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学生有个约定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描述
  班上一有个叫小心的姑娘,开始接触这个小姑娘,我觉得她长得漂亮,性格开朗,还很可爱。但时间一长,我发觉她大大咧咧,说话做事不分场合,不计后果,经常和男生打闹,像一个疯丫头。因此,我对待她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对她说话时总不苟言笑,批评时语气严厉,情况再严重些就跟她妈妈打电话进行沟通……但一段时间后,她不仅没有转变,反而变本加厉,说话更加随便,行为举止更“疯”了。
  某天,小心因为没有带英语书,被英语老师带到我的办公室。询问后我得知,她的书被妈妈撕掉了。对此我十分惊讶,刚刚还忽闪着大眼睛笑眯眯的她,突然红了眼圈。我立刻意识到她一定有委屈,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孩子,我要详细了解她的家庭情况。
  我把小心带到谈话室,详细地询问她妈妈撕英语书的事情经过。大致了解到小心的家庭情况: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只有节假日才会回京看看她;妈妈一个人带着小心在北京生活,由于生活的压力,妈妈脾气不好,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辄打骂,特别是接到老师告状电话,小心回家必定挨打,孩子在家精神比较压抑。此时,我理解了小心在学校的反常表现,原来学校就是她精神释放的窗口。
  于是,我决定改变对待小心的态度,并和她约定:在小心犯错误时,老师尽量不用严厉的语气批评;有问题直接和她在学校沟通解决,不再打电话给她的妈妈;要求小心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有问题下课单独找我沟通。小心流着眼泪笑着答应了我。我也给了小心一个拥抱。
  虽然小心口头答应了和我的约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但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她依然我行我素。我却按照约定转变了对待小心的态度和做法,对她的行为也不再反感,而是试着理解她,同情她,关爱她。我还经常和小心聊天,每次聊天结束都会拥抱她。慢慢地,我发现小心越来越听我的话,越来越遵守班级规则了,对待班级的事情也越来越关心,越来越主动热情了……再后来,当她再出现问题时,我只需要一个眼神的提醒,她就能领会,然后不好意思地笑笑,随即改正。
  后来,在某次校园开放日中,我和小心的爸爸进行了沟通。在谈话中小心爸爸表示孩子有什么事都会对他讲,并真诚地告诉我说:“您是小心最喜欢的老师。”此外,在期末考试中,小心进步了六百多名。现在的小心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看到她正在改变,正在成长。
  案例评析
  最初小心出现问题,我会用严厉的语气批评她,感觉这就是老师在认真教育学生。但站在学生的立场看待这种教育方式,其实是对她的伤害,会给她造成更大的精神压力,让她变得越来越糟糕,越来越抵触。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我改变了对待小心的态度:亲切、和睦、理解、友善;小心也因此慢慢发生了变化:亲切、和睦、理解、友善。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曾这样断言:“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学生对教师的说教进行认知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教师自身的言行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评价。如果二者一致,学生就会愿意接受,如果不一致,就会逆反抵制。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的教育思想让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教师对学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洛克认为:“导师的重大工作在于养成学生的风度,形成学生的心理,在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習惯,怀抱德行与智慧的原则;在于逐渐将人世的真实情况显示给学生;在于使学生喜爱,并且模仿优良的与值得被人称誉的行为;在于当学生正在做着这种行为的时候,给他力量、活动和努力。”“做导师的人自己便当具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与礼貌;这是一种技巧,不是教育好的,也不是从书本上学得来的。可见,学生良好心理的形成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并不只是通过正规的教育来完成的,还需要教师潜移默化对其德性的影响。
  作为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关系密切,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暗示作用特别明显。学生接受这种暗示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模仿,它会使学生潜意识受到内在强化,影响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其他文献
【教学目的】  采用绘画教学手段让学生回忆起夏夜的美丽景色,有层次地描述星星、动物、花草、月亮的状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这节作文课,我们要学写《美丽的夏夜》。这是一篇描写夏夜景物的文章。怎样写好它呢?我有两个办法,一是 “画夏夜”,二是“演夏夜”。我先来“画夏夜”。你们仔细看,我画下了什么?(在黑板一角画下一个不规则图案。随后说明“这是一颗星星”。并且问:“样子像什么?”)  (
专家简介:  张锦,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学会会士。长期从事低维碳材料的物理化学研究,在低维碳材料的拉曼光谱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05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等。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
进入九月,王大爷的病愈发严重,令他坐卧难宁。  那真是一种奇怪的病。进城不久,王大爷就感觉手掌不太对劲,莫名发痒。起初,只是一个点,仿佛有一只蚂蚁躲在皮层之下,憋着劲,时不时往上钻,咬上一口。王大爷也没在意,认为不过是一般的疼痒,就用指甲狠劲掐,试图把蚂蚁掐死。不过,那蚂蚁命硬得很,怎么也掐不死。不但掐不死,反而招来了更多的蚂蚁。蚂蚁越来越多,十只,一百只,一千只……跑动的范围越来越大,由点到面,
2020年年初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民健康水平和经济发展,都带来极大影响。疫情发生后,解析病毒结构、研发疫苗进展,这些原本“学术味”十足的关键词,也成了普通老百姓十分关心的话题。  2020年6月份,Science杂志发表西湖大学周强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新冠病毒S蛋白與中和抗体4A8复合物的结构,为靶向S蛋白N端结构域的药物设计和治疗策略提供了基础。该抗体是由陈薇院士
一、听故事识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听的小故事,看谁最会听,最会看。(音乐响起,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中间适时出示生字卡片。)  【评析:针对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选用故事导入法,同时提出“听”和“看”的比赛。话虽然不多,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师:同学们听得仔细,看得专心。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8课《称赞》。来,伸出小手
“可能性”简而言之是“还没有”和“将要是”,具有可开发性。这种可开发性意味着儿童永远是生成着的,永远是超越的,永远处在打破种种界限和规定的状态之中。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儿童有其丰富的情感、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在本质上就有一种可能性。康德早就认定:“人是一个有限的理性存在,但有无限的可能性。”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儿童更是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对于教育者来说,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寻找与发现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美是山梁上摇曳的绿,是溪边明媚的花,是晚舟归来的渔歌,是山涧流泻的飞瀑。然而,真正令人怦然心动的,是生命之花灿然绽放的温馨之美,是生命拔节成长的天籁之音!浙江省宁波市行知实验小学所致力于追求和打造的正是这样润物于无声的“本真教育”。  行知实验小学始终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核心,以“把最真的教育献给每一位孩子”为办学宗旨,以“行知合一,追求卓越”为校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本真教育,形成了具有鲜
推理既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十大关键词之一,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找次品”一课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其中的推理思想贯穿于课堂的主线脉络,是学生找到最优方法的思维基础。  以“疑”促推理成为需求  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把握教材内容,充分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疑”中推进思维的发展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学生主体性缺失是教育界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基于此,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小学在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先做后导”教育模式的相关实践和策略研究。  小学的劳动与技术课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课程。“先做后导”不仅能够让学生习得技能,还能完成自我创新,让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更高效。本文以“纸盒笔筒”单
课程是学校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教育内容的直接体现,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在不断深化精致教育的办学实践中,坚持“成就学生做更好的自己”的教育理念,把课程建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紧紧围绕如何提升课程育人功能这个核心命题,坚持五育并举,聚焦核心素养培育,以为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将德育要求、科学素养培育细化落实到各类课程的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