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教育是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历史,是过去的事实,是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久远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其特点决定了学生认识上的困难,成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难点。而且,品德与社会教材改变传统的编排方式,呈现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而不是系统的历史知识。它要求学生从一个个“点”入手,顺藤摸瓜,探究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脉络。如何让学生认识历史,从而有效开展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呢?在与一线教师团队准备观摩课、教学研讨中,笔者对这个问题有了深度的思考与认识。下面以山东人民版六年级《火烧圆明园》和《不能忘却的记忆》两课为例,谈几点思考。
一、寻找遗存:对接现实生活
《火烧圆明园》涉及到中国近代屈辱史,《不能忘却的记忆》介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这些内容,五、六年级的学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是还不够深入。品德与社会课非常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切入点。但是,如何把久远的历史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呢?现实生活中的历史遗存成为对接历史与现实生活的重要教学资源。例如,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刘公岛、南湖上的游船、卢沟桥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体验到的历史遗迹。
在教学《火烧圆明园》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播放了一段精心制作的有关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短片,让学生“游览”一下这个景点,再谈一谈感受。看到圆明园的现状,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圆明园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是谁烧掉了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透过圆明园遗址公园,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历史内容的学习与探究了。
这种呈现方式,以学生生活中可见的历史遗存为切入口,它为历史找到载体,缩短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它以事件或人物引出一连串的史实,让历史更加生动、具体、真实,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以“点”带“面”的研究方式,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在探究的开始阶段,学生接触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点”,即一个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随着探究的展开,学生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历史信息,逐步把探究的触角延伸到越来越远的地方,了解整个“面”上的历史知识,形成初步的历史脉络。
二、影视播放:再现“真实”的历史
一些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如《甲午风云》《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等,艺术性地再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这些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优质教学资源。
在准备《火烧圆明园》一课时,教师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同名电影。要了解事件的整个历史过程,学生最好能完整地看一遍这部电影。但是,整个教学过程不能让一部电影代替。最后,大家决定:选择最关键的“火烧”部分,通过剪辑,保留5-6分钟的内容,在教师与学生交流有关文字资料的过程中,播放这段视频资料。观看电影时,生动的画面再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学生很快进入情境,感受十分深刻。有的同学脸上现出愤怒的表情,有的无比焦急和无奈……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代历史上曾遗留下一些记录真实历史的影像资料,这些也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在备课《不能忘却的记忆》中,一些教师在选择二次世界大战的录像、照片时产生了分歧,有的教师认为选择的原则是能够表现战争的残酷,越能让学生感到震惊越好;有的则主张要选择不那么血腥的资料,以免给和平中的学生留下心理阴影。几经讨论,教师们达成共识:选用视频、图片的目的是让学生看到战争的实况,感受战争的残酷。但是,要避免选用那些身首异处的、血淋淋的、让人不忍卒睹的视频或图片。
三、借助故事:感受历史的意义
历史写在教科书中往往成为一串枯燥的符号,如何让这些符号对学生产生意义呢?在备课过程中,一个小故事对我们启发很大。2003年,德国历史学家格茨·阿里因在纳粹历史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而获得了“玛里昂·萨穆埃尔奖”。但是,阿里却吃惊地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玛里昂·萨穆埃尔是谁。经打听,阿里才知道玛里昂·萨穆埃尔是从一份记录被杀害的犹太人名单中随机选择出来的。阿里经过艰难的调查,成功完成了《在隧道中:玛里昂·萨穆埃尔(1931~1943)的短暂一生》。在这部传记作品中,玛里昂·萨穆埃尔被还原成为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而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历史都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创造出来的,只有让学生通过事件看到“人”,借“人”的眼睛看时代背景,借“人”的立场思考当时的社会,跟随“人”的变化感受历史的发展,才能把枯燥的历史知识变成具体可感的生活存在。
在准备《不能忘却的记忆》一课时,某教师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重点内容,详细介绍了主要信息。结果,学生反应很平淡,没有心灵的触动。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来说,死亡人数是900万还是9000万,区别不大,都是“很多很多”。几经商讨,该教师重新调整了教学活动,增加了具体可感的内容。课前,请学生访问身边的老人,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课上,师生共同阅读描述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如日军“百人斩”比赛、东史郎日记节选、幸存者回忆等;课后,请同学们阅读《安妮日记》等。学生从真实的资料中看到了历史中的“人”,站在亲历者的角度去回顾那段历史,感受着当时的气氛,体验着当时的存在状态,想象着当时人们的痛苦和绝望。把历史和学生的真切感受结合起来,历史就不再只是枯燥的符号,而是一段鲜活的生活。
四、借力想象:构建立体的历史
语言是枯燥的,图片是静止的,要丰富学生对历史的形象认识,增加情感体验,需要借助学生的想象。因此,教师在适当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构建”立体的历史。
在《火烧圆明园》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观看了许多圆明园的复原图,但这些图片无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立体的画面,无法让学生看到那个无与伦比的圆明园。圆明园到底有多美呢?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圆明园宏伟壮观的样子。伴着轻柔的音乐,根据教师散文诗一般的介绍,学生都在脑海中“看见”了心中的圆明园。但是,一睁开眼睛,看到的却只有断壁残垣。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一种最美好的东西被突然打碎了,他们着急、难过、痛惜、愤怒……充分体验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带给我们的屈辱。
除了想象真实的历史,学生还需要借助想象,学会换位思考。在执教《不能忘却的记忆》中,当看完南京大屠杀的视频后,教师请同学说说感受。学生一开始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我们也有人的尊严啊!”“别人把他杀了,也这么高兴吗?”“他们简直不把中国人当人看!”“我们输掉了一座城市,可是日本输掉了他们的人性和良知。”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你们生活在南京大屠杀的时代,你的家人也遭遇灾难,你会是什么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受到外人的凌辱,你会有什么想法?”通过换位思考,学生明白了在战争年代,人权和尊严被践踏在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日子里,人们只有绝望、愤怒与无奈。
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曾经说过:忘记过去的人应受到谴责。学习历史,是为了不忘记过去。在教学中,只有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建构丰富、鲜活、立体的历史,才能对历史形成深刻的印象,才不会忘记过去。
责任编辑 王清平
一、寻找遗存:对接现实生活
《火烧圆明园》涉及到中国近代屈辱史,《不能忘却的记忆》介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这些内容,五、六年级的学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是还不够深入。品德与社会课非常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切入点。但是,如何把久远的历史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呢?现实生活中的历史遗存成为对接历史与现实生活的重要教学资源。例如,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刘公岛、南湖上的游船、卢沟桥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体验到的历史遗迹。
在教学《火烧圆明园》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播放了一段精心制作的有关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短片,让学生“游览”一下这个景点,再谈一谈感受。看到圆明园的现状,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圆明园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是谁烧掉了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透过圆明园遗址公园,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历史内容的学习与探究了。
这种呈现方式,以学生生活中可见的历史遗存为切入口,它为历史找到载体,缩短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它以事件或人物引出一连串的史实,让历史更加生动、具体、真实,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以“点”带“面”的研究方式,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在探究的开始阶段,学生接触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点”,即一个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随着探究的展开,学生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历史信息,逐步把探究的触角延伸到越来越远的地方,了解整个“面”上的历史知识,形成初步的历史脉络。
二、影视播放:再现“真实”的历史
一些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如《甲午风云》《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等,艺术性地再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这些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优质教学资源。
在准备《火烧圆明园》一课时,教师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同名电影。要了解事件的整个历史过程,学生最好能完整地看一遍这部电影。但是,整个教学过程不能让一部电影代替。最后,大家决定:选择最关键的“火烧”部分,通过剪辑,保留5-6分钟的内容,在教师与学生交流有关文字资料的过程中,播放这段视频资料。观看电影时,生动的画面再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学生很快进入情境,感受十分深刻。有的同学脸上现出愤怒的表情,有的无比焦急和无奈……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代历史上曾遗留下一些记录真实历史的影像资料,这些也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在备课《不能忘却的记忆》中,一些教师在选择二次世界大战的录像、照片时产生了分歧,有的教师认为选择的原则是能够表现战争的残酷,越能让学生感到震惊越好;有的则主张要选择不那么血腥的资料,以免给和平中的学生留下心理阴影。几经讨论,教师们达成共识:选用视频、图片的目的是让学生看到战争的实况,感受战争的残酷。但是,要避免选用那些身首异处的、血淋淋的、让人不忍卒睹的视频或图片。
三、借助故事:感受历史的意义
历史写在教科书中往往成为一串枯燥的符号,如何让这些符号对学生产生意义呢?在备课过程中,一个小故事对我们启发很大。2003年,德国历史学家格茨·阿里因在纳粹历史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而获得了“玛里昂·萨穆埃尔奖”。但是,阿里却吃惊地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玛里昂·萨穆埃尔是谁。经打听,阿里才知道玛里昂·萨穆埃尔是从一份记录被杀害的犹太人名单中随机选择出来的。阿里经过艰难的调查,成功完成了《在隧道中:玛里昂·萨穆埃尔(1931~1943)的短暂一生》。在这部传记作品中,玛里昂·萨穆埃尔被还原成为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而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历史都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创造出来的,只有让学生通过事件看到“人”,借“人”的眼睛看时代背景,借“人”的立场思考当时的社会,跟随“人”的变化感受历史的发展,才能把枯燥的历史知识变成具体可感的生活存在。
在准备《不能忘却的记忆》一课时,某教师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重点内容,详细介绍了主要信息。结果,学生反应很平淡,没有心灵的触动。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来说,死亡人数是900万还是9000万,区别不大,都是“很多很多”。几经商讨,该教师重新调整了教学活动,增加了具体可感的内容。课前,请学生访问身边的老人,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课上,师生共同阅读描述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如日军“百人斩”比赛、东史郎日记节选、幸存者回忆等;课后,请同学们阅读《安妮日记》等。学生从真实的资料中看到了历史中的“人”,站在亲历者的角度去回顾那段历史,感受着当时的气氛,体验着当时的存在状态,想象着当时人们的痛苦和绝望。把历史和学生的真切感受结合起来,历史就不再只是枯燥的符号,而是一段鲜活的生活。
四、借力想象:构建立体的历史
语言是枯燥的,图片是静止的,要丰富学生对历史的形象认识,增加情感体验,需要借助学生的想象。因此,教师在适当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构建”立体的历史。
在《火烧圆明园》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观看了许多圆明园的复原图,但这些图片无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立体的画面,无法让学生看到那个无与伦比的圆明园。圆明园到底有多美呢?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圆明园宏伟壮观的样子。伴着轻柔的音乐,根据教师散文诗一般的介绍,学生都在脑海中“看见”了心中的圆明园。但是,一睁开眼睛,看到的却只有断壁残垣。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一种最美好的东西被突然打碎了,他们着急、难过、痛惜、愤怒……充分体验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带给我们的屈辱。
除了想象真实的历史,学生还需要借助想象,学会换位思考。在执教《不能忘却的记忆》中,当看完南京大屠杀的视频后,教师请同学说说感受。学生一开始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我们也有人的尊严啊!”“别人把他杀了,也这么高兴吗?”“他们简直不把中国人当人看!”“我们输掉了一座城市,可是日本输掉了他们的人性和良知。”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你们生活在南京大屠杀的时代,你的家人也遭遇灾难,你会是什么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受到外人的凌辱,你会有什么想法?”通过换位思考,学生明白了在战争年代,人权和尊严被践踏在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日子里,人们只有绝望、愤怒与无奈。
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曾经说过:忘记过去的人应受到谴责。学习历史,是为了不忘记过去。在教学中,只有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建构丰富、鲜活、立体的历史,才能对历史形成深刻的印象,才不会忘记过去。
责任编辑 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