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考,全国卷,《考试大纲》,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9-0043-06
《考试大纲》在明确了考试性质并概括说明了考试范围之后,接着对考核目标和要求做出了清楚、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以文本的形式也早已为师生熟知。
考核目标分为4个方面,每一个方面之下各有3项,共12项具体要求。目标和要求根据考查的思维力度和能力要求的层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依次排列,体现出考核的多样性与层次性。一般而言,在一份历史试卷中,4个考核目标都要有相应的试题体现,12项要求中的绝大部分也要落实在试题中,因此,课堂教学也好,复习备考也好,对4个考核目标不能偏废,对每一项考核要求都要认真对待、熟练掌握、不留死角。
在考核目标中位列第一的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够从试题中获取和解读出正确解答问题所必需的信息,不仅是任何学科正确解答试题的前提和出发点,而且对历史学科而言,还有着特殊意义。历史学科的甄别、判断、叙述、立论、评议等,都要求在掌握确凿的材料基础上进行,言之有据,不可毫无根据地信口而言。所以,从材料中提取出有助于还原、认识历史真相的信息,是历史学科要求的一门“基本功”。当然,解答高考历史试卷,与进行专业的历史研究还不是一回事。考生面对的“材料”并非一定是完全历史学科意义上的,有些是命题者从史料中截取的,或是根据史料整理的。就从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而言,它同样丰富,同样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学科知识和训练才能准确、全面提取有效信息,因而完全可以实现考查考生的学科技能与历史素养的目标。
在这一目标下,有3项具体要求: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第1项“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实际上是要求对每一道试题应先有一个总体上的了解。一定的材料配合着一定的考试要求,规定了这道试题要考查什么,考生需要回答什么。如果一道试题的材料是一张历史地图,那就意味着这道题很可能是要考查与地域有关的问题;如果材料给出了一张经济数据表或图,就说明考生需要结合经济问题回答此题。再结合试题提出的要求,就比较容易理解题意了。这里所说的“考试要求”,一般从字面上解释,是指试卷上出现的每一项要求,如“根据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这类要求一般会用加粗加黑的字体标示出来。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在每道选择题的题干、每道材料解析题的每个设问中,都可能包含着某些考试要求,确切地说是解答本题的要求,如“如图所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等;还有的试题在一个设问后面对回答此问提出要求,如有的题在设问之后,命题者提出“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
此类要求可以理解为“要求考生在作答本题时回答什么和怎样作答”。这就与审题联系在一起了。在实际高考中,有些考生不会审题,或者审题不全、不细,导致作答不对或者不准。造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没有“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特别是没有或不善于把图文材料与考试要求结合起来审读,是一个重要原因。审题,不是仅仅审读设问就够了,还应该结合试题提供的材料,弄明白这些材料是做什么用的,怎样用它们才符合题意。只有迅速理解了试题材料与考试、试题要求之间的关系,明白了要用这些材料“做什么”,才能抓住试题的“要害”,快速找到解答的门径。只有这样解读“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中的“理解”二字,才称得上深入与完整。
【示例1】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回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这是一份两本教科书目录的对比;之所以能形成对比,一定有其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都是世界近代史教材的目录,且都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一部分;不同之处是第一章下的各节标题有很大差异;两本教材的出版时间不同。那么,这样的材料能用来做什么呢?显然,它能够用来说明其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再看试题要求即设问:要求在比较两份目录的基础上,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这样,对材料的理解就和考试(试题)要求之间建立了联系,即根据材料找不同,还要结合与材料有关的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而试题还对“找不同”和“分析原因”进一步提出要求:找不同要“明确清楚”,分析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但要“观点正确,合理充分”。经过把理解材料和理解考试(试题)要求相结合的审题,可以很快明白本试题的考查方向和意图,作答的思路就好确定了。
【示例2】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
铁厂。如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节约生产成本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9-0043-06
《考试大纲》在明确了考试性质并概括说明了考试范围之后,接着对考核目标和要求做出了清楚、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以文本的形式也早已为师生熟知。
考核目标分为4个方面,每一个方面之下各有3项,共12项具体要求。目标和要求根据考查的思维力度和能力要求的层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依次排列,体现出考核的多样性与层次性。一般而言,在一份历史试卷中,4个考核目标都要有相应的试题体现,12项要求中的绝大部分也要落实在试题中,因此,课堂教学也好,复习备考也好,对4个考核目标不能偏废,对每一项考核要求都要认真对待、熟练掌握、不留死角。
在考核目标中位列第一的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够从试题中获取和解读出正确解答问题所必需的信息,不仅是任何学科正确解答试题的前提和出发点,而且对历史学科而言,还有着特殊意义。历史学科的甄别、判断、叙述、立论、评议等,都要求在掌握确凿的材料基础上进行,言之有据,不可毫无根据地信口而言。所以,从材料中提取出有助于还原、认识历史真相的信息,是历史学科要求的一门“基本功”。当然,解答高考历史试卷,与进行专业的历史研究还不是一回事。考生面对的“材料”并非一定是完全历史学科意义上的,有些是命题者从史料中截取的,或是根据史料整理的。就从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而言,它同样丰富,同样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学科知识和训练才能准确、全面提取有效信息,因而完全可以实现考查考生的学科技能与历史素养的目标。
在这一目标下,有3项具体要求: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第1项“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实际上是要求对每一道试题应先有一个总体上的了解。一定的材料配合着一定的考试要求,规定了这道试题要考查什么,考生需要回答什么。如果一道试题的材料是一张历史地图,那就意味着这道题很可能是要考查与地域有关的问题;如果材料给出了一张经济数据表或图,就说明考生需要结合经济问题回答此题。再结合试题提出的要求,就比较容易理解题意了。这里所说的“考试要求”,一般从字面上解释,是指试卷上出现的每一项要求,如“根据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这类要求一般会用加粗加黑的字体标示出来。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在每道选择题的题干、每道材料解析题的每个设问中,都可能包含着某些考试要求,确切地说是解答本题的要求,如“如图所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等;还有的试题在一个设问后面对回答此问提出要求,如有的题在设问之后,命题者提出“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
此类要求可以理解为“要求考生在作答本题时回答什么和怎样作答”。这就与审题联系在一起了。在实际高考中,有些考生不会审题,或者审题不全、不细,导致作答不对或者不准。造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没有“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特别是没有或不善于把图文材料与考试要求结合起来审读,是一个重要原因。审题,不是仅仅审读设问就够了,还应该结合试题提供的材料,弄明白这些材料是做什么用的,怎样用它们才符合题意。只有迅速理解了试题材料与考试、试题要求之间的关系,明白了要用这些材料“做什么”,才能抓住试题的“要害”,快速找到解答的门径。只有这样解读“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中的“理解”二字,才称得上深入与完整。
【示例1】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回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这是一份两本教科书目录的对比;之所以能形成对比,一定有其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都是世界近代史教材的目录,且都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一部分;不同之处是第一章下的各节标题有很大差异;两本教材的出版时间不同。那么,这样的材料能用来做什么呢?显然,它能够用来说明其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再看试题要求即设问:要求在比较两份目录的基础上,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这样,对材料的理解就和考试(试题)要求之间建立了联系,即根据材料找不同,还要结合与材料有关的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而试题还对“找不同”和“分析原因”进一步提出要求:找不同要“明确清楚”,分析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但要“观点正确,合理充分”。经过把理解材料和理解考试(试题)要求相结合的审题,可以很快明白本试题的考查方向和意图,作答的思路就好确定了。
【示例2】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
铁厂。如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节约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