质的富翁,但完全可以成为精神的贵族。教师的理想追求、文化内涵、专业素养、科学态度和艺术情怀,是成就精神贵族的关键。”这是海门市实验小学每位老师的共同信条。做一个“品质教师”,“让爱、恒、专、博、雅成为每一个教师的特质”是他们每天孜孜不倦的行动。
一、价值引领滋养精神
人是有理想、有追求的。只有当个人的价值观念、行动追求与学校的整体精神文化达成和谐一致时,校园里才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成为师生发展的沃土、成长的乐园。怎样才能让内涵丰富的校园精神文化真切地走进教师的内心并发挥出强劲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实验小学用思想引领教师,用真情感动教师,用真心帮助教师。
海门实小开设“品质讲坛”,请已经离任的老校长来讲“实小的故事”,让全体教师感受创业的艰辛、奉献的快乐;请老教师讲在“实小的生活”,感受他们默默奉献、脚踏实地、关爱他人的品质;请专家来校作互动报告,激发教师的成长内驱力,引领教师自觉地快速地成长……这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把教师平凡而崇高的灵魂描绘,把海门实小过去与现在的美好写尽,海门实小的历史、文化渗入每个人心中,积淀在每个人心头,产生了强劲的感召力。
如果说“品质讲坛”让真情在每一个教师心中流淌,那么“品质论坛”则多了一份对职业的深入思索,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学校组织教师对“职业在人生中的意义”、“该如何去追求自己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大家认为,这些问题的讨论,让他们摒弃浮躁、认清自己,看清人生的方向,意义重大。
另外,实小还有一个品质“奖”坛,每年都有一批“感动实小人物”“十佳班主任”“优秀辅导员”“五星管理者”在这“奖”坛上登场亮相。学校借此来鼓励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施展才华,奋发进取。
“实小教师是善于合作的,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块使。”“实小教师是会微笑的,当自己成功时,给自己一个微笑,不言放弃,继续努力。”“实小教师是有追求的,一切为了孩子的今天和明天,再辛苦再努力也值。”在“实小教师形象设计”中,一个个实小人如此描绘自己,这就是可爱的实小人,实小就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二、砺艺精业熔铸智慧
深夜,万籁俱寂,热闹了一天的校园进入甜甜的梦乡,几间灯火通明的办公室在这漆黑的夜间显得格外醒目。原来,实小的老师还在兴致勃勃地研课!这样的研课进行了多久?这样的研课又有过多少回?答案唯有实小教师明了。
教案精心备好之后一次又一次大幅度修改,认真试教时一次又一次无情否定,多少次擦干眼泪重新再来,不服输的他们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艰辛跋涉。备课,试教,反复调整的经历是痛苦难忘的,同时又是幸福甜蜜的,因为这节课并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他们的背后有着许多技艺精湛的教学骨干、睿智的学校领导班子的帮助、支持。难怪有人说实小的每一节优质课都蕴藏着实小人集体的智慧、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精诚合作的精神。
“高品质”的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技艺。为了给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素养,让教师充满思想和智慧,海门实小从教师的教学实际、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卓有成效地构建了一系列教研发展机制,如“青蓝结对”、“青研中心”、“学术沙龙”、“品质教师大比武”、“演讲比赛”、“基本功训练”等。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已经成为了老师们的习惯,他们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扎实锤炼课程实施的技能。因为钻研,因为对话,实小的教师充满智慧,内心逐渐变得开放、细腻、鲜活。
“高品质”的教师必须是研究型的教师。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海门实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科研立校一直是他们的传统,新时期他们进一步坚定内涵发展之路:学校构建了全方位的课题研究网络体系,利用“教师俱乐部”、“小课题研究”等平台,坚持学习、研究、反思,使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三、文化濡染提升品位
海门实小认为“高品质”教师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作为一个立体的教育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打造,为此,学校开展了“艺林漫步”、“影视鉴赏”、“亲历高雅艺术”等系列活动,让教师在艺术的鉴赏和品评中净化灵魂、陶冶性情。
每周一的傍晚,是实小“艺林漫步”的时刻。每逢此时,艺术学科的教师就会为全校教工献上一道道精心准备的艺术大餐,或世界名曲,或经典名画,或文学巨著。凡高与《星空》、贝多芬与交响曲、王羲之与《兰亭序》、施光南与《伤逝》纷纷走进老师们的生活,引领着老师们踏上了目不暇接的“文化之旅”。
月末的周四晚七点,是实小教师影视鉴赏的时间。全体教师济济一堂,欣赏奥斯卡获奖大片。美轮美奂的画面、生动幽默的对白、感人肺腑的情节、时尚高雅的主题,让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灵为之震撼!真、善、美的种子随着《放牛班的春天》、《春风化雨》、《老人与海》等名片的浸润,在每一个教职员工的心中生根、发芽。
为了让教师的心灵栖息在博大、丰富、深邃、光明、温暖的境界中,每学期总会有那么一个周末,老师们会在大都市的某个剧院里,与一流的高雅艺术和谐共振。老师们欣赏着百老汇的音乐剧《第42街》、励志喜剧《疯狂的疯狂》、话剧《哥本哈根》这样的经典,在鉴赏和品评中净化灵魂、陶冶性情、提升品位。
还有“品质教师俱乐部”,这是学校青年教师的研修中心,是学习和交流的又一平台。每周四夜晚,实小多功能教室就会洋溢着春天般的气息。在“阅读沙龙”中,教师们穿越时空,感受经典名著中流淌的先哲智慧。阅读让彼此心灵相约、思想碰撞、情感交融,阅读已成为实小人崇尚的生活方式。
让每一堂课充满情趣、智慧和诗意
实小人认识到:课堂只有充满情趣,学生才能敞开自己的心扉,沉浸在欢乐的学习气氛中,主动地动眼、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应该孕育着智慧的生长,因为课堂是师生共同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感受心灵的自由和舒展,感受智慧的启迪和闪烁的地方;课堂应该焕发着诗性的光华,师生才能在对话中感受精神的唤醒与内心的敞亮。“品质课堂”,如永远不见巅峰的高山,又似永远不至尽头的长河,成为海门实小的不懈追求。
一、源头活水话备课
实小人说:“课堂是用教师的知识、智慧、艺术和激情创造的不可再生的教学情境。要成就高情趣、高效率、高文化、高品位的课堂,只读教参和写教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备学识,备智慧,备爱心……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让自己成为奔腾不息的江河,永不疲倦地润泽学生的生命。”
周三下午是海门实小的学科专业学习研究时间,同学科的老师聚集在一起。有时,他们讨论下周的课:从预习作业的设计到课堂如何切入,从教师的导学策略到学生的分层练习,各抒己见,思维火花不断闪烁;有时,他们沉浸于本学科的丛林中,数学学科从哥尼斯堡七桥到月球上的环形山,从玻璃碎片到神奇的黄金分割,语文学科从《论语》到于丹,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徜徉在学科知识的海洋里,教师们个个专注神往。而更多的时候,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时空不再仅仅囿于某一个时间、某一个固定的地点,而是在课前课后的办公室,甚至在食堂的茶余饭后。教师把这样的一种独特的聊天方式称为“即时教研”。
随着学习的深入推进,老师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日益开放成熟,他们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不只是座位的重组,探究性学习不只是课堂的热闹,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课堂应该多一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悟,多一点思维方式的激烈交锋,多一点深沉悠远的文化探究,多一点滋润生命的终极关怀……
二、如琢如磨砺品质
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记录:
那次我参加一年一度的南通市优课评比,课题是《分数的意义》。经过连续几个通宵的努力,教学预案终于有了点眉目,自我感觉教学理念先进,重点难点的突破有创新,颇有点沾沾自喜。第二天的试教在自信满满中开始了,可课堂效果与原先的设想相差太远了:课堂气氛沉闷,80%的学生都充当了听众,缺少主动参与的热情。试教后,教研组的老师们一边安慰我一边回顾试教的每一个环节,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大家发现课堂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教案。于是我们进行了学前调研,找到了学生认知的盲点。
第二次试教的效果明显优于上次,但还是有很多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构建分数的数学模型?怎样帮助学生建立数概念的整体认知?如何运用恰当的手势、语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夜渐渐深了,学校阶梯教室里依旧灯火通明,我不知疲倦地记录、修改、操练。凌晨两点了,天空中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这才想起原来是中秋之夜……
海门市实验小学有多少课堂教学研究机制?实小人说起来如数家珍:坚持了20多年的“每周一课”,凝聚团体智慧的“集体备课”,每学期必有的“能仁赛课”,为攻坚克难而启动的“同课异构”,还有“随机听课”、“抽签开放”等等。随着管理理念的开放,他们又对这些教研机制进行研究改革,从“每周一课”到“每周二课”,从“定期教研”到“天天教研”,从“抽签开放”到“挂牌中奖”,从“随机听课”到“跟踪听课”,从“统一竞技”到“分层亮艺”,从“能仁赛课”到“课林大会”……为了打造“品质课堂”,在实践中他们又构建了“青蓝结对”、“青研中心”、“教学沙龙”、“品质教师大比武”、“青年教师过关展示”等一系列发展机制,不断从各种途径中去截取和了解国内外最前沿的教育研究动态,让教师们树立起持之以恒的学习思想,养成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无限风光在课堂
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课评比现场上,老师指着大屏幕上的棋盘(根据钟面设计的棋盘)笑吟吟地问:“谁想玩跳棋?”“我来!”“我来!”一张张涨红了的小脸掩饰不住兴奋。
“向前两大格!数一数,大格在哪儿?”
“奖励三小格!看一看,什么是小格?”
……
不知不觉中,孩子们认识、牢记了棋盘上的大格、小格,也完全看懂了钟面。
下课了,听课的老师们把执教者团团围住。“老师,能把您的教案借我学习一下吗?”“您的课件能拷贝给我吗?”听课的专家啧啧赞叹:“寻找数学的规律,巧妙地设计游戏情境,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课堂充满智慧,充满活力!”
正是“品质课堂”练兵场上的跌打滚爬,才练就了实小教师一身过硬的教育教学本领,才让他们在“品质课堂”的追寻路上走得如此稳健与自信。近年来,学校先后有多位老师获全国及省级课堂教学评比一、二等奖,近二十人次获南通市级比赛一等奖;举办或承办了“全国情境教育课题推进会”、“全国新教育优课评比”、“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论坛”等教育教学活动;学校教师的《我们诗意的生活》、《互动的课堂》、《且歌且行》、《行走在教育研究的幸福路上》、《追景》等课堂反思集先后出版……实小的课堂教学,正在创新和反思中不断逼近“品质课堂”。
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在活动的舞台上生长
给孩子一座舞台,展示自我的舞台;给孩子一个空间,释放潜能的空间;给孩子一片沃土,滋养梦想与创造力的沃土。于是,他们的今天和将来便烙上了幸福的印记。带着这样的信仰,海门市实验小学在活动课程的建设上不断求索,用激情诠释着品质教育的理想。
一、体验活动:快乐体验,怡养童心
校园里的绿地受伤了,怎么办?海门实小少先队大队部与校园“CEO”号召大家找原因,想办法,发起了“绿地领养”的号召。孩子们积极响应,纷纷主动履行领养义务。在辅导员的带领下,他们有的研究植物的生长特点,为植物制作名片,悬挂标志;有的为它们浇水、施肥、捉虫、除草、看护。郁郁葱葱、蓬蓬勃勃的小生命在孩子们的呵护下越发美丽动人了。待孩子们小学毕业了,再举行绿地领养的交接仪式,把呵护绿地的责任交给学弟学妹。这既是一种责任的传递、友谊的传递,也是一种爱的传递。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在这样的道德实践活动中越发细敏、柔软、美好。
就这样,“鼓励”“期待”“感染”“体验”“耳濡目染”成为实小人的德育习惯。来到海门实小的校园,你常常会看到校长、老师带领着一群孩子在本已非常整洁优雅的校园里专注地捡拾影响校园美观的小碎片、小垃圾,美好的弯腰姿态成为孩子的习惯。学校的每一个楼道阶梯上都有孩子们亲手剪贴的“小脚丫”,孩子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他人、更告诉自己上下楼梯要靠右,要文明。他们还用摄像机在校园的角角落落记录下一道道鲜活动人的道德美景:清晨孩子们向老师鞠躬问好,用自己的小伞为同学遮挡风雨,扶起不小心跌倒的小同学,走楼梯靠右行,文明用餐……小记者把采集来的美德素材整理编辑好,配上动听的音乐和温暖的话语,在校门前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童心、真爱就在那耳濡目染中被唤醒。
在海门实小,孩子们的童年是美丽的、快乐的,因为童年是由自己来做主的。
学生们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完美教室,建设着属于自己的班级文化。孩子们民主讨论,形成班级精神。“每天进步一点点”“做最好的自己”“一勤天下无难事”……在那一句句滚烫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一颗颗奋发进取的童心。孩子们自主开展班级精神解读会,积极组织班级精神征文比赛和班级图腾设计。看着那一篇篇稚气却真诚的文章,那一幅幅可爱的画,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充满爱意的童心,为他们非凡的创造力鼓掌叫好。孩子们还围绕班级精神开展践行活动,在一次次的与伙伴们同行的过程中,文化根植于孩子们的心底。
学生们拥有属于自己的德育课程。“责、俭、勤、善、洁、和、乐、孝、敬、诚、律、雅”,十二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来自于孩子们的生活与学习;晨会、谈心、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班会,每一个活动设计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渗透于孩子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
学生们还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天地。他们自主采、编、排、摄,把“实小风铃”送到海门的千家万户。“每月新闻眼”“成长你我他”“DV看世界”“实小达人秀”“好书共分享”播报校园新闻、展示着实小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他们对社会问题的积极关注、小公民应有的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机敏的反应、得体的举止赢得了大家的好评。“实小风铃”不仅是小记者、小主持的舞台,更是实小两千多名学生的舞台。在“成长你我他”“快乐心相约”“快乐蹦蹦跳”等节目中,许多学生都参与调查,主动讨论,精彩亮相。“实小风铃”,唤醒了学生美好的情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相信这美妙的风铃声一定会成为孩子们童年的美好记忆。
二、社团活动:发展特长,张扬个性
儿童的智能是多元的,只有愿望得到充分认可,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身心才更为健康,发展才更为全面。学生的不同需要与美好意愿,是实小人关注的核心话题。经过精心研究,实小开始了“社团课程”的实施。
开学前,每个年级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调集师资,开设学生喜爱的课程,如素描、手工、声乐、体育舞蹈、书法、小制作、小发明、棋类、球类、刺绣、毛线编织、摄影、外文诵读、篆刻、小记者等。开学初,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课程超市”中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社团课程”的实施时间在每个星期五下午,于是这段时间,便成了学生们放飞个性、自主学习的快乐时光,他们打破原有的班级限制,来到各个活动室,开始了他们的快乐旅程——
孩子们有的沉浸在中国象棋文化的海洋里,深思熟虑,步步为营;有的徜徉在编织艺术的妙趣中,一丝不苟地挑针引线;有的体验着捕捉光影变化带来的视觉享受……科学教室里,师生不断探究,妙趣无穷;校园花圃中,孩子们围着老师感受育花之道;操场上,轮滑、球类活动的孩子个个生龙活虎……无论你走到实小的哪个班级,都会被孩子们和老师那一颗颗好学的心灵所震撼,因为,这是他们的共同兴趣所在。
为了能与孩子们共同度过美好的个性课程时光,实小的教师们还不辞辛苦地创编课程教材,研讨教学方案,成功研发出《牵手环保》《快乐篆刻》《实小风铃》等八个社团课程的校本教材。当你询问某位教师的课程实施情况时,感受到的是一种如数家珍般的喜悦,难怪学生们会特别期望社团课程时间的到来;家长们对实小的个性课程更是啧啧称赞。已经形成的经验还被兄弟学校和省内外教育考察团学习、借鉴。
三、探究性活动:体验生活,发展创新
每个孩子天生就是“探究者”,及早开展探究学习,是帮助学生发展智能和变革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实验小学探究性课程的规划与实施,正是尊重学生本能的探究心,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主题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并渐渐形成了一种科学的思考与行动方式。
他们首先进行了“课程整合”的尝试,开发了“大棚种植基地的研究”主题探究项目,通过一次次活动,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劳技、艺体、思品等各个学科都容纳进来,在大自然的课堂里,孩子们碰撞智慧,发展技能,怡养心智。
随后,精进的实小教师从孩子的本位出发,又创生了一系列主题探究项目:“校门口空气污染的调查研究”“奥运会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成长的烦恼”“怎样过十岁生日”“咬铅笔头与儿童身体健康的研究”“小学生近视的调查研究”等等。一次次探究学习推进了学生对自我、社会与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构建着自主发展的精神家园。
不断的实践与反思,让实小人从“人本”的角度确定了一个有抓手、显实效的探究性主课题:走近人的自身。课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线索全面展开。课程开发核心组的老师们通过访谈、调查、案例实验等研究途径,在统合其他活动的基础上,确定了各年级的探究性课程子课题。围绕子课题,师生全力开发设计活动内容,如“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童心奥运行”“节约能源我行动”“家乡之美共搜寻”“童眼看世博”等等。每月,他们还辟出2课时,用于交流、展示探究学习的硕果。有了学生一个个鲜活生命体的合作与探究,知识与生命和谐融为共生共长的一体。
菁菁校园,到处激情飞扬。实小的师生用上下求索的脚步喧腾沉寂的校园,用舒展的手臂撩拨生活的琴弦,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着探索与实践的快乐。实小,正创造着一个生动活泼的精神乐园,催生出一个个自主发展的能仁舞台:“实小红领巾志愿服务工程”、“实小爱心基金会”、“校园文化活动节”、“能仁科学院”、“校园CEO”、“实小风铃”少儿节目……能仁舞台星光灿烂,他们中有国际文化交流的“小使者”,有获全国校园艺术节一等奖并登上CCTV舞台的“小明星”,有夺得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小发明家”,有捧回市中小学体育竞赛冠军杯的“运动健将”,有热心于公益事业热心向市长、校长提建议的“小小CEO”,有坚持从小事做起温暖别人的“小志愿者”,有市少儿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实验小学的“品质活动”,如同阳光照亮实小儿童的心灵,时时洋溢出生命的光辉;又如雨露,滋润着实小这棵苍劲的大树,处处彰显着蓬勃的生机。
实小人知道,要让教师人人成为“品质教师”,让学生人人成为“品质学生”,让学校成为“品质教育”的领跑者和示范员,他们还须进一步努力向前,不得懈怠。让师生在“品质教育”的空间里得到更大的发展,得到更好的成长,得到更多的关爱和信任,让每一名师生都幸福,都充满生命的力量,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在实小人的眼里,学校就是一个永远值得呵护和珍惜的家园,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团队,是一片让他们魂牵梦萦、甘洒热血的土地。在这里,师生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动力,还有追求,还有梦想,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深思和回味的思想与精神。
为此,海门市实验小学以“品质教育”为载体,通过不断提升教育内在品质,优化教育内在的因素培养“品质学生”,来实现师生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今天,师生人人追求“品质”,已经积淀成为一种可见、可闻、可感的文化因素,彰显在全体实小人的价值追求和言谈举止之中,渗透在校园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成为了师生共同成长进步的一种动力。
让每一个教师成为精神的贵族
“教师可能成不了物质的富翁,但完全可以成为精神的贵族。教师的理想追求、文化内涵、专业素养、科学态度和艺术情怀,是成就精神贵族的关键。”这是海门市实验小学每位老师的共同信条。做一个“品质教师”,“让爱、恒、专、博、雅成为每一个教师的特质”是他们每天孜孜不倦的行动。
一、价值引领滋养精神
人是有理想、有追求的。只有当个人的价值观念、行动追求与学校的整体精神文化达成和谐一致时,校园里才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成为师生发展的沃土、成长的乐园。怎样才能让内涵丰富的校园精神文化真切地走进教师的内心并发挥出强劲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实验小学用思想引领教师,用真情感动教师,用真心帮助教师。
海门实小开设“品质讲坛”,请已经离任的老校长来讲“实小的故事”,让全体教师感受创业的艰辛、奉献的快乐;请老教师讲在“实小的生活”,感受他们默默奉献、脚踏实地、关爱他人的品质;请专家来校作互动报告,激发教师的成长内驱力,引领教师自觉地快速地成长……这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把教师平凡而崇高的灵魂描绘,把海门实小过去与现在的美好写尽,海门实小的历史、文化渗入每个人心中,积淀在每个人心头,产生了强劲的感召力。
如果说“品质讲坛”让真情在每一个教师心中流淌,那么“品质论坛”则多了一份对职业的深入思索,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学校组织教师对“职业在人生中的意义”、“该如何去追求自己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大家认为,这些问题的讨论,让他们摒弃浮躁、认清自己,看清人生的方向,意义重大。
另外,实小还有一个品质“奖”坛,每年都有一批“感动实小人物”“十佳班主任”“优秀辅导员”“五星管理者”在这“奖”坛上登场亮相。学校借此来鼓励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施展才华,奋发进取。
“实小教师是善于合作的,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块使。”“实小教师是会微笑的,当自己成功时,给自己一个微笑,不言放弃,继续努力。”“实小教师是有追求的,一切为了孩子的今天和明天,再辛苦再努力也值。”在“实小教师形象设计”中,一个个实小人如此描绘自己,这就是可爱的实小人,实小就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二、砺艺精业熔铸智慧
深夜,万籁俱寂,热闹了一天的校园进入甜甜的梦乡,几间灯火通明的办公室在这漆黑的夜间显得格外醒目。原来,实小的老师还在兴致勃勃地研课!这样的研课进行了多久?这样的研课又有过多少回?答案唯有实小教师明了。
教案精心备好之后一次又一次大幅度修改,认真试教时一次又一次无情否定,多少次擦干眼泪重新再来,不服输的他们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艰辛跋涉。备课,试教,反复调整的经历是痛苦难忘的,同时又是幸福甜蜜的,因为这节课并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他们的背后有着许多技艺精湛的教学骨干、睿智的学校领导班子的帮助、支持。难怪有人说实小的每一节优质课都蕴藏着实小人集体的智慧、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精诚合作的精神。
“高品质”的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技艺。为了给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素养,让教师充满思想和智慧,海门实小从教师的教学实际、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卓有成效地构建了一系列教研发展机制,如“青蓝结对”、“青研中心”、“学术沙龙”、“品质教师大比武”、“演讲比赛”、“基本功训练”等。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已经成为了老师们的习惯,他们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扎实锤炼课程实施的技能。因为钻研,因为对话,实小的教师充满智慧,内心逐渐变得开放、细腻、鲜活。
“高品质”的教师必须是研究型的教师。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海门实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科研立校一直是他们的传统,新时期他们进一步坚定内涵发展之路:学校构建了全方位的课题研究网络体系,利用“教师俱乐部”、“小课题研究”等平台,坚持学习、研究、反思,使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三、文化濡染提升品位
海门实小认为“高品质”教师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作为一个立体的教育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打造,为此,学校开展了“艺林漫步”、“影视鉴赏”、“亲历高雅艺术”等系列活动,让教师在艺术的鉴赏和品评中净化灵魂、陶冶性情。
每周一的傍晚,是实小“艺林漫步”的时刻。每逢此时,艺术学科的教师就会为全校教工献上一道道精心准备的艺术大餐,或世界名曲,或经典名画,或文学巨著。凡高与《星空》、贝多芬与交响曲、王羲之与《兰亭序》、施光南与《伤逝》纷纷走进老师们的生活,引领着老师们踏上了目不暇接的“文化之旅”。
月末的周四晚七点,是实小教师影视鉴赏的时间。全体教师济济一堂,欣赏奥斯卡获奖大片。美轮美奂的画面、生动幽默的对白、感人肺腑的情节、时尚高雅的主题,让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灵为之震撼!真、善、美的种子随着《放牛班的春天》、《春风化雨》、《老人与海》等名片的浸润,在每一个教职员工的心中生根、发芽。
为了让教师的心灵栖息在博大、丰富、深邃、光明、温暖的境界中,每学期总会有那么一个周末,老师们会在大都市的某个剧院里,与一流的高雅艺术和谐共振。老师们欣赏着百老汇的音乐剧《第42街》、励志喜剧《疯狂的疯狂》、话剧《哥本哈根》这样的经典,在鉴赏和品评中净化灵魂、陶冶性情、提升品位。
还有“品质教师俱乐部”,这是学校青年教师的研修中心,是学习和交流的又一平台。每周四夜晚,实小多功能教室就会洋溢着春天般的气息。在“阅读沙龙”中,教师们穿越时空,感受经典名著中流淌的先哲智慧。阅读让彼此心灵相约、思想碰撞、情感交融,阅读已成为实小人崇尚的生活方式。
让每一堂课充满情趣、智慧和诗意
实小人认识到:课堂只有充满情趣,学生才能敞开自己的心扉,沉浸在欢乐的学习气氛中,主动地动眼、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应该孕育着智慧的生长,因为课堂是师生共同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感受心灵的自由和舒展,感受智慧的启迪和闪烁的地方;课堂应该焕发着诗性的光华,师生才能在对话中感受精神的唤醒与内心的敞亮。“品质课堂”,如永远不见巅峰的高山,又似永远不至尽头的长河,成为海门实小的不懈追求。
一、源头活水话备课
实小人说:“课堂是用教师的知识、智慧、艺术和激情创造的不可再生的教学情境。要成就高情趣、高效率、高文化、高品位的课堂,只读教参和写教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备学识,备智慧,备爱心……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让自己成为奔腾不息的江河,永不疲倦地润泽学生的生命。”
周三下午是海门实小的学科专业学习研究时间,同学科的老师聚集在一起。有时,他们讨论下周的课:从预习作业的设计到课堂如何切入,从教师的导学策略到学生的分层练习,各抒己见,思维火花不断闪烁;有时,他们沉浸于本学科的丛林中,数学学科从哥尼斯堡七桥到月球上的环形山,从玻璃碎片到神奇的黄金分割,语文学科从《论语》到于丹,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徜徉在学科知识的海洋里,教师们个个专注神往。而更多的时候,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时空不再仅仅囿于某一个时间、某一个固定的地点,而是在课前课后的办公室,甚至在食堂的茶余饭后。教师把这样的一种独特的聊天方式称为“即时教研”。
随着学习的深入推进,老师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日益开放成熟,他们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不只是座位的重组,探究性学习不只是课堂的热闹,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课堂应该多一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悟,多一点思维方式的激烈交锋,多一点深沉悠远的文化探究,多一点滋润生命的终极关怀……
二、如琢如磨砺品质
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记录:
那次我参加一年一度的南通市优课评比,课题是《分数的意义》。经过连续几个通宵的努力,教学预案终于有了点眉目,自我感觉教学理念先进,重点难点的突破有创新,颇有点沾沾自喜。第二天的试教在自信满满中开始了,可课堂效果与原先的设想相差太远了:课堂气氛沉闷,80%的学生都充当了听众,缺少主动参与的热情。试教后,教研组的老师们一边安慰我一边回顾试教的每一个环节,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大家发现课堂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教案。于是我们进行了学前调研,找到了学生认知的盲点。
第二次试教的效果明显优于上次,但还是有很多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构建分数的数学模型?怎样帮助学生建立数概念的整体认知?如何运用恰当的手势、语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夜渐渐深了,学校阶梯教室里依旧灯火通明,我不知疲倦地记录、修改、操练。凌晨两点了,天空中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这才想起原来是中秋之夜……
海门市实验小学有多少课堂教学研究机制?实小人说起来如数家珍:坚持了20多年的“每周一课”,凝聚团体智慧的“集体备课”,每学期必有的“能仁赛课”,为攻坚克难而启动的“同课异构”,还有“随机听课”、“抽签开放”等等。随着管理理念的开放,他们又对这些教研机制进行研究改革,从“每周一课”到“每周二课”,从“定期教研”到“天天教研”,从“抽签开放”到“挂牌中奖”,从“随机听课”到“跟踪听课”,从“统一竞技”到“分层亮艺”,从“能仁赛课”到“课林大会”……为了打造“品质课堂”,在实践中他们又构建了“青蓝结对”、“青研中心”、“教学沙龙”、“品质教师大比武”、“青年教师过关展示”等一系列发展机制,不断从各种途径中去截取和了解国内外最前沿的教育研究动态,让教师们树立起持之以恒的学习思想,养成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无限风光在课堂
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课评比现场上,老师指着大屏幕上的棋盘(根据钟面设计的棋盘)笑吟吟地问:“谁想玩跳棋?”“我来!”“我来!”一张张涨红了的小脸掩饰不住兴奋。
“向前两大格!数一数,大格在哪儿?”
“奖励三小格!看一看,什么是小格?”
……
不知不觉中,孩子们认识、牢记了棋盘上的大格、小格,也完全看懂了钟面。
下课了,听课的老师们把执教者团团围住。“老师,能把您的教案借我学习一下吗?”“您的课件能拷贝给我吗?”听课的专家啧啧赞叹:“寻找数学的规律,巧妙地设计游戏情境,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课堂充满智慧,充满活力!”
正是“品质课堂”练兵场上的跌打滚爬,才练就了实小教师一身过硬的教育教学本领,才让他们在“品质课堂”的追寻路上走得如此稳健与自信。近年来,学校先后有多位老师获全国及省级课堂教学评比一、二等奖,近二十人次获南通市级比赛一等奖;举办或承办了“全国情境教育课题推进会”、“全国新教育优课评比”、“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论坛”等教育教学活动;学校教师的《我们诗意的生活》、《互动的课堂》、《且歌且行》、《行走在教育研究的幸福路上》、《追景》等课堂反思集先后出版……实小的课堂教学,正在创新和反思中不断逼近“品质课堂”。
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在活动的舞台上生长
给孩子一座舞台,展示自我的舞台;给孩子一个空间,释放潜能的空间;给孩子一片沃土,滋养梦想与创造力的沃土。于是,他们的今天和将来便烙上了幸福的印记。带着这样的信仰,海门市实验小学在活动课程的建设上不断求索,用激情诠释着品质教育的理想。
一、体验活动:快乐体验,怡养童心
校园里的绿地受伤了,怎么办?海门实小少先队大队部与校园“CEO”号召大家找原因,想办法,发起了“绿地领养”的号召。孩子们积极响应,纷纷主动履行领养义务。在辅导员的带领下,他们有的研究植物的生长特点,为植物制作名片,悬挂标志;有的为它们浇水、施肥、捉虫、除草、看护。郁郁葱葱、蓬蓬勃勃的小生命在孩子们的呵护下越发美丽动人了。待孩子们小学毕业了,再举行绿地领养的交接仪式,把呵护绿地的责任交给学弟学妹。这既是一种责任的传递、友谊的传递,也是一种爱的传递。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在这样的道德实践活动中越发细敏、柔软、美好。
就这样,“鼓励”“期待”“感染”“体验”“耳濡目染”成为实小人的德育习惯。来到海门实小的校园,你常常会看到校长、老师带领着一群孩子在本已非常整洁优雅的校园里专注地捡拾影响校园美观的小碎片、小垃圾,美好的弯腰姿态成为孩子的习惯。学校的每一个楼道阶梯上都有孩子们亲手剪贴的“小脚丫”,孩子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他人、更告诉自己上下楼梯要靠右,要文明。他们还用摄像机在校园的角角落落记录下一道道鲜活动人的道德美景:清晨孩子们向老师鞠躬问好,用自己的小伞为同学遮挡风雨,扶起不小心跌倒的小同学,走楼梯靠右行,文明用餐……小记者把采集来的美德素材整理编辑好,配上动听的音乐和温暖的话语,在校门前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童心、真爱就在那耳濡目染中被唤醒。
在海门实小,孩子们的童年是美丽的、快乐的,因为童年是由自己来做主的。
学生们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完美教室,建设着属于自己的班级文化。孩子们民主讨论,形成班级精神。“每天进步一点点”“做最好的自己”“一勤天下无难事”……在那一句句滚烫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一颗颗奋发进取的童心。孩子们自主开展班级精神解读会,积极组织班级精神征文比赛和班级图腾设计。看着那一篇篇稚气却真诚的文章,那一幅幅可爱的画,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充满爱意的童心,为他们非凡的创造力鼓掌叫好。孩子们还围绕班级精神开展践行活动,在一次次的与伙伴们同行的过程中,文化根植于孩子们的心底。
学生们拥有属于自己的德育课程。“责、俭、勤、善、洁、和、乐、孝、敬、诚、律、雅”,十二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来自于孩子们的生活与学习;晨会、谈心、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班会,每一个活动设计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渗透于孩子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
学生们还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天地。他们自主采、编、排、摄,把“实小风铃”送到海门的千家万户。“每月新闻眼”“成长你我他”“DV看世界”“实小达人秀”“好书共分享”播报校园新闻、展示着实小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他们对社会问题的积极关注、小公民应有的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机敏的反应、得体的举止赢得了大家的好评。“实小风铃”不仅是小记者、小主持的舞台,更是实小两千多名学生的舞台。在“成长你我他”“快乐心相约”“快乐蹦蹦跳”等节目中,许多学生都参与调查,主动讨论,精彩亮相。“实小风铃”,唤醒了学生美好的情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相信这美妙的风铃声一定会成为孩子们童年的美好记忆。
二、社团活动:发展特长,张扬个性
儿童的智能是多元的,只有愿望得到充分认可,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身心才更为健康,发展才更为全面。学生的不同需要与美好意愿,是实小人关注的核心话题。经过精心研究,实小开始了“社团课程”的实施。
开学前,每个年级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调集师资,开设学生喜爱的课程,如素描、手工、声乐、体育舞蹈、书法、小制作、小发明、棋类、球类、刺绣、毛线编织、摄影、外文诵读、篆刻、小记者等。开学初,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课程超市”中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社团课程”的实施时间在每个星期五下午,于是这段时间,便成了学生们放飞个性、自主学习的快乐时光,他们打破原有的班级限制,来到各个活动室,开始了他们的快乐旅程——
孩子们有的沉浸在中国象棋文化的海洋里,深思熟虑,步步为营;有的徜徉在编织艺术的妙趣中,一丝不苟地挑针引线;有的体验着捕捉光影变化带来的视觉享受……科学教室里,师生不断探究,妙趣无穷;校园花圃中,孩子们围着老师感受育花之道;操场上,轮滑、球类活动的孩子个个生龙活虎……无论你走到实小的哪个班级,都会被孩子们和老师那一颗颗好学的心灵所震撼,因为,这是他们的共同兴趣所在。
为了能与孩子们共同度过美好的个性课程时光,实小的教师们还不辞辛苦地创编课程教材,研讨教学方案,成功研发出《牵手环保》《快乐篆刻》《实小风铃》等八个社团课程的校本教材。当你询问某位教师的课程实施情况时,感受到的是一种如数家珍般的喜悦,难怪学生们会特别期望社团课程时间的到来;家长们对实小的个性课程更是啧啧称赞。已经形成的经验还被兄弟学校和省内外教育考察团学习、借鉴。
三、探究性活动:体验生活,发展创新
每个孩子天生就是“探究者”,及早开展探究学习,是帮助学生发展智能和变革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实验小学探究性课程的规划与实施,正是尊重学生本能的探究心,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主题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并渐渐形成了一种科学的思考与行动方式。
他们首先进行了“课程整合”的尝试,开发了“大棚种植基地的研究”主题探究项目,通过一次次活动,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劳技、艺体、思品等各个学科都容纳进来,在大自然的课堂里,孩子们碰撞智慧,发展技能,怡养心智。
随后,精进的实小教师从孩子的本位出发,又创生了一系列主题探究项目:“校门口空气污染的调查研究”“奥运会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成长的烦恼”“怎样过十岁生日”“咬铅笔头与儿童身体健康的研究”“小学生近视的调查研究”等等。一次次探究学习推进了学生对自我、社会与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构建着自主发展的精神家园。
不断的实践与反思,让实小人从“人本”的角度确定了一个有抓手、显实效的探究性主课题:走近人的自身。课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线索全面展开。课程开发核心组的老师们通过访谈、调查、案例实验等研究途径,在统合其他活动的基础上,确定了各年级的探究性课程子课题。围绕子课题,师生全力开发设计活动内容,如“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童心奥运行”“节约能源我行动”“家乡之美共搜寻”“童眼看世博”等等。每月,他们还辟出2课时,用于交流、展示探究学习的硕果。有了学生一个个鲜活生命体的合作与探究,知识与生命和谐融为共生共长的一体。
菁菁校园,到处激情飞扬。实小的师生用上下求索的脚步喧腾沉寂的校园,用舒展的手臂撩拨生活的琴弦,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着探索与实践的快乐。实小,正创造着一个生动活泼的精神乐园,催生出一个个自主发展的能仁舞台:“实小红领巾志愿服务工程”、“实小爱心基金会”、“校园文化活动节”、“能仁科学院”、“校园CEO”、“实小风铃”少儿节目……能仁舞台星光灿烂,他们中有国际文化交流的“小使者”,有获全国校园艺术节一等奖并登上CCTV舞台的“小明星”,有夺得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小发明家”,有捧回市中小学体育竞赛冠军杯的“运动健将”,有热心于公益事业热心向市长、校长提建议的“小小CEO”,有坚持从小事做起温暖别人的“小志愿者”,有市少儿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实验小学的“品质活动”,如同阳光照亮实小儿童的心灵,时时洋溢出生命的光辉;又如雨露,滋润着实小这棵苍劲的大树,处处彰显着蓬勃的生机。
实小人知道,要让教师人人成为“品质教师”,让学生人人成为“品质学生”,让学校成为“品质教育”的领跑者和示范员,他们还须进一步努力向前,不得懈怠。让师生在“品质教育”的空间里得到更大的发展,得到更好的成长,得到更多的关爱和信任,让每一名师生都幸福,都充满生命的力量,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在实小人的眼里,学校就是一个永远值得呵护和珍惜的家园,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团队,是一片让他们魂牵梦萦、甘洒热血的土地。在这里,师生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动力,还有追求,还有梦想,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深思和回味的思想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