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媒体教学方式因其便捷、直观、丰富、形象等优势对传统教学方式形成了巨大的挑战,甚至表现出取代传统教学模式的态势。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正视、重视这些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多媒体教学才能真正发挥优势,彰显它在教学中的价值。本文就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实践中教学课件能否完全取代传统板书、抄笔记与做笔记、影像介入的利与弊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外国文学教学 多媒体教学 问题
网络时代的外国文学教学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接轨,呈现出多元化模式。多媒体教学方式因其便捷、直观、丰富、形象等优势对传统教学方式形成了巨大的挑战,甚至表现出取代传统教学模式的态势。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正视、重视这些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多媒体教学才能真正发挥优势,彰显它在教学中的价值。本文就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实践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否完全取代传统板书
传统教学模式中板书设计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板书书写的即时性、黑板空间的有限性,这就要求板书内容精简、布局合理、主辅分明、突出关键。对外国文学教学而言,板书量特别大。不仅要将教学主要内容、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条理、有层次地板书出来,几乎所有的人名(作者、作品主人公)、书名都需板书。外国人名相对于中国人名而言要长一些,难记易混,再加上音译过来的名字未必一致,板书是必要的,否则,学生根据读音记下来的名字会五花八门,甚至我介绍完人名,略作停顿再要求学生复述,有人已“欲辩已忘言”。记人名本身就是外国文学学习的一大难点,同一个人名,不同翻译家都可能会选用不同的字。如梅里美的Carmen,曾被译作《卡门》,现在多采用的译名是《嘉尔曼》,在不作介绍的情况下很少有学生把这两个译名联系在一起。即使是文坛大家的译名也有不一致的情况。我在课上曾提问《红与黑》的作者是谁,大多数学生回答是司汤达。我接着问斯丹达尔的代表作是什么,只有极少数学生回答是《红与黑》。司汤达与斯丹达尔都是比较常见的译名,不仅书市中两种译名并存,甚至文学史教材也没有完全统一。现在高校较多采用的版本中,朱维之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与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中译名都采用“斯丹达尔”,蒋承勇主编的《外国文学》则采用“司汤达”。所以,为避免大众认知的混乱,在尽可能精准的前提下统一是必要的。
相较于传统教学中的板书,多媒体课件减少了课堂上的书写量,减少了书写所占用的课堂时间,也打破了时空的束缚。它可以课前设计,篇幅也不受制约,资料展现方面它具有无限扩展的可能。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与之相比的,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学内容的安排问题。它拥有比黑板书写完整、详尽的便利,但是若是没有筛选的完整与详尽,或把讲义搬上课件,就失去了多媒体教学本来的意义。多媒体教学在内容安排方面需要更精心,它是声、光、影、映的结合,文字、图片、声效、视频、动画演示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能避免传统板书的单调枯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调动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而单纯地把讲义搬上课件只能是对教学资源的误用与滥用。
课件只是教学的一个工具,在运用中才有了活力与效果。教学过程是活的而非一成不变的,教学对象学生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有回应、有反馈、有互动的,所以再精美、详尽的课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需要补充与完善,即时性板书无法完全被取代,板书是对课件的灵活的补充,是必要的。当然,这里说的即时性板书并不限定在传统黑板上,多媒体展示过程中的批注、提示、补写、强调都属此类。所以,多媒体教学是可以取消传统的黑板,但不能完全省却即兴书写。
二、抄笔记与做笔记
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课堂笔记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笔记的“模板化”——对课件内容没有筛选地全盘抄录,学生笔记千篇一律,没有了自己的特性。这是典型的抄笔记,而不是记笔记,更不是做笔记。记笔记是对课堂内容有选择、有甄别地进行记录,而做笔记是一种更积极主动的学习,是课后对课堂所记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整理、消化、补充。所以,抄笔记只是一种被动地接受,记笔记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一种同步的思考与互动,而做笔记则是积极主动地学习。那么,课件是详细点好,还是简略点好?怎样才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我以11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查阅其笔记记录情况,自认是抄笔记的有62人,占总人数的55.4%;记笔记的有42人,占总人数的37.5%;做笔记的有8人,仅占总人数的7.1%。甚至有学生表示对多媒体课件已经有了依赖性,偶尔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反而不适应。对于课件内容的详略问题,也是各有偏好。112人中,有75人喜欢教学课件详细些,理由是这样能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不至于有所遗漏,有37人认为这容易养成不动脑子的记笔记习惯,助长了人的惰性,所以课件简略点好,没有可依赖的模式就只有自己记,这样笔记有区分度。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学生几乎一边倒地倾向于多媒体教学方式。
其实课件详略对学习效果不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关键是个人的学习方式,是被动地接受还是积极地思考、参与、互动。我在每学期第一堂课都会给学生强调,不是课件上的内容都需要抄,也不是课件外的东西都不用记,其实所有的内容都应该经过自己的思考与筛选,这才是“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接受”与“重复”。
三、影像介入的利与弊
在文学经典的推介、传播过程中,影视媒介可以说居功甚伟,它将大众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的经典变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使文学经典得以普及。随之而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在将文学经典由文字转变为影像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人物,是情节,是画面,而原著深邃的思想内涵常难以完美再现。这是由体裁的特性决定的,“任何体裁都有其自己无法逾越的作为媒介的边界。如小说不可能逾越语言文字媒介,而电影无法逾越摄影机镜头的视域”。[1]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被改编成电影《布拉格之恋》(1988),并获得了戛纳电影节大奖,电影把一部思索的、哲理丰富的小说改编成了一个精彩绝伦的三角恋的故事,但小说的沉重意义和阅读深度到了影视领域几被消解殆尽。之后,米兰·昆德拉拒绝再将他的作品改编成电影。这是影像媒介较之于语言文字媒介的局限性。
那么,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借用影视资源?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在众多版本中该如何筛选、如何引导学生鉴赏,怎样把影视文本与文字文本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教师首先了解作品,先行比较各个版本,选取最接近于原著的。其实,每部经典在由文字转变为影像形式的过程中都进行了再创作,包含编剧、导演、演员等人对作品的理解与演绎。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读作品,进而探讨、比较、挖掘作品的内在意蕴。
我在讲授古希腊神话时会提到达芙妮与阿波罗的故事,在介绍这个故事前我往往会提两个问题,如达芙妮是大家常见的一个品牌名,这个名字背后有没有什么美学意蕴?“桂冠诗人”这一说法从何而来?然后给学生播放一个MTV,方文山填词、S.H.E演唱的《月桂女神》。之后再介绍这个神话故事,带领学生一起探讨这个故事所蕴含的希腊精神,以及方文山词作中的现代演绎。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授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我要求学生课前自己先阅读小说,再比较好莱坞1948年改编的电影与徐静蕾2004年改编的同名电影,比较改编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的效果,探讨不同媒介带给人的不同的震撼力。
短篇小说因其篇幅短小能以学生阅读为前提,而长篇小说就难以提供阅读保障了,再加上教学的课时限制,不宜占用课堂时间阅读或播放影视资料,所以根据教学内容剪辑影视资料也是必要的,这是为了突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切不可喧宾夺主、偏离教学方向。影视资料在教学中可以用,用得恰到好处能增强教学效果,但若滥用必适得其反。所以,这需要课前用心布局、精心设计。
教学是一门艺术,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应该尽可能发挥其优势。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我切实感受到多媒体的便利,也深知不该滥用资源,因此绝不能忽视各个环节,尤其是应重视学生的感受与反应,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这样才能算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313.
关键词: 外国文学教学 多媒体教学 问题
网络时代的外国文学教学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接轨,呈现出多元化模式。多媒体教学方式因其便捷、直观、丰富、形象等优势对传统教学方式形成了巨大的挑战,甚至表现出取代传统教学模式的态势。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正视、重视这些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多媒体教学才能真正发挥优势,彰显它在教学中的价值。本文就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实践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否完全取代传统板书
传统教学模式中板书设计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板书书写的即时性、黑板空间的有限性,这就要求板书内容精简、布局合理、主辅分明、突出关键。对外国文学教学而言,板书量特别大。不仅要将教学主要内容、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条理、有层次地板书出来,几乎所有的人名(作者、作品主人公)、书名都需板书。外国人名相对于中国人名而言要长一些,难记易混,再加上音译过来的名字未必一致,板书是必要的,否则,学生根据读音记下来的名字会五花八门,甚至我介绍完人名,略作停顿再要求学生复述,有人已“欲辩已忘言”。记人名本身就是外国文学学习的一大难点,同一个人名,不同翻译家都可能会选用不同的字。如梅里美的Carmen,曾被译作《卡门》,现在多采用的译名是《嘉尔曼》,在不作介绍的情况下很少有学生把这两个译名联系在一起。即使是文坛大家的译名也有不一致的情况。我在课上曾提问《红与黑》的作者是谁,大多数学生回答是司汤达。我接着问斯丹达尔的代表作是什么,只有极少数学生回答是《红与黑》。司汤达与斯丹达尔都是比较常见的译名,不仅书市中两种译名并存,甚至文学史教材也没有完全统一。现在高校较多采用的版本中,朱维之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与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中译名都采用“斯丹达尔”,蒋承勇主编的《外国文学》则采用“司汤达”。所以,为避免大众认知的混乱,在尽可能精准的前提下统一是必要的。
相较于传统教学中的板书,多媒体课件减少了课堂上的书写量,减少了书写所占用的课堂时间,也打破了时空的束缚。它可以课前设计,篇幅也不受制约,资料展现方面它具有无限扩展的可能。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与之相比的,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学内容的安排问题。它拥有比黑板书写完整、详尽的便利,但是若是没有筛选的完整与详尽,或把讲义搬上课件,就失去了多媒体教学本来的意义。多媒体教学在内容安排方面需要更精心,它是声、光、影、映的结合,文字、图片、声效、视频、动画演示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能避免传统板书的单调枯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调动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而单纯地把讲义搬上课件只能是对教学资源的误用与滥用。
课件只是教学的一个工具,在运用中才有了活力与效果。教学过程是活的而非一成不变的,教学对象学生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有回应、有反馈、有互动的,所以再精美、详尽的课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需要补充与完善,即时性板书无法完全被取代,板书是对课件的灵活的补充,是必要的。当然,这里说的即时性板书并不限定在传统黑板上,多媒体展示过程中的批注、提示、补写、强调都属此类。所以,多媒体教学是可以取消传统的黑板,但不能完全省却即兴书写。
二、抄笔记与做笔记
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课堂笔记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笔记的“模板化”——对课件内容没有筛选地全盘抄录,学生笔记千篇一律,没有了自己的特性。这是典型的抄笔记,而不是记笔记,更不是做笔记。记笔记是对课堂内容有选择、有甄别地进行记录,而做笔记是一种更积极主动的学习,是课后对课堂所记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整理、消化、补充。所以,抄笔记只是一种被动地接受,记笔记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一种同步的思考与互动,而做笔记则是积极主动地学习。那么,课件是详细点好,还是简略点好?怎样才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我以11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查阅其笔记记录情况,自认是抄笔记的有62人,占总人数的55.4%;记笔记的有42人,占总人数的37.5%;做笔记的有8人,仅占总人数的7.1%。甚至有学生表示对多媒体课件已经有了依赖性,偶尔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反而不适应。对于课件内容的详略问题,也是各有偏好。112人中,有75人喜欢教学课件详细些,理由是这样能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不至于有所遗漏,有37人认为这容易养成不动脑子的记笔记习惯,助长了人的惰性,所以课件简略点好,没有可依赖的模式就只有自己记,这样笔记有区分度。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学生几乎一边倒地倾向于多媒体教学方式。
其实课件详略对学习效果不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关键是个人的学习方式,是被动地接受还是积极地思考、参与、互动。我在每学期第一堂课都会给学生强调,不是课件上的内容都需要抄,也不是课件外的东西都不用记,其实所有的内容都应该经过自己的思考与筛选,这才是“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接受”与“重复”。
三、影像介入的利与弊
在文学经典的推介、传播过程中,影视媒介可以说居功甚伟,它将大众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的经典变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使文学经典得以普及。随之而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在将文学经典由文字转变为影像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人物,是情节,是画面,而原著深邃的思想内涵常难以完美再现。这是由体裁的特性决定的,“任何体裁都有其自己无法逾越的作为媒介的边界。如小说不可能逾越语言文字媒介,而电影无法逾越摄影机镜头的视域”。[1]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被改编成电影《布拉格之恋》(1988),并获得了戛纳电影节大奖,电影把一部思索的、哲理丰富的小说改编成了一个精彩绝伦的三角恋的故事,但小说的沉重意义和阅读深度到了影视领域几被消解殆尽。之后,米兰·昆德拉拒绝再将他的作品改编成电影。这是影像媒介较之于语言文字媒介的局限性。
那么,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借用影视资源?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在众多版本中该如何筛选、如何引导学生鉴赏,怎样把影视文本与文字文本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教师首先了解作品,先行比较各个版本,选取最接近于原著的。其实,每部经典在由文字转变为影像形式的过程中都进行了再创作,包含编剧、导演、演员等人对作品的理解与演绎。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读作品,进而探讨、比较、挖掘作品的内在意蕴。
我在讲授古希腊神话时会提到达芙妮与阿波罗的故事,在介绍这个故事前我往往会提两个问题,如达芙妮是大家常见的一个品牌名,这个名字背后有没有什么美学意蕴?“桂冠诗人”这一说法从何而来?然后给学生播放一个MTV,方文山填词、S.H.E演唱的《月桂女神》。之后再介绍这个神话故事,带领学生一起探讨这个故事所蕴含的希腊精神,以及方文山词作中的现代演绎。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授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我要求学生课前自己先阅读小说,再比较好莱坞1948年改编的电影与徐静蕾2004年改编的同名电影,比较改编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的效果,探讨不同媒介带给人的不同的震撼力。
短篇小说因其篇幅短小能以学生阅读为前提,而长篇小说就难以提供阅读保障了,再加上教学的课时限制,不宜占用课堂时间阅读或播放影视资料,所以根据教学内容剪辑影视资料也是必要的,这是为了突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切不可喧宾夺主、偏离教学方向。影视资料在教学中可以用,用得恰到好处能增强教学效果,但若滥用必适得其反。所以,这需要课前用心布局、精心设计。
教学是一门艺术,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应该尽可能发挥其优势。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我切实感受到多媒体的便利,也深知不该滥用资源,因此绝不能忽视各个环节,尤其是应重视学生的感受与反应,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这样才能算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313.