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中新网援引日媒报道,2017年3月14日,日本首次发现的元素——113号元素Nihonium——“鉨”的命名仪式在位于东京的日本学士院会馆举行。
当天,负责管理元素符号的国际化学组织“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主席宣布了命名,她说:“113号元素的名称来自于‘日本(Nihon)’这一国名,正式命名为‘鉨’。这也是亚洲发现的第一个元素。”
这之后,担任科研小组代表的九州大学教授森田浩介致辞时表示:“我们满怀对前辈们的敬意,以及对日本国民长期以来的支援和期待的深深谢意,将其命名为Nihonium(记号为‘Nh’,含有日本Nihon的意思)、鉨。”
据了解,研究团队在日本理化研究所的仁科加速器研究中心(位于埼玉县和光市)用原子序数30号的锌与83号的铋碰撞发生熔合的方法,于2004年至2012年总计成功合成了3个“Nihonium”。2015年底被认定为新元素,还获得了日本首例命名权。
这是日本第一次为原子命名,同时也是亚洲首例。未来全世界教科书中的元素周期表,都将载入这个元素。
据悉,日本理化研究所最早于2004年9月28日宣布,由该所科学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已成功合成出113号新元素。
据理化研究所发布的新闻公报,研究人员利用直线加速器,使30号元素锌原子加速,轰击83号元素铋原子。他们连续80天以每秒2.5万次的频率对铋原子标靶进行了1.7×1019次撞击,结果合成出113号元素,其原子核的质量数是278。
据了解,俄美的联合团队也在2004年宣布利用其他方法合成了113号元素,并且时间上比日本理化研究所靠前,数量上也占据压倒性优势。但由于能够证明其合成元素就是113号元素的证据不充分,俄美联合团队的发现未能通过国际认定。(魏星摘自千龙网,2017年3月15日,责任编辑:詹婷婷)
[5] 李璐璐, 吕炳楠, 王楠, 等.超重核性质与合成机制的理论研究 [J].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4, 31(3):253-272.
[6] 罗亦孝.113, 115, 117 和118号超重元素的推荐命名和超重原子核的研究 [J].科学通报, 2016, 61(21): 2326-2330.
[7] Morita K, Morimoto K, Kaji D, et al.Experiment on the Synthesis of Element 113 in the Reaction 209Bi(70Zn,n)278113 [J].J. Phys. Soc. Jpn., 2004, 73(10): 2593-2596.
[8] Morita K, Morimoto K, Kaji D, et al.New Result in the Production and Decay of an Isotope, 278113, of the 113th Element[J]. J. Phys. Soc. Jpn., 2012, 81(10): 103201.
[9] 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关于101—109号元素中文定名的说明[J].科技术语研究, 1998(1): 17-18.
[10] 全国科技名词委.第111号元素中文定名的说明及元素中文定名的原则[J]. 科技术语研究, 2006,8(1):18.
[11] 王宁.第111号元素的定名与元素中文命名原则的探讨[J]. 科技术语研究, 2006,8(1):14-15.
[12] 才磊.114号、116號元素的中文命名探讨[J].中国科技术语, 2013,15(2): 43-45.
[13] 才磊.我所参与的新元素的中文定名[J].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6, 37(2): 145-152.
[14] 才磊.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命名及中文定名建议[J].中国科技术语, 2016,17(6): 25-31.
[15] 才磊.元素周期表18族元素的名称演变[J].中国科技术语, 2015,17(3): 35-38.
当天,负责管理元素符号的国际化学组织“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主席宣布了命名,她说:“113号元素的名称来自于‘日本(Nihon)’这一国名,正式命名为‘鉨’。这也是亚洲发现的第一个元素。”
这之后,担任科研小组代表的九州大学教授森田浩介致辞时表示:“我们满怀对前辈们的敬意,以及对日本国民长期以来的支援和期待的深深谢意,将其命名为Nihonium(记号为‘Nh’,含有日本Nihon的意思)、鉨。”
据了解,研究团队在日本理化研究所的仁科加速器研究中心(位于埼玉县和光市)用原子序数30号的锌与83号的铋碰撞发生熔合的方法,于2004年至2012年总计成功合成了3个“Nihonium”。2015年底被认定为新元素,还获得了日本首例命名权。
这是日本第一次为原子命名,同时也是亚洲首例。未来全世界教科书中的元素周期表,都将载入这个元素。
据悉,日本理化研究所最早于2004年9月28日宣布,由该所科学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已成功合成出113号新元素。
据理化研究所发布的新闻公报,研究人员利用直线加速器,使30号元素锌原子加速,轰击83号元素铋原子。他们连续80天以每秒2.5万次的频率对铋原子标靶进行了1.7×1019次撞击,结果合成出113号元素,其原子核的质量数是278。
据了解,俄美的联合团队也在2004年宣布利用其他方法合成了113号元素,并且时间上比日本理化研究所靠前,数量上也占据压倒性优势。但由于能够证明其合成元素就是113号元素的证据不充分,俄美联合团队的发现未能通过国际认定。(魏星摘自千龙网,2017年3月15日,责任编辑:詹婷婷)
[5] 李璐璐, 吕炳楠, 王楠, 等.超重核性质与合成机制的理论研究 [J].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4, 31(3):253-272.
[6] 罗亦孝.113, 115, 117 和118号超重元素的推荐命名和超重原子核的研究 [J].科学通报, 2016, 61(21): 2326-2330.
[7] Morita K, Morimoto K, Kaji D, et al.Experiment on the Synthesis of Element 113 in the Reaction 209Bi(70Zn,n)278113 [J].J. Phys. Soc. Jpn., 2004, 73(10): 2593-2596.
[8] Morita K, Morimoto K, Kaji D, et al.New Result in the Production and Decay of an Isotope, 278113, of the 113th Element[J]. J. Phys. Soc. Jpn., 2012, 81(10): 103201.
[9] 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关于101—109号元素中文定名的说明[J].科技术语研究, 1998(1): 17-18.
[10] 全国科技名词委.第111号元素中文定名的说明及元素中文定名的原则[J]. 科技术语研究, 2006,8(1):18.
[11] 王宁.第111号元素的定名与元素中文命名原则的探讨[J]. 科技术语研究, 2006,8(1):14-15.
[12] 才磊.114号、116號元素的中文命名探讨[J].中国科技术语, 2013,15(2): 43-45.
[13] 才磊.我所参与的新元素的中文定名[J].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6, 37(2): 145-152.
[14] 才磊.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命名及中文定名建议[J].中国科技术语, 2016,17(6): 25-31.
[15] 才磊.元素周期表18族元素的名称演变[J].中国科技术语, 2015,17(3): 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