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24494702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教育是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历史,是过去的事实,是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久远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其特点决定了学生认识上的困难,成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难点。而且,品德与社会教材改变传统的编排方式,呈现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而不是系统的历史知识。它要求学生从一个个“点”入手,顺藤摸瓜,探究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脉络。如何让学生认识历史,从而有效开展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呢?在与一线教师团队准备观摩课、教学研讨中,笔者对这个问题有了深度的思考与认识。下面以山东人民版六年级《火烧圆明园》和《不能忘却的记忆》两课为例,谈几点思考。
  一、寻找遗存:对接现实生活
  《火烧圆明园》涉及到中国近代屈辱史,《不能忘却的记忆》介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这些内容,五、六年级的学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是还不够深入。品德与社会课非常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切入点。但是,如何把久远的历史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呢?现实生活中的历史遗存成为对接历史与现实生活的重要教学资源。例如,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刘公岛、南湖上的游船、卢沟桥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体验到的历史遗迹。
  在教学《火烧圆明园》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播放了一段精心制作的有关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短片,让学生“游览”一下这个景点,再谈一谈感受。看到圆明园的现状,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圆明园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是谁烧掉了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透过圆明园遗址公园,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历史内容的学习与探究了。
  这种呈现方式,以学生生活中可见的历史遗存为切入口,它为历史找到载体,缩短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它以事件或人物引出一连串的史实,让历史更加生动、具体、真实,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以“点”带“面”的研究方式,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在探究的开始阶段,学生接触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点”,即一个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随着探究的展开,学生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历史信息,逐步把探究的触角延伸到越来越远的地方,了解整个“面”上的历史知识,形成初步的历史脉络。
  二、影视播放:再现“真实”的历史
  一些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如《甲午风云》《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等,艺术性地再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这些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优质教学资源。
  在准备《火烧圆明园》一课时,教师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同名电影。要了解事件的整个历史过程,学生最好能完整地看一遍这部电影。但是,整个教学过程不能让一部电影代替。最后,大家决定:选择最关键的“火烧”部分,通过剪辑,保留5-6分钟的内容,在教师与学生交流有关文字资料的过程中,播放这段视频资料。观看电影时,生动的画面再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学生很快进入情境,感受十分深刻。有的同学脸上现出愤怒的表情,有的无比焦急和无奈……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代历史上曾遗留下一些记录真实历史的影像资料,这些也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在备课《不能忘却的记忆》中,一些教师在选择二次世界大战的录像、照片时产生了分歧,有的教师认为选择的原则是能够表现战争的残酷,越能让学生感到震惊越好;有的则主张要选择不那么血腥的资料,以免给和平中的学生留下心理阴影。几经讨论,教师们达成共识:选用视频、图片的目的是让学生看到战争的实况,感受战争的残酷。但是,要避免选用那些身首异处的、血淋淋的、让人不忍卒睹的视频或图片。
  三、借助故事:感受历史的意义
  历史写在教科书中往往成为一串枯燥的符号,如何让这些符号对学生产生意义呢?在备课过程中,一个小故事对我们启发很大。2003年,德国历史学家格茨·阿里因在纳粹历史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而获得了“玛里昂·萨穆埃尔奖”。但是,阿里却吃惊地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玛里昂·萨穆埃尔是谁。经打听,阿里才知道玛里昂·萨穆埃尔是从一份记录被杀害的犹太人名单中随机选择出来的。阿里经过艰难的调查,成功完成了《在隧道中:玛里昂·萨穆埃尔(1931~1943)的短暂一生》。在这部传记作品中,玛里昂·萨穆埃尔被还原成为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而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历史都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创造出来的,只有让学生通过事件看到“人”,借“人”的眼睛看时代背景,借“人”的立场思考当时的社会,跟随“人”的变化感受历史的发展,才能把枯燥的历史知识变成具体可感的生活存在。
  在准备《不能忘却的记忆》一课时,某教师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重点内容,详细介绍了主要信息。结果,学生反应很平淡,没有心灵的触动。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来说,死亡人数是900万还是9000万,区别不大,都是“很多很多”。几经商讨,该教师重新调整了教学活动,增加了具体可感的内容。课前,请学生访问身边的老人,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课上,师生共同阅读描述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如日军“百人斩”比赛、东史郎日记节选、幸存者回忆等;课后,请同学们阅读《安妮日记》等。学生从真实的资料中看到了历史中的“人”,站在亲历者的角度去回顾那段历史,感受着当时的气氛,体验着当时的存在状态,想象着当时人们的痛苦和绝望。把历史和学生的真切感受结合起来,历史就不再只是枯燥的符号,而是一段鲜活的生活。
  四、借力想象:构建立体的历史
  语言是枯燥的,图片是静止的,要丰富学生对历史的形象认识,增加情感体验,需要借助学生的想象。因此,教师在适当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构建”立体的历史。
  在《火烧圆明园》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观看了许多圆明园的复原图,但这些图片无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立体的画面,无法让学生看到那个无与伦比的圆明园。圆明园到底有多美呢?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圆明园宏伟壮观的样子。伴着轻柔的音乐,根据教师散文诗一般的介绍,学生都在脑海中“看见”了心中的圆明园。但是,一睁开眼睛,看到的却只有断壁残垣。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一种最美好的东西被突然打碎了,他们着急、难过、痛惜、愤怒……充分体验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带给我们的屈辱。
  除了想象真实的历史,学生还需要借助想象,学会换位思考。在执教《不能忘却的记忆》中,当看完南京大屠杀的视频后,教师请同学说说感受。学生一开始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我们也有人的尊严啊!”“别人把他杀了,也这么高兴吗?”“他们简直不把中国人当人看!”“我们输掉了一座城市,可是日本输掉了他们的人性和良知。”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你们生活在南京大屠杀的时代,你的家人也遭遇灾难,你会是什么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受到外人的凌辱,你会有什么想法?”通过换位思考,学生明白了在战争年代,人权和尊严被践踏在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日子里,人们只有绝望、愤怒与无奈。
  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曾经说过:忘记过去的人应受到谴责。学习历史,是为了不忘记过去。在教学中,只有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建构丰富、鲜活、立体的历史,才能对历史形成深刻的印象,才不会忘记过去。
  责任编辑 王清平
其他文献
班级教育是教育科学,也是教育艺术。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教育应能自觉地遵循教育原理,又能根据教育原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做好班级教育。为此,班主任应努力学习做一名自觉教育者。  一、班主任应具有基本的教育自觉  自觉教育者从教育哲学高度,从教育——人——社会系统整体理解教育。作为班主任基本的教育自觉,就是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角色,自己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管理者、教育者,是班级中贯彻教育方针、
生命中的狂躁与喧腾至此,出奇地平抑下来了,如左冲右荡的风在一个宁静的乡村做一个安详的止栖:一切名利的热望、世俗的争伐、焦渴的物欲……如纷纷扬扬的落叶飘旋向根的安静,所谓的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人心总是在某一刻回到了最初的使命,也回复到最终的使命——听从爱的召唤,听从内在神圣的声音的召唤。翻开这一本小书,你小小的心慢慢地随着德兰修女变小变细,变得小心翼翼、细腻敏感;又慢慢觉得变大变深,变得大似广宇、深
编者按:时下,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已成为多数教育者的共识。惩戒本身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适度惩戒蕴含着教育者良好的期待和深远的关爱。如何科学地实施惩罚教育,是问题的关键。为此,我们选登了4篇有关教育惩罚的文章,希望能引起一线老师更多的思考。    一个概念的理解,一段幸福的经历,一场痛苦的蜕变,一曲哀伤的笙歌,整整用了25年。  ——题记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作
张丽钧 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校长,“全国十佳教师作家”,《读者》签约作家;4篇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11篇被选为全国高、中考阅读背景材料。出版散文集13部。    早年教过一个学生,写诗着了魔。有时听我的语文课,他突然目光空洞迷茫,我知道他一准是在构思诗了,便转移了视线,不去扰他。  一次练笔,他脸上漾着得意的笑,交给了我这样一首小诗——  我家小妹妹  提着竹篮去打水  妈妈说  竹篮怎能打
品德教学是个体品德社会化和社会道德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它既要有社会正向价值的传递,也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建构,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形成完整的品德结构。在武汉市高效课堂建设和江岸区“三化”(常态化、科学化、生态化)课堂教学范式的指导下,江岸区尝试开展了区域性品德与社会主体性探究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一、主体性探究模式基本理念  主体性探究模式,是指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
摘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最终目标是“合理配置好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基础是学校的均衡发展。对于学校来说,德育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目的与归宿。因此,学校德育,肩负着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的重要职责与使命,从微观层面上讲,旨在培养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与道德品行。本文从促进学生个体均衡发展的视角出发,审慎日常学校德育工作,探讨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均衡发展的学校德育的工作向度。  关键词:均衡发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体现创新思维的流畅性、独创性、灵活性和精致性的特征。  【关键词】家庭作业; 创新思维  【作者简介】苏雪静,宁夏银川一中。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思维品质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教育部,2018
这是一堂特殊的青春期教育课——  “老师,我已经开始发育了,我马上要变成‘蝴蝶’了!”  “哎呀,我还没什么变化,还是一条标标准准的‘毛毛虫’呢!”  ……  如果不是亲自站在讲台上,我真不敢相信这是我们班那群羞涩小姑娘的第一节青春期教育课——大大方方、开开心心、无拘无束地讨论着这个一直以来被归入“禁区”的话题。要知道,放在以前,她们肯定是个个小脸通红,低垂着头,一句话也不愿说。嘿嘿,看来我这“毛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团委、少工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团委、少工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青少年学生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决定在中小学开展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2013年青少年书信文化活动。现将活动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组织青少年学生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进行写作或绘
历史题材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历史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共鸣。笔者认为:历史题材的小学品德教学应立足儿童立场,努力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带给学生“活着的历史”,把教学所得的一切带回学生的生活,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以及生活方式,实现品德教学的回归。本文结合《千年不衰的汉字》一课的教学,谈谈对历史题材小学品德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一、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