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课堂如何让学生“活”起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y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研组活动时观看了一节名师课堂实录—贲友林老师执教的五上《解决问题的策略》。整堂课气氛宽松、活跃,学生成为绝对的“主角”:小组交流、上台汇报、质疑解疑,学生表现出的那种落落大方、训练有素着实夺人眼球!特别是学生居然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考虑到围栏有靠墙的几种不同情况,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活跃程度令人称羡不已。这不正是我们学校正在探索的“伙伴式学习”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课堂吗?对照我校数学课堂的伙伴学习现状,不由让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告别“不敢讲”“不会讲”,让我们的伙伴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一、课前预习,让学生有备而来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有助于学生对新课内容有所了解、有所思考,学生带着想法、带着疑问走进课堂,使得他们具备了发言的底气,不仅敢于讲而且有话可讲。课前预习还可以弥补课内学生独立思考时间的不足,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留给学生更充分地与伙伴、与教师交流互动。
  1.精心设计预习作业
  布置学生预习,应遵循要求明确、由易到难的原则,切忌问题过大让学生无所适从。
  2.伙伴分享预习成果
  教师揭示课题以后要求以伙伴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预习作业。如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伙伴组交流中?首先要教会学生讨论和交流。另一方面密切关注每组的合作学习状态,适时介入提供幫助,确保每个学生都深度参与,有所收获。
  二、静心倾听,使学生有的放矢
  安详方能静观,静观方能明断,明断方能行动。只有安静下来,心灵和感官才是真正开放的,才能变得敏锐、智慧。课堂上,教师静心倾听,才能洞察学生的意图、存在的问题,进而因势利导,使得学生的发言成为课堂生成的有效资源。学生静心倾听,才能认真思考,分析伙伴的观点是否正确,使得后续自己的发言更有针对性。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教师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训练。
  1.教会学生倾听方法
  由于学生年龄特征的限制,他们缺乏倾听别人说话的耐心,相反更喜欢自己说来给别人听。教师要教会学生认真倾听的一般方法:(1)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端正坐姿,脑子里不想其他事情;(2)如果发言的人一边讲一边演示课件或者教具,那么听讲的同时眼睛要看屏幕或者教具,做到眼耳并用;(3)对别人的发言内容有感兴趣的地方或者有疑问之处可以用笔记录下来;(4)不要随便插嘴,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听完别人的话以后再发表。
  2.训练学生先听后说
  所谓“听讲”,可以理解为“先听而后讲”,要训练学生有意识听讲的好习惯,一般采取的方法有:(1)要求学生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2)要求学生对别人的发言进行复述。(3)一个学生发言之后,要求其他学生说说不同意见。(4)就某一个问题有几个学生发言之后,要求其他学生进行比较。
  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养,也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数学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倾听就是要边听边想、边听边记,在倾听中生疑、在倾听中解惑。经过训练,学生会意识到认真倾听是互动交流的前提,从而自发地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生的课堂发言就会变得有的放矢、言而有物了。
  三、互动评价,使学生有感而发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中的有效互动和多维评价是激发学生智慧和情感的源泉。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评价中来,让学生打开思维的阀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要想让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发言,教师需要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一种安全感,学生才能克服胆怯心理,才敢于畅所欲言。总之要让学生意识到,上课就是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交流的,即使说错了也没什么难为情的。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适时的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教师的评价语言要遵循情感真挚、恰如其分的原则,不能一味表扬学生“你真棒”“你说得真好”,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境予以评价。比如,教学“化简比”这一课,当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分数时学生尝试化简时一般会按照教材所示的方法: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激励性评价
  让学生品尝到在课堂上发表意见的成功喜悦,进一步了激发他们交流自己内心想法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
  学生在课堂上多讲,不只是讲知识内容,也应当作为主体进行评价、比较和鉴别。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全班交流,不能局限于一人说、大家听的简单形式,而是要针对别人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建立具有反思性、循环性的互动方式。学生发言之后,教师要给其他学生创造评价的机会:“大家来说说看,他的解答方法好不好?”“他的计算过程可以更加简便吗?”逐步让学生养成自觉对别人的见解以及学习行为进行评议的习惯。让学生参与评价,形成“生与生”“生与师”“师与生”的立体评价网络,学生逐步养成静心听、认真想、大胆说的习惯,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起来了。
  课堂伙伴式学习,让学生个个“活”起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系统性与课堂及时性的统一。课堂上不仅仅是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更多的是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要扮演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伙伴角色,与学生相互成就、创造精彩、生成风景。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南丰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在现代社会,虽然对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提倡已久,但受应试教育影响,仍然很难执行。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得不到应用,学生变成了掌握知识的一种工具。为了使研究更有信度,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深入对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现状进行调查,笔者通过问卷的发放并及时收回、整理、分析,从而了解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的情况。  一、通过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发现小学数学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
德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师只有机智地处理好课堂上生成的各种问题,才能让课堂教学充满着教育智慧。否则纵有高超的学识,也难以真正完成教学任务。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了有较好的责任心、较高的业务水平、广泛的兴趣好爱好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所谓的教学机智实质是一种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教学技巧;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
国际上热议的“21世纪素养”,也有人翻译为“21世纪技能”。“核心素养”是国际专家针对培养信息时代下人们所具备的素养,是一个人走出课堂除了学科知识以外留下的东西。所以核心素养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三维目标的发展,有人把它定义为四基。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新名词,是把心理学知识渗透到我们学科知识学习当中,怎么说呢?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有把学科和心理学联系起来
纵观纷繁的观摩课、展示课、竞赛课,很少有教师执教第一课时。原因可能是老师认为第一课时没有意思,上不出精彩。其实初读环节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是培养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在校学习要获得的一宗最基本的语文能力。  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既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更是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正确处理
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话题。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那么如何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我在教学中采取如下的方法进行尝试:  一、切实转变观念,演好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创建高效課堂的关键。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在课堂学习过程中,
2012年3月11日,是日本福岛地震一周年纪念日,人们再次想起在地震、海啸、核泄漏灾难中,日本国民展现给世界人民值得称颂的一面:临时避难的广场在人群离开之后,居然看不到一处垃圾;马路上,人们集中在绿化带避险,哪怕拥挤也无一人占用两边的机动车道;无论是领取应急食物还是等待公用电话或是在公交车站前,人们依然在排队,严格遵守秩序等等。  反观我国的公民,一个谣传就出现“抢盐”事件,毒胶囊、问题蜜饯、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