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的原生态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sfsfsdfsdfsdf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堂,就会发现吴老师随时都在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地进行引导,使数学课堂呈现出学生真实的思维水平,不修饰、不隐藏,成就原汁原味的动态课堂。叶澜教授指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尊重真实的动态生成,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真情和灵动。也就是说,课堂应具有情感性、生成性、动态性、灵动性和探究性。下面,通过吴老师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的观摩体会,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做法。
  一、课前交流,表达情感
  在吴老师的数学课堂上,简单的几句谈话便抓住了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喜欢上她。课始,吴老师一开口便道歉:“对不起了,孩子们,这么热的天还让你们过来听吴老师的课,太为难你们了,真是不好意思!”吴老师的道歉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一种对学生的真情表达。这样的课前交流看似简单,却深深地赢得了学生的心,有谁会拒绝一个这么有爱心的老师的课呢?消除了课前的抵触心理,学生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甚至有学生体贴地回应吴老师:“老师,您也辛苦了。”这使得听课教师的心灵在一瞬间受到冲击,为自己平时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不尊重和不友爱而深感惭愧。吴老师用真情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用行动感召同为教师的我们。
  二、课堂提问,引发思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何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有效思考呢?很显然,教师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既要给学生充分展示和表达的机会,又要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时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课堂教学中,吴老师首先出示情境图:两个长方形的花坛,一个长11米,宽7米,里面有花,每行有12朵,有这样的8行花;另一个长方形的花坛长6米,宽7米,里面也有花,每行7朵,有这样的8行花。吴老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提问,然后聚焦到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上来:(1)两个花坛一共有多少平方米?(2)两个花坛一共有多少朵花?吴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到黑板上写出解答过程,不要重复的方法。学生很快写出了答案,吴老师把他们留在黑板前,让第一个学生说:“大家对我的式子有什么疑问?”刚开始学生没有问题可问,因为他们也是这么做的,而且心想:“这个环节明明是解决问题,怎么变成提出问题了?学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这时吴老师快速地走到学生中间,跟学生一样将手高高举起,嘴里说着:“我有问题要提。12乘8求的是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小手一下子举了起来,明白原来这就是提问。接下来,“小老师”开窍了,给下面的学生进行解释,并继续提问:“你听懂了吗?”吴老师说:“我听懂了,谢谢。”“小老师”说:“还有什么疑问?”一生问:“7乘8求的是什么?”……这样教学,使学生在问中学会了解答,在问中学会了思考。正如吴老师在课后所说的“给学生一个杠杆,他们就能把地球撬起来”,这个时候就是学生的天地了,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中间去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建立模型,加深理解
  吴老师说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者主动自我建模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吴老师把情境图撤去,先让学生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等式并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再根据自己的认识写几个这样的式子。很快,学生就写出了多个这样的等式,吴老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相等的?”
  生1:我是算出来。
  师:真是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生2:我没有去算,因为通过看就知道它们是相等的。
  师:说说你的看法。
  生2:两个长方形花坛面积的和,就是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面积。
  师:你能借助图形来解释,真了不起!还有谁不用算也能说明它们是相等的?
  生3:一件上衣30元,一条裤子20元,各买2件,可以看成是一套衣服30 20元,买这样的2套。
  师:你借助生活情境来解释它们是相等的,很不错!
  生4:我发现10个6加5个6就是15个6,10 5的和乘6就是15个6,所以它们相等。
  师:这个同学更是了不起,用乘法的意义解释了它们为什么相等。
  ……
  上述教学中,吴老师只是通过一次次的肯定学生,便把等式的本质给揭示出来了,既提升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又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这其实就是建模的过程。同时,吴老师通过巧妙的追问,引导学生自然建构知识,于无声处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合作交流,揭示本质
  交流是课堂生成的催化剂。教师教学中要善于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要善待那些另类的声音,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吴老师在课堂上抓住一切的生成资源,对学生进行巧妙的引导。如吴老师提问:“这样的式子能写得完吗?”学生自信地回答:“写不完。”“那你们能把一生一世也写不完的式子,用一个简单的式子来概括吗?文字也好,图形也好,用你的方式表达出来,写完后在小组内交流。”同时,吴老师走下讲台,深入学生讨论之中,并根据学生不同的表达方法进行选择,被选上来的学生个个脸上都露出灿烂的笑容。这时,吴老师又把黑板前的学生分成三个大组,让第一组学生先来交流。
  生1:我发现这样的式子一生一世也写不完。
  生2:一组数据有两种不同的算法。
  生3:右边的宽和左边的宽都一样。(这一组学生的交流真实地展示了部分学生的思维水平)
  师(嗔怪道):原来大家还在原地打转,学了半天就知道这么多,现在你们好好听听别人是怎么发现的。
  生4:我发现这些算式可以用生活的事物来表示。
  生5:我发现“几乘几加几乘几”等于“几加几的和乘几”。
  ……
  吴老师抓住生5的发现让学生讨论交流,大家很快就理解了这个发现。吴老师接着让第一组学生谈理解,在学生交流之后不失时机地说:“你们都还有提升的空间。”最后让第三组学生进行交流,出现用图形、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方法,赢得了台下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思维火花时时发生碰撞,使他们真正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本质。
  美国心理学教授托兰斯指出:“要在承认儿童具有可开发的巨大潜能的基础上,为其提供新的机会,让儿童能够独立地进行创造的学习或从事其他活动,减少不必要的规定,培养增强儿童的自信心。”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水平,给他们创造真实的课堂,既有情感的交流,又有灵动的课堂对话,更有学生的成长过程。正如吴正宪老师所说的:“要在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的基础上精心预设,教会学生提问,进而建立数学模型,揭示数学本质。”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倍的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材中“倍”的概念是依据乘除法知识中“几个几”“份”的概念扩展而来的,通过两个不相等数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认识“倍”的基础,所以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是核心任务。在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中,我经历了对本课教学的两次实践与反思,力图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激活他们的已有认知,诱发认知冲突,帮助学生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教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使课程标准理念转化为实践,如何使每个学生真实体验到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数学的“价值”、数学的“必需”,从而得到属于自我的真实发展,这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深究的问题。  一、在真实生活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
数学教学中,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标准理念,将“教”与“学”两个要素中的“学”作为“教”的基础,由“学”了解学情,掌握“教”的核心,这样的教学模式开创了教师主导、学生自主的理想课堂。现以“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课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一、以学案导“学”,确定教学核心  现代教学论指出:“学生要经历一个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其基本问题是要让学生弄清‘学什么’,而后确定‘怎样学’。”
新课程改革走到今天,有人说走了弯路又回到了原处,也有人说迷失了方向不知路在何方。其实作为一线教师,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不同的人都在这场改革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内容。  前不久我有幸参与了“圆的认识”一节校级教研课的全过程,比较前后教案的设计,以及几次试教的过程,我厘清了当前数学课堂应关注的内容,下面将用这节课来说明我的思考。  一、数学课堂应关注教学目标,合理生成  教学中是否具有良好的目标意识是影响
估算教学在数学教学领域中不仅是一种数学思想,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数学课程标准 》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也增加了估算内容,并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都会有一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感觉,对估算到底怎样教很茫然,甚至会把这个知识点忽视淡化,简单地等同于求近似数的教学,从而偏离估算教学的方向。前些
[摘 要]几何直观是一种利用图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形象化策略。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几何直观指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必须注重强化概念与算理,引导学生学会转换探究的视角,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最终形成数学思想。  [关键词]几何直观 创新思维 形象思维 概念 算理 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2-028  《数学课程标准》(2
[摘 要]教材集中了众多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智慧,所以教师在实施教学之前,应准确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弄清每部分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以把握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生长点。  [关键词]数学教材 课例 分析 反思 理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9-027  前段时间,我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指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而问题的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终止。”很多数学家认为,数学的发展即是“问题的提出——问题的产生——问题的解决——新问题的提出……”的过程。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角度来看,发现和提出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理应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每位数学教师都应更好地领会并扎实有效地予以落实。但事实并非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灵活地转换角色,改变以往那种单纯的被动接受者的固定角色,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注重课堂角色的调整和变换,对于改变高年级数学教学枯燥沉闷的教学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一、激趣——替换情境中的角色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接触到的信息渠道更多,了解的知识更繁杂,如果仅仅采用一些卡通式、童话式的角色替换是难以真正有效地激发起他们的学习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不在于教师制造出多少花样、用了多少学具、让学生进行了多少次小组合作学习,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积极去自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而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背后不知隐藏着多少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能让学生在一种探其究竟而欲罢不能的氛围中掌握本课所学的知识,就是一节高效的课堂教学。”所以,又到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我不禁思考怎样才能上好这节课。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虽然我在课堂上反复强调计算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