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核心知识;比较;儿童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51-0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作为苏教版六上“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的起始课,内容涉及众多知识点的学习,承载着建立后续学习所必需的数学认识这一基本任务,其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一、课前思考
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虽有一定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但他们还未能够全面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结构特点,有待进一步的学习和认识,为后面的表面积、体积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常见的教学路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先从实物入手,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等方式认识长方体面的特征,接着借助长方体框架,通过测量或推理等方式认识棱的特征,之后认识顶点的特征,最后是认识正方体的特征并揭示二者的关系;第二种是结合准备的长方体、正方体,自主探索并填写活动记录单,然后汇报交流面、棱和顶点的特征,形成共识之后,再揭示二者的关系;第三种是利用实物,认识一般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同点,再认识它们各自的不同点,最后揭示二者的关系。不难发现,上述三种教学路径不同之处在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教学,第一种是按照面、棱、顶点的顺序先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再认识正方体的特征,第二种是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同步进行,第三种则是在第二种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研究对象——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
上述三种教学路径哪一种相对好一些呢?在学生能够领会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前提下,教学路径无所谓谁优谁劣,谁好谁坏。但是如果学生通过学习无法真正领会,或者仅仅是机械记忆甚至片面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话,那就要另当别论了。而事实表明,采用上述教学路径中的任一种,均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因知识点众多,教师容易主次不分,揭示不力,给学生以“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感觉,由此形成的知识结构是零散、杂乱的;二是割裂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以及二者的数学关系,导致学生难以统整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基本的数学认识。比如,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描述仅限于“是立体图形,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数学关系仅仅是记住结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至于“正方体为什么会属于长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特殊在哪儿”则语焉不详。
基于上述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笔者作了一次有益的教学尝试。
二、教学实践
1.观察茶杯、弹力球和饼干盒。
核心问题:与圆柱、球体比较,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教学片段1:
师:这里有三个物体——茶杯、弹力球和饼干盒(如图1),它们分别是什么立体图形?
(图1)
生1:圆柱体,圆,长方体。
生2:不对!是圆柱体,球体,长方体。
师:弹力球的形状是球体,与圆柱体、球体比较,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生:长方体有6个面,球体没有。(板书: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51-0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作为苏教版六上“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的起始课,内容涉及众多知识点的学习,承载着建立后续学习所必需的数学认识这一基本任务,其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一、课前思考
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虽有一定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但他们还未能够全面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结构特点,有待进一步的学习和认识,为后面的表面积、体积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常见的教学路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先从实物入手,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等方式认识长方体面的特征,接着借助长方体框架,通过测量或推理等方式认识棱的特征,之后认识顶点的特征,最后是认识正方体的特征并揭示二者的关系;第二种是结合准备的长方体、正方体,自主探索并填写活动记录单,然后汇报交流面、棱和顶点的特征,形成共识之后,再揭示二者的关系;第三种是利用实物,认识一般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同点,再认识它们各自的不同点,最后揭示二者的关系。不难发现,上述三种教学路径不同之处在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教学,第一种是按照面、棱、顶点的顺序先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再认识正方体的特征,第二种是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同步进行,第三种则是在第二种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研究对象——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
上述三种教学路径哪一种相对好一些呢?在学生能够领会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前提下,教学路径无所谓谁优谁劣,谁好谁坏。但是如果学生通过学习无法真正领会,或者仅仅是机械记忆甚至片面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话,那就要另当别论了。而事实表明,采用上述教学路径中的任一种,均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因知识点众多,教师容易主次不分,揭示不力,给学生以“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感觉,由此形成的知识结构是零散、杂乱的;二是割裂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以及二者的数学关系,导致学生难以统整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基本的数学认识。比如,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描述仅限于“是立体图形,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数学关系仅仅是记住结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至于“正方体为什么会属于长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特殊在哪儿”则语焉不详。
基于上述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笔者作了一次有益的教学尝试。
二、教学实践
1.观察茶杯、弹力球和饼干盒。
核心问题:与圆柱、球体比较,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教学片段1:
师:这里有三个物体——茶杯、弹力球和饼干盒(如图1),它们分别是什么立体图形?
(图1)
生1:圆柱体,圆,长方体。
生2:不对!是圆柱体,球体,长方体。
师:弹力球的形状是球体,与圆柱体、球体比较,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生:长方体有6个面,球体没有。(板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