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其课堂教学必须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信息技术 项目教学 教学模式
为适应时代发展,各中等技工学校相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它完全取代了以往的计算机课,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信息技术课是怎样一门课?它同以往开设的计算机课有什么不同?技工技术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到底应该如何开展?笔者现结合几年教学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增强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
在技工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二是帮助学生养成主动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工作、学习的习惯与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可见,信息技术课并不等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计算机课仅把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作为学习对象,而信息技术课的教育目标则是将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从单纯地学习技术转到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以适应课程发展的要求。然而,目前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存在“为考而学”、“学用分离”倾向。不少教师过于注重让学生牢记所谓的基础知识,反复演练软件的使用方法,追求能够顺利通过考试的短期效应。这样的教学势必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不能主动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和学习。
我认为,增强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质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应用——提高”的过程中体验到强烈的成就感,切实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魅力。为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多为学生创设学以致用的环境,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与创新活动。
1.引导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比如使用一些优秀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或直接上网搜索有关的学习资料,培养学生检索、评价及使用信息的能力。
2.信息技术课教师与其他教师密切配合,认真抓好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整合,使其他学科和信息技术教学互相渗透,形成有机整体,这对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3.根据学生知识层次、兴趣爱好,开展一些创造性的活动。例如:利用文字处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作文、板报、学生刊物的编排设计;用EXCEL对考试成绩进行简单整理和分析;在特殊的节日里,引导学生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或多媒体制作软件设计制作电子贺卡等。这些跨学科、综合性的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使他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效性和实用性,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锻炼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教学必须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方式。所谓“项目教学”就是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应用“任务驱动”法、发现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设计、完成、完善作品(单元项目)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协作精神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下面以WPS2000单元教学为例,简要说明“项目教学”的实施方案:
1.教学准备阶段。在单元教学开始之前,教师简要介绍WORD2000的特点和功能,并提出本单元的项目任务:用WORD2000设计制作一份电子作品。作为示例,教师展示自己的作品:一份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电子板报。板报内容涵盖了本单元所有的知识点,并加以适当扩充;制作力求精美,能够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创作自己作品的迫切愿望。教师抓住契机,结合教材介绍电子板报的各个部分是利用WORD2000的哪些功能完成的,并演示其关键技术的实现过程。由于学生有掌握这些技能的迫切愿望,兼之软件的易操作性,所以在准备阶段,大多数学生对WORD的基本使用方法已经有了初步了解,这就为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设计阶段。在学生对WORD2000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为他们准备一些WORD2000的电子作品供其浏览、借鉴,为其设计自己的作品做准备。由于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限制,此时学生设计的作品大都模仿性较强。此时教师要有充分认识、不提过高要求,并对学生作品予以积极鼓励。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学生都能适时调整自己的设计思路,使作品更具有创造性。作品(项目)设计其实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并且是随着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增长而不断完善的,这也正是学生创新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3.实施阶段。这是学生积累知识、提高技能、培养综合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学生的合作学习、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为主,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地放任自流。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指导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和项目进度计划,使每个课时都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完成作品的某个部分或解决作品中的某个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二是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探讨、取长补短,必要时参与学生讨论并给予适当的点拨。三是为学生准备一些有助于自主学习的材料(如与WORD2000有关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光盘、课件、制作实例等)及创作中需要的素材。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快速、有效地在众多信息资源中查找所需信息的能力。四是检查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完成较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对明显落后的学生进行必要的督导。
4.评价与完善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交流,小组成员相互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对作品进行完善并总結制作经验,然后选出优秀作品代表小组参与全班的交流。要求优秀作品的作者向全班同学介绍制作的心得体会,并回答同学们的有关提问。最后由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评出等级。
当然,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绝不能千篇一律。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博采众长,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使之形成最佳结合点,以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其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 项目教学 教学模式
为适应时代发展,各中等技工学校相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它完全取代了以往的计算机课,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信息技术课是怎样一门课?它同以往开设的计算机课有什么不同?技工技术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到底应该如何开展?笔者现结合几年教学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增强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
在技工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二是帮助学生养成主动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工作、学习的习惯与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可见,信息技术课并不等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计算机课仅把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作为学习对象,而信息技术课的教育目标则是将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从单纯地学习技术转到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以适应课程发展的要求。然而,目前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存在“为考而学”、“学用分离”倾向。不少教师过于注重让学生牢记所谓的基础知识,反复演练软件的使用方法,追求能够顺利通过考试的短期效应。这样的教学势必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不能主动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和学习。
我认为,增强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质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应用——提高”的过程中体验到强烈的成就感,切实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魅力。为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多为学生创设学以致用的环境,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与创新活动。
1.引导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比如使用一些优秀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或直接上网搜索有关的学习资料,培养学生检索、评价及使用信息的能力。
2.信息技术课教师与其他教师密切配合,认真抓好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整合,使其他学科和信息技术教学互相渗透,形成有机整体,这对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3.根据学生知识层次、兴趣爱好,开展一些创造性的活动。例如:利用文字处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作文、板报、学生刊物的编排设计;用EXCEL对考试成绩进行简单整理和分析;在特殊的节日里,引导学生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或多媒体制作软件设计制作电子贺卡等。这些跨学科、综合性的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使他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效性和实用性,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锻炼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教学必须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方式。所谓“项目教学”就是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应用“任务驱动”法、发现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设计、完成、完善作品(单元项目)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协作精神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下面以WPS2000单元教学为例,简要说明“项目教学”的实施方案:
1.教学准备阶段。在单元教学开始之前,教师简要介绍WORD2000的特点和功能,并提出本单元的项目任务:用WORD2000设计制作一份电子作品。作为示例,教师展示自己的作品:一份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电子板报。板报内容涵盖了本单元所有的知识点,并加以适当扩充;制作力求精美,能够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创作自己作品的迫切愿望。教师抓住契机,结合教材介绍电子板报的各个部分是利用WORD2000的哪些功能完成的,并演示其关键技术的实现过程。由于学生有掌握这些技能的迫切愿望,兼之软件的易操作性,所以在准备阶段,大多数学生对WORD的基本使用方法已经有了初步了解,这就为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设计阶段。在学生对WORD2000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为他们准备一些WORD2000的电子作品供其浏览、借鉴,为其设计自己的作品做准备。由于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限制,此时学生设计的作品大都模仿性较强。此时教师要有充分认识、不提过高要求,并对学生作品予以积极鼓励。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学生都能适时调整自己的设计思路,使作品更具有创造性。作品(项目)设计其实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并且是随着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增长而不断完善的,这也正是学生创新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3.实施阶段。这是学生积累知识、提高技能、培养综合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学生的合作学习、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为主,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地放任自流。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指导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和项目进度计划,使每个课时都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完成作品的某个部分或解决作品中的某个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二是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探讨、取长补短,必要时参与学生讨论并给予适当的点拨。三是为学生准备一些有助于自主学习的材料(如与WORD2000有关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光盘、课件、制作实例等)及创作中需要的素材。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快速、有效地在众多信息资源中查找所需信息的能力。四是检查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完成较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对明显落后的学生进行必要的督导。
4.评价与完善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交流,小组成员相互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对作品进行完善并总結制作经验,然后选出优秀作品代表小组参与全班的交流。要求优秀作品的作者向全班同学介绍制作的心得体会,并回答同学们的有关提问。最后由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评出等级。
当然,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绝不能千篇一律。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博采众长,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使之形成最佳结合点,以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其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