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未必深解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oubin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考,全国卷,《考试大纲》,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9-0043-06
   《考试大纲》在明确了考试性质并概括说明了考试范围之后,接着对考核目标和要求做出了清楚、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以文本的形式也早已为师生熟知。
  考核目标分为4个方面,每一个方面之下各有3项,共12项具体要求。目标和要求根据考查的思维力度和能力要求的层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依次排列,体现出考核的多样性与层次性。一般而言,在一份历史试卷中,4个考核目标都要有相应的试题体现,12项要求中的绝大部分也要落实在试题中,因此,课堂教学也好,复习备考也好,对4个考核目标不能偏废,对每一项考核要求都要认真对待、熟练掌握、不留死角。
  在考核目标中位列第一的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够从试题中获取和解读出正确解答问题所必需的信息,不仅是任何学科正确解答试题的前提和出发点,而且对历史学科而言,还有着特殊意义。历史学科的甄别、判断、叙述、立论、评议等,都要求在掌握确凿的材料基础上进行,言之有据,不可毫无根据地信口而言。所以,从材料中提取出有助于还原、认识历史真相的信息,是历史学科要求的一门“基本功”。当然,解答高考历史试卷,与进行专业的历史研究还不是一回事。考生面对的“材料”并非一定是完全历史学科意义上的,有些是命题者从史料中截取的,或是根据史料整理的。就从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而言,它同样丰富,同样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学科知识和训练才能准确、全面提取有效信息,因而完全可以实现考查考生的学科技能与历史素养的目标。
   在这一目标下,有3项具体要求: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第1项“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实际上是要求对每一道试题应先有一个总体上的了解。一定的材料配合着一定的考试要求,规定了这道试题要考查什么,考生需要回答什么。如果一道试题的材料是一张历史地图,那就意味着这道题很可能是要考查与地域有关的问题;如果材料给出了一张经济数据表或图,就说明考生需要结合经济问题回答此题。再结合试题提出的要求,就比较容易理解题意了。这里所说的“考试要求”,一般从字面上解释,是指试卷上出现的每一项要求,如“根据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这类要求一般会用加粗加黑的字体标示出来。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在每道选择题的题干、每道材料解析题的每个设问中,都可能包含着某些考试要求,确切地说是解答本题的要求,如“如图所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等;还有的试题在一个设问后面对回答此问提出要求,如有的题在设问之后,命题者提出“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
   此类要求可以理解为“要求考生在作答本题时回答什么和怎样作答”。这就与审题联系在一起了。在实际高考中,有些考生不会审题,或者审题不全、不细,导致作答不对或者不准。造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没有“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特别是没有或不善于把图文材料与考试要求结合起来审读,是一个重要原因。审题,不是仅仅审读设问就够了,还应该结合试题提供的材料,弄明白这些材料是做什么用的,怎样用它们才符合题意。只有迅速理解了试题材料与考试、试题要求之间的关系,明白了要用这些材料“做什么”,才能抓住试题的“要害”,快速找到解答的门径。只有这样解读“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中的“理解”二字,才称得上深入与完整。
  【示例1】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回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这是一份两本教科书目录的对比;之所以能形成对比,一定有其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都是世界近代史教材的目录,且都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一部分;不同之处是第一章下的各节标题有很大差异;两本教材的出版时间不同。那么,这样的材料能用来做什么呢?显然,它能够用来说明其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再看试题要求即设问:要求在比较两份目录的基础上,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这样,对材料的理解就和考试(试题)要求之间建立了联系,即根据材料找不同,还要结合与材料有关的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而试题还对“找不同”和“分析原因”进一步提出要求:找不同要“明确清楚”,分析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但要“观点正确,合理充分”。经过把理解材料和理解考试(试题)要求相结合的审题,可以很快明白本试题的考查方向和意图,作答的思路就好确定了。
  【示例2】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
  铁厂。如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节约生产成本
其他文献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科  关于一节好的历史课的讨论如果是在历史教学行内研讨,大家可以提出若干很专业化的衡量标准和条件,前不久,笔者应邀参加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组织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初中)优质课大赛与研讨活动,听到一位非历史专业的学者对本次竞赛的同课异构单元历史课堂教学的总结点评,其中有一句话引起了笔者共鸣:好的历史课一定要有足够的“历史味儿”。联系这次
[关键词]华侨,兴学,侨乡,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6-0094-05    一、近代中山籍华侨在家乡捐资兴学的几个阶段    (一)清末:初兴期  近代香山乡民出洋谋生者众,多数去往北美和澳洲。这些出洋的香山籍华侨大多出身贫苦,在海外饱受欺凌,深切体会到没有文化的苦处,希望通过兴办教育使家乡兴旺发达。自清末提倡“废科举,兴学堂”
关键词 思维可视化,形态解析,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7)19-0042-08  知识一般会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够用文字、图表、符号等加以表述的;另一类是不能够表述而能在行动中获得的。我们通常称前者为显性知识,称后者为隐性知识。实现历史知识传递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让隐性知识显性化,让知识构建活动具有思维可视化的特征。  历史教学中的思维
[关键词]阅读方式,阅读常态,孔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09—0044—04    阅读,是知识分子生命的一种存在形态。然而,受条件制约,即使是“书虫”,一生所能读的书也实在有限。因此,在我们这个“读书无禁区”的时代,我逐渐形成“有限阅读,阅读无限”的认识。据“阅读与备课”征文的要求,本文以《孔子》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我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教学,冲突,真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1—0042—02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会经常性地产生一些认知冲突,比如在学习新课程必修一(政治)的时候,中国古代的专制制度与西方雅典、罗马的民主与法制形成了鲜明对比,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强化出这样的认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弊端太大、太多,远不如同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优越。
新课程改革之初,官方大张旗鼓、民间积极跟进,新理念、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加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写道:“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但历史学科的特点是什么?历史教学的特点又是什么?历史教育的功能是什么?《标准》中都语焉不详。“乱花渐欲迷人眼”——道出了一线教师的尴尬和不适。如今,新课程改革进入沉积、反思阶段,少了些许喧嚣和功利。“回归
[关键词]思想生活化,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7—0047一04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的确,人类的思想是精彩的,但这在中
近来学人不再试图以“积贫积弱”,以“保守”或是“改革”,“封闭”或是“开放”来简单涵盖宋代历史,而是注意到赵宋一朝存在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从政治史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君主集权、忠君观念逐渐强化,而对于君权的限制因素也在增强;当时既有官僚构成与进言路径的相对开放、有士人理念的“思想解放”,又有稳定至上的戒惕内缩和总体倾向的因循镇重;就基本格局而言,既存在“以兵立国”的长期方略,又呈现着“崇文抑武”的
编者按: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以来,围绕教材编写、教学设计、教材解读类的文章层出不穷,广大一线中学历史教师和教研员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本刊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对这类文章的选用,为进一步深化这方面的教学实践,本刊将陆续刊登杭州教研室朱可老师围绕教学内容取舍、教学素材选用、教学立意提升的系列文章,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教学内容,牛顿,历史学科功能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抗战期间不仅是革命时期中共实力壮大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共形象得到正面提升的关键阶段。国民参政会作为战时中国各党派团结御侮之象征,国内政治风向演化之坐标,也是中共在大后方公开活动及形塑自身政治形象的重要舞台。中共在国民参政会成立及运转过程中,形塑了团结抗日的支持与合作者、反对投降与分裂的抗争者、民主政治与发展的引领者等多重形象。透视国民参政会与中共在大后方形象变迁的关联,为理解战时中共战略政略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